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火育英才 调土绿神州:徐旭常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导言

徐旭常院士生于1932年10月29日,江苏省常州市人,生前长期从事热能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11年3月18日因病逝世于北京。教学方面,他在国内高校中开创的《燃烧学》课程对我国几十年来的燃烧理论与技术教学有重要影响,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他主持或参与编写的燃烧理论、燃烧技术、锅炉原理方面的著作和教材,影响了几代燃烧学人。科研方面,他提出了“煤粉燃烧稳定性三高区原理”,发明了煤粉预燃室燃烧器、火焰稳定船式直流煤粉燃烧器;研究了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煤粉燃烧方法,提出了烟气脱硫和联合脱除污染物的新技术和理论;在国际上率先利用燃煤烟气脱硫石膏对大面积碱化土壤进行改良。他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中国专利局颁发的发明创造金奖等重大奖项,于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曾担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燃烧学分会主任和国际燃烧学会理事兼中国分会主任。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徐旭常院士用一生的执着与探索,为这8个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脚注。

徐旭常自幼体弱多病,但性情坚定。人生第一次与“工程”二字沾边,是在14岁考入上海中学工科班,那时,老师们经常会提醒自己的学生,中国工业非常落后,连火柴、铁钉都叫“洋火”“洋钉”,勉励他们努力学习,将来发展中国的基础工业。从徐旭常当年的日记可以感受到,在上海中学的那段时光在不断夯实他心中报效祖国的信念,他反复提及的一句话就是“为国家做点事”。

1950年5月,徐旭常响应国家号召,追随支援东北的大潮流,前往抚顺矿专读书。因为历史原因,从1950年至1956年的北上求学期间,他几乎是一年换一个城市。这对他的身体是一个考验,其间他多次生病,最重的一次曾住院治疗达3个月之久;对他的精神与学习能力也是一个考验,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时间很容易就荒废掉了,性格内向的他,意志力却很坚定,6年中,他几乎把自己能够拿出来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了课业学习中,才得以在毕业时初步培养出科学、严谨的治学作风与专业基本功。同时,这6年也让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对学习与科研的热爱。明确的人生志向、磕磕绊绊中锻炼出来的恒心与心无旁骛的做事风格,都成了他走上工作岗位后弥足珍贵的人生财富。

在1956年进入清华大学成为一名青年教师之后,徐旭常依然保持着认真与执着的惯性,抓住每一个机会为自己充电,往瘦弱的身躯中装入更多的知识储备。在一无专业背景、二无现成教材、三无系统性参考资料的情况下,他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开设《燃烧学》课程,历时3年编写出中国第一部《燃烧学》教材。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只要条件允许,他也总要零星地开展一些科研工作。尽管不成体系,但这足以在他脑海中埋下一颗学术的种子,静待合适的时机生根发芽。

因此,等到1978年“科学的春天”到来之后,徐旭常马上进入了科研最佳状态。他瞄准国家工业发展需求,积极推进燃煤锅炉稳燃与节油相关研究,在短短几年之内先后研发出新型煤粉预燃室燃烧器、火焰稳定船式直流煤粉燃烧器,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他开创性地提出了著名的“煤粉燃烧稳定性三高区原理”。凭借这些发明创造与理论创新,徐旭常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并在1995年成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经年至此,可以说,徐旭常已经丝毫不打折扣地完成了“为国家做点事”的许诺。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慢自己前进的脚步。多年学术生涯中,徐旭常一直密切关注着国际燃烧领域的研究动向,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就注意到了燃煤污染防治问题,当时就认定,这将是未来国内有重大需求的研究方向。在解决了燃煤锅炉稳燃问题之后,他开始将更多精力投入这一领域,带领团队连续主持了4个“973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燃煤污染防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待到世纪之交的时候,徐旭常再一次延伸自己的研究领域,尝试利用燃煤烟气脱硫的副产物——脱硫石膏来改良我国北方地区荒芜了几百上千年的大片盐碱地,由此开创出一条能源、环境、农业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为我国缓解耕地规模缩减,保障粮食供应,促进生物质能源开发等开辟了一个新的增量空间。

时至今日,徐旭常已故去多年,但我们可以看到,在他曾经开创的很多研究方向——燃煤污染物联合脱除、燃煤重金属污染防治、土壤改良等,他当年的同事和一批新生代学者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并有望成为这些研究方向的学科带头人。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生前对后辈研究者进行了有意培养,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当初选定的研究方向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和延展力。更进一步来讲,在任何一个时点具备先进性的科研方向也总有过时的一天,到了那个时候,徐旭常曾经的研究团队还能留下什么?我们认为,那就是徐旭常对新研究领域的选择逻辑。当前,他团队中的很多年轻学者已经在尝试进入新的领域,即使在已有领域,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如何取舍,这是个问题。能否处理好这个问题,是一个学术带头人和一个普通研究人员的本质性差别之一。徐旭常做了一辈子科研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把科研方向真正地跟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在了一起。通过多年的言传身教,他已经成功地将这一理念注入到自己学生的心目当中。

