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空中落难者
探索思考
广袤的太平洋正在遭受狂风暴雨的肆虐,惊涛骇浪的上空,一只氢气球在气流旋涡之中摇摇欲坠,气球里传出绝望的呼喊声……
阅读批注
“我们又回升了吗?”
“没有!正好相反!我们在下降!”
“不是在下降,史密斯先生,比这更糟!我们是在往下坠落!”
“天呐,快把重的东西都扔掉!让氢气球回升!”
“瞧,我们已经把最后一个沙袋都扔掉了。”
“气球还没有回升?”
“没有!它在继续坠落!”
“我好像听到了波浪翻滚的声音!”
“对,你没听错,吊篮下面就是大海!”
“能听到波浪的声音,说明我们距离大海一百五十米的距离!”[1]
这时,一声嘶吼在天空中响起:“把所有的重东西全部扔下去……全扔掉!接下来我们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这是在1865年3月23日下午四点,从广袤的太平洋上空传出的零星对话。[2]
春分时节,风暴肆虐,城市被翻了个底朝天,海上也受到了强大的东北风的影响。在气流翻滚的天空,也上演了一场令人恐惧的悲剧——一只在天空中飞翔的氢气球遇到了这场强大的暴风雨,不可遏止地被卷进气流旋涡中,它在空中飞转起来,左右颠簸,仿佛是被气流这只大手随意拨动的木偶人。[3]氢气球下面挂着一只吊篮,吊篮里站着五个人。
海面上空浓雾密布,雾气缭绕,人们很难看清五个人的面目。而悬挂在氢气球下面的吊篮也已经成了狂风的玩物,它已经在天空中飞行了很远——吊篮中的五个人也不知道自己飞了多久,他们随着氢气球和吊篮在天空中转了很久,忙作一团。虽然被裹在迷雾之中什么也看不清,但他们知道自己已经处在危险的境地。[4]
吊篮一直在下降。他们已经扔掉了吊篮里的枪支弹药,扔掉了沉重的食品,可是氢气球仍在下坠。现在,五个人被困在暴风编织的网中,像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昆虫。[5]
这时,在他们的下面是一片汪洋大海,茫茫的海面上波涛汹涌,恶浪滚滚,海浪在咆哮着,一旦掉下去,肯定会成为鲨鱼的盘中餐。而从吊篮中放眼望去,周围既没有陆地,也没有渔船,他们肯定不会被人救起。[6]
到了3月24日下午两点,下坠的氢气球离海面只有一百二十多米了。
这时,吊篮里响起了一个洪亮的声音,这是一位听起来内心毫无恐惧的男人发出的声音:“所有的东西都扔掉了吗?”
“没有!还有一万金法郎!”回答的人声音有些颤抖,但仍然能听出他声音中的坚强。
紧接着,一个沉甸甸的袋子被扔出吊篮,在大海中激起一个不大的浪花。[7]
“扔了这一袋钱币,我们的氢气球回升了吗?”
“回升了点儿,但马上就会再次下降的!”
“还有什么可以扔的东西?”
“没有了。”回答的声音很坚定,让人听不出有什么犹豫。
“有……我们还可以把吊篮扔掉!”这是一个坚定果断的声音。[8]
的确,要减轻氢气球的负担,只有这最后一种办法了。将吊篮和氢气球相连的绳索割断,虽然危险,但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大家抓紧氢气球上的网,我们把吊篮扔掉!”
五个人紧紧抓住了氢气球上的网,紧接着,系着吊篮的绳索被割断了,“哗”的一声,吊篮掉了下去。我们都知道,飘浮在天空中的气球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对地心引力非常敏感。所以,当吊篮绳索被割断的那一刻,氢气球微微向上飘了一会儿。
可是,五个人并没有高兴太久,没一会儿工夫,氢气球就又开始往下坠去。从对吊篮里重物的关注改为关注气球本身,这时他们才发现,氢气球破了一个洞,气体从气球外漏,原来,这才是氢气球一直下降的根本原因。现在,五个人是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看着它,听天由命。[9]
绝望的气氛环绕着氢气球,让人感觉它坠落得更快了。
到了四点钟时,他们突然听到了狗的叫声。那是他们带着的一条狗,名叫托普,它也学着人的样子,用爪子紧紧抓住氢气球上的网子。
“托普叫了,他应该是看到了什么东西。”
一个声音大声回应道:“是陆地!是陆地!”[10]
被风吹着的氢气球已经飞跃了漫长的距离,当陆地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五个人自然舍不得移开眼睛。他们不仅是看到了陆地,更是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但是,这片陆地还在很远的地方,至少有一个小时才能飘到那里。那可是一个小时呀!氢气球里仅存的那点儿气体会不会在他们着陆前就漏得一干二净?
