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本书的研究成果得到各方的资助:纽约亨利·卢斯基金会、华盛顿特区蒋经国基金会、北卡罗来纳州“研究三角园区”的国家人文学研究中心,以及伯克利的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委员会、东亚研究所和沃尔特与埃利斯·哈斯教授基金会。
我要对许多档案保管员、图书管理员表达感激之情,他们帮助我从下列馆所中获得了资料:伯克利的班克罗夫特图书馆、台湾档案局、伯克利的中国研究中心图书馆、哥伦比亚的东亚图书馆、伯克利的东亚图书馆、伯克利的政府文件图书馆、胡佛研究所与档案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档案馆的军事资料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伦敦的英国国家档案馆、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档案馆以及华盛顿海军历史中心。
从下列人士那里获益尤多:蔡少卿、戈定瑜、陈治平、邱俊华[音]、苏珊娜·戈尔德、韩伟之、林碧炤、史梅定、王德华、王庆成、徐幼芳[音]、张仲礼等。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多名中国历史专业的在校生和毕业生,为本书的研究做了不少辅助工作,他们是:戴维·弗雷泽、郭启涛、刘贞玲、李滨(Douglas Stiffer)、华志坚(Jeffrey Wasserstrom)、魏定熙(Timothy Weston)以及余茂春。我更应感谢我的专职研究助理,对全书做了文字整理的埃莉诺·莱文。
白吉尔(Marie-Claire Bergere)、张玉法、陈三井、高家龙(Sherman Coch-ran)、高棣民(Thomas Gold)、柯伟林(William Kirby)以及张济顺向我提供了学术性意见。伯克利分校上海研讨班的成员们,作为伯克利毕业生会议中国史的评论员,对本书的修订也颇有助益。我特别要感谢卜正民(Timothy Brook)、裴宜理(Elizabeth Perry)、萧邦奇(Keith Schoppa)、老弗雷德里克·魏克曼(Frederic Wakeman,Sr.)及叶文心诸位对本书初稿的细心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