沉浸在徐旭常院士的生前往事里,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平凡而有价值的人生。他数十年如一日潜心教学实践与学术研究,在电力工业、环境保护、农业发展、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为国家做出了一系列普通人望尘莫及的重大贡献。虽然没有惊天动地之事,但一点一滴都在朝向“为国家做点事”的人生目标前行,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可以说,徐旭常院士在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后辈解答困惑、引领前进的光荣使命。

受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采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2015年年初,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原热能工程系)热能工程研究所有幸承担了徐旭常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课题,本项目自2015年9月正式启动,至2017年10月结束。其间,项目组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徐旭常院士著述与论文的收集整理,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档案、文件、照片、遗物等的收集整理,口述资料的采集与整理,研究报告的撰写等。虽然热能工程研究所内不少人曾与徐旭常院士共事多年,但对他人生经历的了解却是不充分的。通过这项采集工程,比较详细地梳理和回顾了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徐旭常院士个人的生命轨迹与心路历程,让我们对这位值得后人缅怀的学者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起初,项目组还只是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工作,但在和徐旭常院士的妻子何丽一女士等人进行了多次面对面交流之后,我们产生了对徐旭常院士成长经历的强烈好奇心,开始带着疑问投入采集工作当中。由于徐旭常院士已故去多年,很多信息只能依靠他的家人、同事、学生和朋友的回忆获得,我们力求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梳理和多角度、多维度的访谈交流,让原本模糊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

在资料采集与研究报告撰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很多人的热心帮助。感谢何丽一女士、徐纪清先生的积极配合,感谢姚强教授百忙之中自始至终的悉心指导,感谢所有接受采访和提供相关资料的同人给予的大力支持。83岁高龄的秦裕琨院士在腿脚不便利的情况下依然坚持陪同我们重访当年他与徐旭常院士共同学习的教室、居住的宿舍,周力行教授对徐旭常院士兄弟般的深情追忆、徐秀清教授对徐旭常院士的惜才爱才之意、毛健雄教授对当年与徐旭常院士共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情景的生动呈现、金茂庐教授对跟徐旭常院士合作过程的从容回忆、王恩禄老师谈及恩师如父时的情感流露、李水清教授对清华大学道统传承的深刻总结,都是我们采集路上收获的宝贵财富。陈群老师作为项目最初的负责人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与沟通工作,李彦教授帮助收集并整理了大量的原始资料。清华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协助完成了部分史料的数字化采集工作。许多细节令人感动和难忘,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这项采集工作,是首次系统性梳理徐旭常院士的生前事迹及其学术研究演进脉络。两年间,项目组先后在徐旭常院士家中,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档案馆、校史馆等处获得实物类资料共计900余件,其中传记类14件、证书类93件、信件类2件、手稿类78件、著作类346件、报道类34件、同行学术评价类4件、视频类11件、音频类14件、照片类304件、档案类22件;访谈徐旭常院士亲人、同事、学生等共计30余人次,获得音频资料近1400分钟、视频资料800余分钟。我们收集了大量徐旭常院士工作和生活中的珍贵照片,对于后人直观感受他生前的工作生活状态有很大帮助。我们还获得了徐旭常院士大学时期的《材料力学》学习笔记、《传热学》俄文学习笔记、早年工作期间编写的《燃烧技术基础》教案等手稿资料,从中可以直接观察到他当年的学习与工作内容,也可以深刻感受到他当时学习与教学的认真态度。从何丽一女士处,我们获得了《往事追忆》一文,这篇长文由徐旭常院士2010年因胃癌住进医院后亲自口述、何女士整理,粗线条地回顾了他一生的际遇。在徐旭常院士生前,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他都很少回忆往事,也很少谈及自己的所思、所感,因此,外人没有办法清晰地描绘他人生中的很多大事件以及他个人的思想活动。通过《往事追忆》一文,项目组完成了对徐旭常院士本人的一次间接采访,比较系统地了解了他的成长、成才经历和他对自己人生中重要时刻、重要事件的看法。此外,在采集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徐旭常院士从高中开始至大学毕业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目前日记原本存放在何女士处。虽然依照何女士意愿,我们暂时无法直接阅读这批珍贵资料,但是通过何女士转述,我们有幸获知了部分日记内容以及其中所承载的徐旭常院士早年的思想活动。凡此种种,对于我们后期整理档案资料、撰写研究报告都给予了极大帮助。

在掌握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项目组撰写了本研究报告。研究报告以历史发展进程为背景,尽可能详细地展现了徐旭常院士的成长、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并试图揭示他个人与时代发展大环境之间的微妙互动。研究报告正文部分共分为十一章,其中第一、第二章介绍徐旭常早年在江苏和上海的生活,第三、第四章介绍他在东北和北京的求学经历,第五章介绍他进入清华大学任教后最初10年的工作与生活历程,第六至第九章介绍他的学术经历与科研成就,第十章介绍他对后辈学者的培养与提携,第十一章简要介绍他在人生最后一段旅途中的生命印记。

在挖掘、整理、记录徐旭常院士人生经历的过程中,我们深感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传承人文精神,为后人提供借鉴,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但是由于项目组成员均是第一次承担该类型的工作,经验不足,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本研究报告难免有缺漏和讹误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