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补肺
1.人参
性味:
甘、微苦,平。
三焦归属:
上、中焦。
经验体会:
人参性温味甘,气味俱薄,浮而升,大补元气。凡元气不足的病人,人参是首选之药。气能生血,气血互根,在补血的方剂中,加入补气药,能增强补血的功能。所以在治疗血虚病时,也常常使用人参。治疗不同部位的疾病,用不同的引经药引导人参直达病所,效果会更好。若补下焦元气,泻肾中之火邪,茯苓为之使。若补上焦之气,加升麻为使。
在治疗病毒性疾病的方剂中加入少量人参,能提高治疗效果。如人参败毒散、小柴胡汤中都用人参。为什么不是虚证也用人参?《寓意草》中说出了其中的道理:“人受外感之邪,必先汗以驱之。惟元气大旺者,外邪始乘药势而出。若元气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馁,轻者半出不出,流连为困,重者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所以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少助元气,以为驱邪之主,使邪气得药,一涌而出,全非补养虚弱之意也。”根据这一用药经验,在治疗病毒性皮肤病,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玫瑰糠疹和其他兼有风、寒、湿病毒外袭引起的皮肤病时,常常加入人参,祛邪兼以扶正,使机体提高产生抗体的能力。这与现代医学中病毒性疾病需要机体产生一定的抗体才能痊愈的道理是一致的。但是在治疗细菌性皮肤病时,如毛囊炎、多发性疖肿、蜂窝织炎、脓疱疮等,就不要用人参,以免补而壅滞,闭门留寇。疮痈后期,已溃或气血虚弱,久不收口者才能应用人参等补益药。
2.黄芪
性味:
甘,温。
三焦归属:
上、中焦。
经验体会:
黄芪气温味甘,气薄味厚,可升可降,主要治疗部位在上焦肺、中焦脾二经。
黄芪补诸虚不足,配伍人参、白术、当归、炙甘草、茯神、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治疗脾虚不能统血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上方加防风、柴胡、炒栀子治疗因脾虚不能运化固摄水湿,溢于肌肤导致的人工荨麻疹(也叫人工划痕症),常获奇效。
黄芪是疮家圣药,能生血生肌,排脓内托。配伍皂刺、牛蒡子、当归、川芎治疗痈疽诸毒,内脓已成,不穿破者。若疮痈后期,气血虚弱,脓稀不止,久不收口。黄芪配伍人参、白术、当归、白芍、熟地、川芎、茯苓、甘草,使气血充足,生肌长肉。
黄芪能补益脾胃,行水化湿。配伍党参、白术、苍术、茯苓、地肤子、车前子、砂仁、紫苏、泽泻治疗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导致的急慢性湿疹、婴儿湿疹、过敏性皮炎。
黄芪能固表止汗,配伍煅龙骨、煅牡蛎、浮小浮、五味子、酸枣仁、桑叶治疗表虚不固的多汗症。
3.天冬
性味:
甘、苦、寒。
三焦归属:
上、下焦。
经验体会:
天冬甘苦而寒,味厚于气,阴降也。入肺经气分,益肺而下通入肾。润燥滋阴,消痰止血,杀虫。
肺主皮毛,肺阴虚则皮毛失去滋养而皮肤干燥,毛发不泽。天冬配伍麦冬、黄精、玉竹、沙参、生地、玄参治疗肺阴虚不能滋养皮肤导致的慢性湿疹、寻常性鱼鳞病、皲裂、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单纯糠疹、神经性皮炎。再加入丹皮、阿胶、当归、白芍、何首乌治疗血燥型银屑病。
4.阿胶
性味:
甘,平。
三焦归属:
上焦、中焦。
经验体会:
阿胶甘平,主要用于治疗上焦心肺和中焦肝脾血虚引起的心悸、失眠、健忘。治疗因肺虚引起的虚劳喘咳或阴虚燥咳。
阿胶以皮治皮,补血养皮。配伍杏仁、甘草、牛蒡子、天冬、麦冬、枇杷叶、当归、沙参治疗肺阴虚心血不足导致的毛发不泽,容易折断;月经量少,面容憔悴。
阿胶有补血止血的功能,配伍当归、白芍、人参、白术、茜草、三七、仙鹤草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
5.五味子
性味:
性温,五味俱全。酸咸为多。
三焦归属:
上、下焦。
经验体会:
五味子性味酸温,酸能生津,子能沉降,治疗咳逆上气。治疗部位在上焦心肺经和下焦肾经。
五味子酸而收涩,配伍黄芪、人参、麦冬、龙骨、牡蛎治疗热伤元气,气短懒言、汗出不止的多汗症。
五味子可以降火益心肺。李东垣“清暑益气汤”中即有,用此方加减可治疗暑湿季节因心肺虚弱而导致的湿疹、夏季皮炎、荨麻疹。
6.瓜蒌
性味:
甘、微苦,寒。
三焦归属:
上焦。
经验体会:
瓜蒌性味甘寒,具有润降之功能。治疗部位在上焦肺经和足阳明胃经。其甘寒不犯胃气,能降上焦之火,润肺化痰、散结滑肠,使痰气下降也。凡上焦郁热,痰核、结节、痰火咳嗽等证皆可用之。
瓜蒌内部形状和乳房小叶很相似,用瓜蒌配伍连翘、金银花、蒲公英、柴胡、黄芩、丝瓜络等治疗乳腺炎红肿热痛效果很好。
