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奇谏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蒋伊绘图谏康熙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监察御史以绘图方式反映民间疾苦,规谏康熙皇帝推行安民政策,被世人传为佳话。这位监察御史的名字叫蒋伊。

蒋伊(1631—1687),字渭公,江苏常熟人。青年时代即‘‘负经世志”。康熙五年(1666)举于乡,十二年(1673)成进士,遂奏进所著《玉衡录》、《臣鉴录》,“《玉衡》者,言君道;《臣鉴》者,言臣道”,康熙帝“有旨留览”,并选为庶吉士。十四年(1675)散馆后授监察御史。

蒋伊入朝做官之时,正值三藩之乱,国内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南方各省,抢人妻女的事件时有发生,鬻儿卖女者到处可见,难民比比皆是,乞讨者沿街塞路。造成这种状况,吴三桂等人当然有不可推卸的罪责。但是。清政府的一些地方官借战乱搜刮百姓,清廷的军队在收复一些失地之后大肆抢掠,也加重了百姓的痛苦。另外,清政府为解决军费问题开捐纳例,允许富家大户出资买官,也给一些贪婪之徒提供了欺压百姓的机会。所有这一切,都与清政府的政策失误有关,与作为最高决策人的康熙皇帝有关。

康熙十五年(1676),蒋伊因病辞官还乡,所经之地,千疮百孔,一片荒芜。途经省城江宁时,有大量的淮安难民露宿街头。待其回乡,又见有“江西、浙江难民百十为群,哀号乞钱,求赎妻女”。而各地的官吏又严催科税,百姓实不能堪。在家养病的几年,又值连年灾害,蒋伊更深刻认识到社会问题的严重,看到了朝廷政策的失误,遂决定复官之后一定要进谏康熙帝,以使其调整、改变政府的某些政策,安抚百姓。

为了能让康熙皇帝真正了解民情,蒋伊利用在家养病期间,将他所了解的社会问题绘成十二幅图。即:《难民妻女图》、《刑狱图》、《寒窗读书图》、《春耕夏耘图》、《催科图》、《鬻儿图》、《水灾图》、《旱灾图》、《观榜图》、《废书图》、《暴关图》、《疲驿图》。每幅图都形象生动,其忧国忧民之心完全倾注于笔端。康熙十八年(1679),蒋伊病愈复职,补广西道监察御史。他一还朝就将所绘十二图进呈,并附上一疏,详述社会之弊端及百姓之苦状。他首先介绍了江西、浙江等地难民流离失所,以及妻女被掠,乞钱求赎的情况,建议“自后新复地方,责成督抚严禁将吏掠卖男妇,使水火余生,来苏有望”。同时针对朝廷在某些政策上的失误,蒋伊又论及刑狱与铨法。他认为各地冤狱横生,在于“外省有司多以酷济贪,应令各官廨立石中庭,镌刻上谕,除命盗重案外,不许滥行监禁,擅用夹棍及株连妇女,违者治罪,庶足以儆贪残,惠茕独”。对于三蕃之乱以后开始实行的捐纳制度,蒋伊认为,捐纳知县,弊病最大,“其人未必无贤能,而不可不选择”。知县乃临民官,一旦不贤,则百姓倍受其累。因此,他建议“停止捐纳知县”。他还特别建议康熙皇帝“宜日御便殿,咨取治道,饬官常求民瘼,以幸天下”。

康熙皇帝看到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反映百姓生活的画面,以及臣子饱含深情的正言规谏,“为动容嗟叹”。他不仅非常赞赏蒋伊的意见,而且还让身边的大臣们传阅,使他们也能够了解民情,共同制定安民政策。直到第二年,康熙帝东巡,见道多饥民,还对左右近臣说:“此蒋伊所绘流民图也。”可见蒋伊以图进谏对康熙皇帝影响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