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容
立必方正,立容德
足之比也如植,手之恭也如翼。其中也敬,而外也直。不为物迁,进退可式,将有立乎圣贤之域。
——《幼仪杂箴·立》
今天,一个人的站立姿态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这个人内在的精神面貌,而我国古代圣贤对身姿体态的审美,也绝不亚于今人。据说,晚清名臣曾国藩就有一个习惯,凡是与他初次见面的下属,他从不急于交谈,而是不动声色地先观察一番,看看这个人的整体行为举止如何。如果这个人总是习惯东看看,西瞧瞧,抖抖腿,晃晃头,那仕途也就基本结束了。为什么呢?因为曾国藩认为,这些行为举止,正是内心不庄重、不沉稳的表现,此人不堪造就。其实,这一套识人术,在古代叫望气,也就是我们现代人常说的,望一望这个人的整体行为举止,便可探知这个人内在的精神面貌。
同样,一个人的站立姿态,也能衬托出一个人的气质好坏。常言道:“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在现代人的审美观里,站姿形象的审美依据,最主要是以“挺拔、端正和自信”为主导,而我们中国传统的立容之美,则完全相反,古礼一直坚持以“端正、恭敬、谦卑”为最高审美标准。
上图◎男子立容
◎ 立容要点
汉代大儒贾谊,在《容经·立容》篇里,就对立容的形体之美作了整体的描述:“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闲二寸,端面摄缨。”传统立容的动作要点是,站立时身体要端正,且保持中立。后背挺直,两肩平展。同时,脖子要直立,下巴微收,目视前方。双手要相合,且臂抱如鼓,两足重心放平。表情要庄重,帽缨要整齐。
通过贾谊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立容有三个礼节特征,值得我们学习。
特征之一:立必正方。
《礼记·曲礼上》曰:“立必正方,不倾听。”唐代孔颖达疏:“立宜正向一方,不得倾头属听左右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平时站立时,身体不可歪斜、倚站,更不能歪着头随意去倾听周围人们之间的谈话。古人认为,一个人的立容是一个人整体精神气质的重要外在体现,站得端正方可显出恭敬之心。如果成天总是含胸驼背、摇头晃脑、歪歪斜斜,会给人一种懈怠随意、不庄重之感。那怎样才能做到“立必正方”合乎礼呢?首先要“头容直”。站立时,头和颈要保持正直,不可偏斜、探脖。其次,要“气容肃”。与人交往时,控制好自己的呼吸,尤其是在庄重肃穆的场合,更需屏息静气,呼吸均匀,不可大声喘气。最后,“口容止”。“止”就是不妄动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吃饭、说话之外,嘴唇要微微闭上,这样显得庄重有礼。
上图◎陕西省博物馆·唐代仕女(垂拱之礼)
特征之二:微磬而立。
这里的“磬”,是一种古代的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古人常把它拿来比喻人站立时腰身弯腰的姿态。而微磬,指的是站立时,腰身微微往下俯折15度。这种站立姿势与上面说的“立必正方”要求并不冲突。古人一向讲究“立容德”,站立姿势也得谦卑有礼。当一个人与他人共立时,面对尊长或接受他人给予物品之时,都需微磬而立,为的就是表达谦逊、恭敬之意。在今天的山东曲阜,可以看到许多这样拱手微磬而立的孔子像。
特征之三:拱手而立。
古人站立时,需要两手交拱,然后掩放在两个宽大的袖子里面,自然地贴放在胸口至小腹中间的位置。这种垂衣拱手的站姿,在古代有“垂拱之礼”之称,是古人日常手容礼仪规范之一,也正因为有这样的说法,才有了帝王“垂拱而天下治”(《尚书·武成》)这一生动而形象的比喻。其实在今天,我们两手交拱,自然垂放于腹前的站姿,就是古代的“垂拱”,唯一不同的是,双手放置的位置稍有差异。
垂手之礼,体现了古人对手部礼仪的重视。古礼要求“手容恭”,说的是一个人在平时无事的时候,坐立行走,双手要相互握住,不可随意乱动,以显庄重。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端拿递送之际,手部有许多细节要注意:
