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悬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神秘的国家悬案

破解千年悬空寺悬案

在悬崖,千年古刹悬空寺凌空突起,历经千年风雨而不朽,几经地震山崩也岿然不动。这座千年古刹为什么会如此神奇?莫非有什么神灵相助?让众多学者专家充满兴趣和疑问的恒山悬空寺究竟有什么秘密呢?

悬空寺是靠立木支撑起来的吗

建造在距离地面90米高的悬崖上的悬空寺,所有楼阁的底层就像是从悬崖的立面中凸了出来,看上去,悬空寺的楼阁就像是挂在悬崖上一样。

悬空寺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寺院,共有大小殿堂41间,那么,如此规模的寺院是靠什么力量支撑在悬崖之上的呢?

“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这是在恒山地区流传颇广的民谣。“马尾”就是指那些上接楼阁栈道、下至岩石的红色立木。这些立木被分成3组,分别设置在两个楼阁和一条栈道下面。这句民谣的意思是说,悬空寺就是靠这3组立木支撑在悬崖上的。

偌大一座悬空寺真的是靠这些立木支撑起来的吗?

人们发现,悬空寺栈道下面的立木实际是能晃动的。这些能够晃动的立木十分细小,直径不超过10厘米,而在它们上方的楼阁重达数十吨,难道这样纤细的立木真有足够的力量支撑起数十吨的楼阁?

更令人奇怪的是,研究者查遍悬空寺的历史资料,也都没有发现这些立木是从何而来的。此外,曾多次对恒山悬空寺进行考察的专家指出,在他们早期拍摄的照片中,并没有发现有这些立木。因此,专家怀疑悬空寺下面的立木是后来的人们增加上去的,而且根本就没有起到支撑作用。

如果不是这些立木,悬空寺的楼阁和栈道又是靠什么力量支撑的呢?

悬空寺横梁起什么作用

考古学家经过认真研究发现,在悬空寺的所有楼阁和栈道下面,都埋有横梁。专家统计,悬空寺共有这样的横梁27根。这些横梁为直径50厘米左右的木材,好像是从岩石中长出来的一样。它们露在外面的部分大约有1米,它们的上面正好用木板铺成走廊。不仅走廊,整个楼阁的底座也直接压在这些横梁上。

专家们猜测,这些横梁很可能是挑起整座楼阁的关键。但令人不解的是,悬空寺周围都是高达百米的悬崖峭壁,古人是怎样完成这些横梁的架设的呢?

根据寺里石碑的记载,建造悬空寺的工人们是把所有的建筑构件都造完之后,把它们都搬运到了山顶上。然后,再用绳索把工人和这些部件都放到山腰,工人们再把这些部件拼接为一体。等每个个体的建筑都完工之后,工人们再铺上栈道把单个的建筑连接成整体。

考古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于峡谷南部陡峭的石壁上发现了两排方形的石孔。有趣的是,这些石孔沿着山崖在河道上方一字排开,像是要把人引出山谷。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栈道?

长期从事中国古建筑研究工作的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从这些石孔的排列方式推断,认为这是木材的插孔,很可能是一条古栈道的遗迹。古人为了能通过绝壁运输物资,在悬崖上开凿了这样一排石孔,然后将横梁插入其中,再用木板铺平,就建成了一条在山崖上通行的栈道。

经过研究,罗哲文先生认为,悬空寺的横梁也是插入了类似这样的石孔,从而起到支撑作用。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古人是怎样将横梁牢牢地插在这些悬崖上的石孔之中的呢?

文物部门在1978年试图更换悬空寺的横梁时发现,这些横梁根本无法从石孔中拔出。专家们发现,这些横梁被做过一些独特的处理:插入石孔的一端被打上了楔子,当横梁被打入洞内时,楔子会撑开横梁,牢牢地卡在石壁上。人们把它打得越深,固定得就越紧密。

原来,这就是悬空寺千年不坏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据史书记载,悬空寺从建成至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期间,它曾经历过多次大的维修。虽然,今天的悬空寺在结构和位置上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专家们从建筑的风格判断,现存的悬空寺建筑大部分应该是在明朝时重建的。

据寺内清同治年间的石碑记载,悬空寺最近的一次维修,距今已有140多年了。虽然这些横梁已经开裂,却没有腐烂。这些横梁为何能经得起百年风雨的侵蚀呢?其关键在于它用的木头是当地产的铁杉木,而且它还经过了一道特殊的处理——用桐油泡过,或者是一遍一遍地刷过漆,防止了虫蚁的腐蚀和自然的风化,使得它能够1000多年以来仍然坚实地立在这个岩石上。

古刹是如何防震的

悬空寺的头顶是翠屏峰200多米高的悬崖,如果山上有巨石坠下,这座古刹如何保存呢?为什么千年以来,高空坠下的巨石奈何不得这座千年古刹呢?

奥秘在悬空寺所处的位置上。从侧面看,翠屏峰的正面是一个凹进去的弧形,而悬空寺所在的位置恰好是翠屏峰的最凹处,所以,如果山上有岩石滚落的话,只会从悬空寺的前面直接落在地下,却根本砸不到悬空寺。

俯瞰悬空寺所在的翠屏峰和对面的恒山主峰,都呈内收的弧形。这两座山的山峰就像两只手一样把悬空寺包拢着,使悬空寺的日照时间特别短,只有在上午能够照几个小时,而这大大降低了因太阳暴晒引起的木材风化程度。

悬空寺还多次面临着地震的威胁。悬空寺地处的浑源县,在历史上曾经有多次地震,其中一次甚至使浑源县城1/3的房屋倒塌,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是悬空寺却安然无恙。是什么原因使这个空中楼阁抗震能力这么强呢?

悬空寺是比较典型的古代木结构建筑,其悬空的楼阁是靠木材支撑在悬崖上,楼阁本身的框架结构也是由木质的梁柱组成的,它们都是用榫卯结构连接。榫卯结构是用一根木头凸出的部分插入另一根木头相同尺寸的凹洞里,悬空寺的榫卯有燕尾榫、阴阳巴掌榫等。这种结构的最大特点是能防震,它可以吸收震能。

悬空寺榫卯结构的特性,正是其在历次地震中能够幸免于难的主要原因。

庐山千年佛灯之谜

佛灯,又称圣灯、神灯。千百年来,庐山的佛灯现象被广泛记载和流传。相传,在月明星稀的夜晚,如果人们身处庐山大天池对面的山谷,就可以看到成千上万的荧光在闪烁。它们忽明忽灭,时聚时散,变化多端,这就是神秘的庐山佛灯。

虽然有无数的文字记载过神奇的庐山佛灯,但今人却还没有人有缘与其相见,这无疑更增加了佛灯的神秘色彩和人们探索庐山佛灯的欲望。

庐山的佛灯就像一个久远的神话,一直萦绕于人们的万千思绪当中,最终凝结成一个没有答案的谜。由于人们一直无法解释为何只有在庐山文殊台才能看见佛灯,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传说。

庐山深处佛灯的传说

明代王守仁有诗句云:“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撒落星辰满平野,山僧尽道佛灯来。”此诗在赋予庐山佛灯无比神秘色彩的同时,也使无数人慕名而来。

传说中,佛灯只会出现在夜晚,而且数量极多。这些佛灯就像一盏盏灯笼,游荡于山谷之间。

据记载,大天池上的文殊台,是得见佛灯的唯一地点。

文殊台的得名,还有一个生动的传说。相传,有一日,文殊菩萨骑着青狮飞过庐山,偶然俯瞰此山,发现这里山川竞秀,在惊喜之余,文殊菩萨不慎跌下,其臀部落地之处,印一半月痕迹。随后,文殊就地朝天拜日。

后来,人们按照文殊臀部的印痕围砌了一个石台,这就是文殊台,也称拜日台。文殊台始建于东晋,后来屡毁屡修。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文殊台,是唐生智在1926年集资修建的。

临壑而建的文殊台,位于石门涧景区内,距离庐山的牯岭镇有20多分钟的车程。文殊台顶端平面呈半月形,左旁垒有上台石阶,采用石木水泥混合结构。

在庐山居住的当地人都说,看到佛灯的人,都会有好运,但是佛灯不是那么容易见到的。有很多在山上住了一辈子的人说,他们从未见过佛灯,只是听年岁更大的老人说,在盛夏时节,山谷里会出现闪烁的佛灯,仿佛有人打着灯笼在寻找什么。

生活在庐山的人们,尚且只是听闻佛灯的传说,谁也没有亲眼见过。那么,佛灯是否真的存在呢?

历史上记载的佛灯影响

相传,在南宋时期,在文殊台旁,建有一座天池寺,寺里的山僧们是佛灯的见证者。每当寺里的僧人们看到山谷里游离的佛灯时,诵经就会倍加虔诚。他们认为,他们的虔诚会让佛灯更加明亮,寺里和尚称之为“求灯”。他们认定,这是西方极乐世界派人来渡他们去极乐净土,所以有的僧人会从崖上纵身跳下去,以此舍身成佛。

如今的天池寺,只留给世人一扇凄凉的山门和一位老僧人的孤坟。或许这位老僧人见过相传已久的佛灯,但是现在的人们谁也无法从冰冷的石头里找到答案。

由于庐山佛灯极其罕见,留给人们的只是代代相传的故事。因此,住在庐山的人们,更愿意相信庐山佛灯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是,当我们翻开史料查询之时,却发现历史上的确有很多见过佛灯的人。

据《庐山志》记载,1000多年前,就有人发现了这种神异的灵光。南宋诗人周必大游山时,夜宿天池寺。当夜,他在山上看到半山腰忽明忽暗,飘忽不定地出现了许多如繁星闪烁的火光。他是这样描述的:那灯火“闪烁合离,或在江南,或在近岭,高者天半,低者掠地”。这是有关“天池佛灯”最早的正式记载。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也曾到庐山文殊台拜佛灯,他留下了这样的话语:“光景明灭,顷刻异状,诸生或疑其妄。予谓僧言则妄,光不可诬。岂地气之盛然耶?”

直到近代,佛灯还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1930年,天池寺主持高慧在一场大雷雨过后也见到了佛灯。当时,似乎有数百支巨大的电光,由岩底直往上升,电光照得室内通明,都可以看见地上的针和芥菜籽。

根据前人的记载,我们有理由相信佛灯的确是存在的,但是佛灯为何突然“失踪”了呢?对佛灯比较感兴趣的人都知道,我国出现过佛灯的地方,除了庐山外,还有峨眉山、武夷山,而且在峨眉山还有照片为证。所以,我们可以相信佛灯是真实存在的。而在庐山,至于今天的人们为何无缘看到佛灯,有专家是这样解释的:有可能是由于现在庐山的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其植被也更为茂密,透视度不如以前,再加上佛灯的出现需要特定的天气,看到佛灯需要极大的偶然性,所以人们才难得一见。

文殊台的地理位置

在相关的佛灯历史记载中,佛灯的景象大都相似,并且均是在大天池的文殊台才得以看到。那么,佛灯的出现,是否与文殊台的地理位置有关呢?

位于庐山天池山顶的文殊台,不仅仅有佛灯,还有云雾、佛光等奇特的自然景观。这里奇特的风景,真的是因为其地形地貌与庐山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吗?

答案是否定的。据了解,在庐山,与文殊台所在地的地理、自然环境相似的地区,比比皆是。那么,为何前人只在此处才能见到佛灯呢?仅从地形地貌上来判断,似乎是难以解释的。因为庐山是第四纪形成的冰川地貌,而同样出现过佛灯的武夷山,却属于丹霞地貌。由此看来,很难断定佛灯现象是由地形地貌造就的。

还有人认为,佛灯极有可能是磷火造成的,也许在庐山深处蕴藏着丰富的磷,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景象。但是,这一观点很快就被推翻了。所谓的磷火也就是俗称的“鬼火”,由于人骨里存在“磷”这种物质,所以人们会在坟地里经常看到有这种“鬼火”出现。但是,在文殊台附近的山里,并没有坟堆。

由于人们无法解释为何只有文殊台才能看见佛灯,于是出现了各种传说。有的传说认为,佛灯是菩萨显灵之光,人们只有长时间地向菩萨虔诚祷告,待到功到心诚之时,才能看到佛灯;也有的传说认为,佛灯是山谷里埋藏的金佛像发出的祥光。

关于佛灯的科学解释

不管传说怎样,大多数专家还是认为,佛灯现象应该与文殊台附近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专家们通过对庐山佛灯的研究,从如下一些角度做出了解释:

有专家从地质学角度分析认为,庐山上出现佛灯的地方,岩石主要是由石英岩状砂岩组成,并有小水晶,还有活动断层。这种结构的岩石,在月光的照射下有可能会有亮光出现,以致形成佛灯现象。

而从气象学角度分析的专家认为,佛灯是月光照射在山谷里的潮湿云雾上产生的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光点。月光在通过空气传播时,如果遇到了高于空气密度的第二种媒质——潮湿的云雾,就会具备产生反射和折射的物理条件,因此佛灯才得以出现。

在生物学的角度上,有一个案例可以借鉴分析佛灯现象。1983年,井冈山的一支科学普查队在井冈山南屏嶂水口坳夜宿时,发现山谷中有大量的闪光物。队员们为了弄清山谷发光的原因,把发光区的土壤、枝叶和不发光区的土壤、枝叶进行了采样化验。结果发现,在栗子树、苦储树和枫香树等枝叶上,有一种叫密环菌的物质寄生在上面。带有这种物质的枝叶含水量在达到120%时即能发光,而干燥后其光亮会消失;其含水量越高,光的高度越大。专家们认为,这种枝叶之所以能在夜空中闪烁,就是因为密环菌物质遇到雨水和氧摩擦而造成的。

专家们的以上分析,似乎都有道理,但是到底何种解释更接近事实,目前还难以下结论,只有留待人们进一步去探索和遐想。

为什么叫“恐龙公墓”

位于四川自贡的大山铺恐龙化石地点,以其埋藏丰富、保存完整而令世人瞩目。有些科学家因此把它形象地称为“恐龙公墓”。目前该地已发掘的恐龙埋藏地面积约1900平方米。同时,在高低错落的岩石上,裸露着千姿百态的各种恐龙化石。这样大规模的恐龙化石群在世界上是罕有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旅游价值。那么,这个“恐龙公墓”是怎样形成的呢?

“恐龙公墓”悬案吸引着全世界许多科学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这个问题,并得出了一些结论,虽然这些结论还不足以完全解开这个谜,但是科学家们的努力为我们探索了解“恐龙公墓”悬案提供了宝贵的、可供参考的依据。科学家的解释主要有下面三种理论。

理论一:异地埋藏论

持有这个理论的学者认为,大山铺的恐龙是在异地死亡后被搬运过来埋藏在这里的。他们是这样分析的:

(1)砾石层的发现是研究沉积环境的重要依据。大山铺发现的砾石均位于化石层的底部,从其特征可以判断这些化石是被搬运过来的。

(2)如果这些恐龙是被原地埋藏的话,他们大多数都应该是完整或较完整的个体,但是事实恰好相反,大山铺地区的恐龙化石,在已经发掘采集的100多个个体中,完整或较完整的仅有30多个个体,大约只占总数的1/5。

(3)大山铺地区的化石现场,有一种不易被人注意的普遍现象:靠近上部或地表的恐龙化石较破碎零散,大都是恐龙的肢骨,而且很像经搬运后被磨蚀得支离破碎的样子;越是接近上部岩层,小化石越多,如鱼鳞、各种牙齿遍及整个化石现场,翼龙、剑龙与蛇颈龙的椎体也十分零星,并具有从南到北依次从多到少的分布规律。下部岩层则几乎都是体躯庞大的蜥脚类恐龙,保存都不完整,很明显是经过搬运后的结果。

理论二:原地埋藏论

依据岩石学以及恐龙化石的埋藏特征,成都地质学院岩石学教授夏之杰提出了原地埋葬论。

夏教授认为,大山铺恐龙的埋藏地层在地质学上属于沙溪庙组陆源碎屑沉积,以紫红色泥岩为主,夹有多层浅灰绿色中细粒砂岩和粉砂岩,属河流相与湖泊相交替沉积。

也就是说,大山铺地区在1.6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河流纵横、湖泊广布。这样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当时温和的气候条件,使得这里完全成为一个恐龙生存繁衍的“天堂”,成群结队的各类恐龙生活在这片植被茂密的滨湖平原上。

但是,这些恐龙很可能是食用了含砷量很高的植物,大批的恐龙因此中毒而死,并被迅速地埋藏在较为平静的砂质浅滩环境里,因此形成了这片地区恐龙化石数量丰富、保存完整的埋藏学特征。

这个符合埋藏学原理的理论,见解比较独特,但是容易使人感到证据不足,因为诸如“当时大山铺地区植物的砷含量是多少”,“能够致使恐龙猝死的砷含量又是多少”这些问题依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理论三:综合论

多数的科学家则认为,大山铺恐龙公墓是一个综合两种成因而形成的恐龙墓地,其中的大部分化石是经过异地搬运后被埋藏下来的,也有少部分为原地埋藏。

大山铺地区的恐龙与其他脊椎动物为何如此丰富?如果只有恐龙的一个家族在此埋藏,两种理论可能都比较容易理解,但是除恐龙外,这里还有能飞行的翼龙以及水中生活的蛇颈龙、啮齿两栖类恐龙等。它们的生活各不相同,为什么都会聚集于此呢?

