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一种自我的修行
我需要读书
到我这个年龄,越是沉入课堂,越是感觉自己的浅陋。尽管面对着的还是初中学段的孩子,还是面对教了多遍的文本。越是不想重复,就越逼着自己读书,寻找新的突破。只有读书,只有不断填补自己先天的不足,才可以从容面对每一堂课,面对我的孩子们,面对我的每一天。
让心再一次沉静下来,沉到书中去。
不断有师长、朋友向我推荐好书。尽管书橱中有那么多的书,还只读了一遍,有的只读了一半。开出长长的单子,委托朋友在网上买,有的还需直接从出版社发行部邮购。
我读书,一类是专业快餐,教育的,语文的杂志。综合类的,如《人民教育》《教师月刊》;语文类的,如《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参》《初中语文教与学》等。“书非借不能读也”,可我还是以为“自有自方便”,自己订阅,省得去图书室之劳,摆在案前床头,随时可以翻阅。与此同类的,就是教育网站、同仁博客了。每天必阅,快哉,幸甚!
我读书,一类是语文专著。有两本书,我一直放在手头的,一是《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一是潘新和先生的《语文:回望与沉思——走近大师》。我认为潘先生有一句话值得我们咀嚼:语文教育和其他学科领域一样,没有对这个学科基本的了解,没有踏踏实实的学问,就没有发言权。你没读过叶圣陶、黎锦熙、张志公、朱光潜等大师的作品,就等于摒弃了自己在这一领域的发言权。我读钱理群、孙绍振、徐江、王荣生,读余映潮、黄厚江、程少堂、程翔、韩军、袁源……从这里汲取营养,滋润我的课堂。
我读书,一类是补底子的。导师郭志明先生反复和我说,要做合格的语文老师,必须读一些哲学、美学理论。我觉得此言甚是。这半年多来,我一直在有意识地阅读哲学经典和美学经典,尽管很多是囫囵吞枣,半懂不懂,甚至有时完全不懂。可是坚持着,慢慢的,一遍遍的,也许会懂起来。我读古典诗词鉴赏辞书、我读《论语》《易经》,我读孙绍振的《名作细读》,读叶嘉莹的《唐宋词十七讲》,读周国平、余秋雨、于丹,读《中国叙事学》《文章学》……这些都在不断地填补我先天的缺失。
…………
在每一天的教书生活中,在每一天的读书生活中,在每一天的写作生活中,我真的需要读书!
暑假好读书
假期已经过去三分之二了,真的很快。这个暑期对我来说还是有些特别,拒绝了所有的约稿,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留给了儿子。带着儿子一起读书,那感觉好极了。
同事问我最近有新作没有。我说,无新点子不写,无新感悟不写。我写作的习惯是有感而发,一气呵成。其实,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一个想法,让自己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时间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埋头读书。正如同事的慨叹一样,能坐下来读进书的人已经不多了。读书,真的是需要一种精神的引领的。在我的内心深处的确有一股力量在促使着自己,在阅读中感应着另一种阅读的心境,感受着另一种恬淡与宁静的心情。
读王荣生的《语文教学内容重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读王尚文的《走进语文教学之门》,读《朱光潜谈美》,读《夏硏尊教育名篇》《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读《旧文重读——大家谈语文教育》……这些可以说是现代与传统的融合吧。但我还是明显地感觉到阅读“二王”的书,有些费力,于是几次三番地翻阅,有的章节必须反复揣摩,必须反复回想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细节,用这些论述来解剖自己的得失成败。唯有如此,我才认为读书是于自己大有裨益的。“二王”的论述,尤其对一些课例评点的视角是独到的,特别是对一些有争议的“经典”,如郭初阳的课,立足点不一样,给人的启发自然迥异。我更喜欢读“旧文”一类的东西,自己也深知受其影响颇深。我以为那些东西更接近汉语言,更本土化。
