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养生主

【导读】

《养生主》是《庄子》有关修身养性的著名篇章,特别是“庖丁解牛”的故事家喻户晓。《养生主》“养生”的意思是“修身养性”,跟现代人的“养生”含义有一定的差距。《养生主》“主”的意思是“养生的原则和纲要”,重在顺应自然,忘情却感而不为外物所滞。阻碍“修身养性”的观念主要有两点:一是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才智”,一是用“为善”、“为恶”来束缚自然的身心。为了防止这两种观点作怪,庄子主张“缘督以为经”——遵循自然中正之道并以之作为善于养身的常法,这样就能够“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按照庖丁解牛的启示,修身养性应该“因其固然”、“依乎天理”、“取其中虚”,方能“游刃有余”,从而避开是是非非的纠缠。只有一只脚的右师,吊老聃仅仅“三号而出”的秦失,因为明白“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的道理,感悟到“薪尽火传”的玄妙,所以能够坦然面对灾难和死亡,因而“不知其尽”。在有形的状态下,一个人的出生其实就意味着死亡的开始;而在无形的状态下,人的形不过生的标记而已,人的形不可能长久存在,而人的神却可以永世流传,不生不灭。顺其自然,无所依凭,自由自在,是修身养性的生活旨趣,是应对各种不同环境的灵丹妙药,是庄子修道的基本方法和得道的基本状态。

第一节 保身全生,养亲尽年

【原文与简注】

吾生(生命)也有涯(边际、极限),而知(知识、才智)也无涯。以有涯随(追随、索求)无涯,殆(危险,象征疲困不堪、神伤体乏)已(矣)。已(此,如此)而为知者(用有限的生命索求无尽的知识),殆而已矣(已矣,表达强调语气的字连用,意为停止、结束、完结等,相当于“啦”或“了”)!

为善无近(接近,象征追求、贪图)名,为恶(罪恶)无近刑。缘(顺着、遵循)督(中、正道。中医有奇经八脉之说,督脉即身背的中脉,具有总督诸阳经之作用)以为经(常,正常),可以保身(护佑身体),可以全生(生通性。全生即保全天性),可以养亲(调养活力),可以尽年(终享天年)。

【串讲·翻译】

在庄子看来,危害养身的原因主要来自追求知识的冲动和遵守伦理的规范,所以《养生主》在第一章依次分析这两个问题:

对于追求知识的冲动,庄子这样说: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疲困不堪、神伤体乏。既然明白这样而还在无限度地追求知识,那就可真势必更加疲困不堪、神伤体乏!

对于遵守伦理的规范,庄子这样说: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于养身”却不是为了追求“寿比南山”的美名,做了世人所谓的“不善养身”也不至于留下“杯弓蛇影”的恐惧。遵循自然中正之道并以之作为善于养身的常法,这样就可以护卫自身,可以保全天性,可以调养活力,可以终享天年。

第二节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原文与简注】

庖(厨房)丁(庖丁即厨师)为(替、给)文惠君(梁惠王)解(剖开、分解)牛,手之所触(接触),肩之所倚(依、靠),足之所履(踏、踩),膝之所踦(用膝抵住),砉然(皮肉分离的声音)向然(向通响:向然象征多种声音相互响应),奏(进)刀騞然(ㄏ以刀裂物声),莫不中音(中:合乎。中音:合乎音乐的节奏);合于《桑林》(殷商时代的乐曲名)之舞(桑林之舞:用桑林乐曲伴奏的舞蹈),乃中《经首》(传说中帝尧时代的乐曲名)之会(乐律、节奏)。

文惠君日:嘻(象征很感叹),善哉!技蓋(通盍:何、怎么)至此乎?