地质研究证明,大山铺在侏罗纪中期是一个洪泛平原,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也可能和现代动物一样,对生活环境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剑龙喜居于距湖滨稍高而常年蕨类丛生的山林中;恐龙中性情温和的蜥脚类恐龙常常成群结队生活于地形较低的湖滨平原上;鸟脚类恐龙以其形态结构轻巧灵活又善于奔跑的特点,活跃于较高的台地上;其他脊椎动物,如翼龙,仅能在湖岸林间作低空飞行。

这些恐龙的生活环境和习性有着极大的区别,但它们被集中埋藏到一起的解释,似乎只能是经搬运从不同地点转移过来的。但是为什么这里又有许多完整的化石骨架呢?这显然又是原地埋藏的产物。最后,这种种现象只能有一种解释,即大山铺“恐龙公墓”的成因是原地埋藏和异地埋藏两种方式综合而成的。

但是,这里的谜团还没有明了,谁来搬运这些恐龙?为什么要搬运这些恐龙呢?这才是这里留给人们最大的谜团。

神奇山崖生“石头蛋”的奥秘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贵州省的三都县有一座神奇的山崖,它每隔30年就会孕育一回“石头蛋”,更神奇的是,它还能自动地把这些“石头蛋”生出来。究竟是谁赐予了它如此神秘的力量?没有生命的大山是如何生出石蛋的呢?巍巍陡崖里又藏着怎样的不解悬案呢?

诡异的“产蛋崖”

贵州省三都县的这座神奇大山叫登赶山。登赶山的山顶和山下都长满了绿树和杂草,只有在山腰上,裸露出一块儿崖壁,它的神奇之处就在这块崖壁上。每隔30年,这块岩壁上就会自动掉落出一些“石头蛋”,因此当地人形象地把它叫做“产蛋崖”。

这块儿长20多米、高6米的“产蛋崖”,表面极不平整,高处横着几块巨大而尖利的岩石,极为险峻。它的“石蛋”就孕育在相对凹进去的崖壁上。这些“石头蛋”有的已经生出了一半,有的才刚刚露头,有的甚至已经发育成熟,眼看就要与山体分离。

这座神奇山崖附近有一个姑鲁寨,是一个已历经了千年风雨的水族村寨。这个水族村寨有一个其他水族村寨所没有的特点,那就是各家各户几乎都收藏着从“产蛋崖”上生出来的“石头蛋”。只有二十几户人家的姑鲁寨,至今一共保存着68颗“石头蛋”。他们都以家里有这样的“石头蛋”为荣。他们相信,谁家里有“石头蛋”,谁家就会人畜兴旺,衣食无忧。

“恐龙蛋化石”联想

冰冷的崖壁为何能生出“石头蛋”?为什么这些“石头蛋”又会每隔30年自动掉落?其中的神秘超越了人类已知的逻辑范畴,它像一团巨大的迷雾,笼罩着登赶山。

这些“石头蛋”到底是什么呢?

有的专家由“石头蛋”的外形联想到了恐龙蛋。恐龙蛋——这是一个大胆的猜测。的确,从形态来看,它们绝大部分都是圆形和椭圆形的,而且有一些淡黄色,很像恐龙蛋。我们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恐龙蛋产量最多的国家,但是贵州省境内虽然曾经发现过一些恐龙的骨骼化石,但迄今为止从未发现过恐龙蛋化石。如果这些“石头蛋”真是恐龙蛋的话,那它将具有无可估量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

但是,这里有一个很大的疑点无法解释。贵州的地质年代属于三叠纪,而恐龙的出现要比三叠纪晚5000万年,因此恐龙蛋不可能会在三叠纪的地层里被发现。还有就是,一般恐龙蛋的形状大多是纺锤状的,并且有一个外壳,而这些“石头蛋”没有外壳。另外,恐龙蛋除了壳之外,里面的结构和鸡蛋一样,应该有蛋清和蛋黄,因此它里面的结构是不均匀的,而这些“石头蛋”,里面的结构却是比较均匀的。

于是,关于石头蛋是恐龙蛋这一猜测很快就被专家们给否定了。

山崖生蛋的揭秘

专家们又通过测定“石头蛋”所形成的地质年代,来最终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经过分析测定,专家们发现,“石头蛋”距今已有5亿年的历史了,其形成的地质年代既不是侏罗纪,也不是在贵州分布最广的三叠纪,而是比这些更早的寒武纪。专家们还测定出,“产蛋崖”的石壁是由一种泥岩构成的,而“石头蛋”竟然是一种在很多地方都常见的灰岩结构。

那这些“石头蛋”究竟是如何跑到5亿年前的寒武纪石头里去的呢?

原来,贵州省三都县一带在5亿年前的寒武纪是一片深海,游离于深海软泥中的碳酸钙分子在特定的化学作用下,渐渐凝聚在一起形成结核。由于上层沉积物的不断压实,这些软泥和结核都变成了埋藏于深海地下的岩石,软泥成了泥岩,而结核成了“石头蛋”。后来,经过亿万年的地质运动,它们逐渐地露出地面。

对于“石头蛋”每隔30年自动脱落一次这一奇特现象,又该怎样解释呢?

原来,当“石头蛋”暴露于地表后,由于风化的差异,泥岩构成的崖壁风化速度快,而结核形成的“石头蛋”风化速度慢。当泥岩层层风化剥落后,“石头蛋”就慢慢地暴露出来。由于崖岩和“石头蛋”的风化速度大约相差30年,所以每过30年左右,“石头蛋”就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脱落滚落到山脚。

迷惑水族人千年的神奇的“石头蛋”,原来却只是一些很普通的蛋形石头而已。

乐业天坑群的奥秘

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神秘“大坑”内,有十几万平方米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森林里,成群结队的野猪方队称霸一方,长着翅膀的飞虎在其中自由滑翔,形似蟋蟀的视觉退化生物、方形的竹子、蓝色的石头以及许多叫不出名的罕见植物在这里自由地生长着……你不要以为这里描述的是科幻电影中的镜头,这里是在广西乐业天坑群中发现的一系列真实的生命奇迹。

广西乐业天坑群全都凹陷在地下面,广达数十万平方米。在这个巨大的天坑里面,生长着各种动植物,且不少是稀有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人们在拍案叫绝的同时,也不由得追问:这些地下天坑是怎样形成的?

由中国社科院、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美国洞穴基金会和美国牛津大学洞穴俱乐部的科考专家以及媒体联合组成的“乐业天坑群国际科考探险队”,在考察活动后认为,乐业天坑群其实是一种崩塌漏斗地形,属于喀斯特溶洞。其在形成过程中遭遇了一次剧烈的地壳抬升运动。在这次抬升运动中,乐业县分布众多的地下溶洞内发生多次垮塌,天坑从而形成。

天坑里的众多稀有生命

乐业县已发现的大坑多达17个,几乎囊括了各类型的“天坑”,被专家称为“大坑博物馆”和“世界岩溶圣地”。而更加令人震惊、兴奋和不可思议的是大坑内发现的奇特生命现象。

这里最让人大开眼界的是大面积地下森林的发现。科考队通过GPS地球卫星测量仪测出,在广西乐业天坑群里,最大的大坑“大石围”深度为613米,其坑底原始森林的面积多达十几万平方米。

来这里考察的植物学家们发现,原始森林内的植物种类多达上千种。这里不止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还有一种专家们从未见过的、羽脉排列十分奇异的藤类,据推测,它可能是一种可以媲美桫椤的珍贵植物。此外,原始森林里还有冷杉、血泪藤树等珍贵植物。

专家们在大石围还发现了一种翅膀发蓝的鸟,连专家也叫不出名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坑内还发现了被当地人称为“飞虎”的动物。“飞虎”形似蝙蝠,个头与猫差不多,尾巴又粗又长,前后肢有薄膜相连,展开后可以滑翔。当地人讲,“飞虎”飞“岩”走壁,如履平地,矫健非常。有专家认为,“飞虎”就是生活在岩洞里的鼯鼠。

天坑内还生存着大量的毒蛇,因为这些地方阴凉潮湿,最适宜毒蛇的生存。还有的专家在大石围天坑群里发现了多头野猪。当地有个传说,在很久以前,有几只猪不小心跌入其中,再也无法爬出来,就只好在坑内生存了。天长日久,这些猪不断繁衍开来,竟把这里变成了一个天然的猪场。

专家们相信,进一步考察之后,还会发现更多的稀有生物。

能够解读生命的化石群

中外联合科考队在大石围天坑考察时,还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化石山。专家们在这里拣到的一块石头上发现,上面留有许多保存较为完整的动物化石。虽然时隔几亿年,但是通过剖面仍然可以清晰看到动物的内在结构。

经过鉴定,这些化石形成在2.5亿年前古生代晚期的白垩纪。专家们认为,当时这里气候适中,海水比较浅,生活着包括珊瑚在内的大量的腔肠动物。专家们指出,这个化石山是华南地区由海洋变成陆地期间全部变化的极好见证,具有划时代的地质意义。

更加令人震惊的是,广西乐业天坑群科考队在乐业县花坪乡的溶洞中还发现了完整的远古大熊猫头骨化石,并将其送交给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进行研究。

古脊椎动物研究专家们对它进行鉴定后指出,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的远古大熊猫化石。它的个体明显比现在的大熊猫小,从化石保存完好的牙齿来看,它的臼齿发育得十分宽大,研磨食物功能很强,但比起现代大熊猫的臼齿面结构又简单得多,所以它是生活在由吃肉类向吃竹子类转变期间的大熊猫,距今200万~300万年。

过去,在全国虽然也发现过一些大熊猫化石,但都只是牙齿和上额等零星部分,像这次在乐业溶洞中发现的如此完整的远古大熊猫头骨化石,还是首次。

我们相信,广西乐业天坑群给我们的惊喜和震惊才只是一个开始,随着科考活动的深入,还会有更多的生命奇迹展现在世人面前。

鸣沙山鸣沙的奥秘

鸣沙山,位于敦煌市城南5千米处,东西长40千米,南北宽20千米,最高海拔1715米。鸣沙山风景诱人,是个著名的旅游景点。这里奇事多多,其中最有名的有两个:一是为什么鸣沙山上的沙子会鸣响?二是月牙泉为何会“沙填不淹”?每年,都有无数游客被这里美丽而充满神秘色彩的景观吸引而来,领略其中的魅力。

奇妙的沙鸣

鸣沙山上沙垄相衔,峰如刀刃,远看连绵起伏,似大海中的波涛涌来荡去,甚为壮观。当游人沿着沙面向下滑落的时候,身下的沙子会发出声响,初如丝竹管弦,继若钟磬和鸣,进而金鼓齐鸣,轰鸣声不绝于耳。鸣沙山因此而得名。

其实,鸣沙山上的沙子,不仅在沙子被人搅动的时候会发声,就是在没人的时候也会发声。在这里,只要是一刮起风,山上就会响起战鼓齐鸣的声音。而在春、秋季节,天气晴朗之时,即使这里没有刮风,也没有人搅动沙子,鸣沙山照样会发出轻轻的声音。

为什么鸣沙山上的沙子会鸣响呢?

传说是这样的。相传,这里原本水草丰茂,有位汉代将军率军西征,一天晚上遭遇敌军偷袭,正当两军厮杀得难解难分之时,突然大风骤起,天上卷起漫天黄沙,把两军人马全都埋入沙中,从此就有了鸣沙山。而至今犹在的沙鸣,则是两军将士的厮杀之声。

其实,鸣沙山上的沙鸣之声是有特殊原因的。鸣沙山的沙粒由于长年受风的吹动,其颗粒变得大小基本一致。这样,沙粒和沙粒之间就形成了差不多大小的空隙,使得沙坡具有像蜂窝一样的孔洞结构,成为无形的“音箱”。当沙坡上有人走动或风吹动时,空气就在这些沙粒之间的空隙中进进出出,引起振动。当振动的频率恰好与无形的“音箱”产生共振之时,就发出了声响。

这里的沙子也不是总是鸣叫,当温度过低,或者下雨之时,“音箱”就会被破坏,因此共振就不会发生,沙子也就不会鸣响了。

美丽的月牙泉

鸣沙山北麓有一个因弯曲如新月而得名的月牙泉,东西长25米,南北宽100多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月牙泉边景色美不胜收,芦苇、垂柳随风摇曳,湖中涟漪荡漾,让人陶醉不已。

更有名的是月牙泉的景色之奇,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

几千年来,月牙泉与鸣沙山一直相伴,不为流沙淹没,不因干旱枯竭,创造了沙泉共存的奇迹。按照我们的常识,流沙与清泉,就像水火一样不相容,水会灭火,流沙也很容易会淹填清泉。那么月牙泉为何会“沙填不淹”呢?

原来,月牙泉有东北、西北两个风口。当沙漠上的大风进入风口以后,在月牙泉特殊的地形地貌的影响下,大风被分为三股不同方向的风流,沿着月牙泉周围的山坡作离心上旋运动,把山坡下的流沙刮上山顶,抛向了山峰的另一侧。这样,月牙泉周围山上塌下来的沙子不断地被送到鸣沙山的山脊之上,而很少流落泉中。

两千多年来,月牙泉正是靠着这独特的地形运动,才和鸣沙山保持着既矛盾而又和谐的天然共存状态。因此,尽管风啸沙汐,月牙泉依然碧水粼粼。

而月牙泉之所以身处沙漠而千年不枯的原因是它的泉水很深,而且地下水源丰富。月牙泉是疏勒河的主要支流党河遗留在沙漠上的一处古河湾,河湾的基底是粉砂质泥岩,其水源来自位置较高的地下暗河,且月牙泉周围的底部水路比较畅通。这样,充足的地下水源源不断地补给着月牙泉,使得月牙泉水蒸发量很大,但仍能保持不干涸。

鸣沙山、月牙泉如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面对如此神奇之景,则会心驰神往,遐思万千,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奇特的峡谷大拐弯

峡谷总因其险峻的山谷、湍急的江河、壮丽的风光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而我国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峡谷大拐弯,与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峡谷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峡谷的大拐弯组成了独有的峡谷风貌。它们形成之奇丽,规模之巨大,令世人震惊。尤其是前者,雅鲁藏布江下游峡谷大拐弯中,叠套着一系列直角形的小拐弯,犹如鬼斧神工;位于云南石鼓的“长江第一湾”——金沙江峡谷大拐弯也是壮丽异常。这些峡谷大拐弯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又有着怎样匪夷所思的地理景观呢?