读“名师讲语文”丛书(于漪、刘远主编,语文出版社出版),诸如余映潮、李海林、黄厚江、程少堂等先生都尽在其中,流派纷呈,风格各异。对这些名家的理论,我早就有些触摸了,这次阅读,我更看重他们各自的“语文人生”,在阅读中,我不断汲取他们的精神力量。他们对事业、对语文的热爱、坚守,他们对学术探索的执着、坚韧,他们的人格魅力都给我以一种享受与滋养。这些也许正是名家真正有其名成其家的个中缘由吧。
这些天,我一直在反复阅读一本名为《跟孔子学当老师》的书(周勇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正如作者告白所云的那样,这的确是“一段旅程”:“这是一段旅程,让人时而捧腹大笑,时而黯然神伤,时而如沐春风,但终会归于孔子式的教学之恋本有的恬静、感动与美好。似乎以前的捧腹大笑、黯然神伤与如沐春风,都是通往恬静、感动与美好的必经之路。就像一个人,无论爱什么,亦只有在尝尽了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之后,才可以说自己真的爱过。”这本书真的不能算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考据之作。但,它的确牵引着我们走进作为教师的孔子的世界,真的给人以如沐春风、如饮甘饴之感。这本书是我在南京看余映潮老师上课回家的途中买的。阅读中,我时时会闪现余老师以及很多给予我帮助的名家大师的身影,始终有一种感动涌动在心头。
期刊我还是要读的,尽管有人自诩从不读期刊,认为读期刊会钝化思维,会狭隘学术眼光。我是不敢苟同这样的做派的。专业期刊,及时地传达了新信息、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对我们一线教师常常会带来新的触动、新的启示,也会促使我们去思考、去探索。《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7-8合刊呈现了全国各地30位青年教师的作文教学课例及其对作文教学的思考。笔者幸然忝列其中,在交流中学习、反思,这无疑是对我的一种鞭策。《语文学习》2008年7-8合刊用大量的篇幅刊登了《高考作文大家谈》,真的值得细细玩味。一个好的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去研究高考,不仅仅是基于中考的考量,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站在一个高度审视中学语文教育。
看书的人不多,买书读的人更少。网络阅读尽管丰富,但总觉得没有读书来得那样过瘾,重要的是少了读书的那份心境。
读书,是一种心与心的相伴,真好!
读恩师陈有明先生新著感言
恩师陈有明先生打来电话,告知我他把退休后形成的文字结了集子。我惊讶不已。嘱人取回,没想到居然是那样的精致,一如先生一贯做事的风格。读恩师的书有种无法言说的感动,七十多岁的人了,先生一直忙碌不停,思考不断,笔耕不辍。
全书收录了先生六十周岁到七十周岁写的部分文字。先生说:“把它们集在一起的目的,一是自己没事儿的时候翻翻,回忆回忆,高兴高兴;二是留给子孙,送给亲友,让他们更加知道我这十年想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有什么喜好,以便顺着路子,帮助我把今后的日子过得更有意义。”读这样的文字宛如先生就在对面谈笑风生。话总是这样的朴实,总是这样饱满热情,更显其生活品位。“夕阳无限好,管他近黄昏”,这就是先生的胸怀,这就是先生的境界。也正是对语文对教育对生活的爱,才有了《陈有明教育文集》之二。读这本书,能清楚地看到先生退休后十年的“履痕”,更能读到先生为教育鞠躬尽瘁的心迹。先生的人品、胸襟、风采和追求在字里行间尽显其华。怎不叫吾辈感叹、感动、感佩?吾辈又怎能有半点懈怠呢?
这本书分为随笔、诗词、书序、讲话、总结等部分,真的是“不加粉饰,原样托出”。也许有些人对这本自编文集颇有些不以为然,因为出书在当下的教育圈里已不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也可能就是赶时髦的代名词。我想,就先生在县里市外、省内全国的影响是完全没必要再时髦一下的。回想先生对后辈的提携之真之诚,那份热情那份苦心,更可见先生对通州教育的那份钟爱了。一个老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一种深情的唤醒和智慧的引领。通州教育需要这样的智者!
