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寻常语文路:一个普通教师的思与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无阅读即无语文

初三学习不但忙碌,而且紧张,竞争特别激烈:学校之间如此,老师之间如此,学生之间亦是如此。于是,老师在学校的压力下网罗各类中考题给学生加餐,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大量练题,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反复训练,自然不会没有效果。一位学生在语文老师向她推荐读物时这样回答:做的(练习册)我要,看的(阅读书籍)我不要。听到这样功利性的回答,我无语:学语文不看书还有什么办法提高?即便是为提高成绩,语文学习也必须建立在阅读积累的基础上,更不用说提高文学素养了。

一名优秀学生尚且有如此想法、做法,其他学生可见一斑。想到前阵子我们初三语文组被调研一事。期中考试中,因我们的语文成绩低于其他多所学校,学校对我们初三几个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作轮流调研。或许我们的能力是有不足,但我敢保证,我们的努力绝不亚于其他老师,甚至更多。只是我们的学生付出了多少?我在两个班里对试卷上一篇课外文章的阅读次数做了简单调查,结果是80多人中读上两遍的仅五六人,且只有两遍,其余均在两遍以下,还不去追究他的仔细认真度。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仅见一面就能对他有深入了解?一篇完全陌生的文章,仅粗略地读上一遍就能识透作者的情理,这是需要怎样高层次的理解力和领悟力?我做不到。

阅读,是学习语文最基础的方法,也是最重要的窍门,更是必须途径。无阅读即无语文,我们谓古人“十年寒窗”是“苦读”,而非“苦做”“苦练”,我想道理就在于此。苦读十年圣贤书,方能做出惊圣华章,语文的写作水平、素养提升和思想锻造多半在一个“读”字。我们的学生不去读,我们的语文没有读,我们的语文成绩从何而来?如此下去,语文的出路在哪里?

对学生而言,是否阅读只关乎成绩小事,事实上,不只学生没有阅读,我们的民族也少有静心阅读的习惯。在许多人眼中,网络时代,手捧纸质书籍是迂腐、out的行为;经济时代,静坐翻书是不知变通、能力欠缺的表现;竞争时代,大家比拼的可以是谁手机里的号码多,可以是谁在外的应酬多,可以是谁的薪水高,但决不会是谁家里的藏书多。每次陪儿子学英语等在外面看书时,培训机构总有几位工作人员凑上来看一眼,满眼流露的都是好奇,起初几次是好奇这么多人围着电视机,就我一个在看书,不免给人装模作样之嫌,后来便有人来看我的书,他们好奇是什么书这么有趣,能较量过时下热播的电视剧,把人完全吸引住,其实他们不知道我已经换书好多回了。现在,“你喜欢看书啊”成了他们对我的礼貌性问候。每次陪儿子学琴等着的时候,二胡老师的老伴都以为我在忙于硕士的攻读,为毕业作准备,“你那学习啥时候结束?”“看你那研究生学习挺辛苦的,你每次都那么忙”……我只报之以微笑,看书是我的习惯,我的生活啊!

如今在许许多多人心目中有这么一个误区:看书是为了考试!小孩子看书(教材)是为拿高分为升学为大学;成人看书是为工作需要,为评职称为通过各项考核。否则,无须看书!于是,我们的视野越来越狭隘,我们的思想越来越肤浅,我们的思维越来越枯竭,我们的心灵越来越浮躁。

如此心态,我们民族的出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