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幼儿沟通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6岁幼儿沟通中的常见心态

心态决定沟通方式。前文那些错误的沟通方式,是因为以下这些不当的心态。

焦虑

正如前文所说,中国家庭目前的普遍现状是——焦虑的妈妈,缺位的爸爸和心不在焉的孩子。爸爸的缺位使妈妈承担了更多的育儿重担,而育儿是极其辛苦的一件事,这导致了妈妈的焦虑。虽然说3岁之前,孩子更需要的是妈妈。但如果爸爸能做好辅助工作,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妈妈的焦虑。另外,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过于紧张,过于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无法放松地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以及自己的生活。这就很容易导致他们唠叨、抱怨、挑剔和指责孩子。这些不当的沟通方式与其说是在和孩子沟通,不如说他们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缓解自己的焦虑。

我所接触的有不少这样的父母: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活泼,性格怪异不合群,妈妈焦虑得不行;孩子字写得不好,妈妈拼命纠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不如其他小朋友,妈妈以为孩子有心理问题。其实比起孩子,更需要改变的是父母。孩子正处于人生的开始阶段,各方面表现不好很正常,就算某方面真的不如其他孩子,父母也不必过于焦虑,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精神胚胎”,只要能活出自我,每个孩子都可以闪闪发亮。

父母应该以更放松的心态来育儿,把关注力从孩子身上收回来一点点,多关注下自己。这样,或许你的沟通方式就会改变,不再盯着孩子的不足,心情也不会过于焦虑。

讨好

和焦虑得总是批评指责孩子相反,另外一些父母则总是讨好孩子。“不想吃鸡蛋,好好好,不吃鸡蛋,我们吃肉。”“晚上不想一个人睡觉,好好好,妈妈陪你睡。”“妈妈今天没有买到你想吃的泡芙,对不起,妈妈明天再去给你买。”在孩子面前客气得不行,步步退让,好像欠了孩子什么似的。这种小心翼翼讨好孩子的心态,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有一些是因为父母本身就是讨好型人格,和谁相处都是这样。还有一些父母并不是讨好型人格,对其他人并没有这种心态和行为,唯独讨好孩子。究其原因是没有自我,把孩子当作自己生活的中心,恐怕孩子不高兴。

讨好孩子的后果是,一是加重了孩子的全能自恋感,使他们认为“这个世界的确是围着我转的”,形成任性妄为的性格。二是反感讨好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因为讨好人格是用一个“假自我”在和孩子相处,小时候他可能觉得这样的父母挺好,自己可以“为所欲求”。但长大了他并不会亲近这样的父母。因为我们都不会真正爱上一个具有“假自我”的人。如果我们无法触摸到一个人真实的灵魂,就不会真正地爱他。我身边就有一位这样的母亲。小时候孩子不咬别人,只咬她。长大了,孩子却不喜欢和她待在一起。还有这样一位单亲妈妈,无论孩子有多么过分的言行,她总是忍让。结果孩子成长为一个极其叛逆的问题孩子,对辛苦的妈妈丝毫不懂得感激。所以,讨好式的沟通并不能得到孩子的感恩,反而会让孩子反感。

缺乏边界感

不是过于苛责,就是过于讨好,这些极端的沟通方式究竟是怎么产生的?这是由于我们与孩子之间缺乏边界感。虽然幼儿在生活中需要父母全方位的照料,尤其是在3岁前。但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他的著作《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中说:从五六个月开始,婴儿的自我意识就开始发展。等他们会说话以后,就特别急于表达“不”。这是孩子在划清界限,捍卫自己的独立性。在3岁以后,孩子会初步形成自己的个性,这是心理独立的里程碑。这个时期,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不再是“共生”,而是“二元”——孩子和父母争夺“我的事情谁说了算”。妈妈认为,你什么都不会,得听我的。所以妈妈不断地批评、指责孩子,借此控制孩子。孩子则不断地闹事,企图摆脱妈妈的控制,争取独立权。妈妈看到孩子不受自己控制,认为孩子出现了问题,陷入焦虑。讨好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控制——我对你这么好,我们不能有界限。

这其实都是在干涉孩子的独立性,没有树立起边界感。孩子的成长过程是这样的,一边依赖父母,一边挣脱父母,走向独立。但有些父母对这些既不了解也不甘心,于是在与孩子相处和沟通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摩擦。

不关注孩子的感受

孩子:“妈妈,这个冰激凌可好吃了。”

妈妈:“哎呀,你怎么把衣服、地板弄得这么脏。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吃冰激凌的时候要小心点。一天我得收拾多少次呀!”

孩子:“妈妈,这个玩具真好玩!”

妈妈:“当然好玩了,花了那么多钱买的。你小心点玩,别弄坏了。成天就知道玩,不知道大人赚钱有多辛苦。”

这一类父母,无论孩子和他沟通什么内容,他都能迅速切换到自己的世界,然后开始表达自己纷乱的情绪,顺便再把孩子教育一番。或者只看到事情,就事情发表一通自己的看法,却不关注孩子的心情。当自己的感受不被关注时,孩子其实也不太关注父母说话的内容,甚至还会抵触。所以这种沟通是沟而不通——孩子和父母各说各的,但谁也不是谁的听众,谁也得不到想要的反馈。这一类沟通是无效沟通,除了增加孩子的负罪感之外,没有其他益处。

这一类父母其实也是活在自己的一元关系中。一元关系,即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意志,只感受到自己的感受,看不到别人的感受。但好的沟通只会发生在二元关系中,即一个人意识到,另一个人是和自己一样独立存在着,他有自己的感受和意志,且需要得到尊重。哪怕这个人是幼儿,只要他是单独的生命,他的感受和意志就应该被看到并得到尊重。

这些幼儿沟通中的常见心态,滋生了许多错误的沟通方式,例如,挑剔、批评、指责、唠叨、冷暴力、不及时回应等,它们伤害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和关系。所以,要拥有正确的沟通方式,必须先对这些错误的心态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