文集中很多的文字似乎都是信手拈来的,很多话似乎就像是在拉家常,与那些长篇宏论相比,无论是篇幅还是深度似乎无法企及。但是先生思考的、触摸的都是教育的温度与细节。在阅读中,你能看到鲜活的教育实景,大到一个学校的教学管理,小到一个备课组的活动;大到关于素质教育的反思,小到一篇文稿的语法谬误。现实中宏篇巨著并不缺少,缺少的其实就是这样切中肯綮的把脉。先生总是这样的率真,和盘托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如果先生的“文集一”更多的是对语文教育与教学的思考与实践,那么“文集二”的视野更加开阔,思考更为深刻。
我有幸和先生相识,有幸蒙其教诲。我喜欢这样的文字喜欢这样的文风,我更钦佩这样的为人境界。我等应加倍努力之。
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读王益民《论语·说文·评教》
读老兄王益民先生新著《论语·说文·评教》,说两句“好”话。
说这是一本好书,因为写这本书的是一个好人,是个好老师。读这本书,先读作者王益民。说王益民是好人,因为他不是“好好人”,他是一个真人,是一个有为人底线的人,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对人如此,对友人如此,对语文也是如此。读这本书,你会感觉到都是实话,都是真话,都是很多时候我们想说未能说的,有的还是我们不敢说的。这些是从思考中来,从智慧中来,从勇气中来的真话,是从真爱中来的真话。这些话非真人、好人非能说出来的。也许这里有很多文章,在很多方家看来是不屑的,就是“说理念”,说的也是一线教师的理念,也是草根味儿甚浓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是“王益民”的,是原汁原味的,是原创的;就是读名家的著作,也没有“仿”的痕迹,有再创造再生成的大智慧在。王益民,是一个有棱角的人,但不带刺儿;就是带刺儿,有时扎得也舒服,因为他求的是真,因为有其通透的人品在。
说这是一本好书,因为这本书中有很多好文章。说实话,这本书的文章不能说篇篇是精品,但可以说篇篇都可以给我们启示。
我最欣赏的是,这本书的文章都很短小精悍。同样的主题,短文比长文难写。又一个问题是,我们常常有思想的火花迸发,可是又很难捕捉,不要说是长文,就是短文也很少为之。所以,这本书,值得我们初写作者仿效之,益民会告诉你怎样把思想的碎片整合成文,用最精粹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益民把这些短文结集,也是需要勇气的。时下很多评选,都是有字数规定的,少了3000字,方家是很少拿正眼看的。
第二,我欣赏的是,这本书里的很多文章视角独特,表现出益民看问题的深刻,往往一针见血。罗列几个标题:第一章“说理念”之《谁偷了孩子们的善良》《语文正遭遇生态性破坏》《怀念早读》……振聋发聩!第二章“说文本”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悲情叙事》《柳叶儿文字背后的苦与涩》《〈次北固山下〉的乡愁情结》……绝不人云亦云!第三章“说设计”之《选点突破与多点散开》《教什么还是比怎么教重要》《于细节处见匠心》……亦批判亦建设!第四章“说作文”之《学生写不好作文的几个原因》《伪文化、真八股与假个性》……第八章“说瑕疵”之《这个课文题目是往自己脸上贴金》《经典可以改编,但不能阉割》……爽!这里可以看到益民的思考力、思辨力。源于什么?多读,多思。理性思维能力,是我们很多一线教师所缺乏的。
第三,这本书还告诉我们让阅读和写作成为一种生活。这是益民2008年加盟镇江外国语学校一年后写成的东西。这是一年的行知之路,也是一年的行思之路。我在2011年12月10日的“对话语文”沙龙上要益民说说这本书的成书过程,说说这本书的写作体会,因为当时有几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老师在,有还在教科研门外徘徊的同人在。这本书,提醒那些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年轻同志尽快登上科研的阶梯,告诉那些渴望走进教科研之门的同人迈入教科研之门其实并不困难。只要坚持,我想,生活,语文生活,会变得丰富多彩。
