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勇于创新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科技创新思想具有鲜明特色,主要表现在:把创新摆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调创新对于推进改革开放的极端重要性,即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强调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核心地位,即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和行业发展的龙头,担负着全面创新的历史使命,是国家创新的生力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是治国理政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来源,肩负着经营管理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责任[2]。创新,是我们的时代精神;勇于创新,则是国有企业干部奋斗进取必须秉持的思想品格和践行的行为要求。
本书认为,勇于创新是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在创新全过程中展现出的一种思想意识、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即树立创新价值观(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心怀创新自信,自觉克服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运用创新思维,综合利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审时度势推动创新,在求异求新中发现改变现状的机遇,自觉地把国家政策和上级指示与企业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结合”中创新。其中,与时俱进是勇于创新的思想基础,锐意进取是勇于创新的内在精神,勇于实践是勇于创新的外在行为。
1.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思想基础
与时俱进,最早起源于《易经》,强调“凡益之道,与时皆行”。与时俱进,是指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在大胆探索中继承与发展,使观念和行动与时代一起进步。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与时俱进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只有反对教条主义和僵化思维,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才能实现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如此,国家发展、产业发展、企业发展亦如此。
与时俱进,能够保证创新在纵向上的深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3]。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肩负着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要想不落伍、不退步,就一刻也不能停止学习新理论和新知识,一刻也不能放松提高创新能力。唯有与时俱进,才能走在时代前列。
2.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内在精神
锐意进取,包含不甘受困、穷则思变、改革图新的批判精神和探索精神,能够保证创新在横向上的广度。
(1)科学的批判精神
马克思说:“任何领域内的发展不可能不否定自己从前的存在形式。”辩证的否定观强调创新是事物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环节,是锐意进取的理论基础。传统有两类:合时宜、有益的传统;不合时宜、有害的传统。如果把所有传统视为绝对完善和神圣不可违反的东西、不敢越雷池半步,那就永远不会有创新。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要乐于接受和继承有益的传统,也要敢于否定过时的传统。
(2)勇敢的探索精神
创新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随时会遭到各种挫折和失败。创新不成功,可能会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对个人的声誉和地位也会造成影响。然而,风险又往往意味着机遇和未来。因此,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要有一种敢于思变、敢于争先、敢于攻坚、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是不能创新的。
3.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外在行为
勇于实践,是指秉承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了解工作历史、工作过程、工作现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对工作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总结适用本企业的创新规律,不断把创新引向深入。
勇于实践有三层含义:第一,深入实践,重视调查研究;第二,在实践中学习;第三,创新贵在落地。
首先,“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从实践中汲取营养,从群众中汲取智慧,是推动工作“无中生有”“有中生新”的重要基础。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无论是制度创新、体制创新,还是方法创新,都离不开对实际情况的透彻把握和真实反映,其中重视调查研究是吃透情况的必经之途[4]。没有深入钻研政策的创新是“空想”,没有充分立足实际的创新是“瞎撞”。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实践、勇于实践,才能掌握实情,了解所需,找准问题,解决问题,工作创新才有实效。
其次,个人创新能力的提高、企业痛点和难点的解决来源于在实践中的学习。创新本领不会凭空而来、从天而降,也不会随着年龄增长和职位晋升而自然提升。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只有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才能实现个人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逐步探索和实践,才能抓住工作中的痛点和难点,据此进行针对性突破,才能打破企业发展瓶颈,以此产生新的机遇。
最后,创新贵在落地。创新不是单纯地脱离现实的求新求异,不是一哄而上、哗众取宠地提一些华而不实、无法落地的想法。创新要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只有在尊重已有事实基础上的创新才是科学的创新。各行各业的年度改革方案,不能原原本本照抄照搬上级的东西,而应根据本企业的实际设置课题、安排任务,多方调研、反复论证,先行先试,立足于解决突出问题。另外,任何创新成果都具有局限性,都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不断完善,逐步形成符合实际需要、符合时代特点、符合发展要求、符合事物基本规律的好方法、好经验、好模式、好机制,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