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悦 9问9答
歌德说:“一个人知晓如何度过这一生,是从相信自己的那一刻开始的。”
一个人,要做真实的自己,要无畏表达自我,并非轻而易举,有时甚至困难重重。
数字9在我看来,更像一个综合体,具有包容度和爱。将它与数字1—10相乘得到的数字的十位和个位相加,又会出现9。新数字的出现,就如人生里出现的变动和变故,会让心中的“9”出现动摇,甚至使自信心受到波动,使自尊心受到创伤。一些庞大的数字的出现会弱化“9”的存在感,就像我们在生活里会因突然闯入的优秀者而妄自菲薄。我们用自己的短处去与其他人的长处做比较,并在内心深处把自己当成“受害者”,忽略了我们始终是那个“9”——无可替代的“9”。愿你像“9”一样,终会等到“众数之和”的出现;愿你能勇敢“做自己”,如“9”一样勇敢接纳和融入世界,不因外界新鲜元素的加入和碰撞而逃避;更重要的是愿你在每一次无畏真实的经历中,获得力量、勇气和自信,学会接纳自己、包容世界,不自卑,也不自私,以利他之心为他人带来温暖和快乐。
第1问:如何看待现在的自己?
答:脸可以“坠”,心不能“垮”,“兜”不住,就让它自由落体。
20多岁熬夜后补个美容觉,第二天脸上还能有“一捏一兜水”
的效果;30岁一过,就算别人一口一个“逆生长”,我们自己也明白喝完酒、熬完夜的垮脸和力不从心,绝对不是补个觉就能恢复的。身边的年轻人郁郁葱葱,我们除了感叹一句“年轻真好”,其他说什么好像都会在现实面前败下阵来。我很快就要进入40岁了,也不能不接受地球引力太强大的现实了。出来“混”,早晚要“坠”的,能兜就兜住,兜不住,就真实地让它自由落体吧。不开滤镜,不做美颜,是我做自媒体以来,近500个视频最大的特点。想年轻吗?想。想好看吗?想。想忘记现在的样子吗?不想。因为我很爱每天的自己。滤镜多了,我怕忘了自己是谁。
第2问:你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答: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是自己说了算。
你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可以养活自己吗?
你有5根手指就可以统计出来的朋友吗(不求多但求精)?
你30岁前就开始为自己存养老金了吗?
就算没有“铁饭碗”,你会因为“鸡蛋挂面不锈钢盆”[1]被人忽悠吗?
你有在生理上和精神上与你合拍的伴侣吗?
你能享受孤独吗(不是忍受是享受)?
如果你能享受孤独并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你就能让自己感到快乐。如果能挣脱束缚,活出自我,孤独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我妈经常念叨:“趁着年轻,只要不犯法,不伤天害理,你想干吗就干吗。”年轻时什么都想吃,什么都能吃,什么都爱吃,就是没什么钱;长大后,钱有了一些,但没了胃口,能吃却不想吃了。
没钱时吃不起,有钱时吃不了,终是不完美,终归有遗憾。但只要你觉得舒服,怎样都可以。
第3问:你如何理解原谅和宽恕?
答:理解别人需要自己“流血”。
原谅谈不上,宽恕有点难。这样才能避免让别人的错误伤害自己很多年。原谅是对方做出我们希望的改变后,我们做出的反应和行动。比如有人向你道歉了、认错了,我们才开始考量是否要原谅这个人。而现实里得寸进尺的人太多了,我们怎么可能一一原谅呢?理解别人需要自己“流血”,之所以会受伤,是因为我们的焦点始终在别人身上,没有考虑过自己。虽然表面上我们睚眦必报、凶神恶煞,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了,但没有意识到我们最终是因别人的错误纠结了很多年。
如果说原谅的对象是他人,那么宽恕的对象一定是我们自己。当我们开始意识到,让别人犯下的错误伤害自己多年非常不值得时,就算不能坦然去“恕”,也得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宽大。宽大的心,不是让你去忘记,而是让你放过自己,与委屈共存,与痛苦共生,与悲伤握手言和。
被恨的人没有痛苦,恨的人却遍体鳞伤。
第4问:如何形容近10年的自己?
