第90章 书评人物的方法和立场
《红楼梦》的书评,一向对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赞赏有加,却很难得到群众、观众认可,是因为大家立场不同,思维方式不同。
能够评价《红楼梦》的大多都是具备一定的古典文化、传统文化基础的人,从清到民国到电视剧拍摄、播放,都是这些人举着“红学”的大旗,在享用着“红评”的福利。这类人的基本分析方法就是自身类比,文人大多类比为林黛玉,取其清贵二字。自我批评都是避开要害的,特别是把“我”的形象叠加在其他形象身上,大多都是好得不行。林黛玉是好的,那相对的“男主角”贾宝玉也必须是好的,薛宝钗也不能坏了去。他们为什么都不自比为史湘云呢?穷而不贵。被大加宣传什么任性自由时候,就有人言之凿凿地给史湘云安排了妓女的结局,并被87电视剧版采纳,这以后就只说她可怜了。自比林黛玉的人太多,电视剧里林黛玉死了,传统文人市场还在宣扬林黛玉出府另嫁什么的。最后为了自圆其说,还从钗黛一体搞出千红一窟,《红楼梦》里所有女的都是一个人。不管我是读者还是自己写小说时候,我都没法认同这样的观点。
这样一类比下来,《红楼梦》里那些群众看来妖妖娆娆、不干正事、勾心斗角的没文化贵族女性,就被这些传统文人塑造得高大无比,甚至每个人都能从《烈女传》之类的书里找到相对应的形象。分析的方法之一就是揪住一点,不断深入,哪怕只是揪住女的这一点,就能跟历史上大多数女性对上号。比如说林黛玉是谢道韫、李清照的,找到有才或者有急才两点都能对应;说薛宝钗是谢道韫、李清照的,找到稳重大方的点都能对应。也就是说,反正没人反对,只要想对应上,那就能对应上。所以说,这些人写书评,能气活曹雪芹。
用西方的文学分析方法,怎么看呢?先分清楚群众立场。顾客是上帝,看众和观众也是,他们是站在局外更高的立场来看待林黛玉的,而作为书籍或者电视剧,要把林黛玉这样的形象推销给观众,观众就相当于王夫人的视角:“你们要把林黛玉嫁给我儿子,也就是给我做儿媳妇,我看她的行为和性情都是不怎么好的。”这从王夫人评价晴雯可以侧面看出来,王夫人说:“是不是就长得像你林妹妹的那个……我就看不惯那副贱样。”换成贾宝玉也一样,林如海如果活着,大概会说:“是不是强奸金钏不成还害她跳井的那个……我就看不上那副怂样,连个扇子也拿不来。”其他人物形象也是这样的立场,而不是古典文学和传统文人想的,“群众简单,给他们个好的形象他们就会当自己”。问题是,现在群众已经不简单(白痴)了。
即便王夫人立场也不理智客观公正,但是群众从丫鬟立场仰望林黛玉,到传统低端文人立场类比林黛玉,到现在的王夫人立场批判林黛玉,已经取得巨大进步了。《红楼梦》的本质定位是批判现实主义巨著,曹雪芹觉得他们可悲可叹可怜,但也是全文持批评批判态度的。因为半文言文语言、书籍的时代局限性,书评可能会回归曹雪芹立场,站在曹雪芹立场之上,文化层面就很难更进一步了——失去了时代群众基础,而文化具有深层意义,是很难翻译出来的,改编、翻写都没太大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