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中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坐容

坐姿入席,敬为上

维坐容,背欲直,貌端庄,手拱臆。仰为骄,俯为戚。毋箕以踞欹以侧,坚静若山乃恒德。

——《幼仪杂箴·坐》

古人的坐姿与现代人的坐姿,完全不一样。

古有云:“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古人无论在哪种场合,都有着一套极为严格的坐姿规范,不会坐或乱坐,都属失礼行为。《论语·宪问》就记载了有关坐姿失礼“原壤夷俟”的小故事:

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们从外面回来,刚一进门,就看见自己的老友原壤,两腿前伸、岔开着懒散地坐在席上等着他,气得夫子当场训斥道:“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大概意思是说,你看看你啊,从小不守礼,不懂规矩,对兄长、朋友也不尊敬。等长大了,该有些长进了吧,可没想到,你还是老样子那么不懂礼。对家庭、对社会也没有什么贡献,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行,这也就罢了!你有幸活到现在,都一大把年纪了,何况你还是一名知识分子,仍然这么不守礼。唉,看看你自己,这和田里的害虫有什么两样。夫子边说边用手杖敲了敲原壤伸着的腿,一来是提醒原壤,在年轻人面前,你摆出这么一副粗俗无礼的样子,年轻人看到了,影响多不好啊!二来呢,我想夫子也是顺便敲打给身边的学生们看的吧,希望日常的行为举止,要恭敬有礼!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像原壤这样随性的坐姿,在古代,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是极其不尊重他人的一种失礼行为。为什么这么说呢?古人凡事都讲究中正、规矩,举手投足都需端正谦和,正所谓“故始有礼仪之正,方可有心气之正也”,一个人内心中正和气,自然而然就会外显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上,古人认为,这才是一个君子该有的表现。所以,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坐姿,背后也暗含着一门大学问,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先祖日常生活当中的民风仪俗,开启了一扇大门。

首先,让我们从古人的“席地而坐”开始学习吧!

“席地而坐”这种姿势,对于现代人来说并不陌生,但也只是一知半解,到底正确的坐姿是什么样子的呢?先秦时期是没有凳子的,那个时候的座位,就是一张席。古人席地而坐,其实就是在地上铺席,人跪坐在上面。百姓的起居生活,基本上都处在一个平面状态下,日常的吃饭、议事、睡觉等,都是席地而坐、择地而卧。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生活方式,才有了后世的“筵席”“寝不安席”这些形象生动、极富生活化的词汇。

据史料记载,我们的祖先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从商周时期开始,历时两千多年直至唐代,甚至还完整地被复制到了当时的朝鲜和日本,直至今日,日、韩等国仍然保留着席地而坐的姿势。

上图◎唐·孙位《高逸图》

◎ 席的介绍

在说“坐”姿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席地而坐要用到的最重要的用具之一——“席”。

古人日常起居时用到的席,根据用途,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叫筵,一种是席。

它的作用,类似于我们今天室内铺的地板、地毯,面积一般很大。古人把它铺在室内地面的第一层,目的就是要起到隔潮的作用,而且还整洁、美观。最早的筵,多用竹子编制。在古代,室内能铺上筵的,一般都是家庭条件不错的人家,而对于下层的贫困庶民来说,是铺不起筵的。那地面怎么隔潮呢?既然铺不了筵,就铺草蓐,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所以,古人入室前必须先脱鞋,以免鞋上的污泥尘土踏脏室内的筵。当然,进穷苦贫民的家,既然没有筵,也就用不着脱鞋了!

古人坐下时,会在身下垫上席。在今天诸多古装影视剧中,我们也都能看到,古人平时起居生活使用的家具,不像我们现代人使用的家具品种多样、摆设复杂。在汉代以前,古人室内的家具很简单,主要就几样:席、床榻、几、案等。其中,席在古代坐卧家具中是使用最早的,大多用蒲草编成,形状偏长方形。古人坐下时,会把席直接放在筵上,垫在身下,供坐卧铺垫使用。席虽说面积不大,但能与地面隔潮,还能让人长时间坐着舒服。同时,也因为可舒可卷,随用随设,轻巧又灵便,受到普遍的欢迎。胡德生:《中国古代家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年版,第33页。

对于古代权贵富族们来说,起居室必有席。有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铺席也拼奢华范儿,把家里的席装饰得非常华美。贵族们还会根据季节变化,冬天铺暖席,夏季铺凉席。凉席,大多用竹、藤、苇、草编成,个别还用上了丝麻加工编制的凉席。而暖席,则多以棉、毛、兽皮做成,既舒适又暖和。如此一来,在上层社会里就形成了一种观念:该铺席时却不铺席,是有失贵族礼仪风范的!

