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皮肤病三焦经络部位辨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十二经循行部位与证治

一、手太阴肺经部位与证治
太阴肺经起乳上,系横出腋臑中廉,
达肘循臂入寸口,上鱼大指内侧边。
手太阴肺经起于胸部乳头上方第三肋间,即胸部正中线旁开六寸的中府穴。向外行腋前,下弯循行于上臂、肘窝、前臂之内侧前缘,至腕后寸口动脉,经鱼际(拇指后掌面高肉处),出拇指掌面内侧端,去爪角一分处少商穴而止。
肺位于上焦,为人之华盖。肺又属太阴,为阳中之阴。故其经脉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端,属肺络大肠。肺主一身之气,主气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辅佐心脏调节气血的运行。
肺主皮毛,很多皮肤病是由于肺脏病引起的。“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经的一些病变,也可以从肺治疗。肺脏病多见于咳嗽、喘促、呕吐。肺心同病则短气、心悸。肺气不能通调水道则小便不利。肺气虚,气不固摄则尿失禁。手太阴肺经循行部位除可出现的肩背冷痛、臑臂前廉痛、掌中热等病变外,还会出现洒淅寒热、容易感受风寒、自汗等常见症状。
(一)手太阴肺经之实证治疗
经曰:实则泻其子。肺为金,金生水,金为水之母。对于肺气不能通降而引起水肿的病人,可以用泽泻、葶苈子、桑白皮、地骨皮等药物,通过泻膀胱之水,使水气下降,肺气也会得到通畅而病愈。若肺经实火,药用粳米、石膏、寒水石、知母、诃子等药物清肺火。
若胃中湿痰凝聚,日久痰湿上冲于肺,所谓土湿壅金,祛除胃中痰湿,就可以达到清肺的效果。半夏、白矾、茯苓、木瓜、橘皮是首选药物。
若邪气阻滞,气机壅滞不通。只有通畅停滞之气,则正气自行。可以用枳壳、薄荷、干姜、生姜、木香、厚朴、杏仁、皂荚、桔梗、紫苏梗通其滞气。
(二)手太阴肺经之虚证治疗
经曰:虚则补其母。在五行中,土生金,土为金之母。脾胃属土,可以用甘草、人参、升麻、黄芪、山药补脾胃以生肺金,即“培土生金”。
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秋燥伤肺,金为火刑亦可化燥伤肺,导致肺阴亏损,阴虚火盛。泻虚火要用甘寒的药物如:蛤蚧、阿胶、麦门冬、贝母、百合、天花粉、天门冬等。
若久咳伤肺,其气散漫,或收而补之,或敛而降之,使耗散的肺气重归于肺。可以用乌梅、罂粟壳、五味子、白芍、五倍子治疗。内伤痨损可以用,外感病邪气未尽者应慎用。防止留邪于内,闭门留寇。
(三)手太阴肺经热证治疗
实火要用苦寒直折,虚火要用滋阴降火,药用甘寒。黄芩、知母、栀子、麦门冬、沙参、紫菀、天门冬等都可以根据肺经热证之虚实而选用。
(四)手太阴肺经寒证治疗
脾胃与肺金是母子关系,土为金母。肺恶燥而脾胃恶湿,清肺太过,脾气先伤,则土不能生金,故温肺必先温脾胃,这就是虚则补其母之意。丁香、藿香、款冬花、檀香、白豆蔻、益智仁、缩砂仁、糯米、百部等可以随证选用。
肺主皮毛,若风寒之邪侵袭肌表,要用解表散寒的药物治疗:如麻黄、桂枝、葱白、紫苏、细辛等。
二、手阳明大肠经部位与证治
阳明之脉手大肠,次指内侧起商阳。
循手臂外过肘臑,达肩入缺上颈旁。
