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2.2 四等水准测量
2.2.1 四等水准测量的一般要求
四等水准路线可以根据施测条件和用途的不同布设为附合水准路线或者闭合水准路线,根据不同的需求沿水准路线埋设水准点(临时性或永久性)。
四等水准测量采用DS3水准仪和双面水准尺进行观测。
四等水准测量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若成像欠佳,应酌情缩短视线长度。视线高度以三丝能读数为限。
不同仪器类型对视距的要求不同,表2.5所列为DS3水准仪的技术要求以及各项限差要求。
表2.5 DS3水准仪技术要求以及限差要求
注 L为路线或测段的长度,单位为km。
2.2.2 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
四等水准测量一般观测顺序为后(黑)、后(红)、前(黑)、前(红)或后(黑)、前(黑)、前(红)、后(红)。为了施测方便,习惯上采用后(黑)、后(红)、前(黑)、前(红)。为了抵消因磨损而造成的水准标尺零点差,每测段的测站数目应为偶数。
在每一测站上,先按步测的方法,在前后视距大致相等的位置安置水准仪;或者先安置仪器,概略整平后分别瞄准后视尺、前视尺,估读视距,如果后视距、前视距或前后视距差超限,应当前后移动水准仪或前视水准尺,以满足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一个测站的观测和记录顺序为:
(1)照准后视尺黑面,按上丝、下丝、中丝顺序进行读数(正像仪器),分别记入表2.6所示手簿中的(1)、(2)、(3)栏,并且对后视距进行计算。
(2)照准后视尺红面,读取红面中丝读数,记入手簿的(4)栏。
(3)照准前视尺黑面,按上丝、下丝、中丝顺序进行读数(正像仪器),分别记入表2.6所示手簿中的(5)、(6)、(7)栏,并且对前视距进行计算。
(4)照准前视尺红面,读取红面中丝读数,记入手簿的(8)栏。
应当指出的是,如果使用微倾式水准仪,在读取中丝读数时应当调节附合水准器,使气泡影像重合。
2.2.3 手簿的计算与检核
每个测站的观测、记录与计算应同时进行,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测站上的所有计算工作完成并且符合限差要求时方可迁站,称为站站清。测站上的计算项目有视距和高差两部分。
2.2.3.1 视距部分
(1)后视距(9)=[(1)-(2)]×100。
(2)前视距(10)=[(5)-(6)]×100。
(3)前后视距差(11)=后视距(9)-前视距(10)。
(4)前后视距差累积差:
第一测站:前后视距差累积差(12)=视距差(11)。
其他各站:前后视距差累积差(12)=本站(11)+前站(12)。
2.2.3.2 高差部分
(1)后视标尺黑红面读数差(13)=(3)+Ka-(4)(Ka为后视标尺红面起点刻划4.687m或4.787m)。
(2)前视标尺黑红面读数差(14)=(7)+Kb-(8)(Kb为前视标尺红面起点刻划4.787m或4.687m)。
(3)黑面高差(15)=(3)-(7)。
(4)红面高差(16)=(4)-(8)。
(5)黑红面高差之差(17)=(15)-[(16)±0.1]=(13)-(14)。
(6)高差中数。
以上两式中的“±”,当后视标尺红面起点刻划为4.687m时,取“+”,否则取“-”。
表2.6 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2.2.4 四等水准测量测站上的限差要求
(1)前、后视距差(11)项不大于±3m。
(2)前、后视视距累积差(12)项不大于±10m。
(3)黑红面读数差(13)、(14)项不大于±3mm。
(4)黑红面高差之差(17)项不大于±5mm。
若测站有关观测值限差超限,在本站检查后发现应立即重测,若迁站后才检查发现,则应从固定点起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