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剪纸的传承
(一)传承人及代表作品
龙竹棚老寨会制作剪纸的人基本以男性为主体,主要的传承者为头人、波库以及跟随佛爷学过礼的人,选定拉祜西村寨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的主要标准:可以剪制各种类型剪纸,掌握的剪纸图样全面,知晓文化内涵,了解相关礼俗。
图2-48 佛爷李老大及其剪纸作品
1.李老大,现任佛爷。1955年出生,曾经做过4年加列(会打制镰刀、砍刀、剪刀等工具)、18年卓巴,2009年起担任佛爷。李老大的舅舅是前佛爷白李竹,李老大跟随白李竹学习做礼,精晓各方面的礼俗,也是现在寨子里掌握剪纸图样最全面的人(图2-48)。
“文化大革命”期间,寨子里很多人逃到缅甸生活,李老大的爸爸妈妈和兄姐也曾外逃,但他没有离开,出生至今一直居住在龙竹棚。李老大没有受过教育,但能熟练掌握汉语,也能用拉祜纳语、傣语交流,还会说一点布朗语、缅甸语、尼语。李老大说,因为周围的少数民族很多,所以,当佛爷必须要掌握多种语言,以便与其他寨子的人交流。
李老大20岁进入宣传队,会演奏笛子、二胡、三弦、风琴等乐器,可以演唱很多革命歌曲,能歌善舞。1974年起在寨子里当民兵,做过1年普通兵,2年机关兵,3年武装兵。30到38岁时担任民兵排长,因此,李老大身上有着时代的印记,采访中,他经常会使用革命用语。
佛爷是由寨子里的人按照传统的蛋卜方式选举出来的,然而,当佛爷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以前有些佛爷做几个月或一两年,就因不会做礼或无法胜任日常工作等原因而被辞退。佛爷是寨子里的精神与宗教领袖,要负责佛房中的所有事情:每天到佛房上香、点蜡、换米;按时打扫佛房;节庆时,带领众人制作纸活;安排寨子里做礼的环节与流程;做神鼓、修佛房等大事更是要由佛爷主持操办。
按照寨子里的说法,“头人是一对一对地做”,头人是由男人担任,男子任职后,他的老婆就成为麦库,她要支持丈夫的工作,也要负责把女人的礼教给寨子里的年轻人,如,教女人跳摆舞。所以,在选择头人时,要选家庭和睦、妻子温柔贤良并且支持丈夫工作的男人来担任,头人的妻子必须是寨民喜欢的人。佛爷每天都要去佛房,尤其是节日期间几乎整天守在佛房,甚至住在佛房。佛爷负责的事务繁多,十分忙碌,甚至无暇顾及自家的生产生活方面的事务,会消耗大量个人乃至家庭的人力、物力,有的家庭根本无法承受一个劳动力脱产数年当佛爷的代价,所以,此前曾有佛爷辞去职务。
历代佛爷传承谱系
(1)李八八(娜保爸)
(2)李扎波迪
(3)李老大(现任走神李扎罗的爷爷)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断
(4)白扎代(扎儿爸:现任卡些白扎儿的爸爸)
(5)李扎二(扎格爸:现任卓巴李扎格的爸爸)
(6)白李竹
(7)李扎本(亚波爸:现任莫巴李亚波的爸爸)
(8)白李竹(李老大的舅舅,现任加列白罗大的爸爸)
(9)李加梗
(10)李老大
2.李扎格,现任卓巴,现年62岁。育有一儿三女,儿子当了上门姑爷,生活在外寨,小女儿和姑爷在本寨与他同住。1958年参加工作,在驻扎糯福的解放军部队中当卫生员,学过简单医术,能够打针,做过23年赤脚医生,也跟爷爷学了些民间草药常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人都跑去缅甸,但是他的父母都没有离开过本寨,他当时正在解放军部队中,告诉父母不要怕,不要离开寨子,他的家庭从没有离开过龙竹棚老寨(图2-49)。
图2-49 卓巴李扎格及其剪纸作品
李扎格当过3年莫巴,现今是当卓巴的第6年(截至2014年2月)。他的职责是管理寨心和做四业的礼。李扎格会说傣语,他用神卡些来说明卓巴的职责,其实就是担当寨子中的神职事务,而卡些是主管日常性的事务。李扎格的祖父母、父母都是波库、麦库,父亲做过佛爷、卡些,他所会的礼主要是从长辈以及老一辈头人、波库那里耳濡目染学得。
