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师伴我一路歌
教诲如春风
——陈有明先生七十华诞感言
陈有明先生是我的师傅和朋友。称先生“师傅”,实在有些惶恐,因为在陈先生众多的弟子中,有知名的特级教师、省级专家,有南通市级学科带头人、市语文教研领头雁,他们大多是我的老师,我年纪小,曾经得到他们的许多帮助和提携。说是朋友,更感亲切,陈先生对年轻人一贯如此,常常是商量商量、交换交换,无长幼之别,无尊卑之分。
我认识先生还是在1994年4月。先生领着我们参加全国历史名城语文教学研究会在常熟市召开的年会。在那里,我第一次认识了先生和他的众多弟子,第一次感受到语文教学的另一片风景,第一次体会到做一名优秀语文老师的快乐与艰辛。先生虽然年近花甲,但依然风神俊朗、谈锋犀利,魁梧的身材和他同样高大的鼻梁显示了先生与众不同的气质——领袖群伦的大家风范和谦逊平和的人格魅力。这一次,先生给了我许多语文教研方面的启蒙。先生话不多,但总能让人在忍俊不禁中有所顿悟。他总能把深刻的道理解说得浅近简约。正如先生的教研文章一样大多来自课堂、来自实践,“本色”而“草根”,鲜活而灵动,给人启迪。
先生尊重和爱护年轻教师,每次调研听课,他总认真做好笔记,不放过一丝细节。先生在我校担任教学顾问期间,大多数年轻教师都喜欢他去听课。作为语文教育的前辈,他的高度和深度往往是令后辈望而生畏的。但是,每一次评课,他总会给予热情的鼓励,总会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成败得失,和颜悦色,语重心长。年轻教师听先生评课常常如坐春风,自然少了一份压力,多了一份动力。他们常常从眼前的这位长者慈爱的目光中读到殷殷的期望和对语文教育的那份执着。
先生给予我的是不倦的教诲和父亲般的关爱。对语文教学,毕业于电大的我有一种无法言说的自卑。每次和先生在一起,他和我说得最多的就是学历并不能决定什么,学力才是最重要的。他常常告诫我,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动笔。他说只有积淀深厚了,思考深刻了,才会融会贯通,才会游刃有余,厚积薄发。他鼓励我,看到自己的不足当然是必要的,更要紧的是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优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平添了一份信心和决心,也因此养成了读书和反思的习惯。读书与思考,深厚了我的文化底蕴,丰富了我的理论修养,使我在教学实践中增添了更多的底气。每当在教学上遇到难题时,我总习惯请教先生,他总会给予指导和点拨。有时心中有了疙瘩,我也总是想到与先生说说,常常满怀自信与欢喜而归。先生对生活的热爱是那样打动人心,先生待人的真诚是那样让人感怀至深。
回望我走过的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之路,真的应该感谢先生给予我的无私关怀和包容。他不但用他的人格魅力教会我如何去做人——与人为善,宽以待人;而且用他丰厚的学识教会我如何做学问——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每每想起这些,我总有一种感动在心海中澎湃,总有一种力量在心灵深处涌动,提醒自己向更高的目标攀登。在我的《小丁教语文》付梓前,先生给我两句话“心存高远,业求创新”,是鼓励,更是希望。我将铭记于心。
在先生七十华诞到来之际,海内外学子都在祝福先生。我写这些话,聊表对先生的感激之情,更是向先生表达一种由衷的祝福。祝愿先生健康长寿!
