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1,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2,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3;〔下德无为而有以为4〕。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5。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6。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7。
前识者8,道之华9,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10不居其薄11;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12。
【注释】
1 上德不德: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
2 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着形式上的德。
林希逸注:“‘不失德’者,执而未化也。”
3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无心作为。“以”,有心,故意。
林希逸注:“‘以’者,有心也。‘无以为’是无心而为之也。”
傅奕本、严遵本、范应元本“无以”作“无不”。
朱谦之说:“碑本作‘无以为’,是也。……‘上德无为而无以为’,较之‘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于义为优。”(《老子校释》)朱说是。帛书乙本正作“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4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有以为”和“无以为”说的是有没有模拟造作。有模拟造作就是“有以为”,没有模拟造作就是“无以为”。(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疑是衍文,帛书甲、乙本无此句。当从刘殿爵、高明之说,据帛本删。
刘殿爵说:“帛书本作:上德无为而(甲本以上二字残缺)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甲本以上二字残缺)以为也。上义(此字乙本经涂改)为之而有以为也。
王弼本作: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傅奕本作:上德无为而无(此字原脱,据马校补)不为,下德为之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下义为之而有以为。
帛书本是三分,上德、上仁、上义,文中‘无为’与‘为之’相对,‘无以为’与‘有以为’相对。上德居上,既‘无为’又‘无以为’;上仁次之,虽不能‘无为’尚能‘无以为’;上义居下,既不能‘无为’又不能‘无以为’。上、中、下层次分明。王弼本加上‘下德’作四分,结果‘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与‘上义为之而有以为’相重复。傅本‘上德’句作‘无为而无不为’,‘下德’句作‘为之而无以为’又与‘上仁’句相重复,这样显见《老子》文句原来是如帛书本作‘三分’的,后人改作‘四分’时,改得不得其法,便陷于重复。原来都是句与句之间相对,但傅本改‘无以为’作‘无不为’便与上文‘无为’相对,成为句中相对而与全文体例不合。要之,作‘无为而无不为’不论是在傅本抑在《韩非》都显然是后人所改。”
高明说:“帛书甲、乙本无‘下德’一句,世传本皆有之。此是帛书与今本重要分歧之一。《老子》原本当如何?从经文分析,此章主要讲论老子以道观察德、仁、义、礼四者之不同层次,而以德为上,其次为仁,再次为义,最次为礼。德仁义礼不仅递相差次,每况愈下,而且相继而生。如下文云:‘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德仁义礼之间各自差距如何?老子用‘无为’作为衡量四者的标准,以‘无为而无以为’最上,‘为之而无以为’其次,‘为之而有以为’再次,‘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最次。据帛书甲、乙本分析,德仁义礼四者的差别非常整齐,逻辑意义也很清楚。今本衍‘下德’一句,不仅词义重叠,造成内容混乱,而且各本衍文不一,众议纷纭。如王弼诸本衍作‘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则同‘上义为之而有以为’相重;傅奕诸本衍作‘下德为之而无以为’,则同‘上仁为之而无以为’相重。由此可见,‘下德’一句在此纯属多余,绝非《老子》原文所有,当为后人妄增。验之《韩非子·解老篇》,亦只言‘上德’、‘上仁’、‘上义’、‘上礼’,而无‘下德’,与帛书甲、乙本相同,足证《老子》原本即应如此,今本多有衍误。”(《帛书老子校注》)
鼓应按:刘、高之说甚是。当从《韩非》及帛本作四分法,即“上德……上仁……上义……上礼……”,“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为汉时(帛本之后)所衍入。
道家对世风的序次皆为四层,即“太上”、“其次”、“其次”(或“其下”)、“其下”(或“太下”),秦汉前无此“五分法”。
与十七章参读:“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即“太上不知有之”。“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即“其次亲而誉之”。“上义为之而有以为”即“其次畏之”。“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即“其下侮之”。
5 攘臂而扔之:伸出手臂来使人们强就。
林希逸说:“‘扔’,引也。民不从强以手引之,强掣拽之也。只是形容强民之意,故曰‘攘臂而扔之’。”
6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韩非子·解老》作:“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文义较完。今译从。
7 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薄”,衰薄,不足。“乱之首”,祸乱的开端。
张舜徽说:“在阶级社会中,统治者多为之方以困折人。凡所立制度仪节,皆所以屈抑群下使伏事己也。礼文繁缛,众所不堪。……礼文大备,则统治者控驭被统治者之具愈密。民不堪命,则群起而攻杀之。”
8 前识者:“前识”,指预设种种礼仪规范。“者”,提顿,无义。
范应元说:“前识犹言先见也。谓制礼之人,自谓有先见,故为节文,以为人事之仪则也,然使人离质尚文。”
9 华:虚华,非实质的。礼仪规范乃道之“其次”者,故曰“华”。
10 处其厚:立身敦厚。
河上公注:“‘处其厚’者,处身于敦朴。”
11 薄:浇薄,指“礼”。
12 去彼取此:舍弃薄华的礼,采取厚实的道与德。
【今译】
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所以实是有德;下德的人刻意求德,所以没有达到德的境界。
上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无心作为;上仁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无意;上义的人有所作为且出于有意。上礼的人有所作为而得不到回应,于是就扬着胳臂使人强从。
所以丧失道就会失去德,失了德就会失去仁,丧失了仁就会失去义,失了义就会失去礼。
礼,标志着忠信的不足,而祸乱的开端。
预设的种种规范,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浇薄;存心笃实,而不居于虚华。所以舍弃薄华而采取厚实。
【引述】
本章立论的动机,实有感于人际关系愈来愈外在化,而自发自主的精神已逐渐消失,仅靠一些规范把人的思想行为定着在固定的形式中。老子的感言是十分沉痛的。
老子从居心上来分“道”、“德”、“仁”、“义”、“礼”这几个层次。无形无迹的道显现于物或作用于物是为德(道是体,德是用,这两者的关系其实是不能分离的)。老子将德分为上下:上德是无心的流露,下德则有了居心。“仁义”是从下德产生的,属于有心的作为,已经不是自然的流露了。到了礼,就注入勉强的成分,礼失而后法(古时候“法”实内涵于“礼”),人的内在精神全然被斫伤。
在老子那时代,礼已演为繁文缛节,拘锁人心,同时为争权者所盗用,成为剽窃名位的工具,所以老子抨击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一方面批评礼对于人性的拘束,另方面向往于道的境地——自然流露而不受外在制约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