既然铺席如此重要,那么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就要比普通百姓家,在席礼上讲究得多,比如请尊长、贵客坐正席时,就会在地上的大席上再加铺一张小席,为的是让对方坐得舒服一些,这种铺席方式又叫“重席”。而经济条件相对差一点的家庭,家里来了贵客,即使铺不起重席,也会为其单独铺一席,这种特殊的席位,又称“贵宾席”。

还有更高级别的席礼,那就是最高统治者——天子之席。据《周礼·春官·宗伯》记述,最早在周天子时代,宫里专设一官职,叫“司几筵”,专门掌管铺陈事宜,包括对五几(玉几、雕几、彤几、漆几、素几等)、五席(莞席、藻席、次席、蒲席、熊席等)的名称和种类的辨别,以及用途和陈设位置的管理,等等。比如,每次举行大朝觐、大飨礼和大射礼之时,司几筵会严格按照礼制规定,在王的席位后面,设置屏风,屏上绣有黑白相间的斧形花纹。在屏的前面,也就是朝南的方向,会铺设莞草席,上面还会加铺一层五彩蒲席。在蒲席上面,再加上一层桃枝竹席。然后,在席的左右两端,摆设玉几,以示王的至尊地位。

由此看来,在古代,铺席陈设不单单是舒适的问题,同时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据《礼记·礼器》记述:“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三重,大夫两重。”你看,即使有权有钱,也不是你想铺几重就能铺上几重席的!当然,这只是对士阶层以上权贵们的要求,至于寻常百姓、贫困人家,就没这么多讲究了,有钱就铺,没钱铺不上席,就地而坐也没关系,不算失礼。

◎ 坐姿种类

从古籍文献来看,古人坐姿方式的变化,在时间上大概一分为二。自上古时期到隋朝,人们采取的都是跪坐方式;唐宋之后,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席地而坐的姿势,也慢慢演变成为了椅坐方式。

不论方式怎么改变,但古人对坐姿的讲究,那可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什么场合用什么坐姿,分得非常清楚。根据具体的场合,按具体的情景和交流对象,坐姿的范围、种类具体分为坐、跪、箕、蹲等不同的姿势。

正坐

正坐,又称平坐、经坐、安坐或正襟危坐。古人在正式场合一律采用正坐姿势。《孟子·正义》云:“礼者,所以正身也。”可以说,正坐是我国古代最端正、最恭敬、最符合礼仪的一种雅坐,也是“正人君子”之坐态,是古代帝王、卿大夫、士人们平时饮食、社交的标准坐姿。

那么正坐到底是怎样一种坐姿呢?汉代大儒贾谊的《新书·容经》篇里,就有对正坐的详细叙述:“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尚秉和在《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中提到:“古之坐自膝以下向后屈,而以尻(kāo)坐于足上。”大意是说,正坐时,双膝跪地,且双腿平置向后,脚背着地。两腿不能伸得一长一短,更不能交叉。臀部需要轻落在脚后跟上,同时重心微微向上提起。整个姿态,两肩要端平,后背挺直,双手规矩放于膝上,神情庄重,目视前方。贾谊对正坐姿势讲解得十分清楚,所以《新书·容经》在当时也成为了王公贵族子弟们学习优雅仪态的最佳实训教材。

其实通过贾谊对正坐的描述,我们不难看出,古人的正坐不同于跪,姿势看似轻松,其实要坐稳当,那还是需要技巧的:

首先,正坐时,臀部需稳稳地落在脚后跟上。如果臀部不落在脚后跟上,这叫跪,不叫坐。

其次,上半身的重心,不能完全都重重地压在脚后跟上。如果整个上半身需要三分力的话,正坐时则需要均匀支配力度。三分之一的重量,落在脚后跟上;另外三分之一的重量,由大小腿来支撑;最后三分之一的重量,由腰、后背来支撑就好。

最后,男女双手的放置也有区别。男子正坐时,双手不敛,掌心向下或握拳,分别平放在大腿靠近膝盖处即可。而女子的双手,则需敛手垂拱,或掌心向下,右手叠于左手之上,自然放于身前,起到遮压衣裳的作用。

说到这儿,也许有人会问,在古代不论长幼尊卑,一律都得这个正坐姿势吗?其实,古人也不是时刻都是如此的。在社交场合,根据交流对象的身份地位,正坐时的俯身深浅和视线高低,也会有所区别。贾谊在《新书·容经》篇里,对这种正坐姿势的区别具体做了说明:“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通‘恭’)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贾谊根据不同的俯身程度和视线位置,把正坐又细分为经坐、共坐、肃坐、卑坐。

经坐:正坐时,不用俯身,视线平视对方即可。经坐姿势其实就是正坐,一般用于双方身份、地位相等、相近或平辈之间,也可用于独坐。

共坐:正坐时,头微低,视线向下微俯约15度即可。尤其是与尊者交流、倾听对方说话的时候,目光需要自然地落在对面尊者膝盖处的位置。共坐,一般用于下级对上级或独坐时用。