我实习时的王老师
二爻中学的退休教师王海珊先生是我诸多老师中比较特殊的一位,他是我的实习指导老师。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已经过去13年了。尽管跟王老师在一起只有40天的时间,尽管过去了那么多年,但那时那地的情景一直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底,王老师慈善的微笑一直如春风般温暖着我的人生。惭愧的是13年过去了,我竟未能前去探望过一次。这次有机会去爻中参加教研活动,我决意要去看看我的王老师。
一到爻中,我就打听王老师的情况。在得知王老师夫妇一切安好的消息时,我感到由衷的欣喜。得到王老师的电话,我用几乎颤抖的手拨通了,“嘀——嘀——”的等待音,一阵紧似一阵,似乎好长好长——王老师难道不在家?我喃喃自语。终于,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老妇人的声音,想必就是师母。我如释重负,急急地问:“是王老师家吗?您是师母吧?”得到肯定之后,我说,我是王老师多年前的一位学生,待会儿来看他。师母似乎十分的惊喜,告诉我王老师在邻居家串门,一会儿回家。
王老师的家在二爻小学。我拐进二爻小学的路口时,远远地就看见王老师那高大的身影,是那样的熟悉。他早已等候在那里了。我急急地走到他跟前,说:“王老师,您还记得我吗?电大的实习生小丁!”王老师清瘦了许多,但精神很好。他微笑着,拍了拍我肩膀,竟喊出了我的名字。那种亲切与温馨的感觉流遍周身,我的眼睛顿时湿湿的。13年之后,当我再一次站在王老师面前的时候,我的内心深处是一种怎样的激动呀,心海里的那种感动掀起难以抑制的波澜。这时,我才那样深切地体察到一个学生对于曾给予自己关爱与鼓励的老师的情感是那样的醇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的绵长。
王老师的微笑依然是那样的真诚与慈祥。13年过去了,王老师的头发少了、白了,原来那魁梧的身材也显得单薄了许多。王老师把我领进屋,师母忙着拿凳子、倒水。王老师的家有些简陋,但拾掇得干净而素雅,几盆花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让我感受到了老人晚年生活的情趣。两位老人笑意盈盈地坐在对面,和我攀谈。王老师知道我分配在五总,但不知道我已在三年前调去了石港。他关注着我,我竟没有及时把自己的变动告诉他老人家。我从包里取出我的作品集《小丁教语文》递到他跟前,他欣喜地站了起来——“我知道你应该能出一些成果的。我没有教给你什么,你称我为老师,我愿意接受你这个学生。祝贺你取得了如此的进步。你给我的印象就是勤奋踏实,愿意钻研!”师母也站起来,从王老师的手中接过那本小册子,也显得有些激动。师母原来也是一位教师,教小学。“你的进步真的让我欣慰。我向你提个希望。再努力一把,四五年,十年八年,向特级教师冲一冲。相信你有这个决心。如果成功了,我还健在,我一定亲自到你的府上为你庆贺!”王老师显得有些激动了,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似乎要把什么东西交到我的手中。我忙站起身说:“我会的,我会的。您那个时候也一定会像今天这样的健康!”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是呀,哪一位老师不对自己的学生像对自己的孩子那样寄予深深的希望呢!
王老师饶有兴味地带我看他小巧的四合院,看他不大的书房。书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平日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他总在这里看看书、写写画画。他说不管怎样还是要努力在有生之年给后人留下些什么。看着眼前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我似乎又看到了13年前他挥洒讲台的慷慨与激昂,看到他躬身捡起教室里一小张纸片的认真与细致,似乎又听到13年前他因连续上课而沙哑的嗓21音……
王老师用他崇高的言行和高尚的人格,时时激励着我努力进取;用他热忱的希望,鼓舞我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我有什么理由懈怠呢?我拿什么来回报王老师,回报曾给予我关心、支持与帮助的老师们?
当我蓦然回首间,王老师依然站在路口的拐弯处远远地目送着我。我的眼睛又湿润了——王老师,您的话学生记住了!
我的导师郭志明
我的导师郭志明先生,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通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在南通市中小学名师培养导师团里,算是年轻的导师了。与郭志明老师交往已经十多年了,记得2001年3月给老师写过一篇长文《待到山花烂漫时》,刊发在《语文教学通讯》上,他是那一期《语文教学通讯》的封面人物。
无悔的选择
1982年2月,郭志明从扬州师范学院毕业,家人希望他回到家乡南通市工作,然而他却毅然选择了“异路”,来到了濒临黄海的乡村中学——南通县三余中学任教。因为他内心抱着一个执着的信念:一定要把自己的知识甘露,洒向那一棵棵最需要滋润的幼苗!打那以后,郭志明就把一颗心交给了语文教学,交给了他的学生。多少个夜晚,他以清灯为伴,以书为友,尽情遨游在语文教学的神秘世界里,苦练内功,探索真谛。
寒来暑往,夏去春来,朝花夕拾,十年磨剑,终成正果。教学中,他每篇课文都烂熟于心,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信手拈来:他凭着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编了7种语文资料,累计达四十多万字。1985年他参加县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表现出色,一举获得语文组第一名。从此,郭志明一发而不可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了通州市最年轻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通州市十佳青年、南通市先进教育工作者。1989年又被国家教委、人事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光荣称号……郭志明的名气不胫而走,许多单位想以高薪调用。