瓜蒌有清散上焦肺火的功能,配伍金银花、连翘、竹叶、牛蒡子、淡豆豉、薄荷、甘草、桔梗、芦根、黄芩治疗风热型荨麻疹。
瓜蒌有清上焦郁热而解毒的功能,配伍蒲公英、板蓝根、延胡索、川楝子、马齿苋、柴胡、黄芩治疗胸胁部位带状疱疹、头面部位丹毒。
瓜蒌能清除肺脏痰火垢腻,疏通经络。配伍红花、甘草治疗胸背部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瓜蒌性味、主治与天花粉相同,可相互替代,也可以一起配成对药。
瓜蒌滑肠,脾虚无火、大便不实者慎用。
7.麦冬
性味:
甘、微苦,微寒。
三焦归属:
上、中焦。
经验体会:
麦冬性味甘寒,治疗部位在中上焦肺胃二经。加五味子、人参治元气不足、肺中伏火,脉气欲绝。能使人健壮而丰满,面色美丽。但多用、久用会伤胃滑肠。
麦冬配伍生地、熟地、沙参、天冬、黄芩、瓜蒌仁、天花粉治疗血燥型银屑病。
有一经验方治疗手足皲裂性湿疹。用麦冬、天冬、玉竹、黄精、沙参、防风、荆芥、马齿苋、紫花地丁、蒲公英、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百部、白及、黄柏各20~30g为一剂,一剂可以洗两天。每天两次,每次二十分钟,效果较好。
麦冬与天冬都是滋阴药,常常一起配对用,但麦冬偏于治疗上焦心肺,天冬偏于治疗下焦肾。
8.北沙参
性味:
甘、苦,微寒。
三焦归属:
上焦。
经验体会:
北沙参甘苦而淡,性寒体轻,其治疗部位在上焦肺经,专补肺阴。亦能清火,但只能清虚火而不能清实火。因其滋阴兼能补气,多用于治疗气虚而津液不足引起的皮肤干燥、皲裂、寻常性银屑病、鱼鳞病、甲营养不良、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角化不良等病。肺主皮毛,补肺阴润肺燥,就能滋养皮毛。清燥救肺汤、桑杏汤二方中都用沙参补肺润燥,可用此二方加减,治疗干燥性疥癣及身痒。
9.黄精
性味:
甘,平。
三焦归属:
上、中焦。
经验体会:
治疗部位在上焦肺经、中焦脾胃经。其性平和,补而不腻,药食同源。每剂药量可在30g左右。黄精能补脾胃中气,质多汁而能润燥,兼有杀虫功能,善于治疗气阴不足,阴虚血燥,风燥生虫引起的手足皲裂、皲裂性湿疹、血燥型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面部单纯糠疹、玫瑰糠疹。
黄精具有祛斑的功能,配伍白术、白蔹、白僵蚕、白芷、当归、白芍、白茯苓、菟丝子、白芥子、玉竹治疗黄褐斑。
黄精配伍苍术、天冬、山药、沙参、炒麦芽治疗食欲不振,皮肤干燥性婴儿湿疹。
10.玉竹
性味:
甘,平。
三焦归属:
上、中焦。
经验体会:
玉竹的性味功能与黄精相似,常常一起配成药对使用。治疗部位在上焦肺经、中焦脾胃经。补阴润燥,干燥的皮肤病多用之。
玉竹配伍黄精、天冬、麦冬、生地、百部、沙参、防风、荆芥治疗皲裂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线状苔藓、单纯糠疹、玫瑰糠疹、颜面再发性皮炎等。补阴药大多偏于滋腻,而玉竹虽补而不碍邪,方中剂量偏大。
11.百合
性味:
甘,平。
三焦归属:
上焦。
经验体会:
百合性味甘平微苦,滑润之品。治疗部位在上焦心肺二经,益气而兼利气,养正而亦能祛邪,是《伤寒论》中治疗百合病的主药。百合病类似于神精衰弱、抑郁症一类疾病,因此多用百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用百合地黄汤、百合滑石汤加味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可代替沙参和生地黄用,不寒不燥可治疗血燥型银屑病、脂溢性皮炎、口腔溃疡、口舌生疮、女阴溃疡、单纯糠疹、玫瑰糠疹、天疱疮、小儿湿疹。
12.百部
性味:
甘、苦,微温。
三焦归属:
上焦。
经验体会:
百部治在上焦而偏于降泄。入上焦手太阴肺经而治疗咳嗽、气喘。特点是质地温润又能杀虫。质润能治干燥,杀虫能止痒。可治疗皲裂性湿疹、手足癣、寻常性银屑病、鱼鳞病、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等。为治疗阴虱的专用药、特效药。内服、外洗都可以选用。百部50g,放入100ml 75%酒精中,泡24小时即可外用治疗阴虱。刮去阴毛,效果更好。
13.白豆蔻
性味:
气热,味大辛。
三焦归属:
上、中焦。
经验体会:
白豆蔻气味俱薄,轻清而升,是升散肺及胸中滞气的首选药物。
治疗部位在上焦肺经和中焦脾胃经。白豆蔻配伍益智仁、白术、苍术、人参、黄芪、白芷、升麻、葛根、黄芩、黄连治疗脾胃损伤、阳气下陷、阴火乘之而引起的激素性皮炎、痤疮、单纯糠疹、脂溢性皮炎等,面寒明显者减黄连加附子、干姜。也可以加入归脾汤中治疗脾不统血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血不足而引起的甲营养不良、毛发枯燥、斑秃、全秃。
14.大枣
见补脾。
15.诃子
见补大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