在这样的担心中,他们细数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氢气球明显地支撑不下去了。可是,面对生存的希望,没有人会轻易放弃!既然看到了陆地,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到达那里。即使他们不知道前方是什么岛屿或大陆,陆地上是否有人居住,他们仍然不放弃活下去的希望。[11]
然而,氢气球却听不到他们内心的呼唤,它渐渐贴近海面,几乎是擦着海浪的边缘在飞,甚至多次与巨浪浪尖接触。此时,这五个人觉得自己的命运即将到达终点,很快,气球将像扔出的石头一样,猛地扎入海中,狂怒的海浪将扑到他们的头上。[12]
在距离海岸只有四百米的时候,只听见四个不同的声音发出了相同的惊叫,原来,看起来不可能再回升的气球,在受到海浪的击打后突然升了起来,瞬间身轻如燕,向前飘荡。最后,它摇摇晃晃地落在了一片沙滩上。[13]
这是大家都没想到的结果,他们竟然从死神的手中脱险,死里逃生!大家连忙从氢气球中挣脱出来,相互搀扶着站立起来。卸掉重负的气球仿佛一只伤病痊愈的鸟儿,重新又飞了起来,随着狂风又消失在了空中。[14]
吊篮中原来有五个人和一条狗,可是落在沙滩上的,却只有四个人。可以想见,失踪的那个人肯定是被突然袭来的海浪卷走了,或许这就是气球突然变轻的原因。[15]如今,那个可怜的人或许正在冰冷的海水中挣扎。
一在沙滩上站稳,这四个幸存的人便想起了那个失踪的伙伴。还没适应死里逃生的侥幸感觉,他们就想到了自己的同伴正在经历死亡的恐怖,大家一起大声地喊叫:“他可能正在往岸边游,我们快去救他吧!”
需要跟大家说明的是,刚刚被风暴抛落在海滩上的这几个人,既不是职业气球飞行员,也不是业余的空中探险者,而是从美国南北战争中逃跑的战俘。3月20日这天,他们从里士满的监狱中逃了出来。[16]他们有着如此大的勇气逃出了战争的牢笼,却在大海上陷入这样的险境。他们是幸运的——不管是在残酷的战场,还是在险象环生的氢气球旅途中,他们好几次面对死亡,但最后都活了下来。
说起他们的故事,那就要讲到1865年2月,南北战争中,传奇的尤里西斯·格兰特将军想要突袭里士满,打败敌人,但好几次进攻都无功而返。反而尤里西斯·格兰特将军的几位手下落入了敌军的手中,他们成了俘虏,被囚禁在城中。[17]
在这几个来自天南地北的战俘中,最出名的是一个叫作史密斯的工程师。他是马萨诸塞州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是一流的学者,一位出色的工程师。他曾受美国政府委托,担任铁路部门的领导职务。这一年,史密斯大约四十五岁,他留着一头短发,胡子已经变得灰白,骨瘦如柴,双眼却炯炯有神。史密斯不仅心灵手巧,还充满智慧。最难能可贵的是,史密斯是一个坚强、乐观的人。他把一句名言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即使没有希望,也要毫不气馁;即使难以成功,也要永不言弃。”[18]
就在史密斯落入战俘营的同一天,另一位重要人物也被敌军俘虏,他叫斯皮莱,是一名优秀的报社记者,供职于《纽约先驱报》。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消息发给报社,将之刊登在报纸上,斯皮莱不顾任何艰难险阻走遍世界,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战役,每次他都冲锋在前,一手拿着手枪、一手拿着笔记本,炮弹从未让他的铅笔颤抖过。[19]因为这个原因,这位身材高大、满脸络腮胡子的大个子记者非常受人尊敬。
在很早以前,史密斯和斯皮莱就听过对方的故事,但从来没有见过面。这一次,二人一起被关进了监狱,工程师的伤很快就痊愈了,在养伤期间,二人相识。他们相见恨晚,非常投缘,最后二人约定一起逃离这个地方。[20]也是在这个时候,曾经为工程师史密斯出生入死、忠心耿耿的仆人纳布又一次来到他的身边。纳布是一个黑人,他大约三十多岁,聪明机灵、强壮敏捷,总是面带笑容,每天都乐呵呵的。他是史密斯先生的仆人,史密斯拥护废除奴隶制,早就让纳布重获自由。但当纳布听说史密斯被捕后,他毫不犹豫地来到里士满,心甘情愿地继续服侍史密斯。[21]
在里士满的监狱里,有一天,史密斯被一个人叫住,那是一个年龄在三十五岁到四十岁之间的水手,他向史密斯介绍说,自己叫彭克罗夫,同样被关押在里士满的监狱里。彭克罗夫身体强壮,常年在海上的生活让他的皮肤变得黝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搭配在一张英俊的脸上。彭克罗夫随着大船游遍了世界,参与了各种探险。[22]
在美国时,彭克罗夫遇到了一个十五岁的孤儿,名叫哈伯。这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孩子,他经常跑到大学里听最杰出的教授的课程,虽然是小小年纪,但哈伯的脑子里已经存贮着很多知识了。[23]此时,哈伯随着彭克罗夫被关进了里士满的监狱中,彭克罗夫十分疼爱哈伯。
监狱中的人都知道史密斯先生的大名。遇到史密斯的那天,彭克罗夫直截了当地问史密斯:“先生,您不厌烦里士满吗?您想不想逃跑?”