面对一次次令人羡慕的机遇,他却一次次将心中的砝码倾向了他所钟爱的事业。在日记中他深情写道:“我要用自己的汗水,浇灌田野的花朵,将自己的脚印,深深地扎入农村大地;我要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用真诚和希望去播种,用勤奋和创新去收获。学校就是我的蓝天。”他用心血和汗水实践着自己的诺言,抒写着属于自己的风流和潇酒。1997年以来,他先后被列入“江苏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被评为“江苏省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成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即使在调任教育局副局长后,他依然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学校、留给了一线教师,听课、评课、座谈,始终保持着教改排头兵的本色。
厚积而薄发
说起郭志明,人们总津津乐道这样一个带点神秘意味的故事:在他呱呱坠地时,啼哭不止,百哄无效。他父亲突发奇想,拿来一本书垫在其头下,他竟然不哭了!故事真伪这里无需考证,重要的是,郭志明以后的人生倒是实实在在的演绎着这一个故事的下文。
与书真正结缘是“文革”后期。那时,他正读中学,别人忙着“革命”,而他却想方设法借来《红楼梦》《苦菜花》等“毒草”,白天不能看,晚上偷着看,以致看坏了眼睛,但却充实了大脑。
读大学后,他更是如饥似渴,有机会就买书,有时间就读书。一次去仪征的一家农场义务劳动,听说两公里外的小镇上有家书店。他不顾劳累,日落西山,拔腿就往书店跑……
走上工作岗位后,郭志明更体会到书对他意味着什么。农村中学信息闭塞、资料匮乏,为了获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最新的教改信息,为了能读到全国几十家语文报刊,他节衣缩食,自费订阅,工资的20%贡献给了新华书店和邮局,可他依然乐此不疲。工作十几年,资料积累了满满十几麻袋。说到读书,郭志明深有感触地说:“一本好书,如一股春风,给人以指向。”是啊,正是长期在书香的浸润下,他的思想渐成体系,他的教学闪烁睿智,他的研究日趋博大精深……
弄潮教学改革
郭志明永远不会忘记1986年12月的那一堂公开课,让他铭心刻骨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他的导师、江苏省特级教师陈有明先生的殷殷期望:要善于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体会,要用新的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此,郭志明迈上了充满艰辛与喜悦的教改之路。
牛刀初试,“一主四步”初露峥嵘。早在1986年,他就借鉴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教学思想,对语文教学现状作了深层思考,他敏锐地意识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还没真正转移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上面来,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为此,当务之急,必须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力破灌输式、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参加“知识生产”;力破随意性、空泛性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扩大教学容量,优化课堂结构,使课堂教学实在、有效。在此基础上,郭志明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一主四步”课堂结构,即以训练为主线,课堂教学分预习检测、整体把握、选点解剖、智能迁移四步。实践证明,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不仅他任教的语文成绩大大提高,并使整个学校的语文教学迈上了新的台阶。他的总结论文在省、市获奖,并被南通市推荐参加了全国教改新秀教学论文大赛。
独辟蹊径,“三自一导”课堂教学魅力显现。如果说郭志明的“一主四步”课堂结构带有明显程式化倾向的话,那么由其创立的“三自一导”课堂教学法则闪烁着改革者智慧的火花。
在教学实践中,郭志明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那么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这一问题使他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他认为正因为过去标准的盲目性、凌乱性、随意性,才导致不少语文教师兢兢业业却事倍功半。针对这一痼疾,郭志明在实践中领悟到,衡量课堂教学质量,主要看学生,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全身心投入,看学生的手、脑、眼、口等智能器官是否全部调动以及活动时间持续的长短,看学生对课文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随知识点的积累所迁移形成的语文能力的高低。总之一句话,检验课堂效果的关键是看学生是否成为自觉的学习者、主动的参与者。
正是基于这一点,从1997年开始,郭志明在不断自我否定的同时,逐步推行“三自一导”课堂教学理论。所谓“三自”,就是学生自主确立课堂学习目标,自主投入课堂学习活动,自主进行学习效果测评和能力迁移;所谓“一导”,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其精髓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根据这一理论,教师应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必要的情境;学生的自学也不是无序盲目地进行,而应是一个流程,要经过“欲望、目标、活动、评价、迁移”等中转点。根据这一总体思路,他发表了《“三自一导”语文课堂教学法》等系列论文,先后在全国、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1997年10月全国教改成果交流会在江西九江举行,郭志明应邀出席大会,并在大会上作了专题发言,介绍了“三自一导”教学法,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