贯颊下齿出人中,上侠鼻孔终迎香。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背面内侧端距爪甲角一分许的商阳穴,向上行经手背食拇二指掌骨分歧处,进入两筋之间凹陷处,行前臂上方至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走肩端,过缺盆,上行颈侧前缘,穿面颊,入下齿龈中,回出挟口,左脉至右,右脉至左,于人中穴处交叉后上挟鼻孔旁的迎香穴而终。
手阳明大肠经为阳中之阳,故主要循行于上焦上肢的伸侧前端。大肠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为用,而大肠通则六腑俱通;大肠滞而六腑皆滞。大肠与皮肤体表关系密切,是因为两方面原因:一是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大肠通过肺间接与体表皮毛相联系;二是大肠可以直接与体表皮毛相联系。《灵枢·本脏》曰:“大肠者,皮其应。”很多皮肤病通过调节大肠的功能,就会得到治愈。
(一)手阳明大肠经实证治疗
大肠为传导之官,主出糟粕,邪气有余,壅滞不通,则为实证,故用泻下的方法治疗。如果热结大肠,大便不通,热则寒之,用寒下的药物泻下,如大黄、芒硝、芫花、牵牛子、郁李仁、石膏等。
如果属于气机塞滞而引起的气秘,要用枳壳、木香、橘皮、槟榔行气破气,则气秘得通。
(二)手阳明大肠经虚证治疗
手阳明大肠经多气多血,但也有虚寒证,这时候就要用补虚的方法治疗。经曰虚则补其母。土为金母,脾虚湿盛,则水谷不分,下渗大肠,而为泄泻。燥脾中之湿,大肠泄泻可止。宜白术、苍术、白豆蔻、山药、芡实、诃子肉、莲子肉等药物治疗。
若大肠被燥邪损伤,燥邪易于侵袭血分,则血液枯燥,宜用养血润燥的药物治疗,如桃仁、麻仁、杏仁、地黄、乳香、柏子仁、肉苁蓉等。
若中气下陷,升清无力,胃中清阳之气陷入下焦,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要用补中益气、升阳除湿的方法治疗,宜用升麻、葛根、黄芪、人参、白术等药物治疗。
若中气下陷不已,发展成滑脱不止,要用收敛正气,涩而止之的方法治疗。药用龙骨、诃子、罂粟壳、乌梅、白矾、赤石脂、禹余粮、石榴皮等。
(三)手阳明大肠经热证治疗
大肠属金恶火,肺火下移于大肠,每多无形之热。实热用苦寒泻之,虚热则用甘寒清之。如秦艽、槐角、地黄、黄芩等都可以选用。
手阳明大肠经位于上焦,上焦多火多热。阳明主肌肉,外邪侵入,已非在表,不可发汗,只能用解肌的方法治疗。药用石膏、白芷、升麻、葛根等。
(四)手阳明大肠经寒证治疗
金寒水冷,每多下利清谷,故用温法治疗。温里补虚,药用干姜、附子、肉豆蔻等。
三、足阳明胃经部位与证治
阳明胃起目下胞,从鼻入齿还承浆。
颐后颊里上耳前,额颅下循两颈旁。
从缺盆口下乳中,循腹腿班腿面行。
外抵膝膑走足跗,至足中趾外侧当。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眼下的承泣穴,入上齿龈中,出行环口唇,左右二脉交于唇下的承浆穴,向后行于腮下,经过大迎、颊车二穴,上耳前,至额颅(即前额),这是一支。另一支是从大迎穴下行颈前侧,挟喉咙,入缺盆,循胸部乳中线,行至上腹部时向内斜行腹部正中线旁开二寸处,直抵腹股沟阴毛旁的气冲穴部,下行大腿、膝盖、小腿之外侧前缘,抵足腕前正中,经足背冲阳穴,进入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另一支脉,从膝下三寸(足三里穴)处分出,进入中趾外侧端。