答:一个公式:等待+接受+改变+放开=成长。
28岁时,以为自己领略了世界的全貌,殊不知自己其实连世界的一角都还没有看清楚。28岁时,以为单枪匹马可以敌过千军万马,可若没有十年磨一剑的积淀,终究实现不了金戈铁马的壮志。
《一个人的朝圣》里说:“给予和接受都是一份馈赠,既需要谦逊,也需要勇气。”我们需要勇气去接受不完美,需要勇气去接受因不完美而产生的焦虑,需要勇气去直面各种错误,更需要勇气去接受普通、渺小和平凡。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我会对十年前的自己说:接受平凡是这场修行的第一课。因为只有接受了平凡,我们才能认清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改变自己在生活里的态度、在职场中的心态和在亲密关系中的姿态。接受平凡并不意味着成为一个平庸的人,它强调停止抱怨命运的不公、打破原地不动的束缚、离开舒适圈去迎接未知的残酷挑战。
你能看多远,就能走多远;你的心有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大。
人和花是一样的,你要给予自己极大的空间,才能自由生长。心理学里有个词叫作“花盆效应”,说的是如果人在“花盆”中待久了,就会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如果不去改变,我们或许将永远生活在命运安排好的“花盆”里。请把“我要是……”这样的假设从生命里去除,这样的假设只会让自己对现状越来越不满和愤怒,我们必须摆脱这个好看不好用的“花盆”。
18岁前,我们尚且有资格去抱怨几句,因为毕竟那时的我们像父母身上的“挂件人偶”;过了18岁,谁的人生谁做主,“挂件人偶”的角色将被重新定义。在那时,我们的人生犹如“破茧而出”前的定格,有分离的剧痛,有重塑的撕裂,期间如果我们不能解开枷锁,放下痛苦,就不会重新认识自我。人生没有一世顺遂,生活也不会按谁的意愿走。我还是想和十年前的自己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记得告诉自己:“想不想的事情一定想,做不做的事情一定做,行不行的事情一定行,说不说的事情看情况说。”
第5问:这些年如何熬过了身体的病痛?
答:“谢谢让我生病了。”学会调侃自己的疾病,悲剧也能有喜感。
我会用我自己的经历说:“谢谢让我生病了。”一定会有人问我怎么会把疾病当作老天的一份馈赠?多年前,我带着病痛和久治不愈的委屈、焦虑的面容、抑郁的情绪,走进一位医生的办公室。
我竹筒倒豆子一样,叙述了所有疾病给我造成的肌体反应,我哭着说:“我就像脑袋上带着一个定时炸弹,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犯病,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医生抬头看了看我,然后说:“你是来看病的,但你自己知道自己怎么了。与其说你是来看病的,不如说你是来找救命稻草的。如果你指望一两剂药就能药到病除,那不可能。你要学会与病共存,学会耐心等待,学会让它成为你生命里的一部分。”
在过去几十年里,我把吃药和忌口当作一种修行。我不再期盼我服的药能立竿见影,也放下了彻底治愈的奢望和幻想。曾经我苦恼为什么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后来,我学会了感恩和接受。在我没有犯病的时候,我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出门、工作、出差,甚至旅游,当我的“定时炸弹”启动的时候,我也可以等待煎熬的时刻过去,然后告诉自己噩梦快醒了。每次大病初愈后的平静,都是生活赐予我的恩惠。
只要你自己接纳了现实,学会调侃自己的疾病,外界的一切逆耳忠言都会变得顺理成章。我给各位打个样,比如我想在自己百年之后把身体器官捐献出去,为此,我和很多医生朋友探讨过,他们说实施起来有点困难。捐个口腔部位吧,天生发育不好,牙骨缺失,牙瘤横生,每年敲敲打打,也就剩个舌头暂且完整;捐个心脏吧,天生患高脂血症;捐个脊柱、腰椎吧,梅尼埃[2]外加颈椎不适做过多次手术;捐个膝盖吧,外出旅游时桥塌了、人坠了,幸亏那时太胖卡住了腰,一条腿挣扎着耷拉在桥面上,另一条腿韧带撕裂,现在一遇阴天下雨就要自行消受疼痛。
本想来一场严肃且庄重的捐赠,到最后成了“除了铃铛不响哪都响”的“二手车事故勘探现场”。写到这里,我自己都乐了,一场现实的悲剧,句句带着喜感蹦跶着出来了。
第6问:如何面对年龄和身材焦虑?