第一,“授受不游手”。这里的“游手”,指的是单手的意思。古人在递接物品时,不论授者还是受者,都要使用双手,不可只用单手,这是礼貌问题。
第二,“奉者当心”。什么意思呢?贾公彦疏:“谓仰(举)手当心,奉持其物。”指的是,双手捧持贵重物品进献给别人时,其高度要举到胸的位置,古人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对对方最高的敬重。今天,我们虽然不需要像古人那样举到胸的位置,但在给他人递送名片、重要物品、资料文件时,也不可随意扔过去,或者从桌面上推过去,这样都显得不够尊重对方。
第三,“执虚器,如执盈”。意思是,手里拿器皿时,即使是个空盘,也要想象成里面装着东西,不可以随意拿在手里,晃来晃去。这一礼节在今天也是非常适用的,尤其在狭窄的空间内,比如在飞机上、餐厅里、电梯里,或其他人比较多的地方,手拿器皿时要小心谨慎,以免磕碰到别人。
第四,“授首不授尾”。凡是有首尾的物品,在传递给他人的时候,应该将头部朝向受者,不可以把物品的尾部朝向受者递送过去,这是对对方的尊重。此礼节同样也可以应用在今天,比如给他人传递文件资料时,多为受者着想,把有文字的一面朝向受者,以方便对方阅读。
第五,“授柄不授刃”。凡是有刃的物品,应该将有把柄的一端递给对方,把有刃的一端朝向自己。在我们身边,有人对这一细节往往不太重视,经常把物品带尖的一端,直对着别人递过去,这样的动作有可能会给他人造成一种不安全感。平时我们要多多注意,养成一个好习惯。
第六,“缓揭帘,勿有声”。在古代,家里除了门,还会挂帷幔或帘子把空间隔开,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古人进入室内,用手掀帘是有规矩的。动作要轻要慢,不要弄出声音来,如果动作幅度太大,导致帘子缠在一起,就更为失礼。在今天,有许多地方,如超市、商场门口,也会挂上厚重的门帘。经常也会遇到有人掀开门帘后,忽略一个细节,就是头也不回一下,只顾自己进去,不顾后面是否有人,便直接松开手,这样做的后果,有可能厚厚的门帘会直接打到后面的人,造成潜在的危险。尤其是进出有弹簧门的地方,更要注意“手下留情”,注意手部礼仪,进门之后养成回头看看是否有人的习惯,避免开门之后,门弹向后面的人,照顾一下后来者,尤其是老人、小孩或残障人士。
总之,诸多与双手有关的礼节,今礼其实与古礼并无二致,都需要讲究规范的姿势,以礼待人。比如,给客人端茶倒水一定要注意,手指的指尖不要碰到杯口。有杯把的杯子,拿住杯把递送。如果没有杯把,拿住杯身下端二分之一处的位置最为妥当。另外,还要控制好双手的手指,不可随意用食指指着他人。俗话说:“千夫所指,无病而死”,不是一件好事,这句话就暗含了对这种动作的忌讳。所以,用手指或握着拳头指别人,都是没有礼貌的动作。那应该用什么样的手势来指人呢?很好办,展开我们的手掌,且五指并拢,这才是正确有礼的指人方式。
◎ 立容形式
古人优雅的站姿,不只一种,根据不同的场合以及不同的交流对象,站姿也要随之发生改变。贾谊在《容经》篇里,根据一个人站立时身体向下俯折微磬的深浅,把立姿又细分为“经立”“共立”“肃立”“卑立”四种形式。
第一种,经立(标准站姿)。
经立,是古人平时常用的站立姿势,其实就是今天我们所讲的立正。在《立容》篇里解释为:“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意思是,身体要中正,微微颔首,目光平视。其次,两手相拱,掩于袖内,且放于腹前,古人把这种立姿,称作“经立”。今天我们也常看到有人双手交叠,放于腹前的站立姿势,其实就是古人所称的“经立”。
第二种,共立(微磬15度)。
共立,古人常在平辈之间使用。“因以微磐曰恭立”,也就是在“经立”站姿的基础上,腰身向下微俯约15度即可。共立姿势,需要颈部保持正直,不下俯,也不往上仰。视线随着身体微俯也要往下,最后自然地落在对方双脚的正前方,这种姿势,古人称作“共立”,又叫“微磬”。
第三种,肃立(磬折45度)。
“肃立”是下对上、晚对长的一种礼敬站姿。这种传统站姿,与我们今天所说的那种身体站得笔直,像军人般立正的肃立,是完全不一样的。传统的“肃立”,贾谊解释为:“因磐折曰肃立”,腰身磬折要比微磬度数深,需要向下俯曲约45度,“肃立”又叫“磬折”,其实与我们今天的鞠躬礼没什么区别。
