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素书》原序及解译

原序

《黄石公素书》六篇,按《前汉列传》黄石公圯桥所授子房《素书》,世人多以“三略”为是,盖传之者误也。

解译

秦末隐士黄石公的《素书》,共有六篇。据《前汉列传》所载,后世许多人认为,当年黄石公在圯桥传授给张良的《素书》,就是《三略》(黄石公的另一部兵法著作),其实是误传,从此就以讹传讹了。

原序

晋乱,有盗发子房冢,于玉枕中获此书,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许传于不道、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呜呼!其慎重如此。

解译

西晋时,天下大乱。张良的坟墓被盗掘,盗墓者在死者头下的玉枕中发现了《素书》。全书共计有一千三百三十六字,上面题有秘诫:“不许将此书传于不道、不圣、不贤之人,否则必遭祸殃;但如果遇到合适的传人而不授,也必受其殃。”由此可见,墓主对此书的重视,以致如此慎重对待!

原序

黄石公得子房而传之,子房不得其传而葬之。后五百余年而盗获之,自是《素书》始传于人间。然其传者,特黄石公之言耳,而公之意,其可以言尽哉。

解译

当年黄石公遇到张良,认为他是可造之才,把《素书》传给他。但张良一直没遇到可传授的人才,于是死后随同他墓葬。到五百多年后的西晋,因盗墓者,这本奇书才得以重见天日,被公之于世,在民间流传。然而,民间所流传的《素书》,也不过是黄石公那简略的言辞,而此中的精深要义,作者在书中所寄予的无尽思想,却在言语之外,又怎么可能是那些言语所能道尽的呢!

原序

余窃尝评之天人之道,未尝不相为用,古之圣贤皆尽心焉。尧钦若昊天,舜齐七政,禹叙九畴,傅说陈天道,文王重八卦,周公设天地四时之官,又立三公以燮理阴阳。孔子欲无言,老聃建之以常无有。《阴符经》曰:“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道至于此,则鬼神变化,皆不逃吾之术,而况于刑名度数之间者欤!”

解译

讲到古人,我曾说过,天道与人道,即宇宙和人生,何尝不是相辅相成的呢?对于天道与人道,古之圣贤都能尽心观察体悟到,从而心领神会,顺天而行。比如尧帝,他敬畏上天如上帝;舜帝,他遵循天道,建立了七种治理国家的重要制度;禹,他根据山川地理的实际情况,把天下划分为九州;傅说向武丁(殷商中期的统治者)陈述天道法则,使商朝中兴;周文王把天道与人间相结合,重新推演出八卦;周公旦效法天地四时规律,设立春夏秋冬四时之官,同时设立太师、太傅、太保三公来调理阴阳;孔子面对天道,感到太玄妙,所以保持沉默,不轻易谈论;老子用“无”和“有”两个概念来诠释天道。

《阴符经》说:“对宇宙大道有所观察和领悟后,就会认识到万物一体的规律,从而进入物我同一的思想状态。感觉宇宙万物,天地人间,万事万物都了然于胸,任由我主宰。修行到这个高度,即使是鬼神变化,也难逃我谋术,更何况那些刑罚、名实、制度、相卜等这些不足挂齿的小事呢!”

原序

黄石公,秦之隐君子也。其书简,其意深;虽尧、舜、禹、文、傅说、周公、孔、老,亦无以出此矣。

解译

黄石公,相传是秦朝隐居的一位世外高人。他传给张良的《素书》,言辞虽然简单,但意义深厚。即使是尧、舜、禹、文王、傅说、周公、孔子、老子这些圣贤也无法超越他。

原序

然则,黄石公知秦之将亡,汉之将兴,故以此《书》授子房。而子房者,岂能尽知其《书》哉!凡子房之所以为子房者,仅能用其一二耳。

解译

然而,黄石公知道秦朝就要灭亡,汉朝即将兴起,因此,他把自己所著的《素书》传给张良。张良不负重托,活学活用此中的智慧,帮助刘邦完成了灭秦兴汉的大业,但他怎么可能完全深入地了解、精通书中的奥秘呢?张良不愧是张良,功成身退,千古流名,可谓人杰啊。但他也不过是只知其一,只学会运用了《素书》中智慧的十之一二罢了。

