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寻常语文路:一个普通教师的思与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章 作文难,难作文

进入初中,多数学生不再和小学一样热衷于语文的学习了。我一直思考这其中的原因何在。经验告诉我:拉分难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于学生怕写作文,尤其怕写不好作文。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作文时写出真情实感,学生也如实地把脑中所想、内心世界所感通过文字表达了出来,结果被判个“思想消极”。且看他们的“真情实感”:学习苦,没有私人空间,老师紧盯,父母威逼……完全是牢骚满腹,抱怨连连,如黄老师所讲“似乎都是真话真情,但品位不高,甚至格调低下”,看得人心情烦躁。在我看来则是学生不善文字表达所致。写作的确是要写出“独特的体验”,但并非想什么就写什么,作文本是一种表达技巧、文学手段,需将个人的体验作一定的文学性处理。同是表达学习之苦:

“老师一张又一张试卷发下,爸妈不停地在耳边唠叨,骂我考试差,成绩低,我觉得学习一点乐趣都没有……”

“分针走了一圈又一圈,看着一道又一道做不完的题目,它们认识我,我却不认识它们,眼前似乎跳出它们对我嘲笑的神气模样,朦胧中变成了父母的样子,目光中闪现着焦灼而期待,又带着一分火辣的严厉,我只能揉揉快闭上的眼睛继续与它们对抗……”

不同的语言传达出的意味完全不同,前者不满多过于倾诉,后者确是强大的学习压力之下学生所承受的煎熬。这就是大白话和经过文字润色后截然不同的效果。

以怎样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对一篇文章的立意大有影响。常写作的人可能都会有这种的感受:因某人某事某物或某文某篇触发某个写作点后,从提笔开始欲表达到收笔完成一篇文章,最后形成的想法未必完全就是最初的那个点。因为在创作过程中,随着你的语言文字的精心斟酌和表达,联系物不断触及,外延逐渐扩大,思想会越来越丰富,可能还会有矛盾冲突,在一番整理之后,起初的原点是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而已,有的甚至完全不是原来想的那么回事。

真情实感的不善表达、立意的肤浅又与现代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氛围有着脱不了的干系。中考、高考的学习大环境致使学生身陷枯燥的题海泥淖,学生失去了学习和家庭补习以外的任何社会活动,偷偷上网几乎成了他们最可能做的也最享受的事。足不出户、沉迷游戏导致学生视野的狭窄,当然也就没有了体验产生的来源。古代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大有人在,但他们以“读万卷书”来神行“万里路”,十年寒窗苦读为磨一剑——科举考试一篇文章出人头地。十年中把圣贤之书通读个遍,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何况是熟稔所有先贤。但是我们的学生除了几本漫画书,别说经典著作,正儿八经的文学作品都没读过几篇。语文不像数理化学科有题目拿到你手边给你解,语文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积累的过程,写作更是如此,没有知识的积累、生活的积累和情感的积累,就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动不了笔墨的,更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即使能写成文,也是毫无实质可言的。

以读促写应该是目前学习环境中改善学生写作水平的最佳途径,却也是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不爱读书。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直是我(或许也是许多语文老师)最困扰的难题。

学生厌写作文已是不争的事实,老师怕读学生作文又何尝不是圈内人士默认的现象。批阅工作量之大自不必说,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的付出还不见成效,这才是最令语文老师头痛的事。此处所指“成效”自然是指考试中作文所取得的成绩。俗语云:瘌痢头儿子自家好。批阅自己学生的作文,若非言语表达着实不明的,我并不觉得他们的作文有多差,因为我目睹他们的成长过程,了解他们每个人的特点,我能看到他们一次比一次的进步,能对他们的所言产生共鸣,正如我对黄老师为一线语文老师提出的呼声有着极大的认同感:作文教学本身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在于分出优劣中差,也不在于挑选;评价的目的自然也在于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而不是给学生一个会不会写、写得好不好的结论,给学生一个能得多少分的判决。对自己的学生,因了解而共鸣,因共鸣而共情,因共情而知其意、晓其心,在别的老师眼中这是篇无病呻吟的三类文,在我看来可能是篇情感真挚、掏心挖肺的好文章。学语文、教语文的都知语言需在相应的情境下才体现其妙处,作文不也是如此吗?可是在考试前提下,我们只能给作文以“标准”,那么也只能给学生以无情的打击,特别是那些一直在写作起跑线上徘徊的学生,在看不到曙光的情况下,他们只有选择倒下不再爬起。