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与脾互为表里。脾胃为“后天之本”,主受纳水谷,又名“水谷之海”。
(一)足阳明胃经实证治疗
胃主受纳,如果容受太过,则中焦阻塞,上下不通,发生阳明胃经实证。要用实者泻之的方法治疗:若热胜湿者,胃津少而为燥,要用大黄、芒硝攻下以存津液。重者用下法,轻者也可以用消法。巴豆、神曲、山楂、阿魏、郁金、三棱、麦芽等药物都可以根据病情选取应用。
(二)足阳明胃经虚证治疗
胃土喜冲和,或寒或热,都会损伤胃气,耗伤津液。要用虚则补之的方法治疗。
若气虚湿胜,湿胜则热生,去湿则热去,热去而正气自生。用苍术、白术、半夏、茯苓、橘皮、生姜等药治疗。
(三)足阳明胃经寒证治疗
脾中之阳气不足,则胃中之津液不行,补阳既可健脾,又可燥胃,故寒去而湿除,乃能上输津液,灌溉周身。干姜、附子、草果、官桂、丁香、肉豆蔻、人参、黄芪可以补胃经虚寒。
(四)足阳明胃经热证治疗
火太过则土焦,心属火,降心火,乃以清胃热,用石膏、地黄、水牛角、黄连、竹叶等。
阳明主肌肉,邪气侵犯阳明,已不在表,邪及肌肉,不能用发汗方法治疗,要用解肌的方法治疗,药用升麻、葛根、豆豉、白芷等。
四、足太阴脾经部位与证治
太阴脾起足大趾,上循内侧白肉际。
核骨之后内踝前,上腨循行胫膝里。
股内前廉入腹中,斜行九肋季胁止。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去爪甲角一分处的隐白穴,上循大趾内侧赤白肉际,过大趾本节(趾跖关节)后,上行内踝前缘,再上小腿内侧中行,至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小腿、膝、大腿内侧前缘,上腹,行腹部正中线旁开四寸处,至季肋斜向外行胸部正中线旁开六寸处,至腋前斜向下,行腋下季肋第九肋间而终。
足太阴脾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足太阴脾与足阳明胃互为表里。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五行中属土,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主肌肉与四肢。
(一)足太阴脾经实证治疗
土生金,金为土之子,土满则肺气壅遏,实者泻其子,泻肺气,所以能消胀满。药用诃子、防风、桑白皮、葶苈子、黄芩等。
若病在上者因而越之。痰血食积,壅塞上焦,涌而去之,其势最便,故用吐法。胃实不易吐者,胃主受纳,脾主消化,积虽在胃,而病生于脾也。药用淡豆豉、栀子、莱菔子、常山、瓜蒂、郁金、藜芦、苦参、赤小豆、盐汤、苦茶等。
若病在下焦,可以用下法治疗。脾喜燥恶湿,脾病则湿胜,土不足以制水,每生积饮之证,下之则饮积俱消。药用大黄、芒硝、青礞石、大戟、续随子、芫花、甘遂、巴豆等。
(二)足太阴脾经虚证治疗
土为万物之母,而寄旺于四时。脾为后天之本,土虚则诸脏无所禀承,易生虚损。应当用补法治疗。
火生土,虚则补其母,益心火,后以生脾土也。药用桂心、桂枝、茯苓、人参、莲子等。
气虚者补气。气属阳,脾主升举阳气,阳气旺则湿不生,而脾能健运。药用人参、黄芪、升麻、葛根、甘草、陈皮、藿香、葳蕤、缩砂仁、木香、扁豆等。
