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堂经典哲学思维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
奥古斯丁《忏悔录》
恶是什么?

阅读挑战

奥古斯丁

在我家葡萄园的附近有一株梨树,树上结的果实,形色香味并不可人。我们这一批年轻坏蛋习惯在街上游戏,甚至深夜;一次深夜,我们把树上的果子都摇下来,带着走了。我们带走了大批赃物,不是为了大嚼,而是拿去喂猪。虽则我们也尝了几只,但我们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这勾当是不许可的。

——奥古斯丁《忏悔录》

引言

+ 在好莱坞电影里,好人和坏人、英雄和坏蛋总是阵营分明:超人、蝙蝠侠、蜘蛛侠是好人,而灭霸、小丑、洛基是坏人……善和恶几乎是一对不言自明的对立,就像黑白二分一样。所有的文化首先就要确立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要求自己的小孩做一个好孩子,长大之后做一个好人。如果让一个人自己选择,除非迫不得已,几乎人人都会想做好人而不想做坏人。

如果是这样的话,恶是从哪里来的呢?恶本身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在西方的基督教传统中更加突出。由于人们相信创造万事万物的上帝是全知、全能和至善的,这就会产生一个矛盾:如果上帝是至善的,那么他为什么要在这个世界上创造那么多恶呢?中世纪哲学家奥古斯丁面对这个问题,苦苦思索,写就了《忏悔录》一书。

Ⅰ “恶”是一种实体吗?

从前有一个坏少年,他和一些朋友总是从邻居家的院子里偷葡萄。他的朋友们偷葡萄并不是为了自己吃,而是拿回去喂了猪。那个坏少年也偷了葡萄,他同样也不是为了自己享用,因为他把偷来的葡萄随手丢掉了。显然,他是“为偷而偷”,追求的是一种犯罪的刺激和乐趣。这是哲学家奥古斯丁(Augustinus)在《忏悔录》第二卷里,对自己青年时代的回忆。奥古斯丁虽然后来成为了著名的神学家,还被天主教会封为圣人,但是他少年时是一个十足的流氓和恶棍。因此,皈依信仰之后,什么是恶以及人为什么要作恶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奥古斯丁说,如果只有他一个人,他是没有胆量做这些事的,但是和很多人在一起就更加容易犯罪。人是很容易堕落的,罪恶无处不在,因此需要信仰的恩典。

善与恶在任何一种思想传统里都是一对被反复讨论的概念。善的观念从何而来?人为什么会作恶?它们之间存在怎样动态的关系?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不断在追问这些问题。很多古代文明都将善与恶看作截然对立的两端,善有善的源头,恶有恶的源头,两者不可妥协。也有人将善恶看作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最终善将战胜恶。就像在漫威电影中,复仇者联盟一定会战胜灭霸。不过这种二元论无法解释一些关键问题,比如为什么人会向善弃恶?为什么光明一定会战胜黑暗?

众所周知,基督宗教是一神教。《圣经·旧约·创世纪》就记述了世界是如何由全知、全能、至善的上帝创造的。虽然《圣经》中有对撒旦的记述,但是撒旦是由天使堕落而来的,并不具有和上帝平起平坐的地位。这就牵涉一个被称为神义论(theodicy,也称作神正论)的问题:既然世界由上帝创造,上帝又是至善的,那么为什么世界上会有那么多的邪恶与灾难?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多次提到这个问题,他问“恶是什么”“恶从何来”,并在反复琢磨思考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恶是善的匮乏。这一思想的源头是柏拉图的理念论。

对恶的讨论集中于《忏悔录》的第七卷。在第十六章,奥古斯丁说:“我探究恶究竟是什么,我发现恶并非实体,而是败坏的意志叛离了最高的本体,即是叛离了你天主,而自趋于下流。”万物由上帝所造,正如柏拉图意义上的“分有了理念”一样,就其本性(natura,或翻译为“自然”)而言都是善的。比如人在正常状态下都是健康的,而疾病作为一种暂时性的状态,是健康的匮乏。从本体论的高度讨论善与恶的关系,奥古斯丁认为,因为上帝是至善而不朽的,因此不会创造恶,恶不具备实体性,恶是一种背离或者缺乏善的状态。在奥古斯丁晚年所写的《教义手册》中,他具体区分了三种恶:物理的恶、认识的恶和伦理的恶。存在物理的恶,比如自然灾害或者身体的缺陷,是由于自然万物缺乏上帝本身的完善性;存在认识的恶,是由于人类理性的有限性,人不具备上帝的全知;伦理的恶与前两种不同,伦理的恶虽然也是对至善的背离,但这并不是上帝导致的,而是人自己选择的,换句话说,这是出于人的自由意志。