雅鲁藏布峡谷大拐弯

雅鲁藏布江先在我国境内急泻2000多千米,从巴昔卡离开青藏高原出国境,之后流淌在印度大平原上,被印度人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最后经孟加拉国注入印度洋孟加拉湾,并在出海口造就了世界最大的水下三角洲。

这条世界上最高的大河在流经东喜马拉雅山之时,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尾间的最高峰南迦巴瓦峰,形成了一个举世无双的奇特马蹄形大拐弯,在青藏高原东南急陡的斜面上深深切刻出一条最深达6009米、长504千米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这条峡谷是20世纪末中国人的一项重大地理发现,这个地理大发现令世界为之瞩目。

雅鲁藏布大峡谷以西藏东南的米林县为入口,生生切开了喜马拉雅山,围绕南迦巴瓦峰,做了一个奇特的大拐弯后流入墨脱县,最后到达国境线上的巴昔卡。

大峡谷上接雅鲁藏布江中上游,下接布拉马普特拉河,地形非常奇特。这里是打开地形屏障的巨大缺口,正是有了它,才吸引印度洋暖湿气流进入了青藏高原。

这条长达数百千米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在纵向上是由一系列小拐弯组成的一个大拐弯,这些小拐弯作直角形转折的特别多;而它在横向上则自上而下呈多个V形峡谷叠套,这就在谷地内生成多级成层地貌。

整个雅鲁藏布江,包括其下游大峡谷在内,纵向上是一条巨大的缝合带,代表在南迦巴瓦峰的大拐弯地区,以南迦巴瓦峰为快速上升的中心,而上升区周边则是由一系列在不同方向上断裂形成的复杂弧形构造带组成。这些构造带呈现出环状或者放射状结构,并且具有水系格局特征。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流路与地质构造关系密切,大峡谷绝不可能是河流袭夺所造成的简单袭夺弯。

由此观之,雅鲁藏布江及其下游大峡谷是形成于青藏高原隆起之前,随着高原的逐渐隆起,河流数次间歇性下切,同时流路就沿不同方向适应性发育。我们可以这样说,雅鲁藏布江是一条典型的适应性构造发育的先成河。

“三江第一弯”

在云南的西北部奔腾着3条大江——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它们在横断山脉中并流而下,绵延400千米,最后分别注入太平洋和印度洋。其间,怒江与澜沧江最短的直线距离只有18.6千米,而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的直线距离也只有66.3千米。

其中,美丽的金沙江从青藏高原奔泻而下,与继续南行的澜沧江与怒江拱手道别,它在云南丽江石鼓镇与中甸(今香格里拉)沙松碧之间突然来了近180度大拐弯,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江第一弯”。

石鼓镇是金沙江峡谷大拐弯之处,这里水势宽阔,江水清幽,两岸青柳成行,春天油菜花开,秋天稻谷飘香,一派江南风光。大拐弯的峡谷,多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水量丰富,能源集中,风景也最美。

事实上,金沙江大拐弯并不是一个弯,而是连续数弯。因此在金沙江的全程内,突然转折之处很多,比如在金沙街、小江口和新市镇等地,在这些地方都成直角转折。更有甚者,在流至重镇奔子栏处,居然形成了一个“Ω”形大拐弯,碧水清波,环绕于峡谷之中,殊为奇特,让世人叹为观止。

这些大大小小的拐弯都不是因为河流袭夺作用所造成的,而是受到了地质构造和岩石性质的影响。因此这里裁弯取直获取能量的大开发,以及作为自然奇景在旅游和科技开发方面,都具有特殊的重要价值。

百年不枯的罕王井

一口水井,成为一个王朝的源头。有人说,大清之所以叫做大清,就是为了颂扬这口碧水清清的水井。这口神奇的水井就是传说中的罕王井。那么,这口井有着怎样的特殊之处,让古往今来的人对它称颂不绝呢?

罕王井的传说

今天的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是清王朝的发祥地。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故乡,就在这里的赫图阿拉老城,而那口神奇的罕王井就掩映在赫图阿拉老城稀疏的树林中。

努尔哈赤在16世纪50年代末期出生在赫图阿拉老城内的塔克世故居。依照当时习俗,他在年满18岁之后,必须离开自己的家庭,独自生活。

经过几十年拼搏,在努尔哈赤44岁的时候,他拥有了近十万人的武装力量,可谓兵强马壮。按此时他的军事力量来说,他本应该继续开疆拓土,可是出人意料的是,他却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

努尔哈赤带着大队人马回到自己的故乡后,饮水成了最大的难题。

抚顺市社科院新宾满族研究所研究员曹文奇认为,当时的赫图阿拉老城只有四五口水井,再加上水有点儿苦涩,于是寻找水源成为当务之急。

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当时,努尔哈赤亲自带领士兵寻找水源。有一天,有人在一堆草丛附近发现了一只野兔,努尔哈赤认为野兔生存的地方一定有水,就命士兵跟着野兔。野兔跑到了一棵大榆树下突然不见了,努尔哈赤立即命令士兵在这棵大榆树下挖井。果然,士兵们在挖到两丈深的时候,井水就喷涌而出。

揭开罕王井不干枯的奥秘

虽然看上去和别的水井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这口被传得神乎其神的罕王井,的确是几百年来从未干涸过。在新宾满族自治县内的其他几口古井,即使和罕王井同属一城,但在寒来暑往之后,也不免会早早干涸湮没。为什么只有这口罕王井至今没有干枯?

对罕王井曾经做过细致调查的辽宁省地质十队的专家们指出,赫图阿拉老城周围群山环绕,山上繁茂的植被,保证着充沛的雨水渗入地下,让老城地下不会缺少水源,这应该是罕王井百年不枯的原因之一。

在赫图阿拉老城,有一条曲折蜿蜒的河流缓缓地流淌着,这条河流叫苏子河,罕王井就在这条河的河边。苏子河有一条宽有1000米的断裂带,由于地壳的变迁,在这条断裂带上发生了一系列构造裂隙,尽管这些裂隙狭窄得无从寻觅,却正好被罕王井准确洞穿,而正是这些裂隙内部所饱含的丰富的裂隙水给罕王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由此可以看出,罕王井集地表水系、区域植被、地质结构等顶级地下水储存与循环条件于一身,这些条件只要拥有一条,就可以打出一眼富水井,而罕王井竟然全部占据,那么它历经几百年不干涸就在情理之中。

罕王井不仅是一口不干的古井,还是一口甘甜无比的古井。

2002年,辽宁省地矿部门对罕王井进行了鉴定,发现罕王井井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其中锶和偏硅酸的含量较多。我们知道,锶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偏硅酸可以抑制动脉硬化,也正因为这样,长期饮用罕王井井水的赫图阿拉老城居民很少有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

此外,历史还是为罕王井留下了一抹朦胧的光晕。据当地人说,在这口井边许下的心愿,以后就可能慢慢实现。

南海“魔鬼三角区”悬案

1975年,美国亚利桑纳州立大学学者L.D.库什在他出版的《揭开百慕大三角区的秘密》一书中,提出了地球上存在12个“魔鬼三角区”的理论。他指出,“魔鬼三角区”的特点是等距离分布,地球因此被分成20个等边三角形,“魔鬼三角区”就在三角形的结合点上。南、北半球的“魔鬼三角区”均位于纬度30°线上,以精确的72°经度间隔均匀环绕地球分布,并以相同的角度向东倾斜。

然而,库什的理论在4年之后,便遭到了强有力的挑战:不在三角形“结合点”上的中国南海,也出现了一个“魔鬼三角区”。是天体因素?是地形因素?还是外星来客呢?或者……

在南海“魔鬼三角区”的离奇失踪案

介于中国大陆、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中国南海,是我国的三大边缘海之一。其南部由马六甲海峡与印度洋、安达曼海相连,东部由巴士海峡沟通太平洋,东北部隔台湾海峡与东海相接,总面积为350万平方千米,最深处为5559米。

中国南海“魔鬼三角区”的三角顶点南为菲律宾吕宋岛,东为中国台湾,西为中国香港,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在这一片海域,很早以前就发生过一些零星的船毁人亡事件,只是在当时都没有引起人们强烈的反响。

中国南海“魔鬼三角区”真正开始“恶名”远扬,是在1979年5月以后。在10个月内,连续有3艘海轮不明真相地失踪,这一连串的怪异事件引起了世人的恐慌。

1979年5月,天空万里无云,海面水平如镜,菲律宾货轮“海松”号正航行在中国南海海域。“海松”号的航行似乎一切都很正常,但是就在此时,马尼拉南港海岸防卫队无线电控制室内,突然收到一个紧急信号,“海松”号在台湾以南、吕宋岛以北海域遇险,接着便失去联系。

事后,有关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救援、搜索行动,但是毫无结果。上千吨的“海松”号及25名菲律宾籍、日本籍船员,就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1979年12月16日,由菲律宾马尼拉驶往中国台湾的“安吉陵明”号货轮,在“海松”号失踪的同一海域,也同样神奇地“消失”了。

1980年2月16日,东方航运公司的“东方明尼空”号改良式货轮也遭遇了同样的灾难。当船航行在香港和马尼拉之间时,这艘载重1251吨、设施较先进的货轮,在发给东方航运公司马尼拉办事处的通信控制室求救信号之后,就与世界失去了联系。此后,“东方明尼空”号杳无音信,包括30名菲律宾船员。

此后,关于中国南海“魔鬼三角区”的传说就愈演愈烈,甚至到了闻之色变的地步,过往船只都心生胆战。同时也引发了无数人对这一海域的好奇探究。

中国南海“魔鬼三角区”科学假说

早在700多年前,古人就已经对中国南海中存在“魔鬼三角区”有所记载。

南宋周去非在其所著《岭外代答》一书中写道:“海南四郡之西南,其大海曰交趾海,中有三合流,波头喷涌,而分流为三:其一南流,通道于诸藩国之海也;其二北流,广东、福建、浙江之海也;其三东流,入于无济。苟入无风,舟不可出,必瓦解于三流之中。”

我们且不去管周去非的说法是否正确,但至少可以为南海“魔鬼三角区”增添一份历史渊源。

不过,人们最感兴趣的是:是谁在中国南海“魔鬼三角区”兴风作浪?对此,专家、学者们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体因素

有的学者认为,当太阳、地球和月球三体成一线时,或者月球、地球与一个强宇宙射电源星体成一线时,能对地球产生各种物理效应,会引起地球局部地区瞬间的引力增大。中国南海“魔鬼三角区”正处在这个“引力”上,巨大的引力导致船毁人亡。

2.洋流因素

在中国南海海域,有沿岸流、南海环流、南海暖流以及从巴士海峡进来的黑潮分支,加上台风和季风交替引起的海洋旋涡、上升流频繁出现,具有形成海难的基础条件。

3.地形因素

勘察表明,中国南海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危险地带”。不仅岛屿众多,而且海底地形复杂,包括一个范围很大的平原,上面长满珊瑚礁。从古至今,这里都蕴涵着众多的不稳定因素。

4.外星因素

由于中国南海“魔鬼三角区”旧谜未解,新的失踪事件又不断发生。因此,一些富有想象力的研究者认定:在中国南海中,也存在着一个类似百慕大“魔鬼三角区”的外星文明的“海洋基地”,失踪的船只和船员实际上是被外星人“劫持”了,所以才会出现“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奇事。

在三角区的沉船原因

也许是中国南海“魔鬼三角区”的名气太响了,不仅引起了航海界人士的关注,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连保险公司也颇感兴趣并介入其中了。

据《远东经济评论》杂志透露,一个名为“远东地区调查团”的组织,从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海上保险协会得到5万英镑资金后,重点对1959~1979年6月发生的60余起沉船和失踪事件进行了调查,从而揭开了中国南海“魔鬼三角区”的内幕。

调查结果表明,在这60余起沉船或者失踪事件中,有48起特别可疑,尤其是其中的28起集中发生在1977年以后的2年内。而在这48起事件中,支付费用便宜的、拥有巴拿马国籍的船只占48%,15年以上船龄的陈旧船只占84%,3000吨以下的小型船只占65%。在这些事件船只上装载的大多是纤维制品、电子产品和橡胶、锡、冷冻鱼类等价值较高的货物,而且这些船只多是在大气良好情况下,因“舱内进水”沉船,但人员伤亡则极少发生。

《远东经济评论》杂志援引“远东地区调查团”的结论认为,这些失事船只是在预定海域把货物转运,然后弄沉了原有船只,并以此向保险公司诈取保险金。而中国南海盛传的“魔鬼三角区”之说,正好为这些不法之徒提供了“支持”。出现这样的结果,让对中国南海“魔鬼三角区”感兴趣的人们始料不及。

英国的《金融时报》也披露,全世界每年失踪、失事的船只,大约有80艘同“诈骗”有关。而绝非UFO、超级能力等人们一直认为的原因造成的。

不过,对于这些新的看法,也有很多人持怀疑态度。因为“诈骗”一说,也确实覆盖不了南海“三角区”内发生的所有“着魔”事件。我们只能说,在去伪存真的同时,人们应该对发生在身边的奇异事件进行深层次的思索,否则一不小心,倒成了诈骗犯的“吹鼓手”。

新疆真有“百慕大”吗

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有一条号称“魔鬼谷”的神秘峡谷,许多误入峡谷的动物不是神秘失踪,便是抛尸荒野。当地牧民认定这条山谷是“有魔鬼出没的死亡之谷”,更有人称这里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百慕大”。由于种种传闻的渲染,使这条神秘的峡谷,显得更加恐怖异常。新疆真有传闻中的“中国百慕大”吗?当地牧民为什么会认定这条山谷是“有魔鬼出没的死亡之谷”呢?大批珍禽异兽在此神秘死亡的原因是什么呢?

为什么“聚宝盆”变“魔鬼谷”

阿尔金山蒙语意为“有柏树的山”,素有“聚宝盆”之称。山脉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南北界于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东西与祁连山和昆仑山两大山系相连,山势呈东西走向,平均海拔4500多米。1983年,国家在这里建立了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这是我国迄今已建立的最大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风光迤逦,冰雪皑皑的山峦巍峨多姿,鲜花绿草随风摇摆,湖泊、河沼、峡谷微波涟漪。这里生息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鹅喉羚、野骆驼、斑头雁、猞猁等珍禽异兽50多种,其中属国家级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就达15万余头,故有“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之称。

然而,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动物王国里,却有一条令人谈之色变的“魔鬼谷”,不少野生动物在此神秘丧生。

据当地人介绍,这条“魔鬼谷”在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东北端,长约100千米、宽约30千米。那里风景秀丽,水草丰美,但多年来却很少有人敢进去。因为前辈人告诉他们,那里是“有魔鬼出没的死亡之谷”。许多误入此谷的野生动物,不是抛尸荒野,便是神秘失踪。

阿尔金山的珍稀野生动物数量之多,密度之大为国内罕见。在这里先后发生过多起重大非法狩猎案件,甚至有人公然开火攻击警方。那么,“魔鬼谷”的恐怖事件会不会是人为制造的呢?或许是一些偷猎者利用人们对“魔鬼谷”的恐惧心理,在这一警力薄弱的区域里制造恐怖,然后借机浑水摸鱼,非法捕猎野生动物呢?

答案是否定的。新疆环保部门为了保护阿尔金山的珍稀动物,早在1983年,就专门在保护区内设立了一个检查站,专门布置人手扼守鸭子泉达坂山口。这个山口是进入保护区腹地的唯一通道。非法捕猎者要想从这里闯入保护区,并非易事。而且,由于保护区内到处是珍禽异兽,偷猎者也完全没必要舍近求远而冒极大的风险到“魔鬼谷”作案。

古老的传说引发的科学启示

在阿尔金山区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800多年前,“魔鬼谷”里住着一位汉族国王,他有3个美貌的女儿,特别是三女儿更是美若天仙。国王爱上了自己的三女儿,而另一部落首领也爱上了他的三女儿。于是,他们整日打打杀杀。他们无休止的争斗惹得真主发怒了,于是,真主在峡谷里刮起黑色的狂风;接着电闪雷鸣,暴雨如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过后,峡谷里的一切生灵都消失了。从此,任何人畜进入此谷都会命丧黄泉。

这个传说虽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却给了人们一些启示,这里大批动物的神秘死亡会不会和雷电有关系呢?