1998年1月13日,《江苏教育报》在专题报道《让教改成果为教师拥有》一文中说:“通州市金沙中学的 ‘三自一导’教学法……如烂漫的山花,盛开在中学语文教改的教苑里,显现出一派勃勃的生机。”的确,“三自一导”课堂教学法,正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在通州大地上吐露芬芳,其实验班学生中考成绩多年在通州市遥居第一,多人次在全国、省作文竞赛中获奖。目前,“三自一导”课堂教学法已先后被南通市教育局、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教学艺术研究中心立项,正一步步走向全国。
永远的跋涉
“一主四步”也好,“三自一导”也好,尽管为郭志明带来了一顶顶桂冠,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陶醉,更没有因此而裹足不前。相反,面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繁重任务,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三自一导”已成功地把学生推上了“主人”的位置,可是,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后,教师又该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呢?对此,郭志明是这样思考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生命活动,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引导者、主动促进者、合作研究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地给自己定位,要定在与学生平等、促进学生发展的位置上,而不能有居高临下的心态,不能以“智者”自居,不能在讲解过程与告诉结果中显示自己的“能”,而应该在点拨、引导上下功夫,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过程,获得结果,让学生更多地“显能”。
他同时积极倡导“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自由自在的空间”。他认为课堂给了我们师生极大的空间,给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极大自由,只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教什么、怎么样教,以及学什么、怎么样学,都能张扬教师与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即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他动情地这样描述他心中的理想境界:让我们的课堂成为蓝天吧!在这片蓝天上,风也悠悠,云也悠悠;师也悠悠,生也悠悠……
无论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还是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无论是在基层学校,还是调任市教育局,郭志明始终在探讨课堂教学的优化,始终不忘总结教改成果。近几年,他先后在《天津教育》《语文月刊》等二十几家报刊发表文章150多篇;10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论文竞赛中获奖;主编了《现代诗文诵读》(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初中语文总复习指导》(林业出版社出版)、《语文拓展训练》(西南师大出版社出版)等多部书籍;参编公开出版物34种,秦兆基、顾黄初、丁芒等纷纷为之作序、写评论、题字。2000年,凝聚着郭志明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理论精华的专著《语文课堂教学优化艺术》正式出版发行。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郭老师先后又出版了《有效教学操作论》《语文教学品质论》等专著多部。一位教育行政官员,还能有如此的情怀,实属难能可贵了。
导师郭志明先生对我的影响不仅仅在如何做学问、如何搞科研上,更多的是在如何做好人,如何用一颗真心面对教育、面对语文、面对学生。
有一种感动在心底激荡
——写给余映潮老师
余映潮先生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尽管从教研员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依旧用饱满的热情活跃在全国各地的讲台上、报告厅里。他奔走四方,乐此不疲,并竭尽所能地传播着他的教学思想,展示着他的教学艺术,为一线教师所称道。所到之处常常人潮涌动,掌声雷动,让亲历者怦然心动于他的激情、他的积淀、他的人品和大家风范。每一次捧读余先生的大作,聆听他的报告,欣赏他的作课,浏览他的“语文潮”,总能给我深刻的启迪、有力的鞭策。
我对先生的仰慕是从阅读他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核心期刊上的系列文章开始的。他的大多数文章是他躬身实践后的产物,似乎就是为一线教师而写的,实在、可学,既有科学理念的启迪,又有可操作的实用。
2000年,在浙江温州,我第一次耳闻目睹先生作课、演讲的风采。但直到另一位全国知名特级教师王世发先生从通州调回荆州工作后,通过王老师我才与余先生有了几次间接的交流。王老师告诉我,余先生一直关注我的成长,为我的进步欣喜,鼓励我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我真是汗颜之极。虽然余先生一直竭尽所能地扶持与提携后学。但是我这个农村青年教师居然让余先生挂记于心,仍旧是何等的幸运啊!