血虚者补血。与其他脏养血方法不同,足太阴脾经多气少血,脾统血,喜温而恶寒,寒湿伤脾,则气病血亦病,甘温益脾,则阳能生阴,所以和血而补血也。药用白术、苍术、当归、龙眼肉、白芍、饴糖、大枣、干姜、木瓜、乌梅、蜂蜜等。
(三)足太阴脾经寒证治疗
素体脾阳亏虚,虚寒中生,或贪食生冷,损伤脾阳,导致脾阳虚不能温暖肠胃,寒气自内而生。脾喜温而恶湿,湿与寒同为阴邪,常常合而为病,燥湿以健脾。药用高良姜、干姜、紫苏、白术、苍术、橘皮、吴茱萸、草豆蔻、人参、厚朴等。
(四)足太阴脾经热证治疗
思虑过度,耗伤心脾之血,阴虚火旺;或喜食辛辣酒浆、膏粱厚味,日久滋生湿热,脾热生焉。症状有唇红、咽干、心烦、腹胀或腹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湿属脾,脾热常与脾湿互结,形成脾经湿热,可见湿疹、唇炎、口疮、黄水疮等。药用苍术、黄柏、薏苡仁、赤小豆、茵陈、陈皮、神曲、焦栀子、藿香、黄芩、赤茯苓、木通等。
五、手少阴心经部位与证治
少阴心经腋筋间,臑后肘臂内后廉。
由内后廉至锐骨,小指内侧爪甲端。
手少阴心经起于腋窝下两筋部极泉穴,沿上臂、肘、前臂之内侧后缘下行,抵掌后锐骨,入手掌无名指、小指二掌骨之中间,出小指内侧端去爪甲角一分许的少冲穴止。
心为“君主之官”。主要有两方面功能,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五行属火,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
(一)手少阴心经实证治疗
心属火,邪气有余,则为火为实,故用泻法治疗。实则泻其子,火生土,土为火之子,泻脾胃之热,而心火自清。药用黄连、焦栀子、大黄、黄芩、赤小豆、赤茯苓等。
心与小肠相表里,若心火下移小肠入下焦,则小肠与膀胱气化不行,泻小肠火,通水道,则心火得泻。药用甘草、赤茯苓、木通、通草、黄柏、淡竹叶、赤小豆等。
火热入于血分,则为血热,宜凉血泻火。药用牡丹皮、丹参、生地黄、玄参、水牛角、赤芍、紫草等。
心藏神,邪入心包,则神不安,需化痰清热,兼以重坠,镇惊以降火也。药用朱砂、牛黄、紫石英、磁石、金箔等。
(二)手少阴心经虚证治疗
虚则补其母,木生火,肝木为心火之母,肝虚则无以生火,故补心必先补肝。药用酸枣仁、乌梅、生姜、陈皮、细辛、枸杞子、柏子仁等。
形不足者,补之以气。膻中为气海,膻中清阳之气不足,当温以补之。药用桂心、人参、黄芪、炙甘草、白术、泽泻、白茯苓、茯神、远志、石菖蒲等。
心主血脉,补心必先补血,祛瘀生新,皆所以为补也。药用当归、熟地、白芍、酸枣仁、乳香、没药、何首乌、丹参等。
(三)手少阴心经热证治疗
心属火脏,故心经病变多见火热证。心火分虚火与实火两种。实火可参照手少阴心实证治疗。心经虚火是因为心阴、心血不足,心失所养,虚热内扰,以心悸、心烦失眠及阴虚症状为主要表现。治以补阴补血降火,药用丹参、玄参、沙参、淡竹叶、生地、通草等。
(四)手少阴心经寒证治疗
手少阴经寒证分虚寒与实寒两种。虚寒为心阳不振,实寒为寒滞经脉。虚寒证药用桂枝、炙甘草、人参、黄芪、五味子、白术等。实寒证药用乌头、附子、肉桂、干姜、蜀椒等。
六、手太阳小肠经部位与证治
太阳小肠小指端,循手外廉踝骨前。
从手踝骨出肘外,上循臑外出后廉。
上过肩解绕肩胛,交肩贯颈曲颊边。
面鸠骨下陷中取,耳中珠子经穴全。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端去爪甲角一分许的少泽穴,沿手外侧行至腕后髁骨之前,循前臂、肘,上臂之外侧后缘,上行出腋缝、肩后骨缝,绕肩胛骨部,左右二经交会于肩项部督脉后向前入缺盆,由缺盆上颈至曲颊。从颊行眼内角,斜络于颧骨外下侧的颧髎穴。另一支从颊行外眼角折向耳前听宫穴而止。