上图◎男子正坐

上图◎女子正坐

上图◎男子正坐手位图

上图◎女子正坐手位图

肃坐:正坐时,稍低头,目光不超出对面尊者身边数尺远。肃坐一般是晚辈对长辈的礼节。

卑坐:正坐时,头完全低下来,视线落在尊者身体前方的地面上,同时手肘下垂。这是仆人对主人的坐姿,同时也是用于表达歉意、谢罪时的一种姿态。

虽说古代的正坐,会根据不同的交流对象,有不同的细微差异,但是先秦时期的正坐,并没有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那样,带有卑微、低下、顺从的特殊含义在里面。人们不论是会亲朋好友,还是读书、进食、议事,也不论是坐在席上还是榻上,不论对方的身份高低,人人都采用正坐,就连君王和群臣议事,面对臣下的跪拜,君王也需要严肃、恭谨地跪坐着,以示对臣下的礼敬之意。

跪,是正坐姿势的变形。有些学者把跪统称为“跽坐”,其实古代的跪,视具体情况不同,动作会发生细微的改变,准确一点说,古代的跪可以细分为“长跪”和“跽”两种姿势,但都属于跪的范围。

先说说“长跪”。

长跪姿势与正坐的主要区别是,臀部不用落在脚后跟上,而是上半身直起,用膝盖和脚趾来支撑上半身的重心,这种姿势相比正坐,看起来上身显得很长,所以称为“长跪”。

上图◎正坐侧面

虽说长跪是跪的一种,但却是跪坐当中最为郑重的,甚至比正坐更能体现敬重之意。一般向他人请教问题,或向对方表达感谢时,往往都采用长跪姿势。《史记·孟尝君列传》中有这样的描述:“秦王跽而问之曰:‘何以使秦无为雌而可?’”秦王听得入神而挺直身子问冯驩。这里的“跽”属跪,也就是跽坐中的长跪姿势,往往用来表达一种尊敬之意。

再说说“跽”。

还有一种“跽”虽然与“长跪”一样,也同属于跪的一种,但两者还是稍有区别的。“跽”坐,是因周围突发某种意外,身体快速由坐变成跪,有提高警惕的意思,更表示一种心情急切或紧张的状态。为了我们更好地理解“跽”与“长跪”的区别,用《史记·鸿门宴》来举个例子。文中有一段太史公司马迁对“跽”的描述,非常生动而准确。鸿门宴饮之时,项羽数次动了暗杀刘邦的念头,但一直犹豫不决。正在此时,刘邦的随从樊哙,一听帐中有情况,随即冲了进来。而此时的项羽,一看有人凶神恶煞般突然冲了进来,便很快做出了一个动作反应。这个动作,在太史公的笔下是这样描述的:“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从这段文字当中,我们可以看到,项羽原本席地正坐,身边突然发生了意外情况,他便顺势“按剑而跽”,从正坐转瞬变为跪,也就是臀部迅速离开脚后跟,耸身直腰,做出随时能拔剑而出的姿势,这就是“跽”的动作特点,即周围事发突然,随时做好起身准备的姿势。

箕踞

“箕”,顾名思义,就是簸箕。坐下来的时候,臀部会直接坐在席上,而不是落在脚后跟上。双膝不跪,两腿直接往前伸,两膝微曲呈“八”字形状,岔开坐着。同时,上身与腿成直角,整个身体姿势形状,就像一个簸箕造型,所以古人把这种姿势又称“箕坐”。

箕踞,在古代被视为一种极不规矩的坐姿。

我们熟悉的故事“孟子休妻”,正是因为箕踞而引起的。孟子有一次从外面回来,刚一走进房间,就看见自己的妻子正叉着两腿,箕踞而坐。气得孟子对母亲说:“妇无礼,请去之。”

孟子为何如此生气,还要休了自己的妻子?更何况只是在自己的卧室箕踞而已,有何不可呢?孟子是不是小题大做了呢?其实,孟子如此生气,这是有原因的。在古代,箕踞而坐是很容易“走光”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三千多年前的古人着装,还没有我们现在所谓的分裆裤的款式。大家上身穿“衣”,下身穿“裳”。裳类似于今天的裙,裳的里面贴身穿的叫“胫衣”,款式就像今天的两只袜筒,关键是没有裆,两只裤筒不相连。穿的时候,只需要把两只裤筒分别套在两腿上,上端用绳系在腰间即可。所以,这种款式虽然可以将身体的全部遮住,但行动只要稍大一点,就有可能“走光”,尤其是对女性来说,如果箕踞而坐,那可是极为不妥的行为,更何况是大儒孟子的妻子!

其实,箕坐不只是“走光”的问题,如果故意对着他人箕踞而坐,那就是对他人极大的侮辱。《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在咸阳宫刺杀秦王失败,“自知事不就”,于是对着秦王“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样一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视死如归、大义凛然之士,怎会如此粗鲁?那只不过是,刺杀行动失败的荆轲,到死也要摆出一个箕踞的姿势,来羞辱站在面前的秦王罢了!

