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视频学艾灸祛寒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经穴是艾灸起效的关键

经穴可激发身体自愈力

人体本身具有强大的自愈力。自愈力是身体各个器官系统协调运转,通力合作所产生的能量,一方面能够抵挡外邪,另一方面可以修复身体,保持身心健康,中医称之为正气。正气的存在,使人拥有了抗御外邪、预防疾病、病后自我修复、恢复健康的能力。

艾草本身为纯阳之物,通过灸火刺激人体经络穴位,激发存在于身体中的自愈力。艾灸有疏经通络、调气和血、扶正祛邪之功,既能够扶正(补虚),又可以祛邪(泻实),调动人体自愈力,帮助人体驱除病邪,恢复健康。

艾灸取穴一是根据发生疾病的脏腑选择对应的经络灸治;二是根据病症选取对症穴位进行艾灸;三是取阿是穴,即疼痛、肿胀、僵硬、条索状突起等异常的部位。尽管并不要求取穴特别精准,但要想获得满意的灸疗效果,还是要花点时间学习取穴技巧。

艾灸治未病

艾灸治未病的理论阐述在古代医学文献中极为丰富。它包括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及病后防复发等方面的内容。《黄帝内经·素问》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在提出治未病思想的同时,强调防重于治。古代尤为重视艾灸治未病。艾灸治未病预防保健方法又称保健灸。

唐代孙思邈是艾灸治未病的积极倡导者。王焘《外台秘要》提及三十岁以上灸足三里穴有降逆明目的保健作用。《黄帝明堂灸经》则介绍称艾灸足三里穴、悬钟穴可预防中风的发生。

艾草可祛寒补阳气,灸穴位可通经络

在中医理论中,有“六淫”之说,主要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其中寒湿属于同一类,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阴冷。一旦寒湿之邪意图侵袭人体,就会受到体内阳气的奋力抗争。相当于两军对垒,如果寒湿长驱直入占领人体,就说明体内的阳气已经衰弱到无法提供保护的地步了。即使体内的阳气强盛不虚,与外界寒湿搏斗依然会有所损耗,所以古人才说寒湿为阴邪,易损伤人的阳气。

寒邪最大的特点就是凝滞,即不畅通,它会造成气血凝滞不通,以致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和痉挛,造成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影响阳气与血液的传导、循环和运行,人就会出现局部或全身的疼痛、关节肌肉血管拘急等疾病。湿邪最大的危害就是黏滞,当湿邪入体,就会遏制体内阳气的生成、宣发和疏泄,以致人感到胸闷、腹胀、头重脚轻、身体困倦、四肢无力等。除此之外,当阳气无法阻止湿邪的时候,人的脾胃就会受到影响,出现食欲缺乏、大便溏泄、恶心呕吐等异常。在人体的脏腑中,最惧怕寒湿两邪的就是脾胃,因为气为阳、脾主升,寒邪会压抑和阻遏阳气的运行,湿邪可困扰和妨碍脾胃的升发和运化。

综上所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保护生命之本——阳气,还有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以免寒湿之邪乘“虚”而入。比如,生活中不要过食生冷、不要涉水淋雨等。

艾灸疗法的特点是从身体内部祛病缓疾,通过温通之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调整机体的神经、内分泌、血液循环、消化吸收等功能,帮助人体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

用艾草灸疗可祛散寒气,改善体质,温经通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