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并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成精微。其泌别清浊的功能,也影响大便和小便的排泄。小肠与心相表里,某些心经病变可以从小肠经治疗。
本经脉因外邪侵犯而发生的病证,为咽喉疼痛,下颊发肿,头项难以转侧回顾,肩痛如被扯拔,臂痛如被折断。本经所主的液发生的病证,会出现耳聋,眼睛发黄,颊肿,沿颈向下,颊、肩、臑、肘、臂等部位外后侧疼痛。
(一)手太阳小肠经实证治疗
小肠上接胃之下口,而下输大肠,小肠实热则不能泌别清浊,故用泻下法治疗。
若病在气分,气分有热则水谷不分,行水即为导热,药用木通、猪苓、滑石、瞿麦、泽泻、灯心草等。若病在血分,热入血分则血热妄行,治以凉血止血清热。药用生地黄、蒲黄、赤茯苓、栀子、丹皮、紫草等。
(二)手太阳小肠经虚证治疗
小肠属火,化物出焉,虚寒则失其职,故用补法;小肠为六腑之一,以通为用,以通为补,所以治以通下。
若病在气分,因胃为小肠之上端,胃气虚则湿流小肠而水谷不分,调补胃气,即补小肠之气也。药用白术、楝实、小茴香、砂仁、神曲、扁豆等。
若病在血分,血分虚寒则多凝滞,补阳行气,补血而活血也。药用桂心、延胡索、当归、桂枝、鸡血藤等。
(三)手太阳小肠经热证治疗
小肠与心相表里,心火太旺,往往下传于小肠,降心火,所以清小肠热也。药用木通、黄柏、黄连、连翘、栀子等。
(四)手太阳小肠经寒证治疗
小肠虚寒,痛下赤白,肠滑。药用干姜、当归、石榴皮、甘草等。
七、足太阳膀胱经部位与证治
太阳膀胱起内眦,上额交巅耳后寻。
下项循肩肩膊内,侠脊抵腰下贯臀。
贯臀斜入委中穴,与支下合腘中寻。
贯腨内出外踝后,小趾外侧终至阴。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眼内角的睛明穴,上额颅,左右二经交会于巅顶。巅顶下行一支从巅入颅至耳部络脑。一支从巅后行下项,至肩膊又分二支:一支循脊柱中线旁开一寸半处下行,经背、腰、骶,穿臀,从大腿后中间入腘中的委中穴处;另一支循脊柱中线旁开三寸处穿过肩胛之下,挟脊内下行至髀枢,沿大腿后面外缘下行,与前支会合于腘中,继续从小腿肚中间下行,经过外踝后下方,循足外侧,过京骨穴,至小趾外侧端去爪甲角一分许的至阴穴而终。
足太阳膀胱经是十二经脉中循行最长,穴位最多,体表面积最大的一条经脉。足太阳膀胱经最常见的皮肤病有:眉前额部位的带状疱疹、脓疱疮、前额部的局限性硬皮病、巅顶部位斑秃、项后枕部脱发、斑秃、项后部位毛囊炎、颈后神经性皮炎、头颈背部臀腿后侧的银屑病、背部荨麻疹、背部的硬肿病、后背臀部的毛囊炎、腘窝小腿后湿疹、足跟脚掌后外侧缘皲裂性湿疹、足小趾外侧甲沟炎、脚外缘及足小趾的冻疮以及循行部位出现的疮、疖、痈疽等。
(一)足太阳膀胱经实证治疗
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贮尿和排尿,膀胱的实证是指排尿障碍而引起的水肿等症。应通利小便以泻其实。药用滑石、猪苓、泽泻、茯苓等。
(二)足太阳膀胱经虚证治疗
膀胱气化乃出,或寒或热,皆能损伤正气,气虚则下焦不固,患遗尿等症。若热在下焦,乃真水不足,无阴则阳无以化,宜清热滋肾与膀胱之阴。药用知母、黄柏、旱莲草、女贞子、地骨皮等。
