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典藏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洋火”的故事

“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

短短的几句诗,却饱含了老百姓人生中的许多无奈与辛酸。而其中对于“柴”——火柴的使用,而今又有几个重庆人知道它的艰辛历程?

火柴=洋火

在重庆开办自己的火柴厂之前,重庆人用的火柴主要靠广东等地输入。当时火柴是舶来品,很稀罕精贵,所以叫“洋火”,一般只有达官贵人或有钱人才用得起,普通百姓人家依然用火镰敲击燧石取火。

然而,清光绪年间“重庆制造”的火柴出现,大大地改变了这种状况。由于在本土生产,原料和人工成本降低了很多。重庆火柴的售价仅是外来火柴的十分之一左右,这就让普通人家也消费得起了。

关于重庆最初生产的火柴,在1993年版的《重庆市江北区志》有这样的记载:“光绪十六年(1890年),朱元海即在溉澜溪创办丰裕火柴厂……”“丰裕火柴厂是‘洋火厂街’的第一家火柴厂,重庆自己造的第一根火柴就出自这里。”

从1890年朱元海的“丰裕火柴厂”开始,陆陆续续又有十几家火柴厂在重庆江北溉澜溪创办。由于当时称火柴为“洋火”,人们逐渐将溉澜溪称为“洋火厂街”。

洋火厂街不过百十来米长,街的尽头是一条小河沟,名曰溉澜溪,河沟的一侧,而今房屋残垣断壁、破烂不堪。据考证,1890年,朱元海创办的“丰裕火柴厂”就在此处,当时的厂房只不过是小河沟边上的几处吊脚楼。但就是在这样十分简陋的吊脚楼里,却点燃了第一根重庆制造的“洋火”,同时也点燃了重庆人民新的生活希望。

现在,如果走到江北区文峰塔山的山脚下,你只会看到一段不到50米的石板路,连着一段高低不平的土路,静谧荒凉。其实许多人都不知道,这儿曾经人来人往,店铺林立,“洋火厂街”的名号更是远近闻名。最兴旺的时候,这里有火柴厂及配套厂家近20家,从业人员近千人。火柴行业的兴盛,带动了印刷、包装等行业的繁荣,一度让“洋火厂街”成为重庆地区“好工作”和“好收入”的代名词。

生意兴隆后,洋火厂街的老板们又先后在重庆周边地区创建了许多火柴厂。合川火柴厂就是在1893年由“洋火厂街”的一家火柴厂的老板到合川创立的。而重庆火柴厂也是一个名叫刘鸿生的商人创办的。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学习和创新了“洋火厂街”的火柴工艺,然后来到綦江创建了他的事业,其生产的“大中华”火柴,成为当时重庆最响亮的牌子。

刘鸿生的“大中华”火柴

早在20世纪50年代,“洋火厂街”在走过清末至民国的鼎盛后,就开始显现颓势,慢慢衰落,生意日渐萧条。

1956年,重庆东方金属冲压合作社学到了新工艺,开始生产打火机。“洋火”曾经的辉煌在打火机闪起的火苗中很快烟消云散。火柴在随后的岁月中逐渐被打火机取代,“洋火厂街”也日渐萧条,直至最终废弃,只留下今天的石板、尘土和断壁残垣。

2011年,重庆市的最后一家火柴厂——具有118年历史的合川火柴厂宣告破产。从此,那些曾经无数次点亮重庆的夜空,给重庆人民点燃生活希望的“重庆造火柴”,在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后基本上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重庆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