市里的“优课教学实录专集”里要收我的课堂教学实录,还需要“名家点评”。在外考察回校的途中,我给余老发去了短信,表达了我的愿望。余老很快回了信息,他很忙,在外讲学,让我把课堂实录稿发到他的邮箱,说他一回家就给我写。我有些不好意思,后悔不应该劳烦他老人家。半个月过去后,余老再次给我发来信息,说评点写好了。仓促了些,不知道满意否。我打开邮箱,细细品读先生的评点文字。500多字,条理清晰,鞭辟入里。他的文字里荡漾着余氏特有的温情与智慧,读来让人温暖,催人奋进。他仔仔细细地阅读了我的实录文稿,连两个不易察觉的笔误,都未能逃脱先生的眼睛,先生纠正在旁,并用黑体加括号提醒。这是一种怎样的求真精神啊,同时再次让我警醒,做学问来不得半点马虎与浮躁。
余老师是语文学科教学与教研的领军人物。在他的身上,我们除了要汲取他丰厚的学养,更多的要学习他的质朴谦逊、平易近人的人品,他一丝不苟、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在我看来,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当下,后者对于我们尤为重要。
跟着黄老师行走在语文路上
我读黄厚江老师的文章,是从参加工作开始的。20世纪90年代初,农村初中的教参资料相对是匮乏的,手头仅有的是一份自费订阅的《语文教学通讯》,常常慨叹从农村走出的黄老师能做如此的研究,不仅给我以启迪,更多的是一种引领和鼓舞。也许是机缘,更是我的幸运。这几年,我能近距离地接触黄老师,走进他的课堂,并且得到他的谆谆教诲,获益良多。
黄老师主张“本色语文”,他的阅读教学示范课似乎更多了一些“家常味”,他用最语文的手法,本真地演绎他的“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积累,在阅读中提高综合素养”, “阅读教学应该以文本理解为基础,以问题探讨为引导,以语文活动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教学思想。今年暑期,在大连举行的“全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精品课展示暨中语名家高峰论坛”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黄老师执教的《我们家的男子汉》。黄老师智慧的整合让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线性和多维、平面和立体的灵动与丰富。你可以意会到黄老师的精心预设,你更多的可以看到课堂动态生成的精彩。黄老师的生动展示给人豁然开朗之感,原来诸如这样看似简单的文本还可以教出这样的“语文味”,原先对《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入选教材的质疑随之烟消云散。黄老师用自己的课堂告诉我们要善于在看似简单没有东西可教的文本中挖掘文本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善于开发文本本身的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
听黄老师上《阿房宫赋》就更是一种享受了。这一节课里,在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来来回回的诵读中,文本赋予的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的教学内容实现了水乳交融。文言文教什么?怎样教?让令学生头疼的文言学习变得如此富有情趣,雅致而富有实效,的确给我们以太多的思考。坐在黄老师的课堂里,听黄老师诵读他改写的《阿房宫赋》,让我不由想起语文组组长描述黄老师课堂的情景来。那一次语文组组长从省里参加听课活动回校后,他很兴奋,对黄老师的课,津津乐道。组长说的就是黄老师执教的《阿房宫赋》,印象特别深的是,他用“行云流水”“朴实中见功力”来形容黄老师的课堂。他还说,黄老师的普通话不是最好,但诵读起来,真的是韵味十足、荡气回肠。那份感动再一次在我的心头荡漾。
黄老师的课堂和黄老师一样本真、本色。我们几个青年教师聚在一起“煮酒论语文”,以“本色语文”为主题开展讨论,请黄老师为我们评课,他总是乐呵呵地融在我们中间,认真听,细细地评,他总说大家是老朋友,有什么问题一起商量商量。每次,黄老师总能把我们带到一个更高的地方,看到更多的风景。
在课堂里我领略到“本色语文”的无限风光,跟着黄厚江老师,一路前行,一定能看更多更美的风景!
2010年我申报特级,黄厚江老师欣然为我写推荐意见。他这样说:
丁卫军老师是我熟悉并欣赏的一位年轻语文教师。
我认识并关注丁卫军老师是从阅读他的文章开始。近年来,在包括《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等核心杂志上,丁卫军老师发表了诸多有关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的论文、教学设计和课例。他的文章很少有空洞的纯理论推演,大多来自自身的教学反思,在继承传统中有许多创新的智慧,见解独到,可见其研究之深入。他的阅读和作文教学课例与理念先后被收入全国中语会会刊、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通讯》的“全国青年名师这样教语文”和“全国青年名师这样教作文”专辑中,这样的成绩在江苏的青年教师中屈指可数,他也是唯一一位被评为首届全国中语“教改新星”的江苏青年教师,受到中语界关注。
在多次中语研讨会和中语高峰论坛活动中,丁卫军老师的谦虚好学、勤奋踏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参加工作18年来,他一直坚守在农村初中语文的讲台上,倾心育人,实属难能可贵。他始终坚持站在教学一线,结合农村教育教学实际,大胆实践,敢于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教学水平高、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他鲜明地倡导“简约语文”观,并在实践中形成了“简约”的教学风格,独树一帜。
