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影像医学·骨肌系统卷(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软组织

一、肌肉

全身有600余条肌肉(muscle),分布于全身各部位,跨越关节。肌肉的基本结构是肌纤维(muscle fiber)。无数肌纤维组成肌束(muscle bundle),肌束表面有胶原纤维包裹,称为肌束膜(perimysium);肌肉外面有结缔组织包裹,称为肌外膜(epimysium)。
全身各部位的肌肉均附着于骨骼。肌肉有丰富的血液供应。血管来自四肢动脉的分支或附近软组织血管。进入肌肉的血管分为三级,一级血管经常是一条动脉和两条静脉伴行进入肌肉,并分布于肌外膜。二级在肌束间穿行,并进入肌束内。三级血管呈毛细血管沿着肌纤维穿行呈平行血管,分别由肌纤维间的毛细静脉,肌束间静脉,一直引流至肌外膜静脉和四肢静脉。
肌肉病变是骨骼系统一大病组。如急性和慢性肌肉撕裂,出血,骨化肌炎(图1-5-1、图1-5-2),肌疝,脓肿,良、恶性肌肉肿瘤等。外源性肌肉受压或肌肉内压增高都可导致肌肉血运障碍,发生肌肉坏死。肘、前臂骨折外固定,压迫太紧可导致前臂肌坏死,以致造成Volkmann挛缩即为实例之一。此外还有遗传性肌肥大,肌肉发育不全,肌萎缩等肌肉疾患,CT、MRI均能最佳显示肌肉病变的性质和病变的程度。

二、肌腱

肌腱(tendon)由胶原束构成,纤维束间有结缔组织包裹称为腱内衣(endotendon),腱外周的结缔组织为腱外衣(epitendon)。腱与肌肉的移行部有许多血管进入。肌腱与骨附着处有纤维软骨连接,骨的血管亦进入腱内。进入腱内的血管一般有一条小动脉和两条小静脉伴行。进入纤维束间的血管都是毛细血管,纵行平行排列,穿行于纤维束之间(图1-2-10),肌腱内有丰富的神经分布。
图1-5-1 外伤性骨化肌炎
右肱骨头骨骺分离(粗白箭)肱骨头(H)下移。环绕肱骨干有大片不均匀骨化,注意上段骨干周围骨化边缘清楚(弯白箭)为已吸收改建。中下段骨干周围骨化边缘模糊为活动性骨化(斜边白箭)
图1-5-2 进行性骨化肌炎
右侧胸壁背阔肌骨化肌炎(白箭)呈索条状,表面有骨皮质样致密骨,中心有一透亮线为髓腔,说明此骨化已经长期改建塑形而形成管状样骨
老年人常见有肌腱退行性变。运动创伤可引起肌腱断裂、出血、肌腱囊肿、肌腱炎、肌腱钙化、腱鞘炎等,这些肌腱损伤和变性坏死的病理改变必将刺激周围新生血管增生,对坏死组织进行吸收、移除、机化、钙化、骨化乃至瘢痕化。肌腱疾患常见于肩冈上肌腱,肘三头肌腱,肘内、外上髁屈、伸肌总腱,膝股四头肌腱和髌韧带以及跟腱等。超声和MRI检查能最佳显示正常肌腱和肌腱疾患的上述病理变化。

三、腱鞘

腱鞘(tendon sheath)呈管状,套在肌腱上。腱鞘外层为腱纤维鞘(vagina fibrosa tendinis),内层为腱滑液鞘(vagina synovialis tendinis),后者鞘内面被有一层滑膜细胞分泌滑液(图1-5-3)。
各部位不少肌腱有腱鞘,如手指屈肌总腱鞘、各指屈肌腱鞘及拇指肌腱鞘。手背面有指伸肌腱鞘和腕伸肌腱鞘。另外,还有踝前方伸肌腱鞘、内外踝屈肌腱鞘、足趾腱鞘、肱二头肌腱鞘等。
全身也有很多肌腱只有腱周膜(peritendineum),而没有腱鞘。腱周膜系疏松结缔组织,可随肌腱活动。另外,在肌腱与皮下之间、肌腱与骨之间或肌腱之间有滑囊(bursa)。腱鞘和滑囊都是肌腱屈伸滑动时,为减少摩擦自然形成的。
图1-5-3 肌腱和腱鞘
踝关节大切片显示距骨(1)、跟骨(2)、胫后肌腱(中黑箭)及腱鞘(黑箭头)和滑膜腔(V)。还可见趾长屈肌腱(大细长黑箭)和 长屈肌腱鞘(小细长黑箭),跟骨下结节有足底长韧带(大黑箭)
肌腱长期滑动磨损,腱鞘易发生退行性变。老年人或运动损伤最常发生腱或腱鞘囊肿、肌腱炎、狭窄性腱鞘炎、肥厚性肉芽肿等。淋病性或化脓性腱鞘炎亦偶见到。
腱鞘囊肿亦可发生在骨内,称为骨内腱鞘囊肿(intraosseus ganglion)。根据病理检查证明囊内有的是成纤维细胞增生而后发生黏液变性。亦有证明囊内有成纤维样细胞类似滑膜并有黏液。因此推测骨内腱鞘囊肿与骨外腱鞘或滑囊有密切联系,可能是其疝入或陷入骨内所形成。X线摄片和CT能清晰显示骨内腱鞘囊肿的破坏区,MRI能更佳显示腱鞘各种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徐文坚 崔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