可想而知,箕踞在古代有多么的不受欢迎。但在殷商时期,东方夷人却普遍都是这个坐姿。这和当时中原汉民族的正襟危坐姿势相比,实在是显得粗俗。为了区别开来,汉人把箕踞又别称为“夷坐”。实际上,古人跟我们一样,正坐虽是主流,但每个人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要“正襟危坐”,偶尔还是会箕踞,放松一下,不过只限于非公开场合。

其实在今天,也有跟箕踞类似的坐姿,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葛优躺”。只因演员葛优在电视剧《我爱我家》里有这么个姿势而得名。葛优演的角色,是一个较为懒散的人物,此人标志性的坐姿就是,总要把后背歪斜地靠在椅背上,同时两腿往外伸岔开,把整个身体窝在沙发里,眼看着身体要出溜下去了,但又没溜下去的状态,给人一种不可靠、没正形儿的形象。虽然“葛优躺”不是箕踞,但在公共场所或面对尊长,我还是建议,再累也尽量避免这样的坐姿,看起来确实不雅观!

蹲踞

蹲踞,整个姿态用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就像青蛙那样蹲坐的样子。整个人的两腿稍微分开,臀部不着地蹲着,古人谓之“蹲踞”,也是一种不受欢迎的姿势。

说来也有趣,曾经有网友还专门就“蹲踞”这一姿势,来了个大争论。有网友认为,只有我们亚洲人才能做这样的动作。其实不然,不仅仅亚洲人可以做,事实上,外国人也可以做蹲踞姿势。只不过在国外的大街小巷,很少看到有人蹲踞。因为看起来实在是不得体,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在国内,蹲踞而憩可是常事儿,我们在火车站、地铁里、马路边,常看到此景。平时站累了,蹲踞休息一下,我觉得无伤大雅。但是,在正式场合或公共场所,确实有碍观瞻。而且经常做蹲踞这样的动作,还会损伤到膝关节。所以,我们还是提倡在公共场所尽量避免蹲踞。

上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结跏趺坐

结跏趺坐

这是一种最安稳、又不疲劳的坐姿。整个姿态,需要两脚相互交叠,左腿放置在右腿上,再将右脚放置在左腿上,盘腿而坐,姿势很像现在的双腿盘。不过,结跏趺坐在古代不是很流行。我们从一些古代画作中可以看出,一般都是轻松场合,古人才会偶尔采用一下。

垂足坐

垂足坐的姿态,与我们现代人的常规坐法,极为相似。据史料记载,此坐法最早出现在汉代,因西域胡人引入一种叫做“胡床”的简易折叠凳而流行起来。在当时,垂足坐可谓是最新潮的坐法。具体的前因后果,我们一会儿来探讨。

通过对以上几种古代坐姿的了解,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在秦汉以前,我们的先祖对其中两种坐姿最为钟情。第一种是“坐”,另一种是“跪”。相比之下,“跪”要比“坐”更有敬意。虽说稍有差异,但两种姿态看起来,显得中正肃穆,展现了一种谦恭有礼的风范,我想,这正是为什么正坐能够延续千年的原因所在吧!

◎ 登席仪节

在今天,如果面前有一把凳子,也许有人会把椅子拖近点再坐下,或者撅着臀,就随意坐下了。今人这样的入座方式,如果回到古代贵族家庭里,我想一定是会挨板子的。在古代,不仅对每个人的坐姿十分讲究,同时,对怎么登席入座,也有一套严格的规矩。这些规矩是每个人从小都要学习的基本礼仪内容。

第一,登席要抠衣。

古人的服装下裳较长,在登席时首先需两手抠衣。就是稍微把自己的下衣前摆,提起来一点。让衣服的下端边沿大概离地一尺左右,这样一来,既避免了脚踩到衣服,造成尴尬,也不容易被绊倒。然后,在登席坐稳后,要把下衣放好摆整齐,以示对他人的尊重。

古人登席的抠衣礼仪,放在现代也是非常合适的。比如,穿裙装的女士们在落座之际,可以用双手或单手,稍微敛一下后侧的衣裙,弄得平展一点,再落座。这样一来,就避免了久坐之后裙子压出许多褶皱的尴尬。

第二,登席不由前。

《礼记·玉藻》中对登席入座的礼仪,讲述得非常清楚:“登席不由前,为躐(liè)席。”意思是,登席时,绝不可以从席的前面直接跨过去,或直接跳过去入席,这叫逾越席,属于失礼行为。正确的方法是,应该走到席的下角处,也就是席的后面,抠衣再登席。

其实,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虽然不再席地而坐,垂足高坐也需要注意礼仪细节。一般在入座时,我们应当从椅子的两侧或前方落座。常见到有人在正式场合,入座没有靠背的凳子时,岔开两腿,直接跨过椅面入座,动作看起来确实不优雅!