丁卫军老师积极发挥自身的专业引领作用,团结了一批江苏省内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打造了一个“煮酒论语文”研讨平台。作为中国阅读学会经典阅读研究中心的副秘书长,他成功发起和参与组织了两届“简约语文·精致课堂”中学语文教学展示活动,反响热烈。本人曾受邀参与评课,深切地感受到丁卫军老师对语文教学与研究的热情和在同龄教师中的影响力。
全国中语会举办“黄厚江本色语文研讨会”,黄老师又推荐我参加专题交流。我以《本色语文:让语文找到回家的路》为题交流了我学习黄老师、学习“本色语文”的体会。我说:
针对语文课改中出现的“目标虚化,内容泛化,语文教学活动非语文化,教师作用弱化”的倾向,“语文要回家,语文要获得属于自己的本体,语文课要回归语文课的本位”,即“让语文回家”“回归”成为语文界在冷静反思课改后发出的强烈的呼声。黄厚江老师“本色语文”的探索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和新课程理念下进行的,是对“回归”和“让语文回家”呼声的一种正面回应。
一、“本色语文”不是守旧,不是倒退。“本色语文”深深扎根于汉语文教学传统,在诊断中发展,在批判中建设。黄老师强调,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所谓语文的方法,如诵读、背诵、造句、填空、复述、想象、描述、讨论、品味、听写、批注等。从教师的角度看,则有讲解、提问、板书、范读、引导、点拨、评点、领读、激趣、激疑等多种方法。再如文言文教学,断句、翻译、借助工具书加注就是很语文化的学习方法。我们在今天的课堂上,看到了很多在一些公开课上看不到的东西,看到了黄老师很固执地运用这些看似不新的方法,却让课堂语文味十足。事实上,这些方法很多都是传统的——因为新课改了,为了求新,很多的传统的方法被摒弃了。就词语教学来讲,黄老师在《黔之驴》的教学中对“庞然大物”这一成语的处理,让我更加确信,很多老师与其热衷于让学生一遍遍地抄,甚至罚抄,还不如让学生用词语造句来得有效。教师范读,我们已经久违了。今天黄老师用他的“黄氏普通话”范读《葡萄月令》,同样读出了汪曾祺散文的味道,读出了语文的味道。再比如板书,现在大多数情形下,尤其是公开课,板书被多媒体代替了。今天黄老师的两节课都没有使用多媒体,板书设计与教学的目标相得益彰。有老师好的板书,我认为至少可以教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黄老师告诉我们,所谓的语文方法其实可以从传统中来,把传统的方法用好了也许比跟风、盲从会有效得多。黄老师曾多次表达这样的观点: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没有什么新的方法;只有没有用好的方法,只有使用不恰当的方法。黄老师的这番话,并不是简单地排斥将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进课堂,只是想说明,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不是依赖于方法的求新;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也并不代表着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再如黄老师构建的“和谐共生教学法”,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是“教学相长”。在黄老师的《语文的原点》一书中,我们随处可见他对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智慧传承。
刘国正、陈金明两位先生为《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一书写的《前言》,有这样的5个“小标题”:其一,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中国人作为母语学习的语文教学;其二,本国优秀的语文教育理论和经验,凝聚着语文教育大家教学和语言实践性的结晶;其三,本国优秀的教育理论和经验,融汇了传统教育的精华;其四,本国优秀的教育理论和经验,吸收了国外先进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其五,本国优秀的语文教育理论和经验。没有深奥难解的皇皇大论,平易近人,如话家常,谈的都是近在身旁的事,说的是老想听爱听的话。
我想,如果您想在语文教学研究的征途中走得更远,那么请您不要抛弃我们汉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否则您将找不到回家的路。
二、“本色语文”不反对创新,更不放弃更高的追求。黄老师从语文的原点出发,行走在现代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沿。成尚荣先生在《语文的原点》一书的《序言》中说,黄老师“不仅在 ‘元’上思考,而且在 ‘道’上追寻”。黄老师每一点的追寻,可以说都是回到出发的地方,寻找新的出发点。黄老师“本色语文”的探索是在对“语文是什么”的追问中开始的,因为这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却成了大问题,语文失去了本真,语文被严重异化了。黄老师对语文的基本定位就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语文就是语文。“本色语文”的内涵就是:把语文当语文教学,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可以说,黄老师的“本色语文”,是对课改中出现的离语文越来越远,离朴实、真实、扎实越来越远,离优秀的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越来越远的辩证思索和理性摒弃。黄老师对很多语文教学中的重大问题都有着自己的思考:比如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讨论;比如关于课堂教学主体的争论等等。他都能追根溯源,做出理性的回答。他在同意双主体的观点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是: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是交织融合的关系,即学生主体实现的同时,也是教师主体的体现。就像这样的,在这些大问题上,黄老师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不偏狭,不走极端。“中庸”之道,在黄老师构建的“本色语文”大厦中闪烁着耀眼的哲学之光。
