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练字与大小坳
下面我们再谈一下关于炼字方面的交流。
想必有的人都听过精炼这个词吧,精炼的练字,其实就是练字的意思。
这个炼字,体现了一个诗人真正的艺术功底和造诣。
只有炼的精彩,炼的精神,才能把自己的诗意畅快淋漓地表达出来。
不然,满纸生涩,平淡无奇,激情之下的精彩也会黯然失色的。是吧?
炼字炼的如何,体现了一个诗人的灵性。炼字的同时,其实就是在炼诗眼。
什么是炼字呢?
格律诗里的炼字,主要指的就是炼诗里的虚字。
虚字的概念是包括动词、状词(形容词)、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等等这类的词字。
其字本身也可能没什么实体意义,而且也无义可解。而相对于虚字而言,那些名词,代词,代名词,就属于实字了。
实字本身具有一定的含义,选取了它就定了它,不需要太多的炼的。
所以,明确一个概念性的问题。我们关注的---炼字主要是动词和形容词,就是炼诗里的虚字。
传统的说法是五言要炼第二、三字。而七言,要炼二、四、五、七字。这就是根据二者的不同节奏特点,以及句式的不同而言的。
其实,不管是在哪个位置,我们对每个虚字都要加以注意。
我的意见是,见虚字就要去炼,而不管它在句子中第几的位置。
养成这样的习惯,那么诗写起来,自然会有神采的多,形成习惯了,也就自然能快速的写出好诗了。
炼字,其实是没有一定之规的,一是凭感觉,二是凭自己的词汇量,三是根据谋篇的需要而定的。因为字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诗的主题。
用哪个字最合适,最贴切,最能体现主题的思想而又生动活泼,就用哪个字!
以古诗为主要例子。这期间我们自己可以琢磨下
同样的句子,这个字,如果是我们自己,会选择什么样的字。
先看一下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两个字,举和低,俯仰之间,情景交融。
上句他不用我们惯用的抬头的抬字,而用一个举字。
这个举字,大家试想一下,其实还有引颈而探望,蕴涵思乡心切的情态。
再来看杜甫的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和隔是动词,同样用在第一个字上,神采不同,却各有妙处。
一映一隔,诗句就活了起来。
还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和惊,都在第四个字的位置上。
这两字给我们的印象非常深刻,如果这两字换成其他的字呢?
我们试想一下。
花流泪?花掉泪?鸟动心?鸟伤心?
肯定都不如他的这个精彩,还真的很难想出比这两个更动人的字。
读到一溅一惊之间,我们的兴趣就更浓厚了,这就是炼字的魅力所在。
【什么是诗眼?】
打个比方,我们都知道一个成语叫做画龙点睛,也理解它的意思。
其实,所谓的诗眼,就如这龙的眼睛一样。看诗,就看最重要的那部分,最能体现诗意,最具精神的那一段,那一句,那一个字。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首诗里,有时候会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对理解全篇的结构脉络或者是作品的主旨,起着非常重要点示的作用,这就是诗眼。
有人说诗眼就是炼字,某句话里的某个字炼的好,使得全句增色,这个字就是诗眼。
其实,我们炼字的同时,就是在炼眼,一句里最有精神的那个字,就把这句炼活了,一首诗里有精神的一句话或一个字,就把整个诗给带活了
诗眼这个词是宋人提出来的。苏东颇的话是“天工忽向背,诗眼七增损。
宋朝人论诗,把诗句中突出的、不平凡的字,称为诗眼。
炼诗眼,炼的还是虚字。我们主要是在动词和形容词上多下工夫。
我们先看下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里哪个字最关键,其实大家也看出来了,在这个悔字上。