上图◎女子立容
第四种,卑立(磬折90度)。
相比以上几种立姿,卑立的腰身,向下俯折的程度要深,差不多90度,故称之为“卑立”。贾谊解释为:“因以垂佩曰卑立。”在这里,先解释一下“垂佩”是何意吧。我们都知道,古代的贵族阶层都有腰间挂玉佩的习惯。在人际交往中,需要向他人俯身示敬,躬身向下俯折的度数,大多以腰间的玉佩向下垂的高低为礼敬标准。
为何以玉佩下垂为标准?须先说“磬折垂佩”之礼。《礼记·曲礼下》有云:“立则磬折垂佩。”东汉学者郑玄把这句话注解为“君臣仰俯之节”,这样我们就好理解了,“磬折垂佩”实际上是古代礼仪立容礼节之一。当臣下面见君王时,站立的姿势需磬背弯折,以示敬意。至于身体要下俯到什么程度,才算不失礼呢?古礼规定,需磬折垂佩,使挂在腰间两侧的玉佩,下垂到身体的前方,才算恭敬有礼。
由此看来,古代贵族喜好腰间垂玉佩,不仅仅只是装饰上的需要,也不单单只是一种身份上的象征,也是有其实用功能的。所以,古人在日常交往中,与他人相互行礼时,会根据对方腰间玉佩下垂的深浅,来调整自己身体俯折的度数。比如:与师长共立时,晚辈则需磬折微俯,视线也要随之向下。与此同时,还要观察师长腰间玉佩下垂的度数,自己来作判断。当对方腰间的玉佩是贴着身体的,那么自己则需躬身微俯,使腰间的玉佩离开身体就可以。如果对方的玉佩,已经下垂,离开了身体,那么自己的玉佩则要悬垂了,有时候还需碰触到地面,才算不失礼。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有点复杂?我们可以简单地作个总结,这四种传统站姿当中,“经立”是古人平时最常用的姿态,而身体俯折度数最浅的要属“共立”,中度为“肃立”,“卑立”度数最深。那么依照古礼,年龄相仿,平辈之间,可采用共立,双方微微躬身即可。如果对方是师长,他采用的是正常的经立站姿,那么作为晚辈,则要躬身微俯约15度,也就是采用共立,以示敬意。若师长共立,晚辈则需躬身微俯约45度,以肃立站姿示敬。
总之,作为晚辈,站姿一定要比尊长低一些身姿,不过,大家不要误解,在古代,这种低身姿的站立,只是一种晚辈单纯地向尊长表达敬重的方式而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正是我国传统礼仪核心之所在,如《礼记·玉藻》中所说“立容德”。何意呢?“德”通“得”,意思是当别人给你递送物品时,我们在接拿的过程中,一定要把腰身俯折下去,以此来向对方表达谢意和谦卑。在我们看来,这只是立容当中的一个小细节,但古人却十分看重,所以才有了“磬折垂佩”之礼,在今天的人际交往当中,端拿递送之间,面对尊长、贵客,身体稍做磬折,实为礼貌之举。
◎ 立容礼仪
所以,一个人如何站立?怎样站才算是合礼?我认为,古人要比今人严格得多,礼节也更为规范。《礼记·玉藻》有云:“立容辨卑毋讇(chǎn)。头颈必中,山立,时行,盛气颠实扬休,玉色。”这句话郑玄注为:“辨,读贬,自贬卑,谓磬折也。”说的就是,一个人在站立时,要保持一种好的精神和气质,谦卑而不谄媚。要学会“立容德”,一举一动要显得有修养,有德行。姿态既要规矩得体,又要有分寸感。站立时,头颈要端正,身体要直立。整体气质要稳如山,精神要如阳光般和煦,面色要如玉般温润。无论在哪里,面对他人,不可懒懒散散、无精打采、歪斜倚靠地随意而立。总之,传统立容的礼仪核心,把“尊重他人”放在了第一位。
第一,立如齐。
“齐”,指的不是整整齐齐的意思,在《礼记·曲礼上》中是这样解释的:“若夫坐如尸,立如齐。”指站立时,要像在庄重的祭祀场合那样,磬折微垂身体,以示恭敬之心。我们今天要求的站姿,虽说不会像古人那样需时时大幅度垂折身体,但“立如齐”背后所表达的恭敬态度,是值得传承的。比如,遇见尊长,作为晚辈,我们不仅要主动与之打招呼,如双方相距较远时,除了挥手致意,还可以通过身体微磬,点头致意,降低自己的身高,以示尊敬之意。
其实,躬身微磬向他人致敬,在西方礼仪当中也是一项常用的见面礼节。对他人的恭敬之心,无论到了哪个时代,都不能丢。
上图◎立如齐
第二,立毋跛。
这是古人站姿的要求之一,同时也是我们现代人的站姿礼仪。《礼记·内则》云,站立时“不敢跛、倚”,而是要把整个重心均匀地放在两足之间,平稳而立。不可以像跛脚那样,把身体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一只脚上,而另一只腿则偏跛歪斜着,那样会给人一种懒散无力、不庄重之感。