Ⅱ 为善或者作恶,都是人自己选的

除了《忏悔录》,奥古斯丁的《论自由意志》以对话的形式更系统地论述了恶的来源,以及人道德败坏的缘由。奥古斯丁的对话者抛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既然是人凭借自由意志选择了作恶,那么为什么还要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呢?”奥古斯丁回答道,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是希望人能选择向善,选择靠近上帝,而不是要人去作恶。正如上帝创造人类的双手,是希望人用双手去创造美、实践美德,而不是拿起武器伤害他人。奥古斯丁说:“正如你认可身体中的善,赞美赐它们的上帝而不顾人的错用,你也应承认自由意志——没有它无人能正当生活——是以神圣的善的赠予。你当谴责那些误用这善的人,而不当说上帝本不该将它赐予我们。”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卷二第十八章第48节,选自奥古斯丁:《独语录》,成官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同样,上帝自然能预知人会作恶,恶人也会得到应有的惩罚,但是人的恶行都来源于人自己的选择,而不是上帝的过错。上帝确实可以创造一个没有自由意志的世界,但如若如此,人的伦理生活也就不存在了。自由意志是一种“中等的善”,它既可以促使人培养美德、追求真理和智慧,又能纵容人沉溺于肉体的享乐,为自己的德行负责的最终还是人自身,上帝只会进行最终的审判。

Ⅲ 信仰的意义

奥古斯丁本人皈依基督教的过程,可以说这是一个浪子回头、从恶到善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信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公元354年,奥古斯丁出生在当时罗马帝国阿非利加行省的塔加斯特城,也就是今天的阿尔及利亚的苏格艾赫拉斯。奥古斯丁一家人都是贝贝尔人,属于北非的部落,而不是现在意义上的欧洲白人。在皈依基督教之前,奥古斯丁可以说是一个不孝“渣男”。他在《忏悔录》中反思自己的青年时代,他自认这辈子很对不起两个人,一个是他的母亲,另一个是他的情人。就在29岁那一年,奥古斯丁动身前往罗马学习。他的母亲不愿意他离开,奥古斯丁不得不撒谎欺骗了自己的母亲。在《忏悔录》第九卷里,奥古斯丁回忆母亲去世的过程,痛彻心扉,情真意切。此外,奥古斯丁还在19岁时爱上了一个迦太基的年轻妇人,并和她保持了超过15年的情人关系,这个妇人还为奥古斯丁生下了一个儿子。可是最终,因为奥古斯丁不愿意和她结婚,他的情人决定离开他,也发誓不再和任何男子交往,还把他们的儿子留给了奥古斯丁。

真正让奥古斯丁将自己全身心奉献给上帝的那个关键时刻,发生在公元386年的某一天。当时,奥古斯丁一个人独自在米兰寓所的花园中散步。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往,深知自己德行有亏,内心挣扎而纠结。他的心灵呼喊着:“要等到何时呢?何不就在此刻,结束我污秽的过去?”这时他忽然听到花园里有一个声音传来:“拿起来读,拿起来读。”于是,他就随手拿起了身边的《圣经》,映入眼帘的是使徒保罗所写的《罗马书》中的话:“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忌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奥古斯丁瞬间被这句经文击中。自此以后,他便归向上帝。第二年,奥古斯丁接受了洗礼。这段经历后来被称为“花园里的奇迹”。在找到了自己的信仰之后,奥古斯丁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就像是一艘随波逐流的小舟,突然明确了自己的航向,开始扬帆远航。

“我背着光明,却面向着受光明照耀的东西,我的眼睛看见受光照的东西,自身却受不到光明的照耀。”在《忏悔录》第六卷中,奥古斯丁讲了一个乞丐的故事。他说,有一天他走过米兰的一条街道,看见一个贫穷的乞丐。这个乞丐大概喝了酒,非常开心,自得其乐。奥古斯丁就对身边的朋友说,他以往醉生梦死,在欲望的刺激下,费尽心机,但不幸的包袱却越来越沉重地压在他身上。他不禁感叹,他所求的不过是安稳的快乐,而眼前的乞丐已经获得了,他却仍然一无所得。皈依基督教之后的奥古斯丁对从前纵欲的、追求功名利禄的生活做出了深切的反省:“我的学问并不给我快乐,不过是取悦于他人的一套伎俩,不是为了教育人们,只是讨人们的欢喜。”此时的他不再浑浑噩噩,而是充满了生气,因为认识上帝本身就是幸福的。上帝,对奥古斯丁而言,是生命全部的意义。

延伸阅读

1.[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

2.[古罗马]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成官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3. 李猛主编:《奥古斯丁的新世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6年。

4.[美]沙伦·M·凯、保罗·汤姆森:《奥古斯丁》,周伟驰译,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

5.[美]汉娜·阿伦特:《爱与圣奥古斯丁》,王寅丽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9年。

6.[意]罗伯托·罗西里尼:《希波主教奥古斯丁》(Agostino d’Ippona),电视电影,197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