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水质综合保障技术及工程示范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 水质综合保障技术研究进展

1.1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进展

1.1.1 水环境与经济关系研究现状

当前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关系是可持续发展关注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建立两者间的协调关系尤为重要。自从1987年布伦特兰夫人发表主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国家首脑会议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以及1992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世界发展报告以来,关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条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不断受到重视,更加激发了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和讨论。从目前研究的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对经济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数是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起步较晚。

(1)国外研究现状

Junna J、Anderson D L、Baur P分别从制糖业、采矿业、纸浆造纸业对水环境的影响着手,分析各产业对水的需求以及对水造成的污染,建议加强水环境管理,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能有效地保护水资源,实现水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南非的纺织业对纳塔耳河沿岸的水环境造成了污染,COD等指标严重超标,因此进行纺织业的内部调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是解决该地区水环境问题的关键。以Sharma K D为代表的学者主张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水环境动力学模型对水质进行模拟,进而进行水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多目标规划和决策系统对水环境进行管理等一系列的措施减少纺织业等工业带来的污染,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印度有非常巨大的水资源量,而且2/3的人口仍然依靠农业生存,因此水在农业生产和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过度施用化肥、农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Singh R B等专家提出制订合理的农业发展规划,从而减少农业对水环境的破坏。澳大利亚Isaac M等专家将水管理制度的改革和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相结合,将那些对环境有影响的产业从产业链中剔除掉,从源头上杜绝污染的发生,最大限度降低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和影响,以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国内研究现状

王西琴等调查分析了关中地区工业废水排放现状及其对渭河水环境的污染状况,利用定量的系统分析方法,建立区域水环境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和工业结构优化模型。模型的建立保证了关中地区按照规划的经济发展速度发展,实现总的经济目标的同时又能够满足水环境污染控制的目标,保护水环境,从而达到水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王海英等分析了黄河沿岸地带产业结构等社会经济要素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后,提出应优化调整高耗水型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与生态环境友好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并建立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利用的社会经济体系,为准确把握流域产业结构现状,综合分析流域产业结构与水资源利用的内在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苏春江等采用综合污染指数和污染负荷分担率对水质进行评价,建立了水质与产业密度数学模型。这些实践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区域经济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张文国、雷社平、倪红珍分别提出采用Fuzzy评价方法、相关分析理论和方法、水利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与水资源需求变化之间的关系。陈广洲等通过对淮河安徽段各城市水质及其相应产业密度的分析,以产业密度和区域水污染综合指数分别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得到水质与产业密度的关系拟合曲线。同时将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根据淮河安徽段城市实际情况选取评价指标来评价产业结构的综合效益水平,从而为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和策略。

综合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日趋严重的水资源匮乏和水环境污染问题已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极大威胁。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污染较重且流域范围较广的长江、黄河、淮河等流域,从各种角度、理论和方法深入研究了区域经济与水环境系统,建立的模型和理论虽然在大河流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但是关于特定区域的研究很少,相关文献资料也很少,这些模型能否进行改进用于次级河流、河网水域、城市水域,目前还缺少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