同时,在一些严肃的场合,更不可以随便倚靠他物,比如身体倚靠着墙壁、柱子等,即使身体劳累,也尽量不要倚靠上去。传统立容当中,还特意提到了“不立乎岩墙之下”,“岩墙”就是那种残败、随时有可能坍塌的墙壁,不要随便站立或倚靠。看来,古人的安全意识,一点儿都不比现代人差。所以,对于那些有潜在危险的地方,比如广告牌下面、脚手架下面、悬崖边、火车道旁等,我们都应该有意识地避开,以免发生危险,酿成悲剧。
第三,毋摇髀。
一个人站立着的时候,不能抖腿摇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这样做,而且变成了一种习惯性的动作,看起来既不雅观,又显得不够庄重。我们中国人自古至今,对抖腿这种不良的习惯性动作,其实是比较忌讳的,迷信抖腿会把身上的福气抖掉。当然这种说法是不可信的,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抖腿会让身体从视觉上产生一种不稳定感,在人际交往当中,尤其是双方初次见面之际,对方对你的信任度就不会太高。所以说,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立,有抖腿习惯,尽量要改掉,以免影响人际交往形象。
第四,立不中门。
除了要有一个良好的站姿形象外,还需注意场合、地点。“立不中门”是古代作为人子的礼节,作为人子,一般不得站立在正门的中央。
古代的房屋结构,具体哪个位置算是正门呢?在小说《红楼梦里,林黛玉初入贾府时,对正门的位置有这样一段描写:“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古代的大户院落,把大门叫正门或中门,很少开,只有婚嫁大事或迎接贵客、上级官员才会走正门,正门的东西两侧还有角门,也就是侧门,一般的人或家里的晚辈,不从正门走,而是从侧门出入的。古礼讲究“立不中门”,此门为正门、家门。少者“立不中门”。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疏》中有云:“今云‘不中门’,谓棖(chéng)闑(niè)之中是尊者所行,故人子不得当之而行也。”大门两旁所竖的木桩中间位置,是尊者所立之处,所以作为卑者,比如家里的人子或者地位较低的宾客,不得立于此。
坐席也需如此。当晚辈与尊长同坐时,晚辈须靠着席子的一端坐,不可居中而坐。若与尊长同行,中间的行道要让给长辈行走。反之,不懂礼节,分不清场合,随心所欲,都属失礼失敬之举。
同样,我们把“立不中门”的古礼,延伸到今天的生活当中,比如,在公共场所的道路、门廊、走道、楼梯等一些狭窄之处,我们尽量“立不中道”,不站立在中间,或不长时间停留,不与同伴驻足在中间攀谈闲聊,以免妨碍其他人上下、进出,或造成拥堵。如果实在需要停留,我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移步到门廊、台阶的旁边,让出中间位置,多替别人着想一下,这样做才比较妥当。
◎ 坐立之礼
一“坐”一“立”,两种不同的高度和姿态,在古代,某些情境下却暗含着两种不同的待人态度。什么场合该坐,什么时候该立,每个人都弄得十分清楚,不论是立还是坐,古礼规矩始终离不开一个“敬”字。
第一,“授立不跪,授坐不立”。
这句话,其实说的就是,晚辈为尊长递送物品时,坐着还是站着,在礼节上是有区别的。对于这一点,古人并不刻板,依照古礼要求,如果尊长是站着的,那么晚辈就不要坐着递送物品,以免尊长还要俯身接拿。如果尊长是坐着的,晚辈就不要站着递送,以免烦劳尊长还要站起来接拿。当然并不都是一成不变的,有一种情况除外,就是尊长的身高,如果相对较矮,那么作为晚辈,此时要多替尊长考虑,最好以跪姿(或坐姿)递送,这也是一种替他人考虑的礼貌行为。
“授立不跪,授坐不立”这一礼节,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年轻人在接人待物方面却很少注意到这一点。比如在接待过程当中,长辈或嘉宾坐着时,作为晚辈或下属,端茶送水或递送物品时,即使可以不像古人那样跪下,也应该微微躬一下身,适当降低一下自己的身高,恭敬地递过去,这就是传统礼仪提倡“尊师敬长”在日常细微举止中的一种体现,更是一种延续。
第二,侍立与侍坐之礼。