益民的这本《论语·说文·评教》由语文出版社出版,是找对了婆家。因为这本书是充满语文味的,是属于语文的,也是属于教育的。喜欢这本书,是因为书,是因为这个好人。书品如人品。
在这里,我找到我自己的影子
——读刘恩樵先生的著作《一个人的教育史》
拿到恩樵兄的著作《一个人的教育史》已经是夜里9点了。抿了点小酒,本来昏昏欲睡,打开快递包装的一刹那,我的眼前一下子明亮起来,睡意顿消。给恩樵兄道谢后,便沉入书中,一口气将这268页的文字读完,才酒足饭饱似的酣然入梦。
《一个人的教育史》,看这书名,我就兴奋。一个人,史?这是恩樵兄的“教育自传”。读完华南师大刘良华教授在序言中的话——我给“教育自传”所讲的故事做过一个分类:(1)我做孩子的时候我的祖父祖母、我的父亲母亲或者我的兄弟姐妹是怎样教育我的;(2)我做学生时我的老师怎样教育我的;(3)我做家长时是怎样教育我的孩子的,我做老师时是怎样教育我的学生的,以及我是怎样度过学校生活的——恍然。正如刘教授所言:阅读的结果是,本书公布了刘恩樵老师的三类教育故事。读完全书,真的是有“史”的味道,但鲜活而生动,充盈着一名普通教师对教育的一腔热情,真挚感人。安徽省特级教师唐金龙说:读《一个人的教育史》,首先是有一种温暖的亲近感,睿智而平和,可近而可敬,执着而坚韧,总能给我们启迪。
我在这里找到了我自己的影子。
恩樵兄读电大大专,后在江苏教育学院函授。我也是读电大大专,也是后在江苏教育学院函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恩樵兄也一样坚守在农村教坛,尽管后来到了现代化的城里,但他始终保持着一个农村人或者说农民的本色。对他的学生和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哪个学生生日了,也要记着给孩子买个小礼物。和他一样,我们的梦想从农村开始起飞。
这是一部史书,就是用看起来很琐碎的事很普通的人构建起来的,与教育与教师相关。在这里,保持着教育或者说一个教育者最本色的所在。恩樵兄的叙述,是朴素朴实的。就是那些让别人看起来很值得大书特书的,在我看来很值得荣耀一番的大事,他也没有过多的渲染。这里洋溢着一种扑面而来的生命真实的气息。这里有一个写史者本有的诚实与真实。
我摘录每一章节的引言和大家一起分享,也许读了这些,你就会产生一种一读为快的冲动和热望:
一个人的成长,总有他的成长的土壤;一个人的发展,自有属于他自己的底色。变革社会,世代农民,寻常百姓,等闲凡事,所有这些,都构成了我作为一个以教师为职业的人生底色。
——Ⅰ篇《底色:寻常百姓等闲事》
一个人的教育史,首先是受教育史。一个人的童年与少年的主要时光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在学校受着怎样的教育,教育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对一个人的未来的影响很大。我的受教育经历年限短但门径多,简单但自由着。
——Ⅱ篇《上学:一个原生态的自我》
教书,是我今生的职业,也是事业。在三尺讲台上,我有着激情梦想,有着实践思考,有着酸甜苦辣,有着失败收获……我一直以讲台作为实现我人生价值的平台。
——Ⅲ篇《教书:教育樵夫的年年月月》
教语文是作为教师的我的本行。我语文教得很一般,是因为我的语文功底很一般。但是,在语文教学上,我的想法很多。一个人一生都是为一事情来,看来,我此生为语文而来。
——Ⅳ篇《语文:我此生注定的叙事》
读完本书,我相信,你一定会产生和我一样的想法:在这里,我找到了我自己的影子。
站在“引桥”上看风景
——读冯卫东先生的新著《走在研究的引桥上》