第三,跪起有顺序。

古人入席跪起的动作顺序,与拜礼动作不同,在文献中少有记载。专家学者各有说法,兹取其中一种阐明如下。

南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前集》记载:“凡相跪,其式用两手相叠按于右膝,左足先跪,次以右足从之,后叉手架于颈下。”入席跪坐时,需“先左后右”,即两手相叠按于右膝,左脚约退半步,先跪左膝,后跪右膝,两腿并齐跪坐席上。离席起立时,则是“先右后左”,先起右脚,再起左脚,然后恭敬起立退席。

“左脚先跪,右脚先起”的跪起顺序,据说跟古人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关。我国古代的士,都有佩剑的习惯,而且都佩戴在身体的左侧。秦汉以前,大多是青铜剑。这种剑,剑身短,可以随身佩带,坐下来也不必解下。可到了秦汉时期,剑身慢慢加长,士人入席后,为了方便入座,需要把剑解下来,放在自己身体的左侧。所以,入席跪坐之时,左脚先跪。起身时,需右脚先起,原因就是为了让身体的左侧,始终留有空间,以便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可以迅速地拔剑自卫。其实,在今天日本的剑道里,仍然保留着“左脚先跪,右脚先起”的跪起习惯。

◎ 坐席礼仪

古人的正坐,以“外正内中”的形体气象,被视为最优雅的坐姿。不过,这还远未达到古人的标准,古人对坐容还有更为严格的礼仪要求。

第一,坐如尸。

“坐如尸”的姿势,大家千万不要理解成入座后,要像尸体那样一动不动。这里的“尸”,其实是一个代表先祖享用祭品的活人。在周代,每到宗庙祭礼之时,都会在家族里挑选一位族人立为“尸”。举行祭祀时,“尸”需穿上死者的衣服,坐在先祖的座位上,接受人们的祭拜。

上图◎“尸”坐俑

这种祭祀立尸的仪规,从何而来呢?

《仪礼·士虞礼》曰:“祝迎尸。”古代祭祀祖宗,必以尸代飨。郑玄注:“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在古代,虽然人们很虔诚地祭拜,但对于摸不着、看不见的先祖鬼神来说,是否满意,是否接受这样的祭拜,摸不着也看不见,只有看到迎接而来的“尸”,坐在尸位上吃好喝好,心里才踏实。只有这样,才会更好地保佑后代子孙。曹建墩:《中国的祭礼》,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10页。虽说扮演“尸”的人有吃有喝,但毕竟扮演的是自己的祖先、神灵的形象,所以扮演者居于神位,需端坐视正,表情肃穆,才符合礼仪。当人们祭拜时,“尸”是不可以做任何动作的,只管接受人们的祭祀就行。这里,我不禁联想到成语“尸位素餐”,意思是空占着职位却不做事,白吃白喝,的确很形象!

所以,“尸坐”姿态在古代是一种权威姿势。当时的贵族或者有身份地位的男子,在公开场合都必须是这个坐法。不过这种坐姿,说起来容易,坐起来还是挺难的。身体要一动不动,还得坐得四平八稳,坐久了,谁都会腿脚发麻酸痛。如果姿势歪了,或是半道儿因体力问题,姿势稳不住了,那可都是十分失礼的。下面这个小故事,就可以力证古人“尸坐”,是需要一定体能和定力的:

唐代有一位监察御史中丞,叫敬羽。一次,他受命审查一件贪腐案件。案件的当事人叫李遵,因为此人身份地位很高,敬羽查案时,又不方便动刑。怎么办呢?敬羽观察到李遵有一副肥胖的身形,便心生一计,派人请李遵来谈话。双方一见面,便相对正坐。接下来,敬羽便开始说个没完没了,一二十分钟过去了,也不见有停下来的意思。而李遵呢,因为太胖,时间一久,双腿便承受不了,开始发麻,头脑发胀,半小时过去了,敬羽还没完没了地说着,李遵被折磨得腰酸背疼腿抽筋,中途疼痛难忍,扑倒在地上好几次。最后,李遵实在忍不下去了,只好把案情全盘托出。

都到这个份儿上了,如此这般难受,也绝不随意变换坐姿,可见古人在正式场合对坐姿的要求有多严格。试着联想一下,若是我们今人,不小心穿越到了古代,还落在了一个贵族家里,请我们喝茶容易,恐怕就一个“尸坐”姿势,也足够让我们挨上一顿板子了吧!