(三)足太阳膀胱经热证治疗
热与水湿互结,形成湿热,治宜行水泻火,唯实证宜之。药用栀子、茵陈、黄柏、牡丹皮、生地黄、地骨皮等。
(四)足太阳膀胱寒证治疗
若病因虚寒,虚寒则元气不固,气结于下焦,治宜固其气,或温或涩,或升或散。药用肉桂、升麻、桔梗、益智仁、乌药、山萸肉等。
若因表寒,太阳主一身之表,寒邪袭表,尚未入里化热,表寒发之。药用麻黄、桂枝、羌活、苍术、防风、藁本。
八、足少阴肾经部位与证治
少阴肾经起足心,上内踝骨足后跟。
上腨出腘入股内,行至胸中部位分。
足少阴肾起于足心部的涌泉穴,斜上行内踝骨下后方足跟部,上行小腿肚、膝、大腿的内侧后缘,经腹股沟上腹,行腹部下中线旁开五分处,至胸斜向外行胸部正中线旁开二寸处,至锁骨下缘俞府穴而止。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为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肾主骨生髓,外荣于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五行属水,在志为恐与惊,在液为唾。与膀胱相表里。肾经多发的皮肤病有:小腿内侧湿疹、小腿内侧结节性红斑、下肢溃疡、足跟皲裂性湿疹、足掌皲裂性湿疹、足掌部的掌跖脓疱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一)足少阴肾经实证治疗
所谓泻肾,一是泻肾之子,二是泻膀胱之水。肾属水,水能生木,肝胆属木,为肾之子,泻肝胆即为泻肾也。药用大戟、牵牛等。源自肾经之水肿,可泻膀胱,药用泽泻、猪苓、车前子、防己、茯苓等。
(二)足少阴肾经虚证治疗
虚则补其母,肾水不足可以补肺金。若属气虚,药用人参、白术、黄芪、益智仁、山药、补骨脂、砂仁。若属血虚,药用枸杞子、熟地黄、肉苁蓉、山茱萸、阿胶、何首乌、五味子等。
(三)足少阴肾经热证治疗
若热入肾脏,真水已亏,出现口燥咽干之症,属少阴阳明证也,热结于足阳明,则土燥耗水,热结于手阳明,则金燥不能生水,攻阳明之热,所以救肾水也。且肾主二便,泻腑所以通小便,攻下所以通大便,此亦泻实之法。药用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若属肾中阴虚火旺,治宜滋阴降火,药用知母、黄柏、肉桂、熟地、生地、泽泻、丹皮、地骨皮等。
若寒邪入于骨髓,久之变而为热,热自内出,发热而不恶寒,不可发汗,宜用清热之法。药用玄参、连翘、甘草、地骨皮、猪肤等。
(四)足少阴肾经寒证治疗
寒邪侵犯肾脏,急用温法,与补火法大同小异。故所用皆猛烈之药:附子、干姜、官桂、白术、蜀椒等。
若寒邪入于少阴经络,虽然邪气在表,未入于里,已与太阳之表不同,不可过汗以泄肾经,可引邪从太阳而出。药用麻黄、细辛、独活、桂枝等。
九、手厥阴心包络经部位与证治
厥阴心包腋下起,腋下乳外臑内行。
入肘下行两筋间,入掌中指之端止。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乳头外侧一寸许的天池穴,向上行腋窝,下沿上臂、肘、前臂内侧中间而行,从前臂两筋中间经腕部入掌中,直出中指之端的中冲穴而止。
心包络,简称心包,又称“膻中”,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代替君主心受邪。心包经为手厥阴经,故行于上肢内侧中间,与手少阴心相邻,在五行归属上与心都属火。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