答:少攀比,少自虐,少听“蝲蝲蛄”叫,少想“百年以后”。
梁实秋说:“人的年纪就像钟表上的时针,慢得使你几乎感觉不到它的移动,但一天天一年年的,总有一天你会蓦然一惊,已经到了中年。”但您也别因为中年了就把自己放弃了,任何中年人都有“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机会。中年危机更像一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纠结战”。
年轻时,对于有人过了35岁就觉得恐慌嗤之以鼻,自己到了这个岁数才明白,这种恐慌其实就是心理和生理上的“欲哭无泪”。恐慌的不是年龄的增长、数字的变化,而是在别人的标准里论输赢。前一天梦想很丰满,第二天身体和心情很骨感。
看着年轻人为了完成KPI,熬夜加班夜宵“刷刷刷”;自己一有压力,头发就像富士山的樱花“哗哗哗”。对于社交媒体上“身材焦虑”“容貌焦虑”的话题,就算做不到“两耳不闻‘平台’事”,也别随便拿自己当参照物,没事就和自己较劲。
如果实在忍不住,咱就关起门来偷偷摸摸地实验一下。如果不成功,纯当自娱自乐了。但有一点咱得谨慎,虽然“剁了手,死了心”比心里“种着草”来得痛快,但对于让别人在自己脸上动刀的事,还得三思而后行。
捯饬不成功就当自娱自乐了,这“动刀”后万一不如出厂设置,咱可没有初始化按钮,到时候就只剩倒也倒不完的苦水了。“真老了”“变丑了”“太胖了”……这些个“蝲蝲蛄”叫,有没有让你关注自己一年一次的体检?有没有让你把各项指标都控制得相对稳定?如果有,那就行了。
至于其他的,难道听蝲蝲蛄叫你还不种地了?至于“百年以后”的事,有点远,少想点离开前那些事。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谁也说不准,可适当提前规划自己和家人的一些事,比如我20岁有了第一笔收入时就开始“筹划”,到现在将近20年过去了,渐渐地不再对“百年以后”那么忐忑了,甚至觉得有些美好。
温情提醒,也少把这点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扪心自问:自己能对父母管到什么程度?我在海外工作多年,父亲心梗需要手术,从买机票到飞回北京,将近20小时,我抵达时父亲早已平安下了手术台。有时候会想,到了我们风烛残年的时候,我们的下一代会不会比我们还要“累”、还要“忙”?算了,甭想了。人的命,天注定,尽人事,顺天意。
第7问:如何成长为今天的自己?为什么?
答:选择像“海绵”一样生活——培养吸收力和复原力。
大家有没有想过可以把自己看作一个产品?互联网公司研发新产品时都会实行最简化可实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策略,也就是根据客户反馈验证、改进自己的产品,目的是让产品很快成型,迅速推向市场,实现利益最大化。
把产品做到最好,收益才可以纷至沓来。即便产品在很多人眼里已经是精品了,还要不断地更新完善。
放到每个人身上,我们是否思考过:在职场磨炼多年,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足够完善吗?现在还在快速进行自我迭代吗?你的“市场份额”有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小?像海绵一样生活,也是希望让自己这款产品加速迭代,在矫正自己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吸收力,只有让自身能力与公司需求契合,自我价值才能无限放大。
能力越稀缺,价值就越大。我们刚毕业时,竞争力没有多强,仅凭一张文凭做敲门砖,就希望被职场前辈认可,试图用“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方式,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几年后,你也许会发现,能力是否被认可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是否被需要才更加重要。如果此时还靠文凭吃老本儿,就别再问老板:“凭什么升职加薪的不是我?”因为你没有“迭代自我”,没有让领导发现你,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
公司考虑的是利益和成本,其次是需求和稀缺性,目的是创造价值和提高效率。公司招人讲究性价比,说白了就是你能否用你特有的认知,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正所谓“认知不变,结果不变”。拥有迭代自我的意识和不断改变的认知,才能持续给自己和公司带来效益。我不是制造焦虑,而是鼓励各位走出舒适圈,像海绵一样吸收,拥有不同的背景知识,为自己的持续成长积攒底气。
像海绵一样生活,是像海绵一样拥有强大的吸收力,吸收智慧并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像海绵一样生活,甭管它是湿的还是干的,攒足了底气,拧干了才有强大的复原力。我们在吸收的过程中可能会遭受挫折,感到恐惧、悲伤,甚至羞耻,可能会忘记初心,变得扭曲、膨胀。
因此,底气过足时,就得找个明白人,替自己挤挤海绵里多余的水分。当然,也要时不时地在阳光下接接地气,晒晒海绵里因人云亦云而滋生的“细菌”,然后如海绵一样,恢复自己原本的模样。
第8问: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答:我还是想成为我自己——狂热地追求生活,深情地热爱自己,温情地疗愈人生。
卡伦·霍妮说:“我们一方面希望统治一切人,另一方面又希望被一切人爱;一方面顺从他人,另一方面又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们身上;一方面疏远他人,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他们的爱。正是这种完全不能解决的冲突,控制着我们的生活。”这种冲突也阻碍着我们成为想成为的人。
拿这本书来说,做市场的朋友问我希望它销量如何。我想说,对于销量没有期待,对于内容用心对待。
按我妈的话说:“这本书会大卖,除非没人买。”这话我竟然挑不出一点毛病。
第9问:想和10年后的自己说什么?
答:没想好。很期待。未完,待续吧。
[1]网友用以描述部分商家不良获客手段的调侃用语。——编者注
[2]即美尼尔氏综合征,其病程多变,以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和耳鸣为主要症状。——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