第二,坐必安,执尔颜。

意思是,正坐时,身体要稳,不可摇来晃去。表情要庄重肃穆,不可东张西望。

中华礼仪是一脉相承的,即便在今天,“坐必安,执尔颜”的礼仪要求,我认为也是非常适用的。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些仪规太教条,可以不必讲究,所以经常不分地点、场合,自己怎么舒服就怎么来。比如乘飞机、坐火车,有的人把自己的粗鲁当个性,为了自己一时之舒服,把双脚搭在或用膝盖顶住前排的椅背上,毫不顾及前排乘客的感受,由此而引起双方大打出手的事件屡见不鲜。所以,有时候一个人的行为,即便是一个小细节,也会像一面放大镜,折射出这个人内在礼仪素养的高低差异。

第三,席不正不坐。

如果室内没有铺席,或席位没摆正,就“不席而坐”,这是不合乎礼仪的。孔子说:“席不正,不坐。”其实说的就是席位摆放的要求。古人放置席的时候,席的四边,一定要与室内的边、墙壁平行,以显庄重,在古代又叫直席。因为如果席位没摆正,坐在席上的人,跟对面的席位就是歪的,这有失礼数,同时对客人也不尊重。这就好比现在的宴席,就餐前,主人要提前把桌椅、杯盘、碗筷对应地摆放整齐,既不能放歪了,更不可缺杯少碗。

第四,坐不中席。

这是古代为人子之礼。

《礼记·曲礼上》曰:“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奥”这个地方,在室内的西南角,在古代是尊者所处的位置,作为晚辈,不可坐此位。面对尊者,更不可坐在自己席位的中间位置,那是不尊重长辈的表现,是十分失礼的行为。

在古代,对席的要求很严格。通常一个座位一个席,按照方位分为主席、宾席、尊席、正席、偏席。入席时,每个人都要辨明尊卑席位,要知道自己该坐哪个席。

古时的席,有大小之分。“席的长度一般在六尺左右,而小席的长度则为三尺有余,分别约合今制1.4米和0.7米。六尺席与三尺席,在实际生活中的区别,可能是分别用于床和榻。”彭卫、杨振红:《秦汉风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178页。所以,古代的大席,可以容纳多人一起同坐。而小席,就仅供一人之坐。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下席的礼仪。

古代的大席,仅供四人坐。按照汉代礼制规定,如果“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礼记·曲礼上》),这是群坐之礼。古代一席坐四人,共坐时,席端为尊者之位。其中长者或尊者,必须坐在席的首端。如果有五人,则大席共四人坐,多出的一人,绝不可不分尊卑地挤在一起共坐,而是要给其中一位长者或尊者,另设一席独坐,这叫异席,又叫重席。如果是三人并坐,则中间为尊位。如果两人并坐,则以左座为尊。若一人独坐,则要居中席而坐,不可坐偏席位。一般来说,一人独坐的席高于二人席,二人席又高于三人席或四人席。虽说大席可以安排多人同坐,但相互间必须尊卑相当,才可以同席而坐,身份地位不得差别过大。如果安排不当,搞不好,“割席绝交”的事情就会发生,这也是有历史记载的。另外,在古代有三种情况也不能同席:父子不同席;姊妹出嫁返家不能与兄弟同席;男女七岁之后,也不能同席。

上图◎《讲经图》砖画·东汉·一人一榻或多人一席

如果仅仅只是陪侍在尊长身边,相对于晚辈或卑者来说,即使是独坐,也不能坐在自己席位的中间,而应该靠后一点坐。同样,坐席摆放的位置,也不要与尊长的席位并排,而应该放置在尊长席位的左右两侧或对面。

第五,徒坐不尽席尺。

完整的礼仪要求是:“徒坐不尽席尺。读书、食、则齐,豆去席尺。”意思是,无事而坐的时候,身体要尽量靠后,离席前边缘一尺左右,不要往席的前侧靠近。但读书、进食的时候,坐的位置得与席的前沿齐平。因为古代盛食物的器皿,都是放在距离席前一尺的地方,就餐时,需“食坐尽前”,尽量把身体往前挪,靠近食案,以免在吃东西的时候,食物掉落在席上,这才符合礼仪。

古代就餐坐姿,跟我们现代就餐姿势其实没什么区别。现代人是围桌就餐,进食时身体也要尽量靠近餐盘。这样的姿势,也是为了防止食物滴落在餐桌、衣服上,造成尴尬。

第六,并坐不横肱。

古人有并排同席而坐的仪规,与他人并坐时,身姿动作非常注意。不仅要端正,同时一些礼仪细节,尤其是胳膊肘,忌讳往身体两侧横着放,因为这样会妨碍到左右两旁的人。最有修养的姿势就是,尽量把自己的胳膊肘贴近身体,向内收敛一些。

且不说古代,在今天,我们身边也会有这样的人,与他人围桌就餐时,旁若无人地横着胳膊肘“左右开弓”,毫不顾忌两侧客人的感受。再如,乘飞机、坐火车时空间就更为狭窄,有些人就座时,霸道地把胳膊肘伸到旁边的座位扶手上,使他人无法安坐。诸如此类不礼貌甚至有些自私的行为,在公共场所比比皆是!