任科老师使出浑身解数为多数写作平平的学生点燃一点火星,阅卷老师则无情地泼下一盆冷水,湮灭了任科老师的努力,也扑灭了学生瞥见的一线亮色。循环往复,师生渐趋放弃,顺其自然。这可谓一线语文教师“失意”于作文教学的首要问题。

好作文的写就是需要时间的。我一向认为,一旦有写作灵感或冲动或思想,先别急于求成,非把它一气呵成不可,我们可以把它先记录在案,反复酝酿上一段时日,在这段时间内时时处处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以此充实想法,同时也是让时间来将之沉淀,使之更为成熟而合理。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但是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不可能有这个条件。老师不敢有此特权下放,怕影响课程进度,也怕时间一长后学生什么都抛到脑后了。学生则平时不注意观察和体验生活,也就形成“平时生活走马而过,作时方恨积累太少”的循环。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一篇作文完成后若从此便不再理会,只当一个任务结束就此了事,对普通学生而言,估计不管写多少都不会有让人满意的一篇,也不会在写作上有多大长进。我认为写完一篇文章的确需要冷却,但不是放手,如写作前需要一段时间考虑一样,这种冷却是时间上的搁放,却是思想上的修复和斟酌,细细回味所写的还能怎样去修改才最能表情达意。我理想中的作文教学是一周时间:指导——观察、体验——写作——修改——评价——再改、定稿。但这纯属个人理想,初高中紧张的课程学习不允许,做什么都是速战速决,这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来说是很不合理的,只可能拿到数量而不能保证质量。现在的我很享受写作的过程,不紧不慢每天做些阅读之娱,边读边思考,边思考边生活,三五天后稍有眉目再从头到尾在头脑中梳理一通,找个时间用文字一抒而快之,即有种“读进走出”的自我满足感。可是我们的学生不会有此感觉,或因学习的忙碌,或因缺乏兴趣。为此,怎样培养学生善于修改作文的习惯就成了一名致力于教学研究、意于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优秀语文老师的又一困扰。

最近,我开始作这样的尝试:

第一步,一如既往地花一堂课作写作要素的指导。

第二步,课后由学生根据话题思考写作(给予学生的时间为两三天),并且需要每个人将每个段落甚至某些语句的创作意图写在批注栏里。

第三步,由我批阅,结合学生批注栏中的介绍一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事实上从学生的介绍中可以发现他们在写作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比如有没有重视构思,有没有精心选材、组材(他们往往会忽略前后语段或事件之间的联系)等,而且也可以发现他们在做课外阅读时存在的不足,如有的学生在首段就写上“总结全文”,这很明显地暴露出他在阅读理解中语体常识的认识错误。

第四步,再用一堂课时间让学生自改作文并说明修改理由,我则随机为几个学生做个别面讲。修改后小组交换阅读并作出评价,推荐修改比较成功的文章全班交流。

我想在有限时间内给学生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去创作,不至于令一部分学生因害怕限时而忌惮作文,让他们看到自己可以写作后再慢慢作时间上的压缩调整。以上只是我的初步尝试,这条路未必能走得通、走得顺,但作文本就无法可循,无章可依,试过才知结果。

作文之难,难在老师找不到立竿见影的有效途径,难在学生找不到可借以参解的“秘诀”(如数学公式一样)。但是,方法总比困难多,且这也才显写作之魅力,吸引更多教师、学者迎难而上,使作文教学呈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