手厥阴心包经常见的皮肤病有:腋内后缘、上臂、前臂的带状疱疹,循行部位的湿疹、疮、疖、痈、疽等。
(一)手厥阴心包经实证治疗
实则泻其子,火生土,土为火之子。故泻脾胃之热,而心包络之火自清。药用黄连、焦栀子、大黄、黄芩、茜草、赤小豆、赤茯苓等。
若火入于心包经而出现心烦、胸痛、掌中热。治法与小肠经热病一样,药用甘草、赤茯苓、木通、通草、黄柏、淡竹叶、赤小豆等。
(二)手厥阴心包经虚证治疗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多见郁阻不畅之证,治疗应以通为补。药用丹参、生地、川芎、郁金、延胡索、连翘、益母草、蒲黄等。
(三)手厥阴心包经热证治疗
手厥阴心包经虽然为阴经,但其与心属火,且循行于上焦,则火热证为多,出现心烦、胸痛、胸闷、掌心热等症。药用:紫草、丹皮、木通、川楝子、败酱草、代赭石等。
(四)手厥阴心包经寒证治疗
寒者伤阳,经脉不通,治宜祛寒通阳。药用补骨脂、当归、桂枝、附子等。
十、手少阳三焦经部位与证治
少阳三焦四指端,手腕臂外两骨间。
贯肘上肩项耳后,上绕耳前动脉间。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背面外侧端去爪甲角一分许的关冲穴,向上行手背无名指和小指之掌骨间,过腕,循前臂外侧中线而上,经肘尖,沿上臂上肩至缺盆,从缺盆上项连耳后,直上耳上角,下行耳前,至眉毛外角丝竹空穴而止。
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一是通行元气,二为水液通行之道路。与胆同为少阳经,选方用药时可以相互参照。其为手少阳经,故行于上肢外侧中间。
(一)手少阳三焦经实证治疗
三焦经循行于上肢阳面,属表属实,邪气有余则实,邪气在表则用汗法。药用麻黄、柴胡、葛根、荆芥、升麻、薄荷、羌活、石膏等。邪气在上焦,则用吐法,药用瓜蒂、食盐、莱菔子。邪气在下焦,则用下法,药用大黄、芒硝。
(二)手少阳三焦经虚证治疗
上焦多见心肺虚,药用人参、西洋参、丹参、黄芪、桂枝、甘草等。中焦多为脾胃虚,药用人参、党参、草果、黄芪、白豆蔻、白术、炙甘草等。下焦多为肝肾虚,药用人参、肉桂、黑附子、乌药、补骨脂。
(三)手少阳三焦经热证治疗
上焦,多见风热,药用清轻甘寒者:连翘、黄芩、栀子、知母、石膏、生地黄等。中焦,多见郁热,药用辛寒、苦寒:黄连、黄芩、石膏、柴胡、大黄、枳实、郁金、猪胆等。下焦,多见湿热,药用苦寒、咸寒:大黄、黄柏、知母、地骨皮、龙胆草等。
(四)手少阳三焦经寒证治疗
上焦寒则呕吐饮食痰水,胸痹,前后引痛,食入还出。药用生姜、干姜、桂枝、薤白、炙甘草等。中焦寒则饮食不化,寒胀,反胃吐水,湿泻不渴。药用炮姜、肉桂、干姜、吴茱萸、川椒。下焦寒则二便不禁,脐腹冷,寒疝。药用附子、干姜、肉桂、小茴香、姜黄、乌药、补骨脂等。
十一、足少阳胆经部位与证治
少阳胆经起外眦,绕耳前后上额颅。
巅后颈肩腋季胁,胯膝踝跗小趾出。
足少阳胆经起于眼外角的瞳子髎穴,斜行耳前,上抵头角至耳后项际,折返前额,复后行至项,下肩、腋,循侧胸、季胁、侧腹、髀枢而行,直下行大腿、膝、小腿的外侧,过外踝之前,从足跗小趾,四趾跖骨之间,出四趾外侧端去爪甲角一分许处的窍阴穴而止。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胆汁。与肝相表里,胆汁的化生和排泄,受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胆汁排泄于小肠,以助食物消化,是脾胃运化功能正常的重要条件之一。