第七,敬毋余席。

这里指的是坐席之间的空间距离要适度。

古礼倡导“侍坐于所尊,敬毋余席”,大意是,陪坐在尊长贤者身边的时候,席间距离不要靠尊者贤者太近,也不要离得太远,中间不要留空席位,与尊者贤者保持“席间函丈”,坐席间大概留出一丈的空地。这样的距离,一是为了能方便服侍、请教尊长贤者;二来,也是古礼提倡的一个适度交往原则。古人认为,对于尊者贤者,仅仅只是远远地向他们心存敬畏、爱慕之情是不够的,还要主动地去亲近他们,积极与他们交流,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汲取思想上的营养,所以古人提倡“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礼记·曲礼上》)的交往态度,既要保持亲密又要保持敬重,距离恰到好处,有分寸。

第八,由下入座。

古人坐席分上下方,通常靠近尊者的一边为上,远离尊者的一边为下。古人就座时,会从坐席的下方,也就是离尊者较远的一边入座,而起身离席时,也要从席的下方离座。

第九,避席之礼。

古人席地而坐,有时为了向对方表示尊敬、谦恭,主动离开坐席,身体俯伏在地面,这个行礼动作称之为“避席”,这在古代是一种非常有礼貌的行为。

那具体在什么情况下,需行避席之礼呢?比如,当看到有贵客或尊长到来时,坐着的人需行避席之礼,以示礼貌。但“见同者不起”,见到和自己地位相当的人进来,不需要站起来。还有一种情况需避席,那就是当有其他人进来,需要和身边的主人或尊者有事情要谈,此时,作为陪侍者则需避席,当然要稍微避得远一点等候。再如,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也应该行避席之礼。《礼记·曲礼上》有云:“请业则起,请益则起。”“业”指的是古人书写所用的木板。大意是,学生向先生请教问题时,需离席站立。当先生解说完之后,如果仍然不明白,请先生再解说一遍时,也要站起来。孔子的学生曾子,每次向夫子提问或回答问题时,他都会离席,恭敬地站在一边回答。曾子避席尊敬师长的故事,一时被大家传为佳话,也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今天,虽然我们不再席地而坐了,但这种典范,又以一种新的转化方式,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社交当中,比如有贵客、领导或长辈进来时,原本在室内坐着的人,尤其是年轻人,通常应该起身相迎,主动打招呼,以示敬意。去别人家里做客时也应如此,当有后到的客人进来时,作为先到者也需起立,及时问候,以示友好。

◎ 坐姿演变

我国几千年的传统“跪坐”,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为现代的“垂足坐”呢?那些常用的几、席、榻,又是何时废除而改用桌椅的呢?

对于古代席地而坐的演变,著名史学家尚秉和先生,做了权威的总结:“盖席地之风历三代两汉,至晋而更。跪坐之容,历三代两汉以讫于唐,约数千年,至宋而革。迄于今,惟日本、高丽仍席地跪坐,合中国无有也。且高几、高案亦相因以起。凡读书、习字诸动作,亦相因以变更。此乃中国起居史上之一大革命。”具体一点说,古人席地而坐,从低处到高处,可以说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其实,抛开其他因素,席地而坐的改变,主要还是与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家具有关。既然与家具有关,那么我们就按照时间顺序,作个深入的了解。

几案与凭几坐

先秦时期,古人的家具用品,除了筵、席之外,在席前还会设置几、案,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小课桌,是一种席地而坐时的抚凭之器。

先说说古代的几。

几的功能,跟我们现代椅子的扶手、椅背差不多,它能起到缓解身体疲劳的作用。古人席地而坐,跪坐在席上时间久了,定会引起腰腿不适,于是可以借助放置在席前的几,将手臂稍微支撑在上面,稍事休息一下,起到舒缓身体的作用。

凭几时,要将跪坐的膝盖,放在几下面。然后用手肘扶于几上,来缓解压力,这样的优雅姿势才叫“凭几”或“依几”。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等到冬天,还会在几案上铺毯子以增加舒适感。

上图◎凭几·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我们不难看出,古人为了起居舒适,也会不惜花费大量心思!

古礼规定,人几在左,神几在右,但通常只设右几。即使偶尔设左几,那也是优待老者、尊者的一种礼遇。胡德生:《中国传统家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第14页。所以,古人常把“几”与老人所使用的“杖”并称。至于其他人等,只有在非正式场合,或者是关系非常亲密的人面前,跪坐累了,可以凭一下几,稍作小憩。像唐代诗人杜甫那首《白露》诗里“凭几看鱼乐”的轻松自在,在平日里是难得的。在上班或公务访问的时候,古人的自律性更强,虽席前设几,却很少凭几,身体再累再不适,正式场合下也须保持“正襟危坐”不可凭几。即使在日常,与亲朋好友相见,坐而倚几,也会被视为一种不敬、懒散的失礼行为。

上图◎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我们再了解一下古代的案。案,其实与几在用途上、形制上都较为相近。只不过当时的案,根据用途分得更细,有食案(就餐用的)、毡案(供人坐的)、书案(读书用的)等。

