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炉丹村遭遇红军
作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第1师的命运,和蒋介石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中原大战后,国民党内的政敌、军头和九一八事变后对中国步步进逼的日军,并不能引起蒋介石太多的关注。他最为担心的还是像星星之火一样不断蔓延开来的红军。尤其是徐向前指挥的红四方面军,在湖北一带屡次重创国民党部队。为此,1932年5月蒋介石亲任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开始了对红四方面军的“围剿”。
经过第四次反“围剿”,红四方面军被迫离开根据地,向关中平原挺进。张灵甫所在的第1师,奉命紧追不舍,在陕西镇安、长安一带追上了红军主力。师长胡宗南立即命令独立旅第2团团长李庞,率领唐天文的第1营和张灵甫的第3营,向红军发动攻击。
第3营在第1营的配合下,向红军侧翼发动进攻。红军后卫部队抵抗不及被截为两段,遭遇了很大伤亡。
此战之后,张灵甫率领第3营在炉丹村驻扎,谨慎地向红军方向进行警戒。然而,第1营营长唐天文小胜之后,信心大增,他向团长李庞报告,红军已经溃败,他打算派第3连到附近村落捡枪,顺带收容战俘。
按照常理判断,部队被拦腰截断,又遭遇了不少伤亡,溃败也在情理之中,李庞就同意了唐天文的这个要求。
但这一次,唐天文、李庞判断错了,因为他们面对的是红军。这是一支用信念武装起来的部队,即使被截断,即使遭遇了伤亡,也绝不会一哄而散,更何况张灵甫、唐天文击败的仅仅是红军部队的一部分。
唐天文并不知道这些,在得到李庞的允许后,没有进行搜索侦察,就派部队下去捡枪去了。
第1师追击的这支红军,是由徐向前亲自指挥的红四方面军后卫部队。当发现国民党军居然可笑地来村落捡枪,徐向前立即命令红10师代师长曹光南率领两个团发动反击。这个从南昌起义就从军入伍的曹光南,打仗非常有一套。他一出手就把部队插入第1营和第3营的结合部,就这样,第2团被拦腰截断。
这一次,第2团遭遇了不久前红军遭遇的一样命运,团长李庞立即发现了危险,他一边命令第1营没有出去捡枪的官兵占领一个小高地固守,一边命令张灵甫率领第3营前来支援。
曹光南岂肯让李庞的如意算盘得逞,在发动对第1营攻击时,他又命令一支红军部队包围了第3营。这样张灵甫和他的第3营已经是自身难保,更别谈救援第1营了。
失去援助的第1营和第2团团部,在红军的攻击下瞬间瓦解,团长李庞中弹身亡,剩下的部队直接向第1师独立旅方向溃退。
曹光南非常精明,他并没有去追击溃逃的第1营,而是调转枪口,向张灵甫的第3营杀了过来,准备把第3营一口吃掉。
第3营的压力顿增!在巨大的考验面前,张灵甫指挥第3营,用机枪编成火力网,击退了红军的数次进攻。
夜幕缓缓降临,陷入重围的张灵甫,不知道红军的虚实,所以无法判断究竟是该组织突围,还是在炉丹村固守。最后,张灵甫选择了固守。这个选择是要有巨大勇气的,因为一旦红军突破阵地,第3营可能会全军覆没。
当然,张灵甫的这个选择也是有根据的。不了解红军情况,夜间贸然突围,部队必然会遭遇到巨大伤亡。况且,中原大战之后,第3营每个步兵排都装备有一挺轻机枪,营部有一个重机枪连和一个60炮排。
经过一夜的坚守,阵地外突然沉寂了下来。原来转移中的红军不愿恋战,主动撤离了。张灵甫和他的第3营如释重负。
炉丹村战斗,是一场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进行的战斗,张灵甫的坚守,避免了第3营的灭顶之灾。战后,胡宗南奖赏第3营800块大洋,营长张灵甫也由少校晋升为中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