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和叛逆期的孩子较劲2:有效管教孩子的42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 生活就是你爱说,我爱听

引导孩子的人生,不是在孩子身上复制我们的人生观,而是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引出孩子内心的渴望,帮助他成长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天下父母,除了一些极端个例,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孩子。爱孩子,所以给他自己所能给予的一切。

但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他们不只需要物质上的满足,还需要心灵上的满足,后者却往往被父母们忽视。大多数父母都是:“你喜欢香蕉,可是我给了你一车苹果,然后我说我都被自己感动了,问你为什么不感动。你无言以对。我花光了所有的钱给你买了一车苹果,可是你没有一点点感动,你一定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其实父母忽略了孩子喜欢的是香蕉啊……

父母很不甘心,因为他们的付出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和回报;而孩子也不开心,因为父母给予他们的,都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我们的父母和孩子中间,少了一双倾听的耳朵。

我有一个 14 岁的远房表妹,叫小文,突然患了抑郁症,她父母百思不得其解。

“这孩子之前挺活泼好动的,就是上中学后,突然间不怎么说话了,女孩子长大了不都少言,谁会想到,她突然得上这种病,真是想不通!”她父亲,我的表舅边跟我说,边连着叹了几口气。

厌学、爱哭、爱发脾气,有时又说肚子疼……这些都是小文那段时间的表现。之前和同学打成一片的她,后来越来越孤僻,上课不专心,成绩开始下降,对老师很反感。而我的表舅和表舅妈也是将全部心血都用在孩子身上,孩子有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而且不管工作多忙,每天都抽出时间陪孩子。

小文却跟我说,父母虽然在家陪她,但不时打电话看手机,从来没有用心听过自己讲话。她上初中后压力很大,但父母要求高,如果她的成绩掉出 10 名以外,他们就会特别焦虑,她因此感到特别压抑。

孩子的心是最敏感的,他们需要的不是低质量的沉默和守护,而是高质量的倾听和陪伴。而父母却只关心孩子身体健康与否,学习好不好,从没想到要过问孩子的内心世界。

《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54.8%的学生遇到烦恼会向朋友诉说排解,27.9%的学生会向家长诉说,28.8%的学生会压在心底生闷气,1.2%的学生会找老师倾诉。

孩子的心理表现很明显,他们有话、有秘密想倾吐,对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孩子的心情得不到纾解,就会出现压抑、焦虑与抑郁等问题。调查中说,大部分学生感觉如果能经常向父母倾诉,他们会有幸福感。

父母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是孩子在生活学习中最好的倾听者和陪伴者,可是,为什么父母就没有听到孩子内心的声音呢?虽然父母想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渴望孩子能说说心里话,但是有些青春期的孩子,已经对父母锁上了他们的心门。

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孩子一开口就被堵住

在《少年说》里,常年生活在学霸闺蜜阴影下的初中女生登上天台,向总是拿她和别人家孩子比较的妈妈说:“我也很努力啊!”可妈妈马上指出了她学习上的诸多问题。女孩又说,每次都被批评施压,自己很难受。妈妈却说:“因为不打击你,你会飘。”当女孩再次为自己争取,希望妈妈能看到自己好的一面时,妈妈却反问道:“为什么妈妈的要求你都达不到?”最后,女孩知道说不动妈妈,委屈地哭着下了台。相信看过的人都会心疼女孩。不难想到的是,这个女孩,恐怕以后很难再鼓起勇气跟妈妈沟通了!不知道有多少孩子,都有这样的经历:一开口,就会被父母堵住嘴巴,到最后,就再也不想开口了。有些父母,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将孩子怼回去,是希望孩子看到他自己的缺点,比如,孩子说:“这次考试每门功课都在 90 分以上了!”父母会说:“这个成绩难道值得骄傲吗?”当孩子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向父母诉苦:“那个男生老是欺负我,烦死了!”父母却来了句:“他怎么不欺负别人呢?肯定是你哪里做得不好!”比起不会好好说话,不会好好听话才是我们很多父母的问题。

二、父母不愿意花时间倾听孩子

大家都说,做父母压力好大,天天跟在后面伺候小主们,人家还不待见。想想看,除了吃穿和学习,父母还关心孩子的什么呢?孩子回到家,高兴地告诉父母:“今天我们班新来了一个同学,特别幽默……”不等孩子说完,父母马上接过话:“哦,你今天作业多吗?”孩子还想说说自己的感受:“那个同学特别会讲段子,我们都听得哈哈大笑。”父母心不在焉地说:“哦,快开始写作业。”孩子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一下子从高处掉落下来。孩子的心灵感受对于父母而言,永远没有学习重要,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情。