史密斯盯着彭克罗夫,小声地问:“什么时候?”
彭克罗夫眼看四下无人,轻声回答:“我们在晚上离开这里,我知道广场上有个氢气球,我们可以坐着它逃离。”
就这样,五个人约定好乘坐氢气球离开里士满。氢气球是前人留下并停放在广场上的。
到了3月20日晚上,夜幕降临,天色昏暗,浓雾弥漫,不一会儿,天空下起了雨。[24]九点半时,他们轻手轻脚地走到广场,虽然天气情况恶劣,但他们下定决心要逃跑。五个人一个接一个地爬进氢气球的吊篮中。按照工程师史密斯的吩咐,水手将吊篮里的沙包一个个扔掉。
没有了沙包的重量,氢气球变得越来越轻了。这时,一只狗突然跳进吊篮,这是工程师的宠物托普,它挣脱了铁链,跟着主人跑了过来。[25]解开系住气球的缆绳,氢气球伴着一阵突然刮起的大风飞了起来。不一会儿,氢气球就消失在空中了。接下来的几天,浓浓的大雾弥漫在半空中,在氢气球上,他们看不到地面上的一切,也不知道自己飞到了什么地方。直到五天后,他们才在一个远离里士满的海岸着陆。
阅读赏析
如何在文章开头迅速抓住读者眼球,引领读者进入情境?《神秘岛》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即开门见山,将事件中最突出、最精彩的一幕放在开篇,安排人物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出场,以对话的形式瞬间营造出高度紧张的气氛,以倒叙的手法层层铺垫,加之惊险情节一波三折,意外连连,充分激发了读者继续阅读的好奇心:这五个人是谁?他们为什么出现在狂风暴雨的太平洋上?他们又能否安全回到陆地?……好一出紧锣密鼓、夺人眼球而富有神秘色彩的海上大冒险!大胆新奇而又合乎情理的想象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不由得跟这五个“来历不明”的人建立起了“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紧密连接。
随着情节的推进,作者适时地运用补叙手法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运用白描手法介绍了五个人的身世经历,我们初步认识了这五个人,并且感受到了他们身上那种坚强乐观、勇敢果断和在绝境之中永不言弃的人格魅力。现在,他们得救了,但同时也一无所有了,神秘岛的故事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阅读延伸
1.文中最打动你的是哪个情节?为什么?
2.说一说这五个人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不管是在残酷的战场,还是在险象环生的氢气球旅途中,他们好几次面对死亡,但最后都活了下来”,除了幸运,你认为还有什么原因?
[1] 对话式开头法 开篇引用人物对话直切事件核心、展开情节,迅速将读者带入情境。简短的对话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勾勒出一个极具戏剧张力的画面,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2] 承上启下 前文以对话形式展现了事件核心,紧接着在这里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到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3] 比喻 “气流”虽无形,却和有形的“大手”一样可以“摆布”事物,而“木偶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任人摆布,这恰好是“氢气球”此时此刻处境的真实写照——任凭风吹雨摇,无法掌控命运。
[4] 远景描写、悬念 小说开头让人如临其境,那时我们由于身处“风暴中心”来不及思考;而此时镜头渐渐拉远,我们也从高度紧张的事件核心中抽离出来,一些疑惑开始浮上心头:他们是什么人?他们此行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样的?随着远近景的切换,悬念自然而然生发出来。
[5] 比喻、呼应 “昆虫”和“网”的比喻,突出了人物在暴风雨面前的渺小无力,并与前文中“木偶人”的比喻形成呼应,强调了人物处境的惊险和失控。
[6] 想象、悬念 从这段对人物所处环境的想象描写中,无论怎么看,人物所面临的都是一个没有转机的绝境。故事将会如何继续呢?在“谜底”揭晓之前,文中处处给人以悬念,令人迫切地想要读下去。
[7] 对话、对比 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和举动,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再多的金钱在大海中也激不起多大的浪花,却可能是极大的累赘,反而是“内心毫无恐惧”“坚强”这些品质让人感受到力量和希望。
