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起承转合
我们在前面大致说了下诗的意象和如何选韵,那么下面我们接着学习一下章法。
所谓章法,就是指文的结构框架。
在文学创作,不论诗、词、曲、赋、骈、散等各种体裁都是需要有一定结构的。
而关于诗文的章法,简单说就是四个字---起承转合。
这几个字几乎就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的专用术语了。
其实,起承转合不仅仅用在近体诗的写作上,填词遵循的也是它的法度,词的上片多为铺垫景色、埋下伏笔,下片多为抒情达意写心绪。
词的过片,无疑就是起承转合中的那个转。
近体诗的形式中,我们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对律诗而言分别称为:
1、首联(起)
2、颔联(承)
3、颈联(转)
4、尾联(结)
对绝句而言则分别称为起句、承句,转句,结句。
谈到章法,就必须提及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创作诗词这三种手法的运用是必须掌握的。
1、赋:就是直陈其事。
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郊外斜”,
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属赋的手法。
2、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分为明喻、暗喻、隐喻三种。
如白居易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是明喻。
谢眺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暗喻。
晏几道的“当时明月在,彩云何时归”中的彩云隐喻歌女。
3、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如李世民的“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和李白的“梁燕不知人事故,雨中犹作一双飞”等句。
兴,大概分为以下三层含义。
其一、是指一首诗一阕词的寄托性,及言外之意,又称兴寄。
其二、指在一首诗一阕词之内,两个意象之间的关系。
有两种情况:
1,两个意象之间,在意境上没有什么联系,一个意象,对另一个意象只起引发作用。
2,两个意象之间分主次,次要的对主要的起映衬、对比或类比作
不过兴的手法,在后来的诗歌中运用很少了,尤其到了近现代,更是凤毛鳞角了,我这里就不具体讲了,因为很少用到。
那么什么是诗的起承转合呢?
我们接着往下看。
其一、什么是起?
起就是开头,我一般喜欢称之为领,好的开头往往能起到承题启下、统领全篇的作用。
开头的形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有直入式、陈述式、衬托式和设问式几种。
直入式:单刀直入表明诗的主题,比如写相思,那么起句就说相思何人。
陈述式:借别人之口表明主题,我的理解是换成第三人称,当然,这个他人并不一定是人或者动物。
衬托式:这种方式最为常见,简单来说就是以景抒情。
设问式:就是以疑问或者反问的形式开头,比如问世间情为何物啊之类的。
当然,也有人将其分为了明起暗起之类的,我个人觉得初学的话,没必要了解太多,不过还是大概介绍一下吧。
1、明起:所谓明起,开篇就将题面说出,不加任何掩饰,是不是发现跟直入式差不多一个意思?没错,他就是直入式,不过换了一个名字而已。
2、暗起:就是起句不见题字,但是含有题的意思在起中,这个跟陈述差不多一个意思。
3、陪起:先借别的事物,然后再引出本题来,这个跟衬托式差不多。
4、反起: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来,同样,这个跟设问式差不多,
然后还有引起、兴起、逆起等等,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这里主要讲这常见的四个样式,大家学会了,也就差不多适用于任何情况了。
其二、什么是承?
承就是承接连贯的意思
它在诗词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贯穿于整首作品之中,即句与句之间要承,联与联之间也要承。
承的方式大致可分为顺承和转承。
顺承:起句我想你,很想很想你。那么承是不是可以描写跟你打电话或者喝酒买醉?
转承:起句,我想你很想很想你。那么承是不是可以借朋友之口来说呢?
比如朋友问:呀,你怎末这么憔悴了?
或者睡不着在朋友圈发条说说。然后有人评论说,这么晚了还不睡,是有心事吗?
我们大概看一下下面的这首诗。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题目是闺怨,但起句却不写怨,却偏偏写不知愁,这里就用多了前面讲到的设问式。
我们注意一下第二句,用凝妆上楼的姿态,接着描写那个不知愁。
意思很连贯吧?
至于是真不愁还是假不愁,那就交给下面处理。
承,的任务就是接和续。
当然,我只是举下例子,并不绝对。
其三:什么是转?
转就是转折的意思。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
所谓的转,就是要有一个变化,要有一个提升。
前面前面已有了铺垫,到此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比如转句,记忆中或者梦中你是多么多么的好,以前多么多么的难忘。
这就是由景转情,很自然就从红尘中转为脑海所想。梦中所见。
需要注意的是(敲黑板)
转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不脱离主题而又要服务于主题的内容来转,简单来说,就是不要一刀完全咔嚓了,而要藕断丝连。
否则,就会与上面的内容脱节,写成不知所云的作品了。
好,现在介绍几种传统的近体诗转的方法,给大家参考一下。
1、进一层转法
就是在转处进行递进式的描写,重要之点是与前面起和承的联系连贯,可以避免转的飞了,这属于比较工稳的转法。
如: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主题是月夜,第一第二句是从正面写的,而第三句从月夜进一层落笔,转到春天之气候,以此来触动春愁。这类的转法,就叫为进一层转法。
2、退一步转法
是从题目的本意退一步来叙述。主要是从时空变化上落笔,用时差位差来表现,或者提出一种假设来转,有点类似于我们写作文时说的那种倒叙,主要目的还是形成一定的变化。
如:江村即事(司空曙)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纵然二字有或许如此及不过如此之意,既能呼应上文之不系船、正堪眠,又能照顾下文只在芦花浅水边之句。这类转我们称为退一步转法。
3、反转法
就是从正面描写转为反面描写,是与起承相反的情绪描写。
但要注意的是,主旨还是一致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刻画而已,不同的节点之处,就是这个转。
如:
春思(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却,春日偏能惹恨长。
前两句写轻快之乐趣,而转句却忽然写愁,对上文进行一反面描写。
4、扩转法
就是从转句起,扩大描写的范围。
如: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里我们主要看这点,由白露明月转而忆及分散于四方之兄弟,范围境界扩展开来。
其四、什么是合?
合就是整合总结的意思,都用于尾联,因此,尾联又称之为合联、结句、断句等。
合是突出主题、深化意境、阐述理念的至关重要环节。
合也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大致有概括式、抒情式、理喻式和设问式。
概括式是如宗上所述而得出最后的结论。
比如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可惜啊,夕阳虽然很好看,不过马上就要看不见了,因为夕阳马上要落山了,这里作定语,下定结论。
抒情式是用感情的升华来作合。
如杜甫的“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
简单来说,就是我好想你,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见面?
理喻式是用隐寓事理或揭示事理的方式来作合。
这种方法常常托物喻情,比如雨落滴答滴答绵绵不断,似我相思无穷无尽。后面我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
设问式是用设问或反问的句式来作结尾,用这种形式结尾,意味深长又耐人回味,为古今诗人所喜用。
比如,你在哪呢?你过得好不好?你会不会也在想我?
总的来说,起承转合是运用于诗词创作中互为依存的有机结合体,无好起,则没有好的下文,不紧承,则显散乱,不转折,显平淡,不整合,则毫无意境。
当然,律诗如何布局谋篇,还是要以真实为依据,注重变化,切忌胡思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