三、父母的重心永远是“纠正孩子的问题”

无论孩子怎么说,说多少,父母最核心的问题永远是:“你应该……”“你必须要……”如果父母不能意识到倾听比纠错更重要,实际上是把本属于自己的责任推到了孩子的身上,孩子就再也不愿意告诉父母他为什么这么做,久而久之,亲子沟通就会大打折扣。

没有被父母好好倾听的孩子,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孩子说了,但是被反驳,被惩罚,或者被忽视,这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种情感拒绝。经常被拒绝的孩子,很难再向父母坦露心声,与此同时,也可能衍生出以下这些不健康的应对方式:

一、表面顺从,私下叛逆——被动攻击

有个孩子说:只要我说“我想”“我要”“我打算”时,妈妈总是不等我说完,便迫不及待地反驳我、阻止我。后来,我就开始说谎,与其让她不停地说我,不如我悄悄做了,不告诉她或者瞒着她。有时候她让我做事,我也不想好好做,以此来表示我的不满。

当孩子产生和父母对抗的情绪后,他们就选择表面顺从,私下用其他方式来表达不满和反抗。这种对抗,不但消耗了孩子和父母的感情,也会让孩子陷入孤独和沉默中。

二、那就算了吧——自我压抑

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心理需求无法被满足时,消极情绪便油然而生,孩子就会劝自己:既然不行就算了吧,反正说了也没用,我也无所谓了!这种亲子关系中的孩子,基本上都会选择压抑自己的想法,顺从于父母。但内心的压抑会越积越多,从而埋下很多心理隐患。

三、原来是我的不对——自我否定

孩子说话不被倾听,感觉不到父母的关注和尊重,便会产生自我否定。比如,一个怕黑的孩子被要求关灯睡觉时,他会表现出害怕和恐惧,父母则简单粗暴地认为:都这么大了,还怕黑,矫情!从而指责孩子。孩子就认为,自己的确不应该这样怕黑。一个动不动就产生自我怀疑的孩子,自然而然会活在自我否定中,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

讲道理、爱孩子的父母常有,愿意倾听孩子说话的父母却不常有。

当孩子受了委屈,遇到挫折时,只有父母的倾听与表达的关爱之心,才能化解孩子的愤怒和紧张情绪,恢复孩子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勇敢地面对新的挑战。教育专家指出:消除孩子的“不听话”行为,就是不断消除和孩子之间的误解的过程。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

那么,父母如何做,才能倾听到孩子的心声呢?

一、专心倾听,尊重孩子

孩子向父母倾诉时,难免会有个人情绪,父母应专心倾听,先不要评判对错,而是完全接纳和尊重孩子的感受,等孩子发泄完后,再对孩子不适当的行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过激行为则必须阻止。比如,有些青春期男孩很容易冲动,受委屈后会想用拳头来解决问题,父母倾听完孩子的愤怒后,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和感受,然后再给予合理的建议,制止他通过嘲弄或打人来表达情绪的行为。

二、积极反馈,温和共情

父母认真倾听孩子的表现之一是,能不时总结或复述孩子所讲的某些关键内容,理解孩子的感受,分析出感受产生的缘由。父母对于孩子的倾诉做出积极反馈,共情孩子的感受,这更有助于孩子情绪的排解和调整。

三、少开尊口,耐心倾听

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需要的往往是耳朵,而不是嘴巴。在孩子倾诉或讲述的过程中,父母尽可能不要打断和阻止,要多听少言,毕竟有时候孩子只是想从父母这里得到安慰,而不是意见。

四、多加鼓励,避免责骂

当孩子做错事时,心里有很多懊恼想对父母倾诉,而父母若是对此大加指责,企图用责骂让孩子吃一堑长一智,只会让孩子懒得理你。孩子的对抗,表示他已经不想再跟父母讲什么了,所以干脆选择“免谈”。

孩子的倾诉是对父母的一种信任和依赖,孩子只有把内心的垃圾倒出来后,才能真正装下父母的良言和教诲。

父母只有多倾听孩子的诉说,深刻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才能给孩子提供更有力的帮助。

青春期最良好的亲子状态就是,你爱说,我爱听。沟通无碍,父母管教才有方,孩子的成长才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