一个悔字把这位少妇的闺怨浓愁抒发得淋漓尽致,这里炼的就是动词。
训练自己,读诗时要善于找出诗眼所在,下笔时,也会比较注意锻造这个诗眼。
我们的诗有眼,我们的作品也就有了精神。好诗都会有诗眼的,不成功的作品就是散光,无神。
【关于诗的大小坳】
什么是坳,就是你本该平的地方你用仄,这是不是就不符合格律了,所以你要救,怎么救呢,这个救并不是随便就能救的。
其一:对救、小拗的第一种拗救法是对句相救,就是你起句第三字用仄了,那么下一句第三字要用仄,反过来也一样,这就是对救。此坳可救可不救,没有硬性要求。
其二:小拗的第二种方法是避孤平时的一种补救方法,也是可救可不救。
即:“仄平平仄平”和“中仄仄平平仄平”。因为“仄平仄仄平”和“中仄仄平仄仄平”是孤平句。
为了避免孤平的出现,就让腹节上字当仄而“平,或者把出句腹节上字的仄变为。
可能有些不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诗中第二句的第三字与第四句的第三字平仄转换,即对句第三字平对平,仄对仄。
其三、
中平仄平仄与中仄平平仄平仄。。
这类拗句其实就是把五言的“平平平仄仄”和七言的“中仄平平平仄仄”的腹节两字平仄互换。
这种平仄互换可看作一种句内拗救。
即将五言中第三字跟第四字的平仄交换,七言中第五字跟第六字的平仄交换。
特别要注意的是!!!七言句使用这种形式时,第三字以避免用仄声为原则。
其四、“中仄中仄仄”与“中平中仄中仄仄”。
这类拗句其实就是把五言律句“仄仄平平仄”和七言律句“平平仄仄平平仄”腹节下字的“平”变成“仄”。
对于这类拗句,拗救的方法是对句相救。也就是把对句的腹节上字的“仄”变为“平”。
即五言句中第四字,用对句中的第三字平仄交换。七言中第六字用对句中的第五字平仄交换。
要注意!!!这类小拗是必须要救!!!
但这类小拗的认可度不及前三类高。
因为在讲究声律的排律当中,是不允许第四类小拗出现的。
所以,第三类和第四类的小拗其实可以视作两类特殊的律句形式,有人的人把这两类小拗称作特拗。
而第一类和第二类小拗其实是标准律句的变化形,只是尾三字构成了“平仄平”或者“仄平仄”而已。
为什么把这样的句式说成是拗句呢?
这是因为清代的一些诗家、学者——如王士祯、赵执信等——认为:古体诗的平仄声律也有一定规律,于是就把汉魏古诗和唐人写作的古体诗相互排比勾稽,分析声律。
唐人的古体诗由于受近体声律的影响,因此,唐及唐以后的古风确实有很大一部分是有一定声律规则的。
赵执信通过总结分析,提出了得到当时及以后的诗家公认的定理,这个定理就是
古体诗,无论是五言或七言,总以尾三字为主,而腹节上字的平仄声调尤其重要。句末以平声收尾的句子,腹节上字以用平声为原则;句末以仄声收尾的句子,腹节上字以用仄声为原则。
因此,专以句末三字而论,下面四种形式是古体诗的常规:
1.以平声结尾
(1)平平平
(2)平仄平
2.以仄声结尾
(1)仄仄仄
(2)仄平仄
基于这个结论,后来的诗家在归类时,凡是句尾三字符合这四种形式的五七言诗句,都算古体诗的句子。而近体是与古体相对的概念。既然近于古,那就远于律。
因此,凡是尾三字为“仄平仄”、“平仄平”的句子都被归为了拗句。
再来谈下大坳
大拗是针对七言句而言的。
大拗的其特点是:诗句内,相邻两节的下一字,就是相邻的偶数字,平仄声调相同(律句相邻两节的下一字平仄声调应相反)。
按照相邻偶数字平仄声调相同的位置划分,可有三种:
其一、拗句(四六同声)
其二、单拗(二四同声)
其三、双拗(二四六同声)
可以看出,单从声律上来讲,大拗的平仄声调与古体诗的句子完全没有区别,大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拗句,他和律句是完全不一样的,也不能单独地用在律诗里。
你要用大拗,就得频繁使用,把频繁使用大拗的七言八句诗作还算作律诗。
因为,中间四句用对仗,然后出句(首句除外)不以平声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