对新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黄老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例如对话,作为课改中的核心理念之一,已经为大家接受,但事实上,很多老师把这一重要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教学理念理解为师生之间的一种问答。黄老师指出:对话,应该是师生双方阅读体验、阅读联想、阅读评价的交流,是情感的互动和思想碰撞。同时,黄老师告诫我们说:阅读学的发展、阅读教学新理念的提出、阅读教学的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比应试教育高得多的要求,如果不能顺应这个发展,就会暴露出更多更严重的问题。
对当前语文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黄老师用自己的实践给予一线教师更多的启发。“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似乎已经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一条定律。“教什么”的问题解决了,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了吗?针对这一论题,黄老师强调“教什么”的重要性的同时,也不回避对“怎么教”的研究。怎么教?他更多地把落点放在对人的研究上,放在了对学生的研究上。黄老师指出: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让学生多发言,更不是让学生多表演,而是所有的教学活动从学生出发,一切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在课堂教学中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学习成长和精神成长。今天黄老师的两堂课,我认为最大的特点就在于,黄老师找到了“教什么”与“怎么教”的契合点。再例如,语文知识如何处理的问题,让一线教师颇为头疼。课标强调不要系统化,不要复杂化,倡导随文而教。黄老师在《黔之驴》一课中对“什么是寓言”的处理给了我们极好的示范。
“本色语文”深深地扎根于传统,在继承中发展;“本色语文”紧紧应和着新课程改革的时代韵律,一路前行。我们在学习2011版新课标的时候,在践行新版课标的时候,不妨读一读黄老师的“本色语文”著作,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
这篇发言稿后来刊发在《教育时报》上。
程先生之于我们的
在扬州举行的“全国中学语文 ‘主体发展·活动教学’高峰论坛”活动中,我有幸一睹,程少堂老师的风采,他主持教师与名家的互动交流时,妙语连珠,使交流高潮迭起。扬州会议之后的近两个月时间,我一直沉浸在“语文味”的世界里,沉浸在程先生的课堂里,程老师的话语时时撩拨着我的心弦,激起我的深思。
程先生的课、程先生的观点已经引起广泛关注,而且在一定的范围和层面争论得还很热烈。程先生在给我的短信中这样评论自己的课:“我的课不规范,我也从不规范要求自己,我追求一种先锋姿态……我的课目的在于以崭新姿态激活大家的思维。”我思考的是,对于我们青年教师,程先生的意义(程先生给王君的著作序题为《王君的意义》)是什么?
在于一种文化的引领。程先生的课或报告,给人最直接的感觉是“这个人有文化”,也就是一下子让人感受到他骨子里的一种文化积淀。也正因如此,我认为程先生的课是非常人能学的。他很自然地把这种文化通过文本的解读传达给了学生们,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种文化气息,自然荡漾着浓郁的“语文味”。程先生认为“及时读书就是及时行乐”,他读书不单单在语文,还在历史、哲学、美学等等。他是个“杂”家。程先生是孤独的,是寂寞的,其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读书。他也在这种孤独中享受着精神的快乐。再看看周围,又有几个人愿意去读书,愿意坚守这份孤独与寂寞呢?我们的青年教师需要恶补“文化”。
在于一种机智的自觉。语文给学生什么?不单单在知,还在于识。靠什么?靠的是一种超越,一种智慧的超越。程老师的课,似乎总是充满着笑声,但笑过之后给人留下的是一种永恒的东西。他的课早已经超越了一种知识的传递,更多是一种精神的浸染。他解释什么是诗、什么是诗意,一定会让那些孩子们记忆一辈子的。谁能麻木到认为“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不是诗、没有诗意呢?程先生所说的“不规范”,我以为是一种教学的机智,用王君老师的话说,是一种境界,一种“自由”的境界。他“玩”语文的确已经达到一种境界,让听课者如沐春风。程老师的课堂里是充满笑声的,显然在他的课堂里是快乐的。因为程老师是智慧的。课堂需要超越知识的智慧。