据当地人介绍,这里的天气一到夏秋季节,就会变得神秘莫测。风和日丽的艳阳天,在眨眼工夫就会变得黑云密布,雷声滚滚。接着,如山洪暴发般的大雨就会倾泻而下。暴雨过后,恐怖的一幕就出现了:山坡上和沟谷里到处是野驴、羚羊、野牦牛和许多飞禽的尸体,尸体旁还伴有一些黄色的枯草和焦土,就好像是一场无形的大火烤焦了这一切,场面惨不忍睹。

这种悲惨的场面并非只是偶然,悲剧几乎在每次雷雨过后,都会重演。所以,多年来,当地牧民从不敢到此放牧,有时宁肯让牛羊饿着,也绝对不敢让它们到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的“魔鬼谷”里吃草。

为了解开这一神秘现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专家们经过多次科学考察和探险,终于做出了让人信服的推测,来解释山谷中动物死亡的神秘现象。

他们认为,当地人称此谷为“有魔鬼出没的死亡之谷”,是受一些古老传说的影响,有惧怕和敬畏鬼神的心理,这使得峡谷在人们心中充满了神秘色彩。“魔鬼谷”并不是什么“中国百慕大”,它实际上只是一个雷击区而已。潮湿的空气受到阿尔金山主脊的阻挡,常常会沿山脉向“魔鬼谷”中汇集,形成雷电云,携带大量电荷在空中构成强电场。而这电场,就是那些奇怪的杀生现象不断出现的根源。那些枯黄的草和焦土,同样是电场这把无形的“大火”所为。

尽管阿尔金山是雷击区的解释让人信服,但是有关专家还是猜测,也许“魔鬼谷”中还隐藏着更多的秘密。专家们认为,也许若干年后,现在这种相对合理的解释就会被另外一种科学论断取而代之。

敦煌也有魔鬼城

从19世纪以来,中外许多地质学家、探险家、探险爱好者纷纷深入亚洲腹地广袤无垠的中国西部探求未知,而敦煌魔鬼城的神秘莫测更受世人瞩目。19世纪末,瑞典著名地理学家斯文·赫定,在考察了罗布泊北部地区的地质、地貌及地理景观后,撰写的《罗布泊探秘》、《亚洲腹地探险8年》等专著,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英国著名探险家斯坦因于20世纪初在赴敦煌途中路经魔鬼城,被这里的奇特景象所惊呆,称其在探险考察生涯中实属罕见。20世纪70年代,我国著名沙漠学家杨根生教授在魔鬼城考察时,也被惊呆了,连连说面对如此壮美、恢宏的雅丹地貌,映在脑海里的印象一生都难以磨灭。

夜幕下的魔鬼城

敦煌魔鬼城位于库姆塔格沙漠以北、罗布泊以东,穿越河西走廊,西出敦煌,经古玉门关,行程1000多千米,就可以到达。

魔鬼城最使人“着魔”的是它那独特的地貌。这里曾是古代的河道,风特别大,地貌形态奇形怪状。而且,这里地势很低,道路难以辨认,再加上这里地磁强大,罗盘根本无法使用。因此这里几乎没有人进入,人为的破坏几乎不存在。

进入敦煌魔鬼城观赏景观,最好选择3~4月。游人一旦深入其中,无不为眼前的情景所震撼。

高悬在头顶的太阳发威似的把格外炫目的光芒一泻而下,一碧如洗的天空蓝得让人心醉。在这里,似乎一切都静止了,没有任何植物能够在此生存繁衍,在你眼前,只有让整个世界变得扑朔迷离的浅褐色和浅黄色的大地、土岗。身临其境的游客,就像从一场梦中坠入一座没有生命的孤城。顿时,一股诚惶诚恐的强烈感受掠上心头。

身处其中的人们,不能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里仿佛被什么力量融入某种灵气,坚硬的土岗山包,都被雕刻成一个个似人非人、似物非物、似兽非兽的造型,有的像“石人”、“石佛”,有的像“骆驼”、“鳄鱼”、“宝塔”等,一切都惟妙惟肖,蔚为壮观。

当夜幕降临之时,魔鬼城更是变得阴森恐怖。强劲的北风在魔鬼城吹过,带着阵阵尖利的啸叫,宛如千万只野兽奔突怒吼,令人不能不心跳加速,毛骨悚然。

敦煌魔鬼城揭秘

敦煌魔鬼城的奇幻景观是由风蚀作用形成的第四纪地质遗迹,地质学中称其为雅丹地貌。“雅丹”出自突厥语,以后中国学者由英语翻译过来,“雅丹”就成为一类地貌的通称。

我国的雅丹地貌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疏勒河中下游和新疆罗布泊附近。而敦煌魔鬼城雅丹地貌属于大型雅丹群。它东西长25千米,南北宽1000~2000千米,分布的高密集型为世界同类型所少有。

魔鬼城积淀的旅游开发潜力,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日益被纳入敦煌大旅游的概念之中。也许在不远的将来,魔鬼城雅丹地貌的保护与开发,结合敦煌莫高窟等一批人文景观为主的旅游线路,成为一条自然与人文交互相融的旅游体系。

美丽湖泊的血色谜案

羌族是我国的古老民族之一,四川岷江上游的茂县是他们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这里平均海拔高达两千米,在崇山峻岭之间散布着众多的美丽湖泊,当地人称之为海子。面积约8平方千米的白石海子位于距茂县城关90千米的叠溪镇松坪沟,是岷江上游的堰塞湖。在白石海子周围的山里,坐落着10多个羌族村寨。2001年7月的一天,一个关于灾难即将来临的传言不胫而走,巨大的恐惧笼罩着这些村寨,人们纷纷涌向湖边,祈求神灵保佑。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每年的7月10日是羌族的转山节,在2001年的这一天,正当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时,白石海子里出现的一种奇怪现象却让他们陷入了恐惧之中:一向清澈透明的湖面出现了几缕红色的水带,宛如一缕缕血丝在湖面上蔓延。这里的大多数村民还亲眼看见,在湖水变红的时候,在白石海子的入水口,聚集着大量的鱼儿,而其中有很多鱼是当地的村民们从未见过的。

地震前的征兆

血色的湖水,奇怪的大鱼,是祖先和神灵在向人们昭示着什么吗?最终,大家所有的猜测居然都指向一个结果,这些怪象是一场大地震即将来临的前兆。

我们知道,在地震发生的时候,一些动植物会对此相当敏感并做出种种异常的反应,这种现象在湖泊、水库里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当地壳断层的气体或化学物质溢出之时,会导致水里溶解的氧变少。这样,湖水就会变浑,发白发红,而水里的鱼就会成群结队地上浮或者跃出水面。当时,白石海子出现的种种怪象正好与之相符,所以人们对地震的担心也在所难免。

白石海子出现的异常现象引起了当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很快,一支由中国国家地震局和四川省地震局有关专家共同组成的工作组迅速赶赴现场进行调查……

专家考察后认为,这种湖水发红的现象比较罕见,直观上很像地震前的宏观前兆。地震前引起的湖水、井水发浑变色现象,比如乳白色、黄白色,大多是由于岩层深部含钙的物质从裂缝中溢出导致的。但是,专家对白石海子的水文环境调查后发现,白石海子的湖水发红是从湖心开始向周围湖面扩散的,海子的入口处水质清澈见底,和发红的湖水形成了一条明显分界线。这很有可能是由于断层深部的地质活动所造成的。如果这个结论得到证实,那么一场地震将在所难免。

但是,专家在随后的调查中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这里的湖水并非一直都是红色的。早晨的时候,湖水清澈透明,但是随着日照的增强和气温的升高,湖水的颜色也逐渐变红。而到下午的时候,湖水又会逐渐恢复清澈。而且即便是在湖水最红的时候,湖水也不是通体变红,只是表层的湖水呈现红色。

不仅如此,还有一个让专家们感到费解的现象是,湖水的发红不是从固定的一个点逐渐向四周扩散的,而是随着水流、风力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种种迹象表明:这里的奇怪现象和以往观察到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很大的区别。

但是,如果这不是地震前的征兆,那到底是什么在作怪呢?莫非有比发生地震更可怕的事情吗?白石海子湖水发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真相出人意料

专家们对白石海子不同部位的湖水都进行了抽样化验。在化验中他们发现,湖水有机质的含量非常高,却没有发现反映地壳异常变化的化学物质。专家对白石海子的水质进行了检验之后发现,湖水基本上符合饮用水标准,对人畜都没危害。

正当有关部门对这里的湖水进行深入研究时,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白石海子的血红色突然神秘地消失了,在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再没出现过。当人们以为血色湖水悬案将永远难解时,在叠溪海子又突然出现了一种神秘的红色微生物。

这种突然现身的红色微生物究竟是什么呢?许多专家认为,这种红色水生生物很可能是一种叫血球藻的微型藻类。

血球藻是绿藻类中的一种单细胞的微型藻类,其特点是细胞内含有一种红色的类似于胡萝卜素的色素——虾青素。这种色素由于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因此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将其用于商业化生产。如果这种藻类就是血球藻,这对叠溪人来说无疑是个福音。

那么它究竟是什么藻类呢?

随着专家们的进一步观察,专家们发现这种藻类并不是血球藻,因为海子里的这种植物运动得非常快,这是血球藻所不具备的特性。

在高倍显微镜下,这种神秘的微生物终于露出了真面目。它的细胞核呈紫红色,其身后拖着一条尾巴样的东西。它确实不是血球藻,而是微生藻类的另外一种,叫做甲藻。

甲藻是一种很特殊的生物,具有植物和动物的双重习性。有的植物学家认为它是一种光合植物,因为它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能够把无机碳变成有机营养,这完全符合植物的生物特性。但是动物学家把它看做动物,因为它能感受一些环境的刺激,可以游动。

正是由于甲藻具有这种独特的双重生物特性,所以它们在光线充足时就大量聚集到湖面,在阳光下摄取了足够营养后又会迅速游回湖底。通常微生藻类在一个水体里大规模的爆发,或多或少和当地环境污染有关,但是为什么这种甲藻只在2001年和2004年出现呢?

经过进一步地了解后,专家发现,在2001年和2004年这两年茂县的气候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干旱少雨,这导致湖水水位的急剧下降和水流的减缓。正是这些原因给甲藻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样,白石海子湖水变红悬案终于被揭开了。

云南令人毛骨悚然的山谷

在云南的陆良沙林一处,有一片幽深的山谷,在这里生活的村民,经常会听到山谷里发出战马嘶鸣、兵器相碰的声音。当地的居民把这些怪声称做“阴兵过路”。这里还有一件更怪的事情,就是这里有怪声出现的时候,马不敢从此经过,如果非让它们通过的话,马则会受到极度惊吓,严重者甚至会死掉。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为何如此诡秘、阴森,让人毛骨悚然呢?

是“阴兵过路”吗

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叛乱率军南下直至陆良。

一天,蜀军与南蛮军在战马坡交战。南蛮王孟获请精通法术的八纳洞洞主木鹿大王前来助阵。木鹿大王命手下官兵在战马坡挖了两条长不到40米、宽不足1米的山路,并将蜀军引到此。蜀军到来的时候,南蛮军吹起了呜呜的号角,飞禽走兽乘风而出。蜀军无抵挡之力,退入山谷。

在这个时候,意外突然发生了,蜀军的战马突然纷纷受惊坠入山崖。南军乘机追杀,蜀军死伤惨重。从此,这里总是阴云不散。

当年木鹿大王派人挖的,就是如今这条隐蔽在密林中的恐怖山谷,人们叫它惊马槽。它是村民们上山下山的唯一通道。

近年来,惊马槽奇怪的现象更是接踵而至,这条普通的山谷变得越来越神秘。以前在傍晚或者深夜才能听到的怪声,如今在白天也能听到了。人们纷纷传言,惊马槽里闹鬼了。

据当地人说,村民们大多数不敢来惊马槽,如果大家挑柴路过时,要到下面磕头,拜一拜,保佑自己能够顺利通过这里不会坠入山崖。

自然界的录音现象

惊马槽的奇异现象引起了地质专家们的广泛关注。

国家地震局地质所的专家分析,某些岩石或土壤有一定的自然录放功能,这种功能除取决于岩石土壤本身的性质外,也应与一定的大气电学条件有关。这里所谓的“鬼哭、兵马声”等也应与此相同。

照此分析,村民们听到的怪声,很有可能就是1800年前那场战争的声音。难道说惊马槽有录音的功能?

我们知道,从1877年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开始,人类才实现了记录声音的梦想。这种录音的方法是把声音变换成金属针的震动,然后把波形刻录在锡纸上。当金属针再一次沿着刻录后的轨迹运动时,便可以重新播放出留下的声音。

在留声机的启发下,丹麦科学家波尔森在1898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磁性录音机。这是一种把声音变成磁信号的录音方式,声音首先经过麦克风转变成电信号,然后通过各种电子元件,到达磁铁上。电信号在这里很快又被转化成磁信号,在磁铁周围的磁场力作用下,这些由声音转化成的磁信号,就被记录在带有磁粉的胶带上。

既然录音的过程如此复杂,惊马槽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经过对当地岩石的化验分析发现,这里的岩石主要是石英岩,石英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由于二氧化硅具有很好的传导性,所以人们常把它制造成各种电子元件,安装在录音机的心脏内。于是,专家们怀疑,惊马槽能够保留着古战场的声音,极有可能是因为这里岩石中含有大量具有录音作用的二氧化硅。

不过,疑问还是存在的。因为在录音机中除了有二氧化硅材料的电子管以外,还应该有电流和磁铁。因此,惊马槽要想成为一个录音机,除了要有大量的石英岩之外,大量的磁铁矿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专家们对惊马槽周围的岩石进行分析之后,发现这里除了大量的石英矿物之外,只有极少量的磁铁矿。如果没有足够的磁铁矿石,那么惊马槽又是怎么记录下1800多年前那场战争中的马鸣声呢?

有的专家指出,磁场在强大电场作用下,有可能会发生某种变化。居住在惊马槽的当地人也证实,在有闪电的天气里,惊马槽的怪声会更加刺耳。

如此看来,这种奇怪的自然现象好像与天气有着特殊的关系,为什么会这样呢?

回顾一下录音机录音时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一是声源,有古战场上拼杀的声音;二是磁场,地球本身就是个大磁场;三是电流,闪电时产生的静电;四是用来录音的磁带。即使这里只有少量的磁铁矿岩石,它同样可以起到相当于磁带的功能。

从这些来看,惊马槽录音的现象似乎是存在的。

虽然惊马槽具有录音功能的推理是可以自圆其说的,但是长期从事地质研究的专家们却认为,惊马槽录音的说法是无稽之谈。他们认为,既然这里可以录音,那为什么只有古战场的声音,而没有录下其他的声音呢?

为彻底研究惊马槽悬案,专家们将采集到的声音样本输入了电脑。

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的专家们研究这些声音样本之后指出,从这个声音的波形和峰值的不断变化来看,声音可能是风一阵阵吹过来,造成大强度的变化所引起的。

专家们的结论出乎人们的预料,在惊马槽传得沸沸扬扬的“阴兵过路”,怎么会是风呢?

我们仔细看一下惊马槽的形状,很像是个啤酒瓶的瓶身,入口小,两边直上直下。风在这样的形状里容易发出很响的声音。这其实是力学上的共振现象,在声学上叫共鸣。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应呢?

啤酒瓶的口收拢之后,瓶身就变成了一个腔体,声音通过风的传播,作用到瓶身内壁上,这个作用力在瓶壁表面产生振动。如果瓶壁表面振动的快慢此时与声音传播速度是一样,速度相同的两个东西碰到一块儿,就会叠加起来,于是原来很微弱的声音被放大了。

风吹进惊马槽后,产生的结果与我们以上的分析是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风声在这里被放大了。在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的夜晚,吹进惊马槽的风,在与岩壁不断撞击之后,形成了共鸣与声音反射的声学现象,于是村民们传说的怪声出现了。

那么,这里的风声怎么会变成马叫的声音呢?

专家们指出,战场上的厮杀声非常复杂,而山谷里面的声音比较简单,只是时强时弱而没有复杂的结构。这种声音可能在某些频率上,跟马声或者什么声音接近,再加上人们附加其上的想象力,便觉得这是马鸣声或者是战场的声音了。

虽然最后的结果出乎人们的预料,但是专家的推理是合理的。也许,惊马槽的惊魂悬案仅仅是人们自己跟自己开的一个恐怖玩笑而已。

恐怖的三霄洞大惨案

1927年的农历五月,成都各大媒体以头版头条,公布了一场特大惨案。这年农历五月的一天,在峨眉山三霄洞突然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惨案,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之内,60余人惨死洞内,并且一个个面目狰狞,四肢扭曲,就像是被活埋后刚从泥坑内挖出的死人。霎时间,峨眉山阴云密布。这一引起众人恐慌的大惨案,是如何发生的呢?它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惊天大惨案

峨眉山三霄洞,地势偏僻,人迹罕至。1925年夏天,三霄洞来了一个和尚,法名演空,原籍自流井。他一眼看中了这里的环境,决定开辟三霄洞,使其成为清静禅院。

演空不辞劳苦,来往于成都、重庆、宜宾、自流井等地,为了修路、建庙、供神所需的费用四处化缘募捐。

很快,他在洞外修起了佛堂,又在洞里供上了三霄(云、琼、碧)塑像。后来,他又在瓷都景德镇烧制了观音大士一尊运回供奉。

庙不可无钟。演空心想,这件善事应该让家乡父老去做,也让他们为儿孙积一点阴德。

1926年秋,演空和尚来到自流井,向善男信女们弘扬佛法。家乡人民很受感动,一致同意出钱铸造铜钟一具,并约定翌年初夏,亲送至峨眉山三霄洞。

1927年农历五月上旬,多达70余人的自流井朝拜香客,在“领香”(即带队)刘安邦的率领下,雇人抬着铜钟,开赴峨眉山。

刘安邦是川剧艺人出身,喜好唱戏。因此,他还随队带了一个唱“板凳戏”(围鼓)的班子,准备在三霄洞好好庆祝一下。等他们到达三霄洞的时候,演空早已迎出庙外,故乡人异地相见,分外亲热。

演空看那钟浑身乌亮,形圆中空,顶部“蒲牢”口中穿一铁链,钟身铸满文字。心中十分高兴,忙端茶送水,准备斋饭。

当夜晚上,刘安邦指挥众人在洞内摆好围鼓,唱起戏来。香客们先唱了《水涌金山寺》、《八仙过海》两出戏,尚未尽兴。这时,台下有香客说:“既然上峨眉山朝拜三霄娘娘,何不唱一折《三霄大摆黄河阵》,以显三霄娘娘在黄河阵上的威风?”