图2-50 乔晓光教授采访佛爷李老大(苏欢拍摄)
图2-51 田野调查队成员对村寨头人与村中生产小队长进行访谈
3.李加梗,前任佛爷,现任卡些白扎儿的大姐夫,62岁(大约年龄,龙竹棚的高龄者并没有明确的公历记龄的观念,报出的年龄相对含糊,户口登记的年份基本是推测的约数,实际年龄应该要大),他没念过书,曾与父母一起逃难去过缅甸(大概1958年),在此期间父母去世,1981年他回迁到龙竹棚。在他印象里逃往过缅甸两次:第一次五六岁,还不懂事;第二次是结婚后逃出。在缅甸学过礼,见过那里也用剪纸(图2-52)。
图2-52 前任佛爷李加梗及其剪纸作品
2005-2008年,李加梗做了三年佛爷,并教会寨子里众人剪纸。学剪纸的方式是过年时跟着大家一起做纸花,一边学一边做也就会了。李加梗曾跟随白李竹学拉祜礼,白李竹教授了点蜂蜡、剪纸等礼俗。在龙竹棚,男人到了50岁都有学礼的义务,李加梗当时开始学,在前辈做礼时旁观,不懂就问,点点滴滴积累,慢慢就学会了。做佛爷期间,因为家里没人劳动就辞去了职务。李加梗为人诚恳不善言表,却心灵手巧,可以剪制全套纸花,尤其善于制作一波一图,综合运用剪、刻技法,纸花做得精细。
4.李扎罗,1954年出生,现任走神。李扎罗的父母、哥哥、妹妹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逃到外地,李扎罗始终居住在本寨。有三个女儿,两个已经去世,留下两个孙女,现在和三女儿一起生活(图2-53)。
图2-53 走神李扎罗及其剪纸作品
李扎罗已做走神3年,是本寨的第六任走神,他自学走神礼,不懂的就向老人询问,已经将走神礼教给本寨的三四个年轻人。走神主要负责为寨子里的牲畜做礼。谁家的牲畜生病了,就会给走神送去蜂蜡,由走神带到山上做礼,拜托老天爷说:“不要让牛羊生病,多多吃。”
李扎罗会做的剪纸花样有卓为、扩派、习为、洛卡为、洛波为、一波一图等。
5.李娜卡波,女,1945年出生(约数,应该更年长),世居在龙竹棚。年轻时做过妇女干部、团员,父亲做过卡些,舅舅做过佛爷。丈夫(已去世)曾经担任过3年大队长,现在和长女一家一起生活。李娜卡波的大女婿是上一任莫巴,二姑爷是现任莫巴。李娜卡波是寨子里年纪较长且有威望的麦库,每逢节日,她都要与寨子里其他几位麦库一起到佛房上香、点蜡、跳舞,为全寨人做礼祈福。寨子里的人有不会做的礼都会去请教她。李娜卡波是我们在调查中所了解到的全面精通拉祜礼的老者之一,但因为语言不通,并不能与她直接深入地交流,可谓憾事(图2-54)。
图2-54 李娜卡波及其剪纸作品
李娜卡波家中的迭瓦拉是全寨中较为特殊的形态,里面摆放着小型的寨桩、瓦统、普统、宗阿等,与佛房的陈设相近。根据李娜卡波解释:记忆中,过去的迭瓦拉原本就该是这样,但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人跑到外面,不做这套礼了,有些人觉得这些习俗不好,所以简化了迭瓦拉的形制。
6.李娜卡波的大女儿叫李娜米,今年45岁。她的丈夫李扎波,1955年出生,1976-1986年在糯福乡木材厂做过工人、副厂长,2007-2009年担任莫巴,后因家中人丁不旺而退任。李娜米和李扎波有三个女儿,两个女儿出嫁了,还有一个女儿在家中。
李娜米能歌善舞、心灵手巧,她常说“心里有就会唱出来”,采访中她经常说着说着就动情地唱起歌来,她可以唱龙竹棚版本的口传史诗《牡卡密卡》,这是从母亲那里学到的。
李娜米每天早饭晚饭后都会在家中迭瓦拉前给家神做礼。晚饭后,要点香蜡,她说:蜂蜡要点5对,两对代表天地,两对代表父母,一对代表儿女。点好香蜡,李娜米跪在地上,双手合十,闭上双眼嘴里念一些祈祷庄稼丰收、健康幸福的话。然后,转向四方祭拜,同时低头向前方撒米,李娜米虔诚地信奉厄萨。
7.李家保,现任大队会计,1981年出生,小学文化。有两个妹妹,妻子李娜保,岳父是本寨人,岳母是外寨人,曾迁居到缅甸。李家保上门到女方家,和妻子娘家生活在一起,生育两个儿子,家中供着岳父的家神。李家保1997年小学毕业,后在村里当民兵,又当过两个月的代课老师,但是不能胜任。2009年,在佛堂跟着白李竹佛爷当了三年多的徒弟,也是村子里最后一批到佛堂学礼的小和尚。2004年至今担任大队会计(图2-55)。