在于一种创新的召唤。程先生不仅能说,而且敢说,更敢去实践。也许乍一听他的课有些“简单”,还有些“另类”。但是,读程先生展示的成果,他的观点却是前瞻的,他的教学实践更是高效的。简单未尝不是一种境界,另类未尝不是一种突破。程老师的精神就在于不迷信权威,敢走自己的路,自然不怕别人去说。他创造了许多的第一,也许正是这些大胆的第一,才有了诸如多次模考作文题与高考作文的撞车事故。程先生说,全国有一个余映潮已经足够了。的确,语文教育改革的前景已经不能完全依靠程先生这辈人,但我辈恰恰缺少的就是这种改革的勇气和智慧。
吮吸着语文味,享受着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的幸福。我想只有像程先生这样真爱语文,才有作为语文老师的真幸福真快乐。
于丹——一个语文教师的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借助央视《百家讲坛》,让《论语》《庄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一时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热捧的,打杀的,好不热闹。无论你抨击得多么犀利,无论你痛心得多么疾首,都无法遏止大众对《论语》《庄子》的热情、对于丹的热情。笔者无心也无力去为于丹辩解什么,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电视观众、作为一个普通的语文教师,说说对“于丹现象”的感受。
在当下中国人的脑髓里,“潜规则”意识似乎难以排解,对出现的或好或坏、或正常或非正常的事物、现象,总习惯于用“潜规则”思维去思考,去评判,去褒贬。于丹的“热”也似乎没能逃脱这样的命运。我们不能说于丹的“心得”宣扬是完美的,没有点滴瑕疵,于丹也早就自己声言只是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活动是个性化的,自然带有浓厚的“于丹”色彩,自然有于丹个人的学术判断。因为是公众传媒,于丹是应该而且有义务考虑向真理或者学术定论靠拢的。我想于丹“心得”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所以,我觉得一切担忧、打杀都是多余的,对“于丹现象”的评判站在“学术”的平台上才是正常的,这样才有利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形成,这才是一切对“于丹现象”争论的归宿所在。
此其一。
其二,语文教师也似乎应该从于丹身上得到诸多启示的。
于丹无论是站在《百家讲坛》前,还是站在摄像机前,她那种周身洋溢的激情时时感染着人。她是善于用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听众的热情的。我想,她的课堂一定是充满生命的活力的。课堂本就应该是焕发生命激情、唤醒生命追求的所在,由此来看,于丹的“学生”无疑是充满幸福的。
课堂教学本身还是一种智慧的点燃。于丹在讲坛上折射出来的智慧火花,常常点燃听者的心智,会心的微笑与颔首、情不自禁的击掌与哄堂,都是一种灵犀的沟通、智慧的融合。智慧的课堂是超越知识的灌输的,那是思想的深化、情感的升华,那是吹开红花绿草的春风……
于丹对于《论语》《庄子》的解读显然是个性的,是在突破传统意义上创新,尤其是她的表达方式和语体,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现实的语文教学,对于语文文本的处理呼唤着教师科学引领下的多元解读,呼唤着创新。
于丹的讲课、于丹的访谈,无不让听者感受着她骨子里流出的文化气息,纵横千万里,上下五千年,旁征博引,滔滔不断。所以她的“心得”、她的答问给人以情的熏染、理的提升,显得大气而广博。我们当下的语文教师的确是需要一种这样的气质的。
于丹的两本“心得”,我都向学生推荐了,利用课前5分钟向学生解读《论语》《庄子》,解读“心得”,同时更解读我心中的孔孟和老庄。此时的学生是快乐的,我也是快乐的。因为,此时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心灵都是自由的。
我想,于丹对于我这个普通语文教师的意义就在于开启了我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点燃我再读先秦经典的热情,让我的生活更精彩,让我的生命更厚重,让我的教学更具灵性。
呼唤更多的“于丹”。
我记忆中的陈钟樑老师
2011年1月6日早,去余映潮先生的房间。余老师一见我,一下子把我拉到一边,声音低沉,说:陈钟樑先生走了!我愕然,喃喃:怎么会这么快啊?我记忆中的陈先生年龄不大啊。余老师说:重大损失,重大损失,语文界的重大损失。我说:很早就听过陈先生的报告了。他机智,他幽默,他的理念永远都是走在前列的。
1998年,全国中语会教改中心在黄山举行年会,国家级课题“学堂·主人·训练”课题开题。随后,在如皋白蒲中学,时任校长的王军先生邀请课题专家组一行到白蒲就课题的实验进行指导。在那里,我有幸第一次听到了陈先生执教的舒婷的诗《致橡树》。会场水泄不通,陈先生的课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什么是对话。
在南京,也是应王军先生之邀,具体的活动,我记不清了。在宾馆与陈先生有短暂的交流,他那淡淡的语调、不疾不徐的语速,似乎还在耳畔。晚上用餐,和陈先生、胡明道先生等名家大师同桌,陈先生用他独有的幽默,让整个晚餐充满着欢声,让每个人内心充满着欢悦。我至今都记忆犹新。真的是一位可爱的老头儿啊!陈先生的报告总是会充满着笑声的,他的报告总是能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新风气。
读陈先生的文章,有时会有一种感慨。文字不多,文章不长,但字字珠玑,切中时弊,总能启发新思考,开阔新视野,启迪新思想。他呼吁要写短文,要给青年人、一线教师以帮助。
可是,我们的陈先生走了。真的是,语文界的重大损失!
重新翻读笔记,陈先生的很多主张、思想,已经滋养着我的成长,浸润在我的教学生活中了。
谨以此短文,怀念我心中的陈钟樑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