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二十年(十周年珍藏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出口立国模式的“猝死”

进入贸易赤字的时代

2008年度的贸易收支赤字达到7253亿日元,日本时隔28年之后再度出现贸易赤字(见图1-4)。其中有一部分是需求冲击引发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赤字。但是再也不可能恢复到2007年那种大幅度的贸易盈余状态了。不久经常项目收支(贸易收支加上利息、分红等收入所得)也将出现赤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就一直饱受诟病,发展不健全、过于依赖出口等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如今不知是幸还是不幸,这个局面终于就要得到扭转了。

图1-4 日本的经常项目收支和贸易收支

资料来源:財務省。

其实,日本过于依赖出口这一说法,从GDP来看是不成立的。日本2007年的出口也才占GDP的15%左右。在经合组织中属于低水平,比美国还低。因为可以出口的商品受限,所以一般而言,越是大国,出口依存度越低。可现在的问题在于进入21世纪后的日本经济的恢复主要是靠出口带动的。

分析表明,2000年以来经济增长率中将近一半都是来自净出口(经常项目盈余)的增加。20世纪90年代出口占GDP 10%左右,但后来一下子增长了5%。日本一直出口过剩,最大的原因是储蓄额长期超过投资额。

用下面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那就是国民收入统计中,

收入=消费+储蓄

支出=消费+投资+净出口(经常项目盈余)

所以当收入=支出时,则有

储蓄=投资+净出口

也就是,

储蓄–投资=经常项目盈余

所以,储蓄过度就相当于经常项目盈余。美国总是批评日本,认为日本国内贸易壁垒障碍阻碍产品进口,引起进出口不均衡。事实上并非如此,真实情况是日本国内的剩余资金投向了海外。资金的进出称为资本项目收支,资本项目收支赤字就相当于经常项目收支的盈余。国内投资需求不旺,出口海外换来的资金满足国内投资需求之外尚有盈余,继而又投入海外。所以这两者总是一致的。

上述公式从会计角度来看为恒等式。所以净储蓄和经常项目收支不是单方面作用的。现在日本经常项目盈余锐减,如果不增加投资或是减少储蓄,收支无法达到平衡。但现在这个环境下不可能指望投资的增加,所以只有看储蓄是否会减少。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如图1-5所示,目前日本的家庭储蓄率已经接近零,这个数值比美国还要低。家庭储蓄率的降低主要是因为社会的老龄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要依靠养老金生活,在结果上带来了经常项目盈余的减少。

总而言之,由于世界宏观经济的失衡状况得到了缓解(美国的过剩消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过去那种“内需不足,出口(外需)来补”的结构已经崩塌了。相应地,储蓄投资的平衡也开始渐渐在往缩小均衡(缩小经济规模保持收支平衡)的方向发展。现在全球经济都处在由不均衡转向均衡这一过程之中,所以日本不可能凭一国之力再回到过去。换言之,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绝不是暂时性的经济周期问题,而是长期性的问题,是GDP增长潜力过低的问题。

图1-5 日本的家庭储蓄率

资料来源:CEIC他。

为什么生产力会下降

潜在增长率可细分为三个因素: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生产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生产力。生产力从广义上讲指的是创新。创新从原因上来看可大致分为两方面:资本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日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劳动生产率的低下。2007年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在经合组织中排行20位,在G7中排名最末。

日本人一向以勤勉著称,生产率却比以懒散闻名的意大利还要低,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但是将生产率细分到每个部门时就不难解开这个疑团了。生产率不仅与技术创新相关,还要看生产要素(资本/劳动等)的再分配能否灵活适应环境变化。比如说,生产率较高的部门占1成,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占9成,两者生产率相差2倍,当前者的生产率上升40%,后者生产率下降10%时,经济整体的平均生产率不会有任何变化。

如图1-6所示,制造业的生产率没有较大变化,而服务业生产率的增长率在20世纪80年代为3.5%,到了2000年,该数值降到了0.9%,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例约为70%,所以正是这个数值将平均生产率拉低了。查看部门详细的实证研究资料就会发现90年代各产业间劳动力和资金移动相当缓慢。

图1-6 日本的生产力增长率

资料来源:OECD。

尤其是公共服务部门,自2000年后,劳动生产率一直处于负增长阶段,也就是说20世纪90年代生产要素从衰退产业到发展产业的移动脚步过缓,公共事业建设既耗钱又分布过散,其中效率低下的建筑业从业人口增加,这些都造成了日本潜在增长率大幅度下降。

分析这个原因有必要回到20世纪80年代。70年代,日本经济从石油危机的打击中很快恢复并发展起来,到了80年代,日本制造业称霸全世界。这时美国却陷入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泥潭中,超大型企业也面临运营危机,那时正是所谓的美国经济“衰退期”。

但是以1990年为分界点,日美双方经济局势发生了急剧转换。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企业走向萎靡不振,美国经济重获生机。我们认为IT革命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电脑、网络带来了美国经济的复活。但这其实是因果倒置,所谓信息革命,其实是美国经济结构转换的结果。

1982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分拆可看成20世纪80年代信息革命的起点。自此竞争被引入通信业,网络和手机带来了美国经济的复苏。80年代还是计算机业的转折时期,1981年IBM个人电脑的发行打开了个人电脑的时代大门,后来IBM渐渐没落,形成以微软及英特尔为中心的新的行业规则。