“要得!”“对啊!”众人一阵哄闹,声音震得狭小的洞子嗡嗡直响。

当人们唱戏听戏正在兴头上的时候,突然岩洞深处传出“轰隆”一声。霎时,洞中满堂红蜡烛全部熄灭,一股碗口粗的黄色火焰,箭似的从岩壁冲出,从人们头上滚过,眨眼间,消失在洞外。

洞内64人当场死亡。在洞口解手的刘安邦等人也被洞中气流冲倒在水沟边昏迷过去,但幸免于难。

等这几人慢慢醒过来,见洞内死者一个个东倒西歪地躺在地上,脸色铁青,四肢扭曲,狰狞可怕。吓得他们忘记了疼痛,掉头就跑。

惨案揭秘

大惨案发生之后,峨眉山县长吴鸿寿立即命人连夜奔赴富顺县,请该县县长裴瑞卿到峨眉共审详情。两人会面之后,各派人员同往三霄洞查勘现场。

众人来到三霄洞口,派人手执火把,慢慢走进去。洞内越向里越暗,路潮而滑;火把的光,射不过三尺,照到头上,顾不到脚下;头上还不时有水珠滴下来,滴到颈项里冰冷彻骨。

洞内曲折幽邃,愈深愈大,来到地势开阔的中洞,发现事情就出在这个地方。经过一番调查之后,一无所获,谁也解释不出事情发生的原因。

吴、裴二知县一筹莫展。吴鸿寿作为峨眉县长,应对游山客人的安全负责,他无法推脱64条人命的责任。裴瑞卿是死者家乡富顺县的父母官,若查不出原因,回去也无法交代。二人面面相觑。

有一位师爷给他们出主意,让他们去问问当地的和尚,也许出家人会知道一些详情。于是,两县共同派人上山造访万年寺的高僧恒久和尚,请求指点迷津。

恒久和尚幼年出家,谙熟佛教经典。他手捻佛珠,半睁半闭着老眼说:“这帮朝山居士心意不诚,大打围鼓,违犯山规惊动山神。又唱‘黄河阵’戏文,责备三霄娘娘‘无端摆下黄河阵’。因此,菩萨显灵,惩治了他们”。

恒久和尚一锤定音,峨眉、富顺两位县官点头认可,联合签署,行文上报省城,听候裁处。

不久,峨眉县城内流传出一本名叫《生死报》的“善书”,内容便是讲三霄洞一事,劝诫人们要“行善积德,敬神信佛”。一时间,峨眉山善男信女陡增,香火十分兴旺。

华西大学教师范美清听说这件之后,半信半疑。那年的暑假,他带着几个学生专程赴峨眉探查三霄洞惨案。

经过他们的调查,三霄洞事件并不像和尚和报刊所说的是三霄娘娘显灵,而是因洞中锣鼓声、喧闹声,震动了洞内瘴气。本来洞内就极为狭窄,而且空气稀薄,再加上当时洞内人数很多,又燃起许多蜡烛(称为“满堂红”),消耗了大量的氧气,最终导致瘴气爆炸,洞内之人中毒而死。

范教授的科学论断,获得一致公认。

当时的国民党政府随即下令将峨眉山三霄洞封闭,以后不许在山上各寺庙摆围鼓唱戏文。自此,三霄洞事件告一段落。

龙兴寺的怪声魅影之谜

在我国,有许多千年古刹由于深厚的历史积淀以及佛门的玄妙而显得无比肃穆。然而近年来,有一些千年古刹却常常出现神秘的怪声,就仿佛有人在古刹内行走,更严重的是,有的古刹甚至还出现了重重“魅影”,弄得人心惶惶。这些怪声魅影真是传说中的“僵尸复活,夜半闹鬼”吗?

龙兴寺的神秘脚步声

在湖南的沅陵,有一座千年古刹叫龙兴寺,近日在这里就出现了神秘的脚步声。当时,沉陵县博物馆在古寺里正展出一些文物,其中有湖南虎溪山汉墓和元代古墓出土的文物。

我们需要着重讲一下这座元代古墓。它是元代一对夫妇的合葬墓。考古人员在挖掘古墓的时候发现这对夫妇的尸体还没有腐烂,就对他们做了一些特殊的防腐处理。而这两具尸体中的男尸,就存放在龙兴寺展出。

这里发生的怪事是这样的。博物馆工作人员曹忠球,几次在半夜值班的时候,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他说,这种声音像脚步声,好像是棉鞋发出来的,节奏感很强。当时他非常害怕,甚至在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他仍然觉得恐怖不已。

同事们并不相信曹忠球的说法。但是不久,他的同事郭川陵在加班的时候也听到了这种诡异的声音。从此以后,大家私底下传言,难道是僵尸复活了吗?

僵尸是不可能复活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如果不是僵尸复活的话,这些声音究竟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

有心理专家是这样分析的,如果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身处千年古寺,人的意识会减退,潜意识的东西会加强,整个人就像是在半梦半醒当中,容易出现幻觉或者是出现一些错觉。

这种说法或许是有道理的,但是为什么人们听到的是脚步声,而不是其他的声音呢?对此,心理专家的解释是,人越渴望什么,就会越感觉到什么。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人们一般都是渴望有人过来给自己做伴,因此容易感觉到的就是来人的脚步声。心理学还有一个理论就是心理暗示,第二个听到脚步声的人很可能是受到第一个人的影响,也会不自觉地联想到这种脚步声。

事实真是这样吗?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古建筑专家,经过对龙兴寺古建筑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却做出了另一番解释。他们指出,在南方地区,由于温差变化很大,木材在温度、干湿度变化的情况之下,会变形或者是开裂、弯曲。这时候,在两个建筑之间变形的幅度不一样,因此就会产生错位。而错位之后的木材之间会发生挤压、膨胀,在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之后,就会发生断裂或者位移,并由此伴随着一些声响。

专家们进而指出,博物馆工作人员听到的脚步声,极有可能是木结构房屋在温度和湿度变化下产生形变而发出的一种嚓嚓声。当人们被一种恐惧心理包围的时候,这些声音被放大了,因此被想成了一种令人恐惧的声音。龙兴寺并没有鬼,僵尸也不可能复活。这里的怪声,只是人们在特定环境下由于感到恐惧而产生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罢了。

独乐寺的魅影之谜

天津市蓟县也有一座古刹,叫独乐寺。古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之一。它的主殿观音阁,曾历经28次地震至今依然完好。

但是,这样一个古老的建筑在2004年突然闹起“鬼”来,在观音阁里发生了一系列奇怪的事情。一时间,千年古刹“魅影”憧憧。

事情是这样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到晚上,从古寺路过的人们常常听到观音阁里传出奇怪的嘈杂声,让人毛骨悚然。而工作人员在早上清扫寺庙时,常常从观音阁里清扫出大量木屑和泥土。除此之外,这里还不时飘出阵阵难闻的气味,既有类似鱼虾腐烂的臭味,又夹杂着粪便般的恶臭味,令人作呕。

这奇怪的声音、木屑、泥土和臭味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些木屑是观音阁自损的结果吗?不是!观音阁并未受到大面积的损坏。是虫蛀吗?也不是!尽管木结构的房屋容易遭虫蛀,但这里每天都可以清扫出很多碎屑,不可能都是虫蛀的呀。

不久,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有人在观音阁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些来历不明的死鱼和死鱼残体。

这些鱼又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独乐寺真的闹鬼呢?

会不会是鸟把鱼叼进了观音阁呢?不会!观音阁的所有门窗都装有细密的铁丝网,除非打开门窗,否则鸟儿是很难飞进观音阁的。

人们对观音阁的重重怪事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打开观音阁对它内部进行检查。等人们进入观音阁里面的时候,发现阁内的墙壁上,年代久远的观音塑像上,都出现了大片大片的黄色印迹,摸上去还是湿漉漉的。阁内那些元代绘制、明代重描的珍贵壁画也未能幸免,原本色彩鲜艳、保存完好的壁画正在剥落。

为了揭开谜团,寺里年轻胆大的工作人员提出夜守观音阁的建议。建议被采纳了,几个小伙子被安排在观音阁值夜班。

入夜不久,阁内突然出现了黑影,那黑影一边在屋里飘来移去,一边又发出怪异的声音。小伙子们彼此壮着胆,把手电筒光汇聚在一起朝发出声响的地方照去。在微弱的光线下,他们隐约看见,在屋顶斗拱的缝隙里好像有一堆东西正在不停地移动。老鼠?不是!老鼠不可能会飞。一个眼尖的小伙子突然叫了起来:“是蝙蝠!”的确,仔细听来,那确实是几百只蝙蝠在阁内四处狂飞乱舞的声音。

至此,观音阁闹“鬼”的真相终于大白。原来,奇怪的声响是蝙蝠在夜晚活动时发出的声音,难闻的气味是蝙蝠排泄的粪便散发出来的,而那些大片的黄色印迹自然就是蝙蝠粪便的“杰作”了。

真正的香格里拉在哪里

在许多人眼里,香格里拉就是一个梦幻家园,是一个将梦想与现实完美和谐统一的神圣之地。有无数的人做梦都想到香格里拉做一次寻梦之旅,但是香格里拉在哪里呢?云南迪庆最早向世人宣布说:香格里拉就在迪庆的中旬。紧接着怒江、丽江等地争相说,真正的香格里拉在他们那里;而四川则对外宣布最后的香格里拉在稻城。那么,真正的香格里拉到底在哪里呢?

香格里拉的由来

1933年,英国作家希尔顿完成了他那部对后世颇具影响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希尔顿在小说中,记叙了康韦等4位西方人在战时从南亚次大陆一个叫巴司库(作者虚构的城市名字)的地方,乘机转移去白沙瓦时,被一个神秘的东方劫机者劫往香格里拉蓝月山谷的神奇经历。

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融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等自然景色于一体,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悠远、知足、宁静、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这里四处遍布着基督教堂、佛教寺庙、道观和儒教祠堂,各种信仰和平共存。这里的人们奉行适度的原则,对任何事情都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即使对待欢乐也不例外。

希尔顿在书中为人间构想了又一片乐土。正如《不列颠文学家辞典》在评述《消失的地平线》时所指出的:它的功绩在于为英语词汇创造了“世外桃源”一词——香格里拉。从此,这片想象中的人间乐土就成了“伊甸园”、“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希尔顿在书中没有将香格里拉的准确位置记录下来,这使得香格里拉在人们心中越发变得神秘起来,也让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人踏上了寻找香格里拉的旅程。那么到底哪里才是真正的香格里拉呢?

香格里拉迪庆说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之地,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西北部,滇川藏三角交汇区,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成为国家级风景区,历史上就有“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之称。

这里有希尔顿小说书中所描绘的景象:有金字塔般的雪峰、雄奇壮丽的峡谷、明镜样的高原湖泊、金碧辉煌的喇嘛庙、安静苍凉的古城、碧毯似的辽阔草甸……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和平相处,多种民族、多种宗教的并存,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无不显示出一个远在东方崇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的“香格里拉”。

1997年9月,云南省政府宣布,小说中的“香格里拉”就是现在的迪庆地区。由于云南香格里拉开发较早,目前这里已经争取到了香格里拉这一商标。

香格里拉怒江说

继迪庆宣布香格里拉所在地之后,怒江州却声称,真正的香格里拉在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

丙中洛地处滇藏交界处、汹涌奔腾的怒江大峡深处,境内层峦叠嶂、江河纵横,雪峰绵亘,景象雄伟。一座高达5128米的卡娃卡拉峰,直插云天,呈圆锥的银色金字塔雪峰,神圣而平和,被列为藏区十大神山之首。

丙中洛还是一个盛产黄金的地方,自古这里就有“群山蕴宝,众水流金”之说。而《消失的地平线》之中就曾写到“香格里拉有金矿,盛产黄金”。

另外,多民族、多宗教的并存,正是“香格里拉”的一个重要内容。丙中洛的境内居住着傈族、怒族、独龙族、藏族、白族等民族。他们分别信奉藏传佛教、基督教,所以现在还有典型的喇嘛院、别具一格的欧式基督教堂的存在。

香格里拉丽江说

丽江地区也找到了足以说服人们的有力佐证,来证明香格里拉就在丽江。

被西方学者誉为“纳西学之父”的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人类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曾旅居丽江长达27年之久。他以毕生精力研究纳西族文化,对丽江的文化、地理、动植物有着深厚的研究。在他的巨著《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一书中,他用较多篇幅记录了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而且称丽江的“香格里拉”比迪庆和怒江地区更像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

在这里的雄古村中,还保存着清代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一方石碑,上面“香各(格)里拉”的字迹仍十分清晰,这无疑是说明香格里拉在丽江一个历史佐证。丽江境内的玉龙雪山,积雪终年不化,雪山中的峡、湖泊、草甸、雪峰,无一不流露出“香格里拉”的风采。

香格里拉稻城说

四川的稻城县又爆出一则消息,最后的香格里拉在稻城。他们认为,稻城的雪峰、峡谷、草原、湖泊、寺庙,还有恬静的村庄更像希尔顿笔下的人间桃源。位于稻城境内的“雪域神峰”小贡嘎雪山,直插蓝天,终年冰雪皑皑,一尘不染,恬静而摄人心魄。雪峰下滋长着肥美的草原,还有一个闪烁七彩光晕,色泽变幻无穷的美丽湖泊,旖旎的湖光山色,令人宛若置身于仙境。除此之外,这里村庄里的人们和平相处,民俗民风多姿多彩,宛如世外桃源。

目前,关于香格里拉到底在哪里的争说仍在继续……

香格里拉到底在哪里?或者这根本就只是一个美好的童话?其实,不管这世上有没有香格里拉,也不管香格里拉在哪里,只要我们心中永远都留有一份净土,都保有一份欢乐和微笑,香格里拉就在我们的心中、梦中。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哪里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的文豪,他为后人留下了不少佳作美篇,尤其以《桃花源记》最为闻名,被世人传颂至今。后人们在感叹这篇千古佳作极高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被那片传说中的乐土所深深吸引。人们为篇中所描述的无压迫、无纷争、人人劳动、和平友善、生机盎然、怡然自得、幽闭静雅的社会环境而陶醉。千百年来,“世外桃源”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为幸福美好社会的代名词。人们不禁一次又一次地疑惑,世上真的存在过这种人间仙境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桃花源真的是虚构的吗

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直被人们广为传颂,人们在欣赏陶渊明优美文笔的同时,也深深陶醉在文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里。在战乱纷争的时代,能有这么一片怡然自得的幽静乐土,真是让人不敢相信。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韩愈就公开表示所谓的桃花源是荒唐之言,著名诗人王维也说陶渊明写的是神仙境界,而非世俗之物。

虽然大部分人都认为桃花源是一个空想社会,但也有文人相信它是实情实景。宋代大文豪苏轼就是这其中的代表人物。也有现代学者提出,《桃花源记》记载的事情发生在“晋太元中”,也就是公元376年至396年,而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死于公元427年。依照时间来看,所写的内容正是和他本人属于同一时代,因此极有可能是真实的;从文学风格来看,在古代也只有神话和传说才会被用来记录虚构的故事,晋代的诗歌、散文均属于写实的文章类型,也没有任何史籍和记录表明陶渊明开辟了虚构散文的文风先河,而晋代也没有出现过任何其他的纯虚构作品。因此文学家们普遍认为,从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事实来看,《桃花源记》无疑是一篇写实之作;另一方面,根据古籍记载,《桃花源记》中所提到的太守、南阳刘子骥和以捕鱼为业的武陵人,均是晋太元中时代的真实人物,这也为故事的真实性增添了砝码。

