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对症增减药方
临证运用成方时,应根据病人体质状况、年龄长幼、四时气候、地域差异,以及病情变化而灵活加减,做到“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师其方而不泥其药”。方剂的组成既有严格的原则性,又有极大的灵活性,一般在临床上常见的方剂变化主要有药味增减的变化、药量增减的变化、剂型更换的变化三个方面。
药味增减的变化
药味增减变化,是在主证未变的情况下,随着兼证的变化,加入或移去某些药物,使之更合乎治疗的需要,也叫“随症加减”。例如,麻黄汤主治风寒表实证。假如外感风寒所伤在肺,症见鼻塞声重,咳嗽痰多,胸闷气短,苔白脉浮者,当以宣肺散寒为主,在麻黄汤中宜去炙甘草,加上生姜,组成三拗汤,使肺气宣畅。
汤剂急治。
药量增减的变化
药量增减变化,是指组成方剂的药物不变,但药量有了改变,因而改变了该方功用和主治证的主要方面。例如,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二方都由附子、干姜、炙甘草三味组成,但前方中干姜、附子用量较小,主治阴盛阳微而致四肢厥逆、恶寒蜷卧、下利、脉微细的症候,有回阳救逆的功用。后方中干姜、附子用量较大,主治阴盛格阳于外而致四肢厥逆、身反不恶寒、下利清谷、脉微欲绝之症候,有回阳逐阴、通脉救逆的功用。
剂型更换的变化
同一方剂,由于剂型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相同,例如,理中丸由干姜、白术、人参、甘草等量组成丸剂,治中焦虚寒、自下利、呕吐腹痛、舌淡苔白,脉沉迟之证。若治上焦阳虚而致胸痹,证见心中痞闷、胸满、胁下有气上逆抢心、四肢不温、脉沉细等,即用上四味药煎成汤剂(即人参汤)分三次服。这是根据病位有中上之别,病势有轻重之异,所以一取丸剂缓治,一取汤剂急治,临床上经常将汤剂改成丸、散、膏剂,或将丸、散方药改为汤剂,主要是取缓急不同之意。
煎药的技巧
汤剂是最古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中药剂型,汤剂的煎法是很有讲究的,对药物的疗效有很大的作用。正如《医学源流论》中所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
煎药工具
很多人知道煎中药要用砂锅,而不能用铁、铝等金属锅,这是为什么呢?用陶瓷砂锅来煎药,是因为它的性质稳定,不容易与药物起化学反应,而且传热慢、受热匀,不容易糊锅。选用陶瓷砂锅、瓦罐最方便实用。如果没有砂锅和瓦罐,用不锈钢、搪瓷制品或玻璃器皿代替也可以。但一定不能用铁、铝等金属容器,因为金属容器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患者服用后有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使病情加重。
煎药用水
煎中药通常只要是干净的水就行了,井水、自来水都可以。个别药物在煎煮时,医师可能要求“水、酒各半”,一般是指一半水、一半黄酒。加水量要把握好,不同药剂的加水量不一样。水少了可能不够,煎煮不出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水多了不但耽误时间,还会使汤液的浓度降低,同样会影响疗效。煎煮中药的加水量是根据药物的性能、具体服用要求、药物的大小以及药味的多少来定的。煎药前用冷水充分浸泡 20~30 分钟,使药物完全被水渗透,便于有效成分的溶解;然后加水煎煮,水量通常为药物的 5~10 倍,或者加到高出药面 2~3 厘米即可。如果医师有具体要求,应遵医嘱。
煎药火候
煎中药的火力按大小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就是小火,武火就是大火、旺火。武火的火焰大,力道猛烈,可以使温度急速上升,使药液很快沸腾,但也容易烧焦;文火的火焰较小,力道比较温和。煎药时,通常先用大火将药液烧开,再用小火慢慢地煎。一般每剂药煮两次。第一煎用大火将浸泡好的药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维持药物沸腾;第二煎加水适量(没过药面即可),火候同第一煎。煎时最好加盖,煎药时注意不宜频频打开锅盖,否则气味易走失,药效可能降低。药物煮沸后开始计算时间:一般药物第一煎 20~30 分钟,第二煎 15~25 分钟;滋补及质地坚实的药物第一煎 40~60 分钟,第二煎30 分钟左右;解表、理气及质地轻松、芳香的药物第一煎 6~15 分钟,第二煎 5~10 分钟。药液煎取量需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等具体情况决定,成人量200~300 毫升,儿童量为成人的 1/4~1/2,即 50~150毫升。
煎药方法
由于药物的质地不同,煎药的方法、程序也各有不同。对一些性质特别的药物,根据病情需特殊煎煮的,医师一般都会在处方上注明,负责调配处方的药师也会特别嘱咐病人,并予以单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先煎:矿石类、动物角甲、贝壳类药物、有毒类药物,如石膏、龟板、乌头等,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具有毒性等原因,需在煎煮其他药物之前砸碎,提前煎煮 30 分钟。
后下:含挥发性成分如薄荷、青蒿、藿香等药,还有不宜长时间煎煮的如钩藤、杏仁等药,应该在其他药物煎好前 10~15 分钟再放入锅内煎煮。
包煎:一些花粉种子类,如松花粉、蒲黄、葶苈子等;质地较轻、体积小的颗粒种子,如车前子等;含细小绒毛的,如旋覆花等。煎煮前须用纱布包好后与其他药物同时煎煮。
烊化:某些胶质或黏性较大且易溶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饴糖等,先加温使其溶化,再加入已去渣的药液中微煮,或趁热搅拌使之溶解。
溶化:芒硝、玄明粉等易溶化的药物可直接在煎好的药液中溶化。
另煎兑入:人参、西洋参、鹿茸、冬虫夏草等贵重药物可以另行煎煮,汁液直接兑入其他药液服用。
冲服:牛黄粉、三七粉、麝香等可直接用药汤冲下。
服药的讲究
服用中药能否奏效,除了处方是否对症,还得讲究服药的方法和时间。因为在不同的时间服药,药物疗效差异很大,所以合理选择服药时间,才能发挥中药的最佳疗效。
服药时间
清晨服药:清晨空腹宜服用具有滋补作用尤其是滋补肾阳的药物,以利于滋补药物的充分吸收;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用,可使药物迅速进入胃肠,并保持较高的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利水渗湿药、催吐药均宜清晨空腹服用。
上午服药:上午宜服用益气升阳药、发汗解表透邪药。李东垣认为:“午前为阳之分,当发汗;午后阴之分,不当发汗”,还强调益气升阳药在午前服用。罗天益进一步提出,益气升阳药之所以午前服用,乃“使人阳气易达故也”。
下午服药:下午或入夜宜服用泻下药(如大承气汤)。李东垣认为:“泻下药乃当日巳午之后,为阴之分时下之。”其他医家亦都认定泻下药不宜在午前服用。
服药次数
一般来说,中药汤剂通常每天口服 2 次(上午9~10 点,下午 3~4 点,服用吸收效果较好)。但急性重病则不拘时间、次数,应根据医嘱,尽快服药或频服,有的甚至可每隔 1~2 小时服 1 次,或每隔4 小时左右服 1 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药力持续,有利于更快地缓解症状、减轻病情。慢性病则要按时服药。
服药方法
服用方法分热服、温服、冷服 3 种。一般而言,发汗解表药和温补药宜温服;祛寒药、治疗关节痛和溃疡病的药宜热服;清热解毒药宜冷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