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人工秘洞
(涪陵816地下核工程揭秘)
一个尘封了35年的旷世秘密
1965年秋,一群像地质勘探队的人频频来到四川涪陵县(今重庆涪陵区)白涛镇。这个濒临乌江,背靠武陵山,远离城市,仅有几千人的小镇顿时敏感起来,居民热议纷纷:我们镇要修大工厂了!
没有任何人回答他们的假设。
这些勘测人员只顾在馒头山(金子山)上勘察、丈量、记录,每天都忙忙碌碌,兢兢业业。没过多久,馒头山一带便设置了警戒区,拉上了警戒标记,禁止行人进入。
接下来,镇政府接到上级指示,要迅速将有政治问题和历史问题的人员及家庭迁出白涛镇。一时间,几十个有“污点”的家庭莫名其妙地搬离了故土。白涛镇这个古老的地名也随之从地图上消失,改成了“4513信箱”。
1967年2月,工程兵第54师所属三个团和国家核能工业部的三个建筑公司,声势浩大地开进了镇上。全国一万名技术精英尖子也征调来此,加上涪陵地区调集来的一万民工,一下子在这个弹丸之地聚集了近6万人。千年小镇陡然来了千军万马,似乎要翻江倒海,这到底是何原因呢?没有人知道。
但凡来此工作的人,首条纪律便是“保密”。那就是对所有知道的事绝对保密。党员以党纪保证,职工以纪律约束。这支浩浩荡荡的6万大军,18年间,6500多个日夜,在近30公里长的山洞里,夜以继日,挥汗流血。其实,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干一件什么样的大事?更别说他们要对外泄露什么了。
他们能外泄什么呢?
一起工作的同事,不许串联,不许串岗,不许互相打听消息。多年来,大家都习惯了这种保密氛围,即便在一起聊天,也只谈哪家娃儿长得乖、新人入洞房了等生活琐事,绝不谈自己的工作内容。
涪陵地区的民工,除了放假、过礼拜天,平时是不能随便离开工地的,回家也不能述说工地上的事,家属即便是近在咫尺,也不准来工地探亲。
有两个湖南籍的工程兵,是亲兄弟,都在816核洞中做开挖作业,却互不知道。三四年后,有一天在白涛镇上,俩兄弟偶然相遇,惊喜之余,相拥热泪而流!
一位80多岁的“816”老兵,身患疾病住院了。到后来低烧不退,神志不清,两眼不辨来人。当记者来到他身旁,欲采访他有关“816核洞”的事时,他突然一下子从恍惚中清醒过来,断然说道:“这是党和国家的秘密,我无权告诉你!我什么都不知道!”
整整6万人,集体保密隐藏一件事情,不询问、不泄密、守口如瓶长达35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人间奇迹!
涪陵白涛镇馒头山地下核工程的巨型烟囱及公路
一座30年才能完工的地下长城
“816”核洞工程,从1967年开工,到1984年停工,耗时18年,仅完成了85%的建筑工程,60%的安装工程。若要全面完工,设备调试到位,正式投入使用,估计还需要12年。当时的工程总投资为7.4亿元人民币。那时的人均工资30元,现在是3000元,涨了100倍。按现在的比价算则是740亿元人民币,远远高于三峡大坝的静态总投资500亿元。
816地下核工程主洞口之一
我们国家为何要建造如此前无古人的宏大工程呢?
1958年,中苏关系因政治分歧而最终决裂。1964年8月2日,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与越南海军鱼雷舰发生激战,战火延烧到中国南海地区。毛泽东主席审时度势,为了保护国家安全,抵御核威胁、核讹诈,消除核垄断,随即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两次指出:中国经济命脉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于是国家开始“三线建设”,决定在西南大后方建设一个核工厂,有关部门多次考察、论证后,在重庆涪陵白涛镇选址。
1966年,周恩来总理批准在涪陵县白涛镇建设中国的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进入山洞的原子能反应堆及化学后处理工程,即为制造原子弹提供核原料的地下核工厂,中央军委特调8342部队担负主要施工任务。于是,这一工程被列为绝密级军事机密。所有的生产区域都插着“军事禁区,严禁入内”的牌子。所有职工上班的第一课便是:保密课。
这项工程之所以称之为宏伟的地下长城,是因为它要将整座馒头山挖空,总长绵延24公里。洞体施工挖出的土石方量高达150多万立方米。如果将这些石渣筑成一米见方的石墙,可长达1500公里。要求工程顶部的山体覆盖层厚达200米,要求核心部位厂房的覆盖层厚度均在150米以上。816洞体要预防100万吨当量氢弹空中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1000磅炸弹直接命中的攻击,还能抵抗8级地震的破坏。
毛泽东主席在72岁时作出的伟大决策,由于工程十分浩大,直到他去世时仅完成了不到一半的工程量。
一项举世瞩目的人工洞体工程
“816”核洞隐藏于简易公路边群山逶迤的丘峦中,从外表上看,除耸立于山顶的高大笔直的排风烟囱外,丝毫不见工程的痕迹。有位国际著名景观大师实地探访时说:如果上苍能用它的手刨去金子山的外壳,那么显现给世人的将是一个无与伦比、罕见的“绝世和氏璧”!