最后说说古代的榻。榻,在古代又称“床”,它出现在战国以后。相比几、案,榻的形制上要矮很多,但又比席高一点,有很强的承重能力。古代早期的榻,不像今天的床,不是用来睡卧的,而是和铺在地上的席并用,都是客厅里的坐具。

古人坐在榻上的姿势,与席地而坐基本上没区别,仍是双膝跪地,臀部着脚跟,以跪姿为最庄重有礼。古礼规定,坐席时,一席可以坐数人,以独坐席为尊,而榻可以共坐两人,谓之“连榻坐”,也以独坐榻为尊。不过,那个时期古人坐榻并不普遍,也只有天子、官僚、士族、富贵人家里的长者,才有资格享用,普通百姓仍是席地而坐。

上图◎西域胡床

胡床与胡坐

东汉末年,特别是永嘉之乱后,大量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五胡文化与中原文化便开始了大融合。其中,西域胡人常用的一种坐具,也被传入到了中原,汉人把它叫做“胡床”。正是这一张小小的胡床,解放了汉民族的膝盖,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

何谓“胡床”?其实就是一种能折叠的板凳,类似于今天的马扎。形制较小,用绳索连接着两个交叉的木架,可以随时收拢张开,携带轻便,在野外或狭窄处也可以使用。

胡床较小,只能坐一人,更无法跪坐在上面。如果要坐胡床,只能两腿张开,跨坐在上面。相对于习惯“正襟危坐”的汉人来说,面对这种夸张而新潮的跨坐姿势,最终还是接受了。既然是胡人传进来的,为了与本土的床榻区别开来,中原人就把这种坐具叫作“胡床”,把坐胡床的坐姿称为“胡坐”。

上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其实,胡坐与现代常规的坐法是极其相似的。胡床虽然低矮,但坐上去身体也很舒服,还能随时携带,所以在当时深受上层社会的欢迎。东汉时期,皇帝刘宏就是一位喜好胡服、胡帐、胡坐、胡饭、胡笛、胡舞的人。据《集异志》记载,“汉灵帝好胡床胡坐”是也。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页。京都的贵戚们,也纷纷效仿。同时,这股潮流风,也流行到了民间。

虽然贵族们趋之若鹜都来“胡坐”,但在正式场合以及日常起居,汉人们仍以“席地而坐”为最高标准,这仍是大家心目中最有修养、最为得体的姿势。不过,随着胡床的流行,家里使用的家具形式慢慢有了逐渐加高加大的趋势。比如日常起居用的榻,便慢慢加高了。人们既可以坐在榻上,也可以垂足坐在榻沿上。跪坐形式也逐渐有了些变化,两腿向前朝里盘曲的箕踞,开始增多。胡人用的椅子、方凳、圆凳等高型坐具,开始向民间普及。由此,我国古人沿用了上千年的“席地而坐”慢慢地发生了变化。

桌椅与垂足高坐

到了唐五代时期,胡风更为盛行。这一时期,人们的起居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各种形式同时存在,而且汉代以前的种种烦琐的礼节,也不太讲究了。虽说“正坐”仍是正式场合的规范坐姿,但“垂足坐”已然是大趋势了。

唐代初期,除了胡床外,杌子、椅子、桌子、案子、高几等逐渐普及,还出现了一种带有靠背扶手、身体可以倚靠的交椅。因高度的改变,配合交椅的高脚桌子也应运而生。尽管以前配合坐席、坐榻所用的矮几仍然存在,但从此大家开始不以跪姿晤谈了,宴饮时也用上了桌椅。所以,交椅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古人的坐法。

最初,椅子、杌子的出现,基本上是上层社会男士们的专用物品,而女性则基本不坐椅子、杌子。杌子,就是今天所谓的矮凳,没有靠背的那种。尤其是在士大夫的家里,如果女性坐椅子、杌子,会被认为是缺乏教养的行为。封建士大夫们认为,女性坐于其上,两腿仍需下垂,姿势怎么看都像“胡坐”,所以女性还是两腿向后的跪姿,最为优雅。

不过,这种禁忌到了五代时期,开始发生了变化。那个时期,古人已基本进入到了垂足高坐的时代,当然,女性就更为自由。我们可以从南唐时期的《韩熙载夜宴图》里面,寻找到答案。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室内陈设,有床、榻、屏、椅、桌、墩等各式家具并存。画中的人物,已经完全摆脱了席地而坐的旧俗,尤其是画中的歌姬乐女,也已经垂足坐在杌子上了。

到了宋代,垂足高坐基本上成为了主流坐姿。但椅子在宋代,仍属新奇高档品,后来出现的太师椅,也只有在仕宦贵族以及有名望的人家中才有。到了元明清时期,人们的坐姿则完全成为了垂足高坐,直至今天。但先秦时期的跪姿,在那个时期并没有彻底消失。只不过最初代表友好、恭敬的含义,彻底成为了封建社会里带有尊卑贵贱等级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