(一)足少阳胆经实证治疗
胆为阳木,木旺生火,实火泻之。药用龙胆草、牛胆、猪胆、酸枣仁、黄连、苦茶等。
胆木易惊,惊者镇之。镇惊药用珍珠母、石决明等。
(二)足少阳胆经虚证治疗
胆为阳木,木易生火。但虚火宜补之,药用人参、细辛、半夏、炒蕤仁、炒酸枣仁、当归、地黄等。
(三)足少阳胆经热证治疗
胆经实证,多用降火药,治胆经热药用黄芩、黄连、芍药、连翘、甘草等。
(四)足少阳胆经寒证治疗
胆经寒证与胆经虚证一起出现,称虚寒证。药用人参、半夏、细辛、当归、炒酸枣仁、陈皮等。
十二、足厥阴肝经部位与证治
厥阴肝经起聚毛,循行足跗内踝间。
上腘环阴器季胁,上行乳下二肋端。
足厥阴肝经起于 趾外侧端,去爪甲角一分许聚毛处的大敦穴,上行足背 趾、次趾跖骨之间,从内踝之前上行小腿内侧胫骨后缘,至内踝上八寸处,交叉行足太阴脾经之后,自此沿小腿、膝、大腿之内侧中行而上,绕生殖器,从腹侧上行抵季胁,至乳头下第二肋间的期门穴时而止。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藏血。肝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在五行属木,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因肝司疏泄,性喜条达,而足厥阴肝经为少气多血之经,因此足厥阴肝经循行所过之处的疾病,如瘿瘤(甲状腺疾患)、瘰疬(颈部淋巴结疾患)、乳部疾病、肋软骨炎、胆道疾患及疝气、睾丸炎等病,多属气滞。
(一)足厥阴肝经实证治疗
实则泻其子,肝木生心火,泻心火即泻肝火也,药用甘草、黄连、栀子等。
若因气滞致实,则行气。药用川芎、香附、牵牛、青皮、橘皮、枳实等。
若因血瘀致实,则活血化瘀,药用红花、鳖甲、桃仁、莪术、京三棱、穿山甲、大黄、水蛭、虻虫、苏木、牡丹皮等。
若邪入肝经则魂不安而善惊,则宜驱逐肝经风热,镇降肝经上逆的痰涎。药用雄黄、铁落、珍珠、代赭石、夜明砂、龙骨、石决明等。
因肝主风,故诸风属肝,要用搜风的药物治疗,如羌活、荆芥、薄荷、槐子、蔓荆子、白花蛇、独活、皂荚、乌头、防风、白附子、僵蚕、蝉蜕等。
(二)足厥阴肝经虚证治疗
虚则补其母,肾水为肝木之母,补肾即补肝也。药用枸杞、杜仲、狗脊、熟地、苦参、萆薢、阿胶、菟丝子等。
属于肝血虚者,应补血,血宜流通,而恶滞补。补血之中,兼以行气活血,乃善用补者也。药用当归、牛膝、续断、白芍、血竭、没药、川芎等。
属于肝气虚者,应补气,木性条达,郁遏则其气不扬,辛以补之。药用天麻、柏子仁、苍术、菊花、细辛、密蒙花、决明子、谷精草、生姜等。
(三)足厥阴肝经热证治疗
木中有火,泻火即是泻木。酸寒泻肝,药用芍药、乌梅、泽泻。苦寒泻火,药用黄连、龙胆草、黄芩、苦茶、猪胆。
肝胆相表里,邪热在少阳,故用和解少阳之法。药用柴胡、黄芩、半夏。
(四)足厥阴肝经寒证治疗
肝经寒证见少腹冷痛,阴部坠胀作痛,或阴器收缩引痛,或巅顶冷痛,得温则减,遇寒则痛甚,恶寒肢冷,舌淡,苔白润,脉沉紧或弦紧。肝肾同源,温肾亦即温肝。药用肉桂、吴茱萸、艾叶、炮姜、小茴香、枸杞子、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