依照古礼,与尊长相处,若无特殊情况,尊长坐时,卑幼则需站立在旁。其实,这句话的用意挺多,在《弟子规》里就有更为明确的规矩:“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意思是,当尊长站着跟晚辈说话时,作为晚辈,就不应坐着,也应该离席起立。在交流过程中,长辈还没有坐下,晚辈不应先入座,要待长辈入席坐定后,有时候还要等长辈示意自己坐下,晚辈方可入座。如果双方一开始都是以坐姿在交谈,中途长辈站起来了,晚辈也应该立即站起来,以示尊敬。
除此之外,与坐立有关的还有“侍立”之礼与“侍坐”之礼。
上图◎西魏·陶俑·陕西汉中出土
家里有客人到来,作为主人一方,如果父子都在场,那么父亲会陪着客人一起坐下来交谈,而家里的年轻人,要陪同父亲,做好待客工作,须恭敬地站立在一旁,古时把这种礼节称作“侍立”之礼。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觉得,是不是有点过于严谨了!其实,侍立之礼是对来客的一种态度上的表达。一来,晚辈侍立在旁,表达的是不敢与尊长平起平坐,是向长者表示一种礼敬之意。二来,也是向长者表达自己可以随时恭候调遣。当然,尊长也不会只顾自己坐在那儿交谈,也会招呼晚辈坐下来。如果得到了长辈的许可,年轻人方可坐下,但仍然也只是在旁边陪着,听候尊长随时差遣,古时把这种礼节称作“侍坐”之礼。
上图◎唐·三彩釉陶女俑·陕西西安土门村出土
在今天,我们中国人仍会把“坐”与“立”之间的礼节,看得很重。比如,家里有客来访,作为家里成员,尤其是晚辈,不论是不是你邀请的客人,有客人来访,都需要主动起立迎接,表示欢迎。同时,还要协助父母为客人端茶倒水。当然,作为晚辈,要不要像古礼那样,在一旁“侍立”或“侍坐”,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来客只是礼节性的拜访,作为晚辈,又是家中成员,等客人入座后,可以陪坐在旁,简单与客人交流一下,不用全程参与进来。如果有事需要提前离开,一定要主动与客人打个招呼再出门,这是起码的待客之道。另一种情况,我们也不要忽略了,作为客人一方,先到者对后来的客人,也需起立打招呼,这是客人与客人之间的友好示意。
类似这样的坐立礼规,其实仍旧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延续。比如在工作中,当领导或贵宾进入办公室时,须起立说话,这是最起码的尊重。在我国小学课堂上,都有一个起立问候老师的小仪式。当老师走进教室那一刻,全班同学会集体起立,鞠躬问候。仪式虽短,背后却是中华传统美德“尊师敬长”最好的展现。几年前,国内一档著名的访谈节目,女主持人因为一个坐姿,引起了网友们不小的争议。节目受访嘉宾是一位年长的科学院院士。节目开始时,白发苍苍的院士礼貌地向观众席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主动与主持人握手,而这位年轻的女主持人,不仅不起立表示欢迎,还翘着腿,坐在沙发上与院士行握手礼。节目播出后,女主持人这一不当行为,遭到了国内某礼仪专家的炮轰。也许有人会觉得,不就是一个坐着、一个站着嘛,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吧!我想礼仪专家之所以这么在意,是因为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坐”与“立”,看似两个简单的动作,但在某些场合,却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待人态度,更反映出了一个人是否懂礼明礼,体现的是尊老敬长的修为高低。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忽略了这些小举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由这些细微的礼节组合起来的,延续数千年,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从未改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