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综合性学习”,有所惧
——学习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一点体会(三)
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出一批批富有生命活力、具有主动生存方式的个体,以推进时代的转型,自觉地催生一种新型的文明。语文课程学习的目标之一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为达成这一总体目标,义务教育各学段都有“综合性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根据学段特点,其中的内容逐渐丰富,但其核心始终是要求学生深入校园生活,走近自然,走进社会,关心学校,关注大事,亲身或模拟实践,然后用文字将自己的见闻和体验表达出来,决不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考试型人才。如第四学段(7—9年级)”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为:
1.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生活是语文的外延,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走进社会、走入生活是课堂以外学生学习语文的另一个极佳的途径。我挺羡慕过去不少老师的语文教学——
李胜利老师把课堂搬到野外去。学习《触龙说太后》,李老师就把学生带到赵王城旧址,参观历史古迹,坐在昔日赵王宫殿废墟的夯土上诵文析文。
魏书生老师在自己的语文课上,为学生介绍国外教育动态,讲名篇时文,教他们自己批改作文,教学生自己留作业批作业。
史金霞老师亦不拘一格教语文,引领学生开展文学大师专题研究,拉开一幕幕精彩的诗剧表演,组织“阿Q精神”辩论赛,创办班级报社。
他们的语文教学是那么的丰富多彩。初为人师的我,凭着内心对语文学习的美好想象,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之劲,也曾不顾学校的担忧,不顾同事的质疑目光,带着第一届学生做过许多我认为有意义的事儿。
我和学生共写美丽日记,然后各自编定成集,在全校公开课上做展示,最后这些集子成了我们每个人的财富,也成了学校陈列室的一大亮点。
我凭借着自己第二专业——新闻学的知识,策划学生就某一个社会话题分组开展全校采访,采访对象遍及各年级学生、各科教师以及包括校长在内的行政领导。最后,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教材中“当一回小记者”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带着学生设计问卷走进大型超市、走上大街去做实地调查,获得一手资料的同时也让他们深切地接触到了社会,明白了说话需要技巧的道理。
我与学生“走街串巷”地去纠错,学生真切地发现了生活中存在着不少文字的闹剧,错别字、简化字或隐或现地藏身于各个店铺、宣传栏中,大家认识到了学好祖国文字的必要性。
但随着教龄的增长,升学压力的剧增,心中顾忌的增加,如今我的语文教学似乎只有每学期的一本书,一切时间都围着它转,一切精力都耗在它身上,可最终的效果却并不见好。好想学名师,好想重新找回以前的教学感觉,但我心中有所惧,惧怕校与校之间的比拼,惧怕学校的数字,惧怕家长的怀疑,惧怕学生精力的分散,惧怕……既有忌惮,自然放不下,自然畏首畏尾。对着课标,清晰地读着这一行行一个个的文字,心中只有喟然长叹和无限迷茫:不知什么时候语文真正进入生活?不知现在的教学方式能否培育出富有生命活力的个体?不知时代的转型在何时?不知很多年后会产生一种怎样的新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