山体周围共有大小19个洞口,人员出入口、汽车通行洞、排风洞、排水沟、仓库等应有尽有;里面共有大小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等130多条,洞内公路总长24公里,现在开放区域不到十分之一。
雄伟的816工程标识
核洞内最大的洞室为反应堆主厂房,侧墙开挖跨度为25.2米,拱顶跨度为31.2米,高69米,总面积1.3万平方米,核反应堆大厅从3层直通9层。
位于8层的是核反应堆大厅,在近30米高的大厅内,当年反应堆的支架部分依然保存,将近1米宽的“工”字形钢做成的支架,绕成一个正四方形,支架下偌大的工艺管的圆形插孔密密麻麻,有1984个工艺管道,旁边1米多宽的防辐射沟内,铺满了从云南运来的重晶石砂,空荡荡的大厅顶部,布满了圆形的窟窿,每个直径有10厘米左右。反应堆大厅四周的墙上布有两层钢制的走廊,乳白色油漆刷成的墙面依然闪闪发亮。厚重的铁大门足足有两寸厚。
位于9层的是中央控制室,在大厅中央放着一个灰色的控制台。最让人吃惊的是控制室的计算机系统占据了三面墙,面积达150平方米左右,计算机高达两米左右。洞内四季恒温,温度均在25℃左右。
以上提到的所有工程及相关的电器、仪器、设备、计算机系统等,都是在半个世纪前,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奇迹!
一群理想主义者献身的战场
比邻“816”核洞口3公里的地方,有个名叫“一碗水”的陵园,那里安息着71位掘洞的英雄。他们的平均年龄21岁,最小的19岁。在疏疏落落竖立的墓碑上,除了英雄的名字,没有其他任何信息。有的连名字也没留下,仅写着“烈士之墓”……
建设816工程烈士的一碗水陵园
那么,是什么力量吸引和召唤了这批来自五湖四海、热血澎湃的青年?是信念、理想和至高无上的国家意志。
从全国各地抽调来的一万多名技术精英,人们美称为“一清二北”,即不是清华大学的学子,便是北京大学的门生。裴济仁,1965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东北一家国企当技术员,接到上级调令时,儿子刚出生没满月,说是要去“顶替”一个被刷掉(非专业)的名额。裴济仁二话没说,第二天便告别妻子和儿子,踏上了开往重庆的列车。这一顶替,就是半个世纪。那时风华正茂,而今白发苍苍。
“你后悔吗?”记者问道,他慨然答道:“不。那个时候青年的理想,就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何况我一个出身国民党家庭子弟,国家还如此信任我,我已经是十分自豪了。古话说,‘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不奉献我的一切便不能表达我的初心。”又道,“那时的生活环境的确很艰苦。住得好一点的是‘冬冷夏热’的油毛毡房。差一点的就是100多个人挤在一个帐篷里。下雨天将塑料布盖在被子上,床头还立一把雨伞。我们既是设计师,又是泥瓦匠;既是民工队长,又是干打垒专家。像一匹跑马,永不停息,决无怨言,一日复一日。”
孙国才是山东人,是“816”核洞中承担掘石第一线的两万名特种兵中的一员。150万立方米的顽石就是在他们手中化为碎片。当时,洞内的施工条件很差,任务又很艰巨,大家都用“五面石头夹一块肉”来形容工作现场,“肉”就是战士们的血肉之躯,“五面石头”就是坑道内上下、左右和作业面,全都是岩石。孙国才是风钻手,天天使用的都是重达50多公斤的进口凿岩机。一般人别说是使用,即便是提起来走两步都很难,他还得头戴安全帽,面戴防尘罩,身穿工作服,外加防水衣,脚穿高筒水靴,紧握剧烈震动的凿岩机向顽石挑战。各种机器发出的轰鸣声混杂在一起,震耳欲聋,一轮班下来,满身泥浆、臭汗,精疲力竭,随便倒在哪儿便能呼呼大睡。夏天温度很高,常达四十摄氏度,蚊子一窝蜂从树林、草丛钻了出来叮咬他们,有时一巴掌下去就能打死好几个。大家疲劳至极,蚊子叮咬也顾不得了,只想睡觉,一觉醒来全身都是大红包。
“你们心里怎么想呢?”记者问孙国才,他答道:“没有其他想法。党叫干啥就干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还怕累吗?”
2002年,当“816”核洞解密,向世人开放时,迎来的第一批观光者,便是从全国各地专程赶来的原核洞建设者们。他们都年逾花甲,红颜白发。当得知这个寄托他们青春和梦想的故土,竟然是国家浩大核工程的时候,他们相拥而泣,热泪长流,甚至号啕大哭……
他们十分欣慰——他们为把最瑰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国家神圣的事业而引以为豪;
他们略有不甘——他们和战友用生命与热血建造的宏伟工程成为了一座工业博物馆;
他们始终坚信——在国家意志下的行动虽有成败,但一个民族永远需要理想、信仰,永远需要勤奋坚毅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是人类的至圣之神。
当年建设者重返816工程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