图2-55 李家保及其剪纸作品
李家保是有心人,在佛房学礼很用心,虔诚学了三年,是龙竹棚学礼最全面的新生代,除基本全面得到白李竹传授,还请教其他长者,有意识地整理记录,并通过笔记与图画记录下来所了解的村寨传说与故事,是极富责任感的新一代传承人。他也可以熟练制作各种纸花。
(二)传承现状
与同区域内的拉祜西村寨相比,龙竹棚老寨的礼俗保存较为完整,且传承状况良好。改革开放后,南段地区的部分村寨恢复了头人组织,村寨的基层行政领导和头人组织两套班子相互配合,各负己责,互相配合,和谐共处。头人是寨子的精神领袖和神职代表,村社的礼俗主要靠头人来主持与执行。例如,卡些负责寨子里的争吵和婚姻纠纷,人们遇到问题时,首先会找卡些调节,当卡些调解无用时,再去找村干部协调。村民的家畜、庄稼的健康和丰收要依靠头人来祈福做礼。节日的庆典活动更离不开头人的组织和领导。因此,头人在寨民心目中地位依然很高,不可或缺。
在龙竹棚老寨,制作剪纸的人是寨子里的头人或长者,一般是男性,女性只有个别参与。头人和波库是村寨文化的传承与守望者,他们维系着村寨的道德规范与民俗文化,并且自觉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传承拉祜礼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到佛房当小和尚,跟着佛爷学礼;另一种,寨民到了一定年龄,自觉担负起学礼的责任,通过向长者请教学习,边做边学,耳濡目染习得。
小和尚学礼是一套严格完整的传承机制:想学习村寨礼俗的人,可以自愿向佛爷提出申请,任何成年男子都可申请,无特殊要求。按照传统习俗,小和尚要跟着佛爷在佛房学礼三年,给佛爷当徒弟,不可以骂人,不可以恋爱,不可以喝酒,要尊敬村子里的所有人。在此期间,主要学习如何做礼以及相关的文化内涵、口传历史等,做纸活更是必须掌握的技艺。三年以后,小和尚可以主动要求“出师”,恢复正常生活。佛爷更换时,当过小和尚的人可能会成为候选人,但最终担任佛爷的人选并不只限于当过小和尚的人。现在,村子里有几个30岁左右的年轻人,跟着白李竹佛爷当过小和尚,李家保是其中掌握最全面、学得最扎实的一个。不过礼俗重新恢复以后,当小和尚的习俗逐渐弱化,但是,仍有年轻人主动向头人们学习做礼。目前,李老大佛爷也将礼教给了两三个年轻人。年轻人不懂也会向老人请教,过节做礼时,这些年轻人也都会积极帮忙。另外,龙竹棚的男人到了50岁左右都要自觉地到佛房学做礼,他们认为这是自己的义务,这种文化责任感以及自由开放的学礼氛围,促成村寨文化传承的良性循环,构成文化传承的内驱力。
如今,龙竹棚人已经开始产生民族文化自豪感与自觉性,对民族礼俗传承很自信,也有主动性。过节时,寨民会自觉遵守节日习俗,穿上民族服饰参加村寨里的节日祭祀活动。龙竹棚老寨的生产队长李玉被问及龙竹棚的礼俗会不会传承下去时,他说:“当然会!这是我们的礼,我们都要学的,一定会传承下去。”佛爷被问及同一问题时也说:“会传承下去。这些礼是必须会的,头人肯定会做,都是要学的,不做礼不行。”
龙竹棚深居大山,外出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较少。再者,龙竹棚人的教育水平落后,基本30岁以上的人少有接受过教育的,20岁左右的年轻人只接受过小学或初中教育,汉化程度不高。较低的文化程度和闭塞的地理环境,使寨民很少外出务工(全寨子外出打工的人不超过10人),村寨人群的年龄层分布完整,代际传承脉络连贯,而且寨民崇信厄萨,尊崇拉祜礼。所以,目前看来,龙竹棚老寨的村社传统传承状况可谓后继有人。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当尊重民族礼俗,认识到头人在文化传承方面所起到的核心作用,鼓励并支持村寨头人组织的传承与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