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1952年重整河山
1月,人们从《人民日报》上读到一则消息: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去年向苏联订购防治口蹄疫药品,把“三吨”误写成“三百吨”,层层审批,竟没有哪个官员发现有误,结果多买了297吨。官僚主义造成这样的浪费,着实惊人。
看来,治理国家,重整河山,不是件容易的事。其难处不只进城后迅速滋生的官僚主义现象,更在于一些党员干部掌权后的人生下沉得让人触目惊心。1月的《人民日报》还披露了这样一些现象:出卖财政情报,造假报告、假单据虚报领取甚至公然盗取国家资财,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吃“回扣”,包庇走私和漏税偷税,挪用公款公物从中牟利,克扣下级、欺瞒上级,挪用事业费充作机关开支,等等。
从1月起,中央政府甩出重整河山的重拳,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人们至今最熟悉的案例,莫过于原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地区专员张子善的贪污腐败。他们曾经是出生入死的红小鬼、老革命,却利用职权,盗用飞机场建筑款、救济水灾贷款、干部家属救济粮,克扣民工供应粮及骗取银行贷款等,总计达171多亿元(旧币,相当于新币171多万元),用于经营他们秘密掌握的“机关生产”。这年2月,二人被判处死刑,给那些为创建新中国立下功劳的人,造成空前震动。打“老虎”一时成为“三反”运动的代名词。
与此同时,工商界一些不法业主做的事情也让人头痛。诸如,有不法奸商用腐烂棉花做成“救急包”,高价卖给在抗美援朝前线作战的志愿军;有的用坏牛肉做成罐头,用发霉的面粉做成饼干;还有不少人拉拢腐蚀干部以牟取不当利益,或者不法经营、偷税漏税。于是,和“三反”运动同时展开的,是在工商界进行的反对行贿、偷税漏税、偷工减料、盗骗国家财产、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人们称之为“五反”。具体做法是把工商企业划分为守法户、基本守法户、半守法户、严重违法户、完全违法户5类,给予不同处理。到6月底“五反”运动结束时,这5类情况分别占10%-15%、50%-60%、25%-30%、4%,划成完全违法户受到严惩的占1%。
该说说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了。迈进新中国的门槛,要数他们的变化最大;重整河山的故事,要数他们身上最多。他们的故事,无论是昨天还是今天,都是从土地这一命根子引出来的。
年底,历时两年多的全国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能拥有一份土地,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收获、生老病死,是农民追寻了几千年的梦想。新中国帮助他们实现了这个生生不息的梦想。土地被重新丈量,3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得了7亿多亩土地和相应的生产资料。安徽省凤阳县这年的《姚湾乡颁发土地证的工作报告》记载:“发证以村为单位召开村民会(地主不参加),举行发证仪式,宣传旧契作废。土地证是合法的契约,在发土地房屋所有证的时候,群众情绪高昂。世子坟村干部捧出土地证时,群众鼓掌达10分钟。十里铺农民领证时主动向毛主席像鞠躬,贫农方桂文说:‘大红契到手,土地到家,真翻了身!’”有的农民高兴地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木牌上,深深地砸进属于自己的地界里,仿佛要硬生生地砸出生活的全部希望。1952年,全国的粮食产量超过了新中国成立前最高的年产量。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有80%的中国人不识字,人们称之为文盲。重整他们的知识和文化河山,成为当务之急。大规模的扫盲运动从这年开始。在扫盲过程中,西南军区某部文化教员祁建华,创造了“速成识字法”,可使文盲和识字不多的人,通过约150个小时的学习,能认识1500至2000个汉字。许多在旧中国没有上过学的人,都是在扫盲运动中开始睁开知识和文化的“双眼”,看清被重整的河山。
思想文化界的重整河山,也有举措。新中国成立时候,被称为知识分子的人约有20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7%。其中大学毕业有几年工作经验的高级知识分子,当时估计约有10万人。知识界这年的一件大事,是开展学习教育运动,目的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消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思想影响。学习方式是听报告,读文件,联系本人思想和单位实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知识分子们把这样的思想经历比喻为“洗澡”。
与此同时,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也在重整河山。全国高等学校进行大规模调整,合并或分拆了一些高校。比如,过去人们熟悉的燕京大学分拆后,它的文科和理科院系并入了北京大学,工科院系并入了清华大学。这次整合,奠定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
对四川人来说,重整河山的感受来得格外深刻。一条早在1910年就想修建的铁路,在7月1日那天通车了。建成全长505公里的成渝铁路,结束了四川没有铁路的历史,把成都和重庆这两个西南重镇紧紧连在了一起。通车那天,沿途出现的,是四川老百姓期待了近半个世纪的欢呼。
神州河山,就这样被重新收拾了一遍。其实,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整整三年的时间,国家生活的一个主题,就是重整河山,用标准的语言来说,叫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2年,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财政收支平衡年度。收支平衡、经济恢复与物价稳定,标志着恢复国民经济的目标已经实现。
据后来统计,1952年,全国人均消费76元,其中农民62元、非农业居民l48元,人均消费粮食197.67公斤。变化确实很大。但工业品的生产和消费,则不免尴尬,每百人平均拥有手表只有0.07只、自行车0.06辆、缝纫机0.02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