卫东站在研究的“引桥”上看风景,卫东和他的研究本身就是一道风景……风景不能错过,站在“引桥”上的风景更不能错过。
——蔡明
卫东先生的新著《走在研究的引桥上》出版了。他赠我一本,欣喜之间,一口气居然读完了,酣畅淋漓,回味无穷——“真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好书!”这是我由衷的感叹。
说实在的,当下能让人一口气读完的教育科研著作是不多的。卫东先生作为南通市教育科研的领衔人物,按理说他的书也真应该有些“高深”的。可读完之后,给我的感觉正如肖川博士所言,“没有生拉硬扯,没有故作高深,有的只是鲜活、灵动与真切”,是一种“基于个人亲历亲为的言说,透着平实、真诚与智慧”。我喜欢这本书,并让我能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是从喜欢书名和卫东先生那张笑容可掬的照片开始的。书名叫作《走在研究的引桥上》。卫东先生在该书的后记中说,相对于自己最想栖身其中的学术或研究生活,我至多是走在这座“立交桥”的“引桥”上。他说,对于教育研究之“科学研究”,还“总觉得还有很长一段路才能抵达它的边际”,这自然是卫东先生的谦辞,但卫东先生搭建的这座引桥的的确确是教师走向教育科研“立交桥”的“引桥”。只要你打开目录,你便会不自觉地掉进这本书的情感“旋涡”之中。每一个标题都是那样鲜活而大气,张扬着一种跳跃的生命活力。正标题和副标题相得益彰,正标题充满着理性的思辨,副标题则简洁质朴,主题鲜明。玩味间,一如看到卫东先生憨厚、朴实、真诚的笑脸。
卫东先生是精于教育科研的。不仅在于他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丰硕的成果,更在于他内在的理论积淀。可贵的是他把这种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了一起。理论引领着实践,实践提升着理论,使得卫东能跳出教育科研,用哲人的眼光审视教育科研。这本书的22篇讲演稿无一例外地带着那种草根味的“现身说法”。
卫东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行者”,更是一位底蕴浑厚的“学者”。他尽管站得高,看得远,研究得透,但他没有居高临下的傲气,总是用一种平和的姿态,面对他的受众——来自一线的老师和校长;他也没有宏观的纯理论说教,总是从微观出发,从身边的教育故事中生成出深刻、精辟的教育哲理。卫东还是一个睿智的思考者。他了解一线教师的需要和长处,所以他总能在理论与实践操作之间拿捏得恰到好处,娓娓道来,给一线教师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顿悟。读他的书,似乎看到他那憨厚、朴实、真诚的微笑,好像他就坐在你的面前给你手把手的指点。
我自诩是个做过多年教育科研的人,在读完本书后真有醍醐灌顶般的昭昭然,更为自己的所谓研究汗颜。也许有人说卫东先生不是什么大家,但是卫东的这种治学态度与精神还真的值得那些奔走于四方、游说于各地的大家们学习的。因为很多大家的理论太高深了,一线教师或许难以领悟其中的奥秘。不是说没有这个理解力,实在是因为那些所谓的高深理论离现实的教育、离教师所需要的、所要学的研究太远了。
这本书收录了卫东先生的22篇激情演讲词,真的,它“不是一部教育科研规范教程,却能在娓娓而谈中,引领你踏上研究的 ‘初程’”。
去读读吧,也许你的教育生活从此会呈现出另一番风景。
行者的歌唱
——读杨富志老师的新著《问道彳亍,如是我教》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刊特约编辑、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所副所长杨富志兄给我寄来了他的新著《问道彳亍,如是我教——一个语文教师的行动研究》。