庖丁释(放下)刀对曰:

臣之所好(喜好)者,道也,进(进一层、超过、胜过)乎(于、比)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精神、心思)遇而不以目视,官(器官即眼睛)知(知觉即视觉)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自然纹理即牛体的自然结构),批(击)大郤(通隙:牛体筋腱骨骼间的空隙)、导(引导、导向)大窾(空,牛体骨节间较大的空处)因(依、顺着)其固然(本然,原样),技(通枝:支脉)经(经:经脉。技经:经络结聚的地方)肯(附在骨上的肉)綮(骨肉连接很紧的地方)之未尝(未:不曾;尝:尝试)微碍(据成《疏》补),而况大軱(大骨)乎!

良庖岁(每年)更(更换)刀,割也;族(族:众)庖(族庖:一般的厨师)月更刀,折(断,象征用刀砍断骨头)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出,象征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于硎(磨刀石)。彼节者有间(缝、间隙),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宽广)乎,其于游刃(运转的刀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即然如此),每至于族(骨节、筋腱聚结交错的部位),吾见其难为,怵然(小心谨慎)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牛体分解的声音)己解,牛不知其死也(据陈碧虚《阙误》补,以完美文意),如土委(堆积)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悠然自得)满志(意满志得),善(摆弄、擦拭)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串讲·翻译】

沿着《养生主》“缘督以为经”的基本指导思想,庄子给读者讲了一个在中华文化史上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寓言故事——《庖丁解牛》。

有一个庖丁给梁惠王宰杀牛牲,庖丁分解牛体的时候,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声响砉砉,进刀刷刷,无不像美妙的音乐旋律,无不符合《桑林》伴舞的节奏,乃至合于古典名曲《经首》的乐律。

看到如此精彩的才艺展示,曾经跟孟子老先生深入交流过的梁惠王赞叹说:嘻,妙呀!技艺怎么达到如此高超的境界呢?

庖丁放下刀回答梁惠王说:

我所喜好的是“道”啊,已经超越了技巧的层次。我开始分解牛的时候,所看见的没有不是整头牛的。几年之后,就未曾再看到整体的牛了。到了现在,我只用心思去感觉而不再用眼睛去观察,眼睛似乎像停了下来而心思却在不停自有运行。遵循牛体的自然结构,劈击骨骼的缝隙、把刀引向骨节空处而顺着天然结构,因而从不碰到经络结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何况那些大骨头呢?

优秀的厨师一年更换一把刀,这是因为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这是因为是在用刀砍骨头。如今我使用的这把刀已经十九年了,所宰杀的牛牲上千头了,而刀刃的锋利就像刚刚磨过的一样。牛的骨节乃至各个部位之间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却几乎没有什么厚度。用没厚度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部位,多么宽绰,刀刃的运转必然大有余地呀。所以我的刀使用了十九年而刀锋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即使这样,每当遇上骨节、筋腱聚结交错的部位,我看到难于下刀,为此而格外谨慎目光专注,动作迟缓,动刀很轻微,牛体謋然解开,牛似乎还不知道已经死了,就像泥土堆在地上一样。此时我提着刀站立,环顾四周,因此踌躇满志,这才擦拭好刀而收藏起来。

梁惠王再一次赞叹说:是在太妙啊!我听了庖丁的这一高论,从中感悟到了养生的道理了。

梁惠王看到庖丁解牛感悟到了什么样的养生道理呢?现在流传下来的出自本章的成语有: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切中肯綮、批郤导窾、新硎初试(或发硎新试)、官止神行、善刀而藏等,可谓洋洋大观。这些都是修身养性、做人做事的绝妙箴言。可能只是因为“庖丁解牛”文辞的优美和主题的深邃,因此有的读者为庖丁解牛的艺术所折服,而忘记了庄子养身之道,大有买椟还珠之嫌啊!

第三节 安时处顺,薪尽火传

【原文与简注】

公文轩(相传为宋国人,复姓公文,名轩)见右师(官名)而惊曰:是何人也?恶(古同乌:哪、何)乎介(独,只有一只脚)也?天与(赋与)?其人与?