原序

《书》曰:“阴计外泄者败。”子房用之,尝劝高帝王韩信矣;《书》曰:“小怨不赦,大怨必生。”子房用之,尝劝高帝侯雍齿矣;《书》曰:“决策于不仁者险。”《书》曰:“设变致权,所以解结。”子房用之,尝劝高帝罢封六国矣;子房用之,尝致四皓而立惠帝矣;《书》曰:“吉莫吉于知足。”子房用之,尝择留自封矣;《书》曰:“绝嗜禁欲,所以除累。”子房用之,尝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矣。

《素书》中说:“阴计外泄者败。”张良运用这一策略,曾经劝说刘邦封韩信为齐王[1];《素书》中说:“小怨不赦,大怨必生。”张良运用这一策略,曾经劝说刘邦封雍齿为侯[2];《素书》中说:“决策于不仁者险。”张良运用这个策略,曾经劝说刘邦收回分封六国后代的印信[3];《素书》上说:“设变致权,所心解结。”张良运用这一策略,曾经推动商山四位隐士出面劝说刘邦,收回改立太子的呈命[4];《素书》上说:“吉莫吉于知足。”张良运用这一策略,自己选择受封于留县作留侯[5];《素书》上说:“绝嗜禁欲,所以除累。”张良运用这一明哲保身策略,功成身退,抛弃名利和世间繁华,最终选择遗世独立,与明月清风为伴,逍遥自在地度过了一生[6]。这真是人生的大智慧啊。

原序

嗟乎!遗粕弃滓,犹足以亡秦、项而帝沛公,况纯而用之,深而造之者乎!

解译

唉!张良仅仅掌握运用了《素书》中一些微不足道的智慧,几乎可以说是残渣余孽,就辅佐刘邦推翻了秦王朝,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大汉王朝。更何况那些真正领会书中奥秘并运用于实践中的人呢?如果有人能精通掌握,进而创造性发挥,那么,将会做出怎样的丰功伟绩呢?

原序

自汉以来,章句文词之学炽,而知道之士极少。如诸葛亮、王猛、房乔、裴度等辈,虽号为一时贤相,至于先王大道,曾未足以知仿佛。此《书》所以不传于不道、不神、不对、不贤之人也。

解译

自从汉朝统一天下,九合诸侯以后,吟诗作赋和辞章之学兴起,一时间蓬勃发展,蔚为壮观,但说实话,能够真正认识到宇宙大道的人却寥寥无几。诸如三国时的诸葛亮、十六国时的王猛、初唐的房玄龄、唐宪宗时的裴度等这些有名的大臣,虽然他们被后世人称作冠绝一时的名哲贤相,但他们对于先哲总结出的大道,对于它究竟为何物,依稀中也就知道个大概,实际连它的皮毛也没摸到,更不必说掌握与领会多少了,这因为他们还算不上真正有道的神异之才。这也正是这本《素书》不能传给“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的原因了。可见世上的可造之才实在太少了。

原序

离有离无之谓“道”,非有非无之谓“神”,有而无之之谓“圣”,无而有之之谓“贤”。非此四者,虽口诵此《书》,亦不能身行之矣。

解译

那么,什么是道呢?我们可理解为“离有离无”,若有若无,它犹如神明,存在于我们的心中。所以对它的把握,也完全在于一心。恍惚若现即谓道;似有似无,物我混忘即谓神;能保持在这种状态,有心证道,却不显露出来的,就是“圣人”;对道恍然,但有心求道、认真行事,运用到实践的人,就是“贤人”。如果不是这四种人,即便能得《素书》并倒背如流,也没能力在实际中真正运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