[8] 语言描写 人物语言是折射人物灵魂的一面镜子,因此我们在进行语言描写时,要想清楚自己描写语言的目的,让语言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这段对话非常简洁有力,展现了人物坚定果断、临危不乱的特征,同时也能看出大家非常团结。
[9] 铺垫 抛弃吊篮已经是“最后一种办法”了,可是这样的极限操作并没有逆转事态,转而发现气球的破洞才是致命问题,这一设置大大增加了情节的张力。而这一切都是在为情节的发展做悬念铺垫。
[10] 动作、语言描写 狗的叫声打破了绝望压抑的气氛,同时也推动情节的发展——见到陆地!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这种令人激动振奋的情形下,不加修饰而简练有力的语言,是符合常理的。
[11] 直接抒情 此处运用直接抒情法,抒发了强烈而紧张的感情,而这种真切坚定的感情和绝不放弃的信念,既是属于小说人物的,也是属于作者和读者的。
[12] 场面描写、想象 这段文字描绘了气球与海面擦过时的惊险场面,既有对场景递进式的叙述描写,也有为人物命运担忧的抒情描写,而后一句更是饱含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是作者对事件做出的猜测性描写,结合比喻和拟人,将紧张气氛渲染到极致,使得叙述节奏非常紧凑。
[13] 叙述、伏笔 终于落地!但是仔细阅读这段描写,你会发现其中暗藏玄机:氢气球上有五个人,为什么是“四个不同的声音”,是作者的笔误吗?“海浪的击打”真的能让气球突然“身轻如燕,向前飘荡”吗?作者在这里埋下了伏笔。
[14] 象征想象 象征想象,是依据事物的某个特征,想象出与其契合的精神或含义,是一种从具体到抽象的想象。作者将“卸掉重负”的气球想象成“伤病痊愈”的鸟儿,而鸟儿“重新又飞了起来”则象征着解脱和自由。“卸掉重负”的是风雨肆虐后残破不堪的氢气球,而命运逆转、获得新生的是历经磨难、从未放弃的人。
[15] 呼应 果然,真正让氢气球回升的并不是“海浪的击打”,而是氢气球上的一人一狗被海浪卷走了,这里呼应了上文的伏笔,同时引起下文。
[16] 倒叙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最精彩的片段提到文章最前面,然后再从事件开头按部就班进行叙述。作者把遭遇海难这一富有镜头张力的片段提到小说开篇,铺垫至此。
[17] 补叙 这里对故事发生背景的交代,以及后文对于人物身份的描述,都是补叙手法。补叙,是对主要情节的补充和交代,它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环节,不可或缺,否则会影响故事情节的完整性。
[18] 白描 白描手法最大的特点,是用语简练、不加渲染地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对史密斯这一人物,作者便从人物出身、学识、经历、外貌以及个性特征等方面,刻画出一个优秀能干,并且乐观坚韧的中年工程师形象。后面对史密斯同伴的介绍也运用了这种手法。
[19] 举例 塑造人物形象除了在语言、动作、外貌这些基本描写上下功夫,还可以通过举例来反映人物特征。这里作者选取斯皮莱作为记者不畏艰险奔走奋战的例子,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精力充沛、勇敢顽强等特征。
[20] 叙述 这两个人身上有着相似的个性特征,即坚强乐观、勇敢执着、正直无畏等,这两个人达成“逃离约定”,为“神秘岛”的故事埋下了源头上的伏笔。
[21] 侧面描写 史密斯拥护废除奴隶制,让他的仆人纳布重获自由这件事,作者并未在史密斯出场时进行交代,而是放在了介绍纳布的片段中,这样既交代了纳布这一人物的背景,又侧面展现出史密斯的正直正义,也为接下来纳布“毫不犹豫”“心甘情愿”继续服侍史密斯的做法提供强有力的行为依据。
[22] 白描 作者通过一段简练的文字,刻画出了水手彭克罗夫强壮、英俊的外貌特征和坚毅、富有冒险精神的个性特征。
[23] 叙述 五个人物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面对困境不气馁、不言弃,而每个人物又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特征,比如工程师史密斯博学睿智,记者斯皮莱百折不挠,黑人纳布忠诚和善,水手彭克罗夫热爱冒险,而孤儿哈伯是个小小“学霸”。
[24] 环境描写 此处的环境描写,对于表达“逃离”这样一个主题起到了渲染氛围的作用,同时浓雾、下雨的天气也使他们遭遇海难变得顺理成章,使结构更为严谨和完整,一举两得。
[25] 补叙、呼应 在氢气球上时,第一个发现陆地的正是这只名叫托普的宠物狗,对于这种细节的呼应和补充交代,体现了作者的巧思,使文章结构更完整,层次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