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此,形体上一只脚这种情况)使独(只有一只脚)也,人之貌有与(两足)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泽雉(雉鸟,俗称野鸡)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祈求、希望)畜(养)乎樊(笼)中——神(神态、神情)虽王(通旺:旺盛),不善(自由、快乐)也。

老聃(相传即老子,姓李名耳)死,秦失(亦作秦佚,老聃的朋友)吊之,三号(大声地哭)而出。

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

曰:然。

然则(用在句子开头,表示“既然这样”的意思)吊焉若此,可乎?

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刚才)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哭泣者)所以会之(聚、碰在一块儿),必有不蕲(祈求、希望)言而言,不蕲(祈求、希望)哭而哭者。是遁(逃避、违反)天倍(通背:背弃)情,忘其所受(忘了受命于天的道理),古者谓之遁天之刑(过失)。适(偶然)来(来到世上,象征生),夫子(老聃)时也;适去(离开人世,象征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天,象征万物的主宰)之县解(县通悬,解除束缚,象征自然解脱)。

指(脂)穷于为薪(油脂燃尽于浸裹的柴薪),火传也,不知其尽(穷尽)也。

【串讲·翻译】

《养生主》第二章主要在于说明把握规律,纯熟途径,其立足点还是“顺其自然”。因此,庄子在本章用三个故事并用一个比喻来加以说明:

第一个例子:宋国人公文轩见到官员右师大吃一惊,说:你是怎么回事啊?怎么只有一只脚呢?是天生的一只脚呢?还是后天失去一只脚呢?

右师淡然地回答说:是天生成的,不是人为的。老天生就了我,让我就这样的形体只有一只脚啊,一个人的形体有没有两只脚,完全是上天注定的。所以一定是天生的,不是人为的。

天生一只脚而如此淡定,其心态足以养身。

第二个例子:生活在沼泽边的野鸡,走上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物,走上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泽水,生存多么的困难啊,可是野鸡丝毫也不希望被畜养在笼子里。生活在笼子即使不需要劳神费力寻找食物且似乎精力十分旺盛,那也是很不自由、很不快乐的。

野鸡之所以不愿意生活在在笼子里,这是因为这样就失去野鸡本性。因此但凡养身,尽量减人为的折腾,尽量顺应自然的安排。

人类最大的淡定和顺应自然的安排莫过于生死,于是庄子又举了第三个例子:

老聃即老子去世了,老子的朋友秦佚前去吊唁,可秦佚哭几声便离开了。

老聃的弟子看到这种情况,觉得比较奇怪,于是就问:秦佚老先生,你难道不是我们老师的好朋友吗?

秦佚说:是啊,是你们老师的好朋友啊。

老聃的弟子于是提出疑问说:既然是好朋友,有这样吊唁好朋友的吗?

秦佚说:自然是可以的啊。我原以为你们跟随你们的老师多年,都到了超脱物外的境界了,可我现在看来,你们没有超脱物外啊。刚才我进入灵房去吊唁的时候,看到有的老年人在哭你们老师,就像父母哭自己的孩子那样伤心;看到有的年轻人在哭你们老师,就像孩子哭自己的父母那样悲痛。这些人之所以之所以会聚在这里,一定有的人本不想诉说什么却情不自禁地诉说了什么,本不想哭泣却又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这种喜生恶死的做法是违反常理、背弃真情的,他们忘掉了人本来是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古时候人们称这种作法叫做背离自然的过失。一个人偶然来到这个世界上,你们的老师就是应时而生;一个人偶然离开这个世界上,你们的老师就是顺依而死啊。安于天理的常分而顺从自然的变化,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进入胸怀,古人称这样做就叫做自然的解脱,就像解除了倒悬之苦一样。

这个故事的含义就是:一个人应该在生死面前能够淡定,不应该“遁天倍情,忘其所受”,而应该“安时而处顺”,这样就“哀乐不能入”了。

为了说明道家对人类生死的看法,庄子打了一个很好的比喻,说一句很有哲理性的话:烛薪的燃烧是有穷尽的,可是火却不断地传递下去,世世代代无穷无尽。这就是“薪尽火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