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序:变换的角色 不变的初心
他是一位行者,穿行在基础教育之路上15年,风雨兼程,奋力前行。从一线任课教师、班主任到团委书记,从德育、教学主任到学校校长,他兼顾教学、德育、行政、组织和管理,深耕一线、深入教育,不断读书、观察、实践、思考、记录……让思想与情感之根植入教育大地的深处。就这样默默吸纳着,积蓄着,准备着……在这部书稿中,他集齐了一路上与学生、与家长、与同行者、与自己说不尽的千言万语、万语千言。
这是一本充盈着深情与智慧的教育文集,他从那些寻常的细节里,发现动人的教育力量,从不被人关注的现象里,敏锐地挖掘出教育的精髓。字里行间、字字句句都渗透着陆虎的敬业与赤诚,珍藏着他的成长与幸福,这样的记录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的困惑与努力、愁绪和幸福。
陆虎让我为这样的书稿写“序”,实在有些勉为其难。只能略述自己的感悟和收获,聊以交卷。
浏览本书,有三个关键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用它们来阐释我对本书的认识、理解和收获。这三个关键词就是发现、成长和幸福。
“发现”是一种教育哲学和教育追求,也是贯穿本书始终的主题。作为一种教育哲学,发现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从发现的主体来看,有教师、学生、家长等;从发现的对象来看,有自我、他人、自然、社会等;从发现的途径来看,有主动发现、被动发现等。日前,我国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这些都体现了发现教育的价值内涵,渗透着发现教育的教育主题。
要想在教育上有所发现,就必须走进第一现场,融进真实的教育世界。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德育管理,无论是在学校管理,抑或是在教师专业成长上”,陆虎坚持走在一线的路上,并“怀着灼热般的好奇之心努力地寻找和发现更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教学之道”。陆虎认为,在纷繁复杂的发现意义世界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成为自己”是发现教育的核心内涵和终极目标。的确,教育是人的教育,是发现人、提升人、成就人的教育。而作为一种教育追求,发现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指向人,指向人的发现的。在书中,我体会到了发现教育的真正魅力。它是陆虎发现的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及其带来的种种惊喜;是他用差异与欣赏的眼光发现的孩子、家长、老师每个不同个体的巨大潜能;是他在各种看似杂乱无章而又稀松平常的教学细节与日常经验中找寻到的教育时机……陆虎作为一名教育发现者,其实是教师、艺术家和研究者三者的统一,他带我们发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教育世界。发现教育,是陆虎对教师这个概念新的诠释。他把自己的“教育之行”看作是一场“发现之旅”,而这本书就是他探索、寻找、发现的理论与实践综合的真实记录,也是关于如何成长为一名真正教育人的全面、丰富、完整的辅导指引。
“成长”则是我读完此书最直观的感受。教育本就应该是尊重人的生命原有基础及成长规律,为每一个人的生命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机会和可能。发现教育理念下的校园更是成长的、有生命力的校园。在书稿中,我们听其言、观其行,会真切地体会到陆虎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全面、健康、快乐成长,关注着家长的共情成长,关注教师的为师、为人与为学。从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篇篇质朴的发言中,我们看到“心中有祖国、眼中有目标、肩上有责任、身上有正气”“外形阳光、内心光明、品行光灿、人性光辉”的“幸福快乐的学子”在班级中、国旗下、操场上、礼堂里成长着;在他的班会、家长会、家委会中,一个个“眼里有光、手里有招、心里有数”的家长也都在迅速成长着;在他的经验分享、鞭策鼓励中一批批有温度、有情怀的教育人也在成长着……陆虎说:“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想用自己的声音去影响我的学生;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我一直想用自己的呐喊去推动我的伙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想用自己的探索去与我的同行共勉;作为一名教书育人者,我一直想用自己的经验去影响我的家长。”十五年来,陆虎关注学生成长,引领家长成长,陪伴学校成长,努力实现自我成长,同时推动社会教育事业的成长发展,而这本书将这点点滴滴的努力一一记录整理,见诸笔端,意义自然是不言自明的。
《道德经》有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认为这句话用来形容陆虎再合适不过了。对于实践,对于知识,他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同时在教育之路上摒弃私欲、偏见和机巧,守住了最朴素、最真的初心,也因此遇见了最遥远、最美的未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怀着志之远大与爱之细腻的陆虎,无疑是幸福的。
放下书稿,我越来越坚定地认为,一个教师,是否优秀不是最重要的,是否卓越更无关紧要,最最关键的是——是否敬业。愿陆虎永秉初心,且行且歌且评且谏,用笔用心,书写出自己不寻常的教育之路。
是为序。
马瑞映于陕西西安
2021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