这个千百年来广为世人追慕的桃花源究竟是人间实景还是理想寓言呢?史学家们展开了一条漫长的寻桃花源之路。

寻找桃花源

我国现代史学权威陈寅恪先生认为,《桃花源记》中的内容虽有寓意的部分,但也是以纪实为基础的。他指出,根据古籍考证,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使用的素材,是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年)刘裕北伐时的听说的故事。传说秦王在位时暴乱连连,人们每天都提心吊胆地过着日子。北方有一群人为了躲避这种不见天日的生活,进入了一个名叫“皇天源”的地方,从此远离战乱与纷争,过上了幸福安宁的日子。陶渊明听到这个传说后,想到自己所处的社会也是硝烟四起,于是有感而发,创下了《桃花源记》这篇千古佳作。“皇天源”即古“桃林”,又名桃源,在今天的河南省内乡县。陈先生也由此推断,内乡县应该就是当年桃花源的所在地。他将自己的这些看法写在《桃花源记旁证》中。

《桃花源记旁证》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史学界的重大争论。文史专家唐长儒先生不同意桃花源位于内乡县的说法。他认为不能因为“桃花源”和“桃林”的名字相像而认定它们是同一个地方;如果说文章内容出于虚构,那么便失去了桃花源考证的意义;就算文章内容不是完全出于虚构,我们也没有充足的理由把桃花源的具体位置从文中本来的南方移到位于北方的河南。

还有人按着《桃花源记》中所说“武陵”去求索桃花源的所在。武陵,在今天的湖南省西北部,位于沅江下游,宋乾德元年被命名为桃源县。这里的风景与陶渊明的文字中描写得一模一样:遥望着滔滔的沅江,背倚着巍巍的山峰。沿着桃花溪水前行,眼前出现一大片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根据历史的记载,这里早在汉代就以风景优美而广富盛名。在北周时代,人们发现这里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十分相似,就将这里改名为“桃花源”,并逐渐开始建造游览区。然而,时过境迁,当年的建筑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淹没。清朝光绪年间,桃源县的县令余良栋在这里重新修建了陶渊明的祠堂,并沿山建造了亭台楼榭,借此缅怀这片人们心中的乐土。

在桃源县一直流传着人们如何筑建起桃花源的传说。据说最早来到这里的只有一男两女共3个人。唯一的男子名叫李立,年轻的女子名叫郭嫂,还有一位不知道姓名的无依无靠的老妈妈。当年秦始皇为了修建长城不停地从各地强抓壮丁,又从民间大肆搜刮财富,还强抢年轻女子进宫。3人为了逃离悲惨的命运轨迹,找到这片世外净土,一起组成了家庭,生儿育女,就这样渐渐形成了村落。正是由于这个村子是这样3个姓氏不同的人共同建造的,所以人们就将这村子叫做“三合村”。

虽然湖南省的桃源县并不一定是桃花源的真实所在地,但是或许是因为在这里人们能真实感受到陶渊明笔下的桃源风景,所以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桃花源的原型就在这里。

虽然文史学家的争论并没有停止,对于桃花源的位置至今为止也没有得出统一的看法,但是这并不影响“桃花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千百年来,它已经成为了人人皆知的和谐社会的代名词。

正是因为桃花源象征着美好幸福的生活,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以“桃源”命名的地方。湖南湘西的桃源县,福建龙溪的桃源墟,江苏涸阳的桃源峰,浙江金华也有桃源洞。山东曹县的桃源集,重庆酉阳的桃源洞,安徽的桃花源等等。这些名字都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但是满眼遍是桃花开,我们也难辨真正的桃源何所在。

其实,寻找了那么久,虽然一直没有找到陶渊明笔下的那处桃花源,但人们本着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不断美化着自己生存的家园,真正的桃源在哪里似乎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玉门关寻踪

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我们对这座古老关塞的无限向往。玉门关是汉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相传西汉时,西域和田的美玉,经此关口进入中原,因此而得名。玉门关自设置以来,伴随着中西交通的发展,历时两千余年,关址也经历了几次大的变迁,那么现在的玉门关在哪里呢?

汉代玉门关在哪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即西汉元鼎或元封中(前116~前105年)年间。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玉门关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为都尉治所,是重要的屯兵之地。

对于汉玉门关的关址,历来看法不尽一致。唐宋时期的一些古籍,如《括地志》、《元和郡县图志》等,均认为玉门关位于唐寿昌县西北118里,也就是今天敦煌市南湖乡寿昌故城址。敦煌遗书《沙州图经》、《沙州地境》、《寿昌县地境》等认为,玉门关在唐寿昌县北160里。

1908年,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在敦煌西北的汉长城考察时,在小方盘城挖出几枚汉简,其中一枚保存得较为完整,人们能清晰地看到上面刻着“玉门都尉”的字样。

1943年10月,我国史学家夏鼐、阎文儒也在小方盘城附近挖得汉简数十枚,其中一枚简书上明显写有“酒泉玉门都尉”。从此,人们便以这两枚汉简作为依据,认为汉代玉门关就是位于这座小方盘城。

近几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又考察了敦煌境内的汉长城、烽燧,进行了大量的发掘工作,获得了不少实物证据,对上述所谓汉代玉门关提出了不同看法。

他们认为,以上述两简为据,小方盘城只能说是“玉门都尉”的治所,并不能由此认定它就是玉门关。在玉门关和阳关间的一个考古现场,出土了1000多枚汉简,大量记述了两千年前这里屯防的日常活动,还记录了出入关的人名、时间,其中有一枚“过所”,即进出关口的凭证。

以上尽管看法不一,但均认为汉玉门关位于敦煌西北,终汉之世没有改变。汉代玉门关究竟在何处?也许,我们只能向默默黄沙询问答案了。

逝去的隋唐玉门关

隋唐时,玉门关关址由敦煌西北迁至敦煌以东的瓜州晋昌县境内。

根据唐慧立彦棕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记载:贞观三年(629年),玄奘法师前往西天求取经书时,途经瓜州晋昌城。玄奘不熟悉地形,并向当地人询问西行的路程,被告知:北行五十余里有一葫芦河,“下广上狭,涸波甚急,深不可渡。上置玉门关,路必由之,即西境之襟喉也”。

玄奘随着路人的指示寻找,终于在夜晚抵达河边,远远望见玉门关——“乃斩木为桥,布草填沙,驱马而过”。这就表明,玉门关位于瓜州晋昌城以北五十余里的葫芦河附近。

另外,在《隋书·西突厥传》和《元和郡县图志》中,都有记载表明玉门关在瓜州晋昌县境内。古文中所说“晋昌城”就是今天的甘肃省安西县的锁阳城;而玄奘找到的那条“葫芦河”则是如今流经安西县等地的疏勒河。

唐代的“五十余里”折合成我们现在使用的距离单位大约为30千米的样子,因此史学界普遍认为,隋唐时期的玉门关应该位于锁阳城北30千米,即安西县城东50千米处的疏勒河岸双塔堡附近。这里地处交通的要道:东通酒泉,西抵敦煌,南接瓜州,北邻伊州;且傍山带河,地势险要,不愧为一个绝好的关口选址。

但是这个地方与早先考古学家发现的汉玉门遗址存在一段不小的距离,好好的玉门关为何在隋唐时期要东徙瓜州呢?

史学家分析,玉门关之所以东迁,应该与当时伊吾路的开通有关。这是一条由瓜州经玉门关径趋西北直达伊州的通道。

在北周的《周书·高昌传》中有关这条路的最初记载:“自敦煌向其国多沙碛,道里不可准记,唯以人畜骸骨及马粪为验。又有怪异。故商旅来往,多取伊吾路云。”敦煌唐人的写卷中,又将这条路称为“第五道”,它的开通使瓜州与伊州直接连通起来,缩短了驿程。因此无须再绕行敦煌来往,玉门关自然也随之东徙瓜州了。

令人遗憾的是,1958年,敦煌修建双塔水库时,这一关址遗迹被淹没。如今,关墙已经坍塌,只留下大量素面灰陶片、碎砖块、花岗岩石条和残碎石磨,向人们诉说着这座关口隋唐时期的风光。

天涯海角从何而来

“天涯海角”在古代文人的笔下似乎颇为流行,很早以前就有“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的古诗句。顾名思义,“天涯”和“海角”分别指的是天与海的边际。在科学发展的今天,我们都知道地球是宇宙中一个近似椭圆形的球体,而人们头上的天空便是神秘宇宙的一角。因此天空是广袤无垠,没有尽头的;而海的边际倒是许许多多。但是在遥远的古时候,人们难以找到海的尽头,更不知道天边在什么地方。他们口中的“天涯海角”究竟指的是什么地方呢?这一提法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4个听上去壮阔无比的汉字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呢?

天涯海角真的存在吗

唐代诗人王勃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著名诗句。大诗人白居易也写出了“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的优美文字。这些诗句中的“海角”和“天涯”两个词似乎在古人的笔墨中甚为流行。如果仅仅顾名思义,“天涯”和“海角”分别指的是天与海的边际。然而众所周知,天是没有边际的,所谓天涯当然也不存在;海虽然有边际,但海角在哪里却也不易找到。那么被后人广为传颂的“天涯海角”真的存在吗?

答案是肯定的,还真的存在“海角天涯”这个地方。它位于我国海南岛南端马岭附近的一个美丽海湾处。海南,地处我国南部边陲。如今的海南岛早就以其优美的风景和怡人的气候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但是在古时候,这里却不是人们争相观光的地方,而是为封建王朝流放叛民、逆臣的所在。

那么,“天涯海角”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

传说北宋年间,文学家苏东坡因为触犯了当朝改革派的利益而惨遭奸臣陷害,绍圣四年(1097年)被皇帝贬到远离京城的海南岛任职。在那段被贬日子里,这位大文豪心中极为不快,因此常到海边散步以驱散心中的郁闷。一日,他在海边突遇狂风暴雨,于是连忙躲在一块巨石之下避雨。眼前的海面波涛连天,巨浪汹涌澎湃;而风停雨消后,翻涌的大海变得平静下来,海面泛起粼粼波光,煞是好看。苏轼本来就是一位文学巨才,面对着这样难得的美景,不禁诗兴大发,随手在他躲雨的这块大石上写下了“天涯”和“海阔天空”6个大字。后来,一位石匠发现了苏轼的笔记,对这几个字心生喜欢,就把它刻下来。从此,这个地方就被人们称作“天涯”,而这块大石也就因此被称为“天涯石”。

既然天涯是由苏东坡提名而起,那么“海角”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根据清代的《崖州志》记载:海南岛自古以来就存在很多造型美观的巨石,它们矗立在沙滩上,形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雍正年间,当时海南的知州程哲看到“天涯石”的右侧有一块好看的卧石,于是就在上面刻上了“海角”二字。“天涯海角”便因此二石而得名了。

虽然天涯海角的名字来源听上去不乏传奇和壮美,但是当时的海南岛实际是交通闭塞,人迹罕至,也是瘟疫流行之地。流放到这里的人,大多数不是死在途中,就是到后来也染上奇疾而一命归天了,极少有人还能生还中原。因此,凡是被流放到这里的人,无不怀着去而难归的悲壮之心。唐代宰相李德裕被谪为崖州司户参军而去往海南的途中,就怅然地留下了“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一去一万里,千至千不返,崖州在何处,生渡鬼门关”的诗赋。由此可见,古时候人们“走天涯、下海角”的旅程实在不像听上去的那么浪漫。“天涯海角”这个名字,其实指的不是地理位置,而是一段历史悲剧的实录。

天涯海角的传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海南还是处在我国的边陲地带,但前去的交通已经变得极为便利。现在的天涯海角也不再是叛臣逆子的贬谪地,而成为一处风景秀美的旅游区。当然,这一切不仅仅依赖于这里自然风光的美妙,还得益于“天涯海角”独有的摩崖石刻群。

在这些石刻中,最为著名的要属“海判南天”摩崖石刻。据史书记载,“海判南天”为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题刻的,也就是1714年,当属所有时刻中最年长的一块了。因为它是康熙皇帝派遣钦差所刻,因此人们都认为其中必定藏有什么重大的历史秘密。后人纷纷猜测这或许是皇家的龙脉的藏宝图!这一猜想引起了大量的寻宝者来此探秘。然而,最终的结果让这些贪婪的人大失所望:经破解,“海判南天”不是什么宝藏地图,而是康熙皇帝测量《皇舆全览图》而留下的标志性遗址。

除了“海判南天”,还有一块广富盛名的石刻,那就是刻“天涯海角”左侧的高大石栏上的“南天一柱”。这4个遒劲大字是清宣统年间的知州范云梯所书,它不仅字体壮美,还伴有一个感人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这一片南海海域暗礁密布,附近的渔民打鱼时常常触礁而亡。黎族有两位仙女知道以后,便偷偷下凡,立身于南海之中,为当地打鱼的船家指航引路。王母娘娘知道仙女私自下凡的事情以后,不禁大为恼怒,立刻派雷公雷母二人抓她们回天庭受罚。两位仙女舍弃不下需要帮助的渔民,也知道回去之后难逃一劫。于是就地化为一块双峰石,希望永立于南海之中。雷公雷母一气之下将这块巨石劈为两截,一截掉在了黎安附近的海中,一截则飞到天涯之旁,成为今天的“南天一柱”。

海南岛的美丽景点还有许多,这里潺潺的溪流、蔚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滩,和别样的黎寨风情将这个昔日的鬼门关变成了今天宾客盈门的“东方夏威夷”。如果您也为天涯海角的传说而震撼,那么一定要亲自来到这里,一睹这片神奇的自然风光。

扬州二十四桥有桥吗

大诗人杜牧以一首《寄扬州韩绰判官》让扬州二十四桥名扬天下。诗中写到“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短短文字却向人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扬州月夜图。人们在欣赏杜牧优美的诗句时,也对其中提到的“二十四桥”迷惑不已。这里的二十四桥,是指的一座名为二十四的桥呢,还是指二十四座桥?

二十四桥是一座桥吗

二十四桥这个名字本身就极具趣味,它既不是古代最常见的以地名命名,也不是以修建者的名字来命名。那么,这个朗朗上口的名字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根据明代齐东野人编撰的《隋炀帝艳史》记载:一日,隋炀帝与萧后同去赏月,赏月的地点则正是一座新建好的石桥。当日萧后心情大好,所以在得知这座桥还没有名字的时候,便央求隋炀帝御赐一个名字给它。隋炀帝低头一想,说道:“景物因人而胜,故人有七贤乡、五老堂,皆是以人数著名。朕同御妻携16个妃子,连朱贵儿、袁宝儿、吴绛仙、薛治儿、沓娘、妥娘6个,共24人在此,就叫它二十四桥,岂不妙哉?”大家都拍手叫好,二十四桥的名字由此得来。

这是小说笔下的传说,虽然可信度不高,但是因为极具趣味性,因此被广为流传开来。对于二十四桥名字的含义,清代词作家吴绮也有类似的看法。他在《扬州鼓吹词·序》写下这样的文字:“出西郭二里许,有小桥,朱栏碧甃,题曰烟花夜月,相传为二十四桥旧址。盖本一桥,会集24美人于此,故名。”由此可见,吴绮也认为二十四桥是因为来此桥的二十四个人而得名。

另一方面,根据古代文人的诗词歌赋,我们也能看出,古时候的文人雅士大部分都认为二十四桥就是一座风景优美的石桥。

白石道人姜夔便是其中最有力的代表了。他在那首著名的《扬州慢·淮左名都》写到:“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优美诗词中的“二十四桥”不就是一座桥吗!与之相同的还有韩琦的“二十四桥千步柳,春风十里上珠帘”;赵公豫的“桥在大业间,今日已倾圮”;以及吴文英的“二十四桥南北,罗荐香分”等等。

清初的历史学家谈迁在寻访二十四桥之后,被其景色深深打动,于是为其赋诗一首:“斜阳古道接轮蹄,明月扶疏万柳西。桥上行人桥下水,落花尚自怨香泥。”

细细品味这些诗词中的意境,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这些文人都没有点明二十四桥具体指哪一座桥,但毫无疑问的是,二十四桥就是一座桥的名字而已。

是有二十四座桥吗

虽然大部分文人都赞同二十四桥是一座桥的名字,但是由于没有正式的文史资料作为依据,还是有不少人认为二十四桥其实指的是二十四座桥,而非一座桥的名字。

这一看法最初是由北宋科学家沈括提出来的。他在自己的传世名著《梦溪笔谈》之《补笔谈》中提到,二十四桥指的是扬州的二十四座桥。文中,沈括对这二十四桥逐一进行了落实,并详细记载了它们各自的桥名和地理位置。作为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务实的科学态度一直以来被世人广为称颂。因此,他一提出这个观点,便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

后来有人经过查证指出,在沈括的《补笔谈》中,“下马桥”出现过两次。扬州并不是一座规模太大的城市,因此有两座同名之桥似乎不太可能。他们认为下马桥应该是同一座桥,因而对沈括的观点产生了质疑。

无从定论的结果

既然不同意沈括的观点,那么二十四桥究竟是不是指的一座桥呢?

