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比真实还真实:元宇宙四象限
马克·威瑟
普适计算(pervasive computing)提出者,曾任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虚拟现实的出发点是将自己置身于电脑世界,而我想要做的恰恰相反。我想要把电脑世界安置在你身周、身外。将来,你将被电脑的智慧所包围。
约翰·希利·布朗
曾任施乐公司首席科学家、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主任
展望未来的正确方式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周围看。
- 从虚拟现实到实时的真实
- 如何创造亦真亦幻的世界
- 输出:用户看到的用户界面
- 输入:生成输出所需的数据、模型与通信
- 交互控制:用户控制数字世界中的自己
- 这是我们要的未来吗
- 元宇宙四象限:线上应用、线下应用、虚拟世界、镜像世界
- [专栏]元宇宙时代,技术长什么样
元宇宙的概念起源于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屡获大奖的科幻小说家尼尔·斯蒂芬森创造的Metaverse这个词是两个词的组合:meta(超越)+ universe(宇宙)。在我买的第1版中文版中,这个词被翻译为“超元域”,对比一下,现在“元宇宙”这个新中文词显然要响亮得多。
主角阿弘戴上带有虚拟现实目镜的头盔,就可以进入与现实实体世界平行的另外一个世界。
(目镜)形成的图像就悬在阿弘的双眼和他所看到的现实世界之间。只要在人的两只眼睛前方各自绘出一幅稍有不同的图像,三维效果就能被营造出来。
阿弘并非真正身处此地。实际上,他身处一个由电脑生成的世界里:电脑将这片天地描绘在他的目镜上,将声音送入他的耳机中。
我最初喜欢《雪崩》这本科幻小说并不是因为元宇宙这个电脑生成的世界,而是阿弘在小说中当时所处的现实世界:他身穿全是高科技的比萨快递员制服,开着拥有足以把物体送到小行星的巨大能量的高速电动汽车。他是比萨外卖快递员,服务于未来美利坚最强大的公司——名为“我们的事业”的比萨公司,快递员是整个社会精英层中的精英。在过去十年,当我看到电商与外卖快递员对我们数字生活的巨大影响时,我总说,斯蒂芬森以独特的方式预言了未来。
现在人们说起元宇宙时,倾向于将它简化成阿弘戴着虚拟现实目镜进入的那个虚拟世界,有组织、有公司、有办公楼、有酒吧等。阿弘所处的元宇宙由“全球多媒体协议组织”控制,阿弘和哥们在其中购买土地、建设了一个街区,他还是元宇宙中的黑日项目[1]的参与者:为之工作,拿到股票报酬。
阿弘穿梭在两个世界之间。他目镜中看到的虚拟的世界很精彩,而他那被高科技设备增强的实体世界同样惊险。这和我们现在所处的情形是相似的,网络与实体世界交织在一起,有时候我们很难分辨一个人之前是在网上跟我们说了句话,还是他当面跟我们说的。
让我们先来看看计算机生成的亦真亦幻的世界。
[1]在科幻小说家那里,黑日项目(Black Sun Systems)大概对应的是小说撰写时的知名计算机公司太阳微系统公司(Sun Microsystems),它开发了Java编程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