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建立有效咨询的促进因素》:批判型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
什么是批判型思维方式
批判型思维方式理念的基本点是:这是一种和人的日常逻辑思维能力想对应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于各种专门知识,它包括逻辑专门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在1995年出版的Paul Richard关于批判型思维方式的著作中,是这样来论述批判型思维方式的:
1.在你思考的时候,让思路更清晰,更准确,更加切入主题和具有连贯性——一句话,成为一种思想的艺术;
2.这是一种具有自我指引、深度而合理的学习艺术;
3.这是一种可以做到鉴别偏见、消除成见以及改造片面观点的艺术;
4.这是一种自知之明:可以理性地证明哪里是知道的范围,哪些领域是无知的一种思维技术;
5.所以说是怀疑论意义上的建构性艺术。
从学科属性来说,批判型思维方式是作为现代逻辑的一个方向发展的。从20世纪70年代起,北美就出现了一场被称为“新浪潮”的批判型思维方式运动。这场运动的重要结果之一,就是出现了以批判型思维方式的理念为基础的能力型考试模式。很快这种考试制度风靡全球,以美国为例,它的GMAT(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SAT(本科生入学考试)、GRE(研究生入学考试)和LSAT(法学本科生入学考试)等,都是能力型考试。这种考试模式进入我国也已有近十年的历史。最早的是自1997年开始的我国MBA(工商管理硕士)全国入学统考,到了后来,我国的MPA(公共管理硕士)、MPA-CC(公共管理会计硕士)和GCT-ME(工程管理硕士)的全国入学统考都陆续采用了这种考试模式。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能力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存在性;
第二,差异性;
第三,可训练性;
第四,可测试性。
这些对于咨询者提出的要求就是,怎样遵循批判型思维方式的内在思路进行思考:
——解释(interpretation)
——分析(analysis)
——评估(evaluation)
——推断(inference)
——说明(explanation)
——自我管制(self-regulation)
咨询者在面对复杂的求助者时,最常见的迷茫是脑子之中具有的思维定式,对于眼前情况熟视无睹,毫无新鲜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最需要的就是提问,在提问之中刺激自己已经麻木、死亡的脑细胞,让自己真正意识到自己对于眼前求助者的知识空白点。
那么,怎样来提问呢?众多的咨询者从对于虚构性事实的把握之中,总结出了五个W和一个H的基本点:
1.Who
2.What
3.When
4.Why
5.Where
6.How
翻译成中文也就是
1.何人
2.何事
3.何时
4.何故
5.何地
6.如何
如果需要进行逻辑的推理和判断的话,这六个问题在进程上也可以转化成这样的八个步骤,咨询者正是需要在这样一种展开之中逐步抓住事物的本质:
1.抽样选择是否典型,衡量标准是否有效?
2.是否存在相似的假说?
3.统计以及推理是否错误?
4.类比是否贴切中肯?
5.推理中是否存在错误?
6.重要的信息资料是否有所疏漏?
7.哪些结论能与有力的论据相容不悖?
8.争论中你的价值偏好如何?
为什么需要批判型思维方式
从批判型思维方式的定义和特征来看,它要求咨询者在对世界的思维把握中,达到对求助者思想的理性审察,从而做出理智性的合理判断。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咨询者才可以更加明确地观察世界,认识自我,在面对求助者的困难和不利的情况时,做出更加审慎的选择。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这种要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咨询者对他人和自己的思维和看法进行批判性考量,千万不能听别人说什么东西就信什么东西。
其次,是要求咨询者多角度地对待自己的感觉、知觉和各种主观认识与态度以及直觉,在一种真实地把握周围世界的过程中,避免轻易、武断地依靠各种不牢靠的感觉、知觉。只有这样,咨询者才能形成一种独特的、不可缺少的批判型思维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可以作为思维方法之中首当其冲的方法,教会咨询者如何去确立这种批判型思维方式,又给咨询者提供一系列批判型思维方式的具体方法和指导。
所以说,在咨询者的世界之中,这种批判型思维方式是极为重要的。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或读到人们对于不识字者或者阅读障碍者的种种耻笑,事实上却很少有人批评过那些不能,甚至不愿意去批判性地、创造性地思考的人。虽然实际情况是,许多人在事实上都是“批判型思维方式白痴”,面对问题,不知如何去考察现实和产生自己的观点,只知人云亦云,轻信自己的感觉——“跟着感觉走,请拉着我的手”。批判型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正是对“批判型思维方式白痴”的建构,它所提倡的是对现实和人生以及整个世界作理智的思考、判断。
为了让咨询者更加清楚的明白,在这里可以举出苏格拉底面对审判他的雅典法庭的例子,看个人如何面对世界,独立思考问题:
雅典的公民们!我得到那个坏名声,只是由于我有某种智慧。你们要问,是哪一种呢?我说就是人所能得到的那一种。也可能我确实有那样一种智慧;至于我刚才提到的那几位所具有的,我想也许可以称为超人的智慧。我想不出别的话来描述它,因为我自己根本不想要它。谁要是说我想要,那是造谣,是对我的诽谤。公民们,即便你们觉得我下面的话很夸张,也请你们安静地听一听。
我要向你们说明自己得到坏名声的原因。我听到神谕说我最有智慧的时候,心里暗暗地想,神的这句话能是什么意思呢?他这个谜应该怎么解呢?因为我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大的小的都没有。那么,他说在人间我最智慧,是什么意思呢?他是神,不可能说谎,那是同他的本性不合的。我经过长期考虑,想出一个办法来解决问题。我想,如果能找到一个人比我智慧,那就可以到神那里去提出异议了。我可以说:你说过我最智慧,可是这里就有一个比我更智慧的。
于是,我就去访问一位以智慧著名的人物,对他进行观察。他的名字我不用说了;这是一位政界人士,我选他来试试。结果,我一开始同他谈话,就不能不想到他实在不智慧,尽管很多人以为他智慧,他也自以为智慧。因此,我就试图向他说明,他自以为智慧,其实并不真智慧。
结果他恨我了,当时在场的一些人听到我的话也恨我了。于是我就离开了他,心里暗想:好吧,尽管我并不以为我们人中间有谁知道什么是真正美、真正好的东西,可我还是比他好一点,因为他一无所知,却自以为知道,而我既不知道,也不自以为知道。在这一点上,我似乎比他稍有高明之处。后来我又访问了另外一位更加自以为智慧的人,结果也是一模一样。于是我又树立了一个敌人,他身边的许多人也都成了我的敌人。
咨询者首先要明白:因为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而在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即使是在这次绝命的演讲之中,他还是使用了从个别抽象出普遍的论辩技巧,采取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讥讽,即找到正确、普遍的东西,帮助真理问世;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规律;定义即把单一的概念归到一般中去。苏格拉底教学生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在经过以上的分析之后,咨询者应该知道只有当自己去批判性地思考的时候,才会对知识、信息和应付环境的能力加以积极的运用。
所以说,问题不在于咨询者要不要、应该不应该去进行批判型思维方式,而是在于如何去批判地考察世界。仅就一般的方法论意义来说,有效的批判型思维方式要求咨询者必须主动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