有人猜想,二十四不像是一座桥名,倒是很像编号。这个说法也不是不可能。因为我国古代的诗歌中常常出现带有编号的桥梁。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写下的“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姜夔留下的“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其中桥前面的数字指的都是桥的编号。

在扬州的地方诗词中,此类的例子也有很多。唐代诗人施肩吾就有这样的名句:“不知暗数春游处,偏忆扬州第几桥?”类似的诗句还有明人林章的“不知今夜秦淮水,送到扬州第几桥”,清代姚世钰的“记取扬州郭,寻君第几桥”;而张乔在他的《寄扬州故人》也写道“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

这样的例子简直举不胜举,因此也有不少人开始相信,二十四桥指的是扬州城里一座编号为二十四的桥。但是以上说法毕竟只是一种猜测,而缺乏实际的证据,所以有人还在探索二十四桥的另一些含义。

在我国古代,人们对数字常有一种泛指的用法,比如我们常常提到的“三生有幸”、“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三百六十行”、“七十二变”、“弱水三千”等等。这些成语里面的数字都非准确的数量,而是泛指而已。因此便有人提出,二十四桥里的二十四是不是也是用来泛指扬州的桥梁之多呢?

有人以杜牧其他的诗句作为旁证,指出杜牧本人就偏好数字的泛用之法。这些诗句包括《江南春绝句》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村舍燕》中的“汉官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还有《洛中送冀处士东游》中的“四百年炎汉,三十代宗周;二三里遗堵,八九所高邱。”现在文史学家已经证实,以上诗句中的数字指的都不是具体的数字。由此可见,这是杜牧惯用的一个修辞手法,我们更加有理由相信,二十四桥也极有可能如此。

虽然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是上述观点和编号的说法一样,都是人们的猜想而缺乏直接确凿的证据,因而没有得到普遍认可。而上面的几种说法也都是如此,谁也不具有压倒对方的说服力,因此二十四桥悬案也就一直无从定论。

赤壁之战究竟在哪里

三国赤壁之战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已有千余年,可谓家喻户晓,尽人皆知。近来,吴宇森拍摄的巨制大片《赤壁》在各大影院热映,更是引起了人们对赤壁的更多关注。据有关历史、地理资料记载,荆楚大地称作赤壁的有5处:汉阳、汉川、武昌、黄州和蒲圻。然而,真正的三国赤壁究竟在何处呢?

三国赤璧之说

汉阳赤壁之说,出于南宋时盛弘的《荆州记》。汉川赤壁之说,出于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

这两处古代称作赤壁,均非临江,更非火烧曹操战船之处。

武昌赤壁之说,出自北魏时郦道元的《水经注》。据考证今武昌县赤矶山,与历史地名不符,亦非三国赤壁。

黄州赤壁之说,因宋代文学家苏轼写有前、后《赤壁赋》而闻名遐迩,誉满神州。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贬官黄州,躬耕于东坡之上,自号东坡居士,因而黄州赤壁又称东坡赤壁。此地是否火烧曹操战船之处呢?

据宋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记载,刘备败于长坂后,用鲁肃计,进驻鄂县樊口,这时东吴大将周瑜为都督,进驻夏口,再与操遇于赤壁。赤壁初战,曹军不利,引次江北,尔后有乌林之败。

这说明,赤壁在今武汉之西,长江之南。而黄州赤壁在武汉之东,长江之北。可见黄州也并非三国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人们笑谈苏东坡无知,错把黄州赤壁当作三国赤壁来怀古。

但是,苏东坡把黄州赤壁误作赤壁之战的赤壁,也颇有一定的原因。黄州有赤壁,黄州西去60里有个团风镇,又名乌林镇。两处地名的偶合,大概是造成讹传的原因吧。其实苏东坡也写得很明白:“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人道是”表明并非是作者有意认定,只不过是借题发挥而已。

真正的三国赤壁究竟在哪里

目前,最为人肯定的是蒲圻赤壁说。因曹操兵败之后,退走华容(今监利城关东),以上5处赤壁中,只有蒲圻赤壁距离华容最近,从此赤壁退走华容是合情合理的。

蒲圻赤壁,不仅有书可考,而且有大量的三国古代兵器可证。当人们看了当地赤壁武侯宫陈列馆展出的1700多件古代兵器:戈、矛、刀、枪、箭、戟、镞等,谁都不会怀疑蒲圻赤壁附近江面,曾是战火纷飞,箭镞如雨的三国古战场赤壁。

蒲圻赤壁还有这样一个生动的传说一直流传。

相传东汉末年(208年)火烧曹军战船时,站在矶头督战的东吴主帅周瑜面对“樯橹灰飞烟灭”壮观情景,豪情大发,慷慨激昂,奋笔疾书,写下了“赤壁”二字。

至今,在褐色的岩壁上,还留着一米见方的“赤壁”两个大字。它经历了千年风霜雪雨的侵蚀,仍然清晰完整。当人们望着这两个大字,听着动人的传说,即会情不自禁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雄姿英发的情景。

探知八阵遗址的存在

诸葛亮用兵出神入化,历来为世人称道,其所作八阵图更是被小说家神化。然而,有关诸葛亮作八阵图的记载却并不详细,仅仅是《三国志》和后来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篇上有所记载,也都是寥寥十多字而已,因此世人难以探知八阵遗址的原貌。那么,诸葛亮的八降遗址是否真的存在呢?在今天众多的八阵遗址之中,哪一个是真的呢?

八阵图图谱记载

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后人考其遗迹绘成图形,见《武备志》。

最先记述诸葛亮八阵遗址的是东晋初的干宝。他在《晋纪》中载:“诸葛孔明于汉中积石作垒,方可数百步,四郭,又聚为八行,相去三丈许”。

后来《晋书·桓温传》又记述了白帝城八阵遗址,曰:(东晋)永和三年(347年),(桓温)率众西伐。初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温见之,谓“此常山蛇势也”。文武皆莫能识之。

再后南朝梁李膺在《益州记》中记载了稚子阙北五里之“诸葛八阵图”。

世人俗称上述八阵遗址为“八阵图”,是因遗迹石缝在地面上隐约构成了八阵布列的图谱。其实,真正的八阵图,是指把八阵法用文字和符号表示出来的图谱方案,以供识阅教练之用。

八阵遗址之谜

上述3处地貌是否为诸葛亮当年演练八阵的遗址呢?部分学者联系史料及阵法,对八阵遗址的存在持否定态度。其理由主要有以下4点:

第一,陈寿在《后汉书·诸葛亮传》中只提到“作《八阵图》”,而未记其遗址。

第二,诸葛亮一生只到过白帝城两次,考其行迹及当时形势,并无在那里摆设八阵的可能。

第三,古代阵法,强调一个“变”字,而遗址移动困难的石堆不论是代表士兵的队形或位置,还是代表障碍物或敌军,都不能体现这一点。

第四,白帝城下的沙渍上有盐泉,古时当地人每年随地垒石建灶熬盐,人们将此星罗棋布的盐灶误传为八阵遗址。

也有学者从诸葛亮的经历入手研究,对八阵遗址的存在持肯定态度,其分析如下:

第一,陈寿所作《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比较简略,对一些理应详记的事迹,如南征、伐吴、渭南之役等都一笔带过,甚至略去。所以,不记载八阵遗址这样的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诸葛亮本人的确不可能在建安十八年(213年)入川过白帝,也不可能在章武三年(223年)“白帝受托”时亲自摆八阵练兵,但并不能够就此否定蜀汉在白帝城曾演练过八阵。

第三,八阵遗址“垒细石为之”八八六十四桩石的事情,的确是一个谜,但是考察古代演阵练兵的实际,仍可找到一些释解,并不能对此完全否定。

第四,当地人非常熟悉盐灶,就是外人也不难辨认,再者盐灶不会排列得那么整齐有序,所以将盐灶误传为八阵遗址是不可能的。

公认的川渝地区八阵遗址

现在,在众多的八阵遗址之中,公众比较认可的是川渝地区的八阵遗址。

四川、重庆一带被历史所记载的八阵图遗址有4个,一是广都八阵图,二是宜宾八阵图,三是夔州(今重庆奉节)草堂八阵图,四是新都八阵图。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夔州和新都八阵图。

广都八阵。汉时设广都县,隋朝改为双流县。广都八阵图最早见于南朝梁时的《益州记》一书,不过此遗址今天已经无踪迹可寻。

宜宾八阵。据《宜宾县志》,当年诸葛亮曾从宜宾溯金沙江而上至西昌时,在宜宾布过八阵图,遗址应该在今四川宜宾市流杯池公园内。

夔州八阵。此八阵图在重庆夔州南江边。杜甫入蜀之后,对诸葛亮的济世之才情有独钟。他到夔州不久,就为诸葛亮遗迹所作的一首怀古诗《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夔州八阵正是由于这首杜诗而格外驰名的。

新都八阵。《明一统志》说八阵图在四川新都县北30里的牟弥镇。相传此为诸葛亮所布,占地100多亩。八门八阵互相掩映,其中玄机重重,神秘莫测。为诸葛亮推演兵法、操练士卒所用。1981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八阵图遗址今仅余土垒6座,当年之风貌已荡然无存。

今天各处的“八阵图”遗址真假悬案恐怕是难以解开了,或许人们根本不用去探求其中的真假,因为真正的诸葛亮八阵图早已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了。

专题一话说历史之夏商西周

夏启王位世袭制的建立

相传在禹晚年的时候,各部落首领一致推举伯益为继承人,但大禹却暗中扶植自己的儿子启。等到禹死后,伯益与启争位,启凭借权势杀死了伯益。西方有扈氏不服,启与其大战于甘(今河南洛阳西),有扈氏被剿灭,启夺取了天下。夏启继位之后,正式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度,远古的“禅让制”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父传子”、“家天下”的局面。这一制度在中国实行了近4000年,直到公元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为止。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吗

据文献记载和古代传说,随着中国原始氏族社会组织的逐渐解体,聚居在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两岸的夏部族,通过与周围地区其他部族联盟的形式,建立了夏朝。它的统治时间约从公元前23、22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历时约500年。夏代的世系,从夏启建国到夏桀被商汤所灭,共传13世,16王。

少康中兴是怎么回事

夏启的儿子太康继承王位后,昏庸无能,东夷部落的首领后羿起兵夺取了政权,太康也死在了外地。后来,后羿又被手下寒浞取而代之,寒浞登上帝位后,又分封两个儿子建立侯国。仲康的孙子少康从小聪明懂事,并练就一身好武艺,长大后,在有虞氏的支持下,招抚夏朝的老臣,壮大自己的势力,终于打败了寒浞,恢复了夏朝的业绩,历史上称少康在危难中重建夏王朝的过程为“少康中兴”或“少康复国”。

荒淫残暴的夏桀

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君主。他荒淫残暴,不理国事,并且搜刮民脂民膏,尽情享乐,弄得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为了自己的私欲,他不惜发动战争攻伐别国。大臣关龙逄曾多次劝谏,最后却为夏桀所杀。在夏朝国内矛盾尖锐的情况之下,商汤举兵伐桀,夏桀兵败而死,夏朝也随之灭亡。夏桀最终因暴政而亡国。

中国第一位女间谍“喜”

有施国是与夏朝同时期的一个小国,国内有一位叫喜的美女很有胆识,商国便是在其帮助下灭掉了夏,有人说她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间谍。

有施国在与入侵的夏朝作战时战败。作为战败国,有施国将国中最美的美人喜送给了夏桀。美貌绝伦的喜常常像男子一样佩剑戴冠,具有深不可测的多变性格。来到夏朝后,好色的夏桀很快就为其神魂颠倒,终日饮酒作乐,诸臣免朝,国事尽托太师。他整天抱着喜寻欢作乐对其言听计从,昏乱失道。但国力不强的有施国,尚无能力打败夏国。此时,强大起来的商国也派来一位名叫伊尹的间谍。伊尹是有莘国的一名厨师,商汤非常赏识他的有智有谋,因此约请他去夏朝从事间谍活动。为了不让夏桀怀疑,汤施用了苦肉计,亲自追射伊尹,以示伊尹有罪逃亡。果然,夏桀非常信任伊尹。伊尹的真实意图被喜知道后,便与他配合行动。喜主要从事破坏和离间活动,刺探夏的机密,调查中原地形;及时通风报信则是伊尹的任务。喜在取夏的时机成熟后,又让伊尹向商和各诸侯国传播谣言,说夏桀曾做了这样一个梦,梦见西方和东方都出现了一个太阳,两个太阳搏斗,东方的太阳战胜了西方的太阳。东方的太阳代表的就是位于夏的东边的商国。迷信的商国人认为这是上天的旨意,于是大肆宣扬,最后商国率领诸侯国消灭了夏朝。

历书《夏小正》写的是什么内容

《夏小正》是现存最早的历书,它是一部按月份记载物候和人类活动情况的历法文献,是夏代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夏小正》中所用的月份是“夏历”的月份,它把一年分为12个月,对每个月的物候、气象、天文、农事、田猎以及相关的农事活动都有比较具体的记载。因为《夏小正》中所记载的历法是与农业生产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的,为农民安排各个季节的农事提供了重要依据,所以人们就把夏历也叫做“农历”(俗称阴历),现在我们每年过的春节,就是夏历年的第一天。

玉是古人最重要的佩饰吗

古人最重要的佩饰是玉,常见的有环、玦等。环常为妇女的佩饰,如《小石潭记》“如鸣佩环”。璧是古代贵重的瑞玉,它和圭、璋合称三玉,自夏商始,就作为礼器使用,至春秋战国盛行,秦汉以后逐渐改作饰装品。在古代能称为璧的,必须是“肉倍好”的圆玉,即玉边宽度要大于孔径。除此之外,依“肉”与“好”的比例关系,还有瑗、环、玦等。这些圆玉在礼仪中都有特殊用途,如国事访问时以璧为凭信,诸侯召见卿、大夫、士时以瑗为凭信,断绝君臣关系以玦表示,重新召回绝交的人以环表示等。如《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就是用玦暗示项羽早作决断杀掉刘邦。

商汤是如何扩大疆域的

早就兴起在东方的商部族包括许多氏族部落,如来氏、空桐氏、殷氏等。商族发展到商汤时,已十分强大。夏朝末期,夏王桀大兴土木,奢侈淫逸,征伐邻国,残杀异己,横征暴敛,怨声四起。商汤于部族内布德施惠、轻赋薄敛、扶困救穷、勤政廉明,周边诸侯都归顺他,百姓也亲附他,他统治时期社会稳固。他又任用伊尹、仲虺为左右相,伊尹为奴隶出身,深知人民疾苦,为相后,又行改革,安定社会。此后商汤入据中原,先击败葛、韦、顾等邦国,后又击败昆吾,并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与夏军决战。夏桀大败奔溃,南窜于南巢(今安徽巢湖附近)而死,夏朝灭亡。商汤灭掉夏以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定都亳。他建国后,吸取夏桀亡国的教训,鼓励生产,减轻征赋。使商朝成为当时强大的奴隶制王国。其国家的疆域东至大海,西达陕西,北到河北,南及湖北,比夏朝的疆域扩大了很多。