而在这个时候,日本却在固守“第五代电脑”这种重厚长大型的技术。在计算机领域,NEC的PC-9800和其他地方规格展开激烈竞争。日本电信电话公社[1]后来民营化了,但是NTT垄断地位过于强大,通信设备都是“NTT系列”,属于地方规格,不便与世界市场联系。这种“加拉帕戈斯技术”[2]锁国的结果就是在日本有很多“IT大承包商”没被市场淘汰,产业结构仍然是制造业主导型。

大家都说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的黄金时代。但现在看来,日本企业的成功不过是20世纪传统产业结构创造的最后辉煌。另外,在美国,旧式的大企业退出舞台,新兴的IT企业登场,经济结构进入到调整期。所谓的“IT革命”其实就是经济结构调整之后的结果。日本只模仿了结果而没有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持久的创新体制没能在日本生根。

结果就如我们在图1-6中所看到的那样,日本信息通信(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服务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一直低迷,徘徊在2%以下。日本ICT机器在世界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到日本经济GDP的8%。这和占世界市场16%的汽车行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尤其是在个人电脑和通信领域,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的成绩都远比日本出色,在ICT产业上,制造业的那种出口立国模式彻底失效了。

空洞化的后果

谈起日本和中国的工资差距,虽然各个部门数据不一,但是从单位劳动成本来看(考虑生产率因素)两者之间差距可达10~20倍。这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以不到日本国内工资1成的工资成本就可以进口到成形商品,企业仍然有利可图,消费者也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心仪的商品。

但问题是国内的劳动者将会面临工资下调的压力。比如说做T恤,在日本,每小时人工费为1000日元,新兴发展中国家是100日元。那么要想和它们的产品竞争的话,就必须把日本的工资降到之前的1成。但是在日本,100日元/小时的工资根本就招不到人,所以企业只有放弃在日本招人的想法。结果就是劳动力转到其他部门,T恤则全部转成从新兴发展中国家进口。

这就相当于新兴发展中国家居民移民到日本生产T恤。这就是“要素价格均等化”。虽然没有直接进口劳动人员,但是通过贸易实现了廉价劳动力的间接进口。

如果日本国内劳动力的流动性较高,日本人可以从竞争激烈的部门退出转向其他部门,这样一来劳动供给过剩,工资就会下降。但是实际上,在日本国内,劳动力并不是自由流动的状态,每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也都不一,所以虽然中日两国的工资不太可能完全一致,但趋向一致的压力却是一直存在着的。调低名义工资会面临相当的难度,所以我们常常在现实中会看到以下情况:

(1)生产基地向海外转移;

(2)用非正式员工[3]代替正式员工;

(3)降低汇率。

第一种情况并不一定是坏事,跨国企业的收益也很大。但是从雇用这一角度而言会引发“空洞化”的现象,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劳动者会面临着工资下降的威胁。在激烈竞争之下制造业出现了海外生产的倾向,长此以往,国内产业的生产性能会与海外出现很大差距。

第二种情况则是无法避免的。全球化带来了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开放,继续强化派遣劳动等规制只会使雇用机会更多地流向海外。

在中国大连现在出现了很多日企的人才后援中心,他们在积极地招聘日本员工。招聘广告上写着“年薪5万人民币起”。1元人民币≈约15日元的话,也就是年收入75万日元。“巴士交通费=1元,食堂午饭=5~8元”,中国的物价是日本的1/10,从购买力平价来看,中日两国的员工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中国不论存多少人民币,返回日本时都会缩到1/10。

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日本人前去应聘。因为在中国讲的是实力主义,不论劳动者的年龄,哪怕是在就业冰河期[4]沦为自由职业者(即所谓的“迷惘的一代”)在应聘时也不会受到任何限制。外购发展到今天,劳动者也成为交易的对象。现在全球的工资都面临下调压力,并且今后这种压力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第三种情况则是在日本的经常项目赤字非常大时才会发生。由于外汇并不是仅靠对中经常项目收支决定的,再加上日本的赤字还不算特别大,所以不太可能出现日元大幅度贬值的情况。但不管怎么说,仅靠外汇也不可能填满高达10倍的工资差距。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可以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但在这点上我持比较悲观的看法。IT行业还有生物行业没有多少雇用需求,不能吸收劳动力,也不是日本企业的优势领域。所以最后只有将雇用转到一些服务性领域(在这里不会与中国发生竞争),同时下调部分工资。

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做的“服务经济”,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面对外来的进口商品和竞争压力,制造业转移海外,造成国内岗位越来越少,没有工作的劳动者只有转向流通等服务业。结果就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者供给过多,工资下降。沃尔玛员工的平均工资还没有通用汽车的一半,也没有成立任何工会组织。最后企业通过转移劳动力并下调工资存活下来,却带来了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1] 日本电信电话公社(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Public Corporation,NTTPC),简称“电电公社”,曾存在于日本的特殊法人,主要业务是电信、电话服务。该组织是现在的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NTT)之前身。——译者注

[2] 加拉帕戈斯技术,商业用语,指的是在一个孤立的环境或是市场下寻求最优化后和外界处于隔绝不通的状态。该词诞生是因为日本、韩国的手机市场采取同世界其他市场不一样的标准。——译者注

[3] 正式员工(无限期雇用的劳动者)以外的员工一般称为“非正规劳动者”,为避免该名称给人“不正规”的暗示,本书将全部称为“非正式员工”。

[4] 1995~2005年,因为“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经济处于每况愈下的境地,就业形势严峻,被称为“就业冰河期”。——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