与富志兄何时相识怎么相识已经记不清了,但与富志兄的交流在相识后从未间断过,语文的、生活的、心情的,无所拘束,无所选择,随心而谈,颇得心意。闲聊之中,感动于富志兄的谦逊、热情,感叹于富志兄对教育对语文的执着,感佩于富志兄思想之前瞻、思考之深刻。
当这本颇为厚重的书摆放在我案桌之上时,映入眼帘的是封面上的那只蜗牛。正如《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刊主编梁明书先生所说,其实富志“是一只蜗牛,一只正彳亍在 ‘学、问、思、辩、行’自我成长的道路上的蜗牛”。
富志兄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教育或者语文教育主张“思辨教育”或曰“思辨语文”。他在该书的绪论中对“道”“教·学·习”“学·问·思·辩·行”“文”“思辨教育”做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以“教·学·习”为例,这三个字须臾都没有离开过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活,可是似乎很少有人对这三个字有富志兄这么智慧的解读。他从字源的角度考证,读出它们的本义,直指教育的本质,从中得出这样的基本结论:“教”是“施”, “学”是“效”, “习”是“练”, “教·学·习”三位一体,不可重此轻彼。简言之,“教”是“示范”, “学”是“顿悟”, “习”是“操练”, “‘教·学·习’三位一体,不可偏废”。看似平白如话的语言,但其中深藏着富志兄对教育教学中常见现象做出的比常人更加深入精到的思考。对什么是思辨教育的回答,富志兄也是要言不烦、简约深邃。
全书以“学·问·思·辩·行”为主线,共分8章。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富志兄的专业成长之路,还让我们清晰地触摸到蕴含其中的富志兄的科研之道,最为重要的是其中包含着其对教育对语文教学的理念阐释和实践方略。“学·问·思·辩·行”不仅是富志“思辨教育”或曰“思辨语文”的核心要素,还是富志行动研究的五大基本策略。读完全书,你可以看到一位勤学者、一位精问者、一位善思者、一位雄辩者、一位砺行者。
这不是一本刻意而为的书,没有堆砌艰涩的理论论证。很显然,富志兄不是缺乏理论,如果没有丰厚的理论积淀,是难有一双慧眼的,也是难有直抵问题本质的犀利的。但是,富志选择了一个聪明的言说方式,一个大多数一线教师喜欢的方式——用鲜活的案例说话,用自己的经历说话,很自然,很亲和。他就这么过着他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本书就是在他的生活中“长”出来的。
这里洋洋洒洒的数千字乃至万字以上的长文不是很多,更多的是千字短文,文字清新活泼而耐人寻味。你会在细品慢咂中,口有余香,回味无穷。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登攀,一根会思想的芦苇,睿智的辩道求真,独具个性的文本解读,成就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如果你硬是要问我最喜欢这本书的哪些章节,我会毫不隐讳地告诉你,这本书的我之最爱在第六章“行道一:这样读书,读这样的书,养人”和第八章“行道三:变式教学,文本摇曳”,多么精致,多么精约,多么精巧,多么精妙,怎一个精彩了得!“行道一”中“意图”“意识”“意念”“意思”“意味”“意兴”“意见”,7个关键词,7个角度,给你传授读书之道;“行道三”告诉你“怎么教”,变奏、呻吟、玩弄、补白、嫁接、演绎等21种,没有智慧的实践,何来如此富有创意的教法,令人拍案叫绝。
“杨富志的思辨,让他寻觅到了属于自己的阳光、菜花、桑树和鱼塘……”《青春之语文》作者王君如是说。是的,富志新著,也让我寻觅到了一片阳光、菜花、桑树和鱼塘,不仅仅是富志的,更属于我们每一位热爱教育、热爱语文的问道彳亍者。
行者在歌唱。向富志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