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的转折点吗

商汤建立商朝后,定都于亳。后来商朝因政治动乱和水患等原因,多次迁都。至公元前13世纪,第20位王盘庚即位后,一些贵族大量掠夺和积聚钱财。使贵族和平民矛盾加剧,农业生产受到影响,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为了摆脱困境,盘庚将都城自奄(今山东曲阜)迁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盘庚迁都后对臣民训诰,继续行汤之政,使百姓安定,殷成为商朝的统治中心,直到商灭亡,再没有迁移过都城。盘庚迁殷扭转了商中期一度出现的混乱局面,加强了商王室的统治,是商朝历史的转折点,商朝因此而复兴,历史上称商朝为殷朝、殷商。

武丁中兴是怎么回事

武丁是商朝的第23位王,是商代后期功业最盛的君主。武丁在位共59年,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空前的发展,达到极盛时期,史称“武丁中兴”。武丁是盘庚之弟小乙之子。武丁继位后,先为父守丧三年不语,政事都交给宰相去办理,自己审慎地观察着国家的风气。亲政后,他勤于政事,取得了上层人士的支持。他任用贤才,从普通劳动者中得到贤人傅说,任为国相,还任用甘盘为大臣。武丁以傅说和甘盘二人“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力求巩固统治,增强国力。而武丁和甘盘的亲密关系,则成为历史上明君识贤臣、贤臣佐明君的一则佳话。在其统治获得巩固的基础上,武丁对其周围的方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为商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广大疆域奠定了基础,商朝因此又兴盛起来,武丁也成为一代名主。

殷纣王独宠妲己而亡国

殷商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强盛的时期,其疆域广袤,经济发达,国力强大,但到了纣王时期,却被周所灭。溯其原由,纣王与妲己的情感故事似乎成了殷商巨厦坍塌的根源。相传妲己不仅荒淫狐媚,而且性情残忍,她怂恿纣王设计出种种令人触目惊心的残忍酷刑,以欣赏别人被凌迟折磨至死的情景来刺激自己的欲望。纣王自进妲己之后,朝朝宴乐,夜夜欢娱,迷于妲己的美色,对她言听计从,荒理朝政,致使被周打败。

直到20世纪初,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安阳挖掘出许多殷商时期的甲骨,根据上面所刻的“卜辞”,才对妲己和纣王时代的生活风俗等资料有了比较确切的认识。有人据此认为纣王热衷于声色是事实,杀比干在甲骨文上也有确切的记载,然而砍掉人脚看骨髓、剖开孕妇之腹就难以令人理解,因为当时巫风颇盛,任何重大举措,都要求神问卜来决定吉凶休咎,纣王言行更可能取决于占卜,而非妇人之言。今日我们既不能说那些有关妲己的传说是假的,也不能断定历史上实有其事,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商朝的亡国决不是因为妲己一个女人的缘故。

殷墟遗址之说

“殷墟”是在河南安阳西北郊小屯村一带发现的商朝后期的文化遗址。该地在商朝时称为“殷”,从盘庚迁殷到纣亡国,共经历了8代12王,273年时间,年代相当于公元前14世纪末至公元前11世纪。殷是中国历史上可知确切位置的最早都城,中国历史上又称商朝为“殷代”、“殷商”和“殷朝”。商朝被周武王灭亡之后,殷都被废弃,逐渐荒凉,以至变成废墟,年长日久被埋没在地下,后来人们叫它为“殷墟”。从1928年起,这里先后发掘出大量青铜器、玉器、陶器、生产工具和甲骨(10万多片),还发掘出许多墓葬和宫室遗址。殷墟的发现与发掘,为研究商王朝后期的历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尤其是甲骨文的发现,揭开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其出土的大量文物展示了商朝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1961年,殷墟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商代为什么用活人祭葬

人祭和人殉就是用活人祭祀、殉葬,是一种古老的风俗,这种用活人祭祀和殉葬的风俗在商朝达到了顶峰。商朝的社会是由贵族、平民和奴隶构成。奴隶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据殷商甲骨文和金文记载,奴隶有隶、臣、妾、奚等分别,战俘和宗族灭亡者是奴隶的主要来源。贵族不仅无偿占有奴隶的劳动,而且可以随意地施以杀戮。最为典型的杀戮就是杀人祭祀和活人殉葬。商王和贵族在祭祀天帝、祖先、鬼神和山川河流的时候,除了宰杀猪、牛、羊等牲畜之外,还经常屠杀战俘和奴隶。此外,统治者死后,都要用活人殉葬,少则一两个人,多的有数十人或数百人,他们企图在所谓的“阴间”继续奴役这些奴隶。人祭和人殉在整个商朝都非常普遍,而商朝的人祭和人殉数量之多,手段之残忍,范围之普遍,骇人听闻,这反映了奴隶们在当时的悲惨处境。如在安阳殷墟商王陵墓区一座“亚”字形的大墓中,殉葬的奴隶共有360人,其中大多是不满20岁的青少年,甚至还有天灵盖未长满的幼童。

“炮烙”之刑

商纣王残暴的统治激起了臣民的反抗。为了镇压臣民的反抗,讨妲己欢心,纣王与宠妃妲己谋划了所谓的“炮烙”之刑:在铜柱上涂上油脂,横放在烈火中烧红,迫使犯人从柱子走过,犯人四肢被烧焦,立刻跌落火中而死。而纣王和妲己则以观看行刑为乐。

甲骨文的学问

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又叫“契文”、“卜辞”、“龟甲文字”、“殷墟文字”。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以象形、假借、形声为主要造字方法,已经具备后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今天的汉字仍然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形符文字。刻有甲骨文的“龙骨”最早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甲骨文于1899年被学者王懿荣首次发现。清末孙诒让著《契文举例》,对一些文字作了考释,对甲骨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分类,他开始了研究甲骨文的先声。1928年后经多次发掘,先后出土甲骨达10余万片,引起轰动。这些文字都是商朝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下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为盘庚迁殷到纣亡200多年间的遗物,是研究商朝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对于它的研究已形成了专门的学问。现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在4500字左右,可认识的约1700字。

世界上最大的古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吗

司母戊鼎是迄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相传为商王文丁为祭祀他母亲而制,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该鼎呈长方形,有四足,通高133厘米,长110厘米,重量达875公斤。鼎腹内有铭文“司母戊”三字,“司”是祭祀的意思,“母戊”是商王文丁的母亲。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要铸造这样的庞然大物确非易事,无论是铸造工艺还是艺术水平,司母戊鼎都代表了商周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司母戊鼎于1939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被人发现。后因过大过重无法搬移又被重新掩埋,1946年重新出土,1959年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才华出众的姜太公

姜尚又叫姜子牙,是纣王手下的大臣,他目睹纣王的胡作非为,便弃官隐居。周国建立以前,周族出了个著名领袖——周文王。周文王是个很有作为的政治家,他很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征收贡赋也有节制,因此受到周国百姓的拥戴。商王朝的统治者纣,很不得人心。文王决心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以期有朝一日推翻商朝。姜尚才华出众,虽满腹治国安邦的才学,却英雄无用武之地,一生贫苦潦倒到了70岁。当他听说周文王广求贤人的消息后,便天天来到渭水边钓鱼,希望有机会见到周文王。周文王姬昌的曾祖父叔祖类,渴望有圣贤之士辅佐周室成就霸业。当姬昌与姜子牙相遇,问定鼎天下大计时,姬昌不无感慨地说:“吾先君太公望你好久了。”于是姜子牙又被称作“太公望”。从此姜太公辅佐周文王把周国建设得一天比一天强大。周文王病死以后,姜太公继续辅助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灭掉了商。

武王为什么伐纣

商纣王对人民横征暴敛,他修建“酒池肉林”与宠妃妲己寻欢作乐,他用酷刑处死进谏大臣:将九侯剁成肉酱、将鄂侯处死后制成尸干示众、将叔父比干剖腹挖心,纣王的暴虐兆显亡国之音。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武王即位,因商纣王暴虐,遂联合诸部落伐纣。双方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大战,商王军队中的奴隶和战俘阵前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纣王兵败,逃回朝歌,自焚身死,商朝灭亡。之后,武王建立了周朝。商朝从成汤开国至纣灭亡。历17世30王,自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约600年。

商朝统治的结束是因为牧野之战吗

商朝末年,在商纣王统治下,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周武王姬发即位后,拜精通兵法的太公望为师,以兄弟周公旦和召公奭为太公望的助手,励精图治,加强军备,为讨伐商纣王做好准备。殷纣王此时的暴政已经达到了极点。周武王得知纣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便率领5万精兵,于公元前1046年与八百诸侯在盟津会师,声讨纣王罪行,并郑重宣布了作战中的行动要求和军事纪律,严申不准杀害降者,以瓦解商军。举行誓师后,共讨纣王。周武王讨纣大军所向披靡,很快就打到距朝歌仅有70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南)。牧野之战中,临时拼凑的商军士兵纷纷倒戈,周武王终于灭亡了商朝。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战后周武王建立了西周。

周公摄政

灭掉商朝的第二年,由于过分操劳,周武王就病死了,新君即位,是为周成王。由于成王年仅13岁,没有治国能力,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政称王。“摄政”的事引起了内部的争权斗争,管叔和蔡叔也乘机散布流言,煽动叛乱。周公派兵镇压,杀了管叔,放逐了蔡叔,取得了斗争的初步胜利。这时候,纣王之子武庚见有机可乘,勾结殷东部地区的徐淮夷,包括东夷各族一起反叛,图谋恢复殷商。周公亲自率师东征,攻克殷地,平定了叛乱,稳定了周王朝的统治。为了实现周武王的遗志,周公又在执政5年间以大量殷朝遗民营造洛邑,经过两年时间,建成了东都成周,派成周八师驻守,并把商人强制迁来,以便监视,这里就成了周人控制东方的中心。到了第七年,周公见天下大局安定,便归政于成王,自己留守成周。从此,周朝有了两个都城。

成康之治时的昌盛局面

西周初年,周公以雄才大略平定东方各族的叛乱,建设东都成周作为统治天下的中心,同时制礼作乐,以礼乐文明来教化民众,并对继任君王进行教诲,希望他们明德慎罚,励精图治。因此到成王、康王时期,经济繁荣,礼乐并行,民众得到很好的教化,40余年不曾动用刑具,出现天下安定、繁荣昌盛的大好局面。史称“成康之治”。

周昭王南征为什么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周昭王名叫姬瑕,是周康王的儿子。昭王十六年(约公元前985年),他亲率大军南征荆楚,取得了胜利。昭王十九年(约公元前982年),昭王再次南征楚国,结果全军覆没,昭王也死于汉水之滨。南征的失败不仅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也是楚国壮大到可与周王朝抗衡的一个标志。

国人暴动是怎么回事

周朝传至周厉王时,整个王朝转入危机四伏的末期。国人暴动指西周时国人赶走周厉王的事件。国人又称邦人,指住在都城及其附近的居民,相对于居住在乡村的人而言。周厉王贪财好利,聚敛民财;霸占山林川泽,禁止百姓前往谋生;又禁民言论自由。最后国人忍无可忍,于公元前841年发动了武装暴动。这次震惊全国的国人暴动,首先在京城爆发。而后蔓延到京城周围的城市,平民和奴隶们纷纷冲入镐京,杀进王宫,将周厉王愤而逐之。这一事件史称“国人暴动”。国人暴动后,西周都城陷入极度混乱之中。

西周为什么叫共和行政

西周厉王暴虐,于公元前841年被国人驱逐,流亡于彘(今山西霍州东北)。周王室子孙无人敢登天子宝座,政事由大臣召穆公、周定公主持,称为共和行政。一说厉王被逐后由共伯和执政,故称。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据我国现存史料可知的确切纪年的开始。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厉王死,太子静被拥立,是为周宣王,共和行政结束。

周朝是如何走向衰败的

周宣王是周厉王之子,目睹了国人暴动和其父厉王的下场,周宣王即位之后,在周定公和召穆公两位大臣的辅佐下,重修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时的礼法,整顿内政,外攘四夷,使周王室的统治秩序暂时稳定下来,西周的社会生产稍有复苏,史称“宣王中兴”。其实,此时西周王朝已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中兴”只是西周覆亡前的回光返照。宣王到了晚年固执己见,继续对外族用兵,连遭败绩,特别是在攻打姜戎的战役中,两军大战于千亩(今山西介休南),周军惨败,元气大伤,从此周朝走向衰败。

封建制的租佣关系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平民越来越关心私田的收获,而对公田的耕种开始怠惰。“籍”指的就是在井田制的公田里举行的开始耕种的典礼,而“千亩”就是公田。在这种形势下,周宣王不得不取消公田,废除“籍礼”,改为将公田租给农民耕种,按一定的数额征收田租和田税,这就是“不籍千亩”。这项改革是井田制崩溃的标志,此后劳役地租变为实物地租,封建制的租佃关系发展起来。

烽火戏诸侯是怎么回事

西周的周幽王名宫涅,是周宣王之子。他与祖父周厉王一样贪婪好利,任用善于阿谀逢迎的虢石父为卿士,极力搜刮民脂民膏。周幽王还是一个荒淫昏庸的皇帝,专宠美女褒姒,并因此废了王后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将她生的儿子立为太子。为了逗褒姒一笑,周幽王下令点燃了骊山上为召集诸侯勤王而设的烽火,诸侯带兵赶来才发现没有敌寇。后来犬戎果真打来,诸侯看到烽火不再相信,结果周幽王被杀于骊山之下,褒姒也被抓走,历时280多年的西周从此灭亡。周幽王死后,儿子平王即位,迁都到东面的洛邑(今河南洛阳),这就是东周的开始。

井田制是什么

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它是殷商井田制的沿袭和发展。西周实行土地国有,周天子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为有效地统治全国,他将土地及生活在土地上的民众分封给各诸侯,史称“授民”、“授士”。诸侯又将天子分封给自己的土地封赏给属下。经层层封赏,直至士。井田制即产生于层层“授士”的背景下,但所封土地不准买卖。后人对井田制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为土地形式。即由封地疆域构成土地的方块状,田中又有沟渠、道路,纵横交错而将其分割成整齐的“井”字。二为经营方式,即被“井”字分割的9块方田中,分为公田和私田。居中一块为公田,周围8块皆为私田。私田由庶人(即农奴)耕种,但须先为奴隶主贵族的公田耕种后,才能在私田劳作,其实质是对奴隶的盘剥。井田制随着春秋后期土地私有制的出现,逐渐瓦解。

周朝为何分为西周和东周

武王伐纣后,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后来周公东征,平息了东边的叛乱之后,考虑到镐京地处西部,对东部各诸侯难以控制,于是周公下令在洛邑建东都。公元前771年,犬戎兵占领了镐京并杀死了周幽王,继位的平王只好将都城迁到洛邑。从此周王室威信扫地,各诸侯国纷纷起来称霸天下。就这样,周朝变成了强弱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再加上这两个阶段的都城一个在西边,一个在东边,因此,历史上将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阶段。

“周礼”的内容是什么

所谓周礼有两层意思:一是周代的礼法、政法制度,其中包括分封制、宗法制及其相对应的政法、礼法制度,他们有力地维护了周的统治;另一层意思是礼俗,包括周代的各种文化制度、风俗,后代各种礼法制度的制定多参照周礼。

周代的社会道德规范统称为“礼”,在举行礼仪活动时,常常歌舞相伴。相传西周的礼乐是由周公制定的。周公对以前的礼乐进行了加工和改造,就成为“周礼”。周礼分为五礼:吉礼,用于各种祭祀活动;凶礼,用于丧葬和哀吊各种灾祸;宾礼,用于诸侯朝见天子;军礼,用于军事及其相关的领域;嘉礼,用于各种吉庆的活动,包括饮食、婚冠、宴享、贺庆等。在《仪礼》中记载的具体的礼仪,则有士冠礼、士婚礼、乡饮酒礼、燕礼、聘礼、士丧礼等,名目极为繁细。周代的礼乐主要通行于士和士以上的贵族阶层,天子用以约束贵族的行为,明确他们之间的尊卑关系。对于下层人民而言,则以刑罚治之,礼乐是不适用的,所以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周易》一书的价值

《周易》也称《易》、《易经》,它是占卜之书,属于宗教神学范畴。在商朝末期的甲骨、铜器和陶器上面,就有了以数字记爻的易卦的出现。《周易》其外表神秘,而内涵的哲理至深至弘,被列为儒家经典之首。根据文献记载,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的时候,曾演六十四卦,后来周公旦又做过加工。其内容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各方面,具有很大的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文由六十四卦卦象及相应的卦名、卦辞、爻名、爻辞等组成。《传》一共7种10篇,有《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