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神话传说篇
盘古开天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死后成为中华民族崇拜的英雄。盘古为南方神话中的开辟神,盘古崇拜的核心群在南方,在瑶畲之中,盘古神话之根在瑶族,岭南各地均设有盘古庙。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创世神话,有许多创世大神。在中国,第一创世大神是盘古。汉、壮、苗、瑶等族,都崇拜盘古神。还有一些民族崇拜的创世大神,与盘古大同小异。据史学家考证,盘古神话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盘古最早见于三国时徐整著的《三五历纪》。其后,题为梁任昉撰的《述异记》称盘古身体化为天地各物。
传说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有一个不知道为何物的东西,叫做帝江(又称混沌),他没有七窍,样子如同一个没有洞的口袋一样,它有两个好友,一个叫倏,一个叫忽。有一天,倏和忽商量为帝江凿开七窍,帝江同意了。倏和忽用了七天为帝江凿开了七窍,但是帝江却因此死了。帝江死后,它的肚子里出现了一个人,名字叫“盘古”。
盘古在这个“大口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发现周围一团黑暗,当他睁开朦胧的睡眼时,眼前一片黑暗。他想伸展一下筋骨,但“大口袋”紧紧包裹着身子,他感到浑身燥热不堪,呼吸非常困难。
盘古不能想象可以在这种环境中忍辱地生存下去。他火冒三丈,勃然大怒,于是他拔下自己一颗牙齿,把它变成威力巨大的神斧,抡起来用力向周围劈砍。一阵巨响过后,“大口袋”中一股清新的气体散发开来,飘飘扬扬升到高处,变成天空;另外一些浑浊的东西缓缓下沉,变成大地。从此,混沌不分的宇宙一变而为天和地,不再是漆黑一片。人置身其中,只觉得神清气爽。
盘古仍不罢休,继续施展法术,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天终于不能再高了,地也不能再厚了。这时,盘古已耗尽全身力气,他缓缓睁开双眼,满怀深情地望了望自己亲手开辟的天地。盘古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慢慢地躺在地上,闭上沉重的眼皮,与世长辞了。
盘古临死前,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天空的云雾;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盘古的左眼变成太阳,照耀大地;右眼变成皎洁的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千万缕头发变成颗颗星星,点缀美丽的夜空;鲜血变成江河湖海,奔腾不息;肌肉变成千里沃野,供万物生存;骨骼变成树木花草,供人们欣赏;筋脉变成了道路;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供人们使用;精髓变成明亮的珍珠,供人们收藏;汗水变成雨露,滋润禾苗。盘古倒下时,他的头化作了东岳泰山(在山东),他的脚化作了西岳华山(在陕西),他的左臂化作南岳衡山(在湖南),他的右臂化作北岳恒山(在山西),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岳嵩山(在河南)。传说盘古的精灵魂魄也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延伸阅读
共工怒触不周山
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他聪明敏慧,有智谋,他统治的地盘很大,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作共工氏。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颛顼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认为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最终共工战败,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以表示自己的坚定决心。
女娲造人
传说女娲用泥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继而创造了人类社会。又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她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人类起源于古代类人猿这一事实已经不容争辩,但是神话般的女娲造人的故事却经久不衰,一代代地流传了下来。
传说盘古开辟天地后,用身躯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些残留在天地间的浊气慢慢化作虫鱼鸟兽,给这死寂的世界增添了生气。
这时,有一位女神女娲,在这莽莽的原野上行走。她放眼四望,山岭起伏,江河奔流,丛林茂密,草木争辉,天上百鸟飞鸣,地上群兽奔驰,水中鱼儿嬉戏,草中虫豸跳跃。但是她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寂寞,连自己也弄不清楚这是为什么。女娲与山川草木诉说心中的烦躁,山川草木根本不懂她的话;对虫鱼鸟兽倾吐心事,虫鱼鸟兽哪能了解她的苦恼。她颓然坐在一个池塘旁边,茫然面对池塘中自己的影子。忽然一片树叶飘落池中,静止的池水泛起了小小的涟漪,使她的影子也微微晃动起来。女娲不由得产生了按照自己的模样造人的想法。
她马上用手在池边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起来。捏着捏着,捏成了一个小小的东西,模样与女娲差不多,也有五官七窍,双手两脚。捏好后往地上一放,居然活了起来。女娲一见,满心欢喜,接着又捏了许多。她把这些小东西叫作“人”。这些“人”是仿照神的模样造出来的,气概举动自然与别的生物不同,居然会讲起和女娲一样的话来。他们在女娲身旁欢呼雀跃了一阵,慢慢走散了。
女娲寂寞的心一下子热乎起来,她想把世界变得热热闹闹,让世界到处都有她亲手造出来的人,于是不停地工作,捏了一个又一个。但是世界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很久,双手都捏得麻木了,捏出的小人分布在大地上仍然太稀少。她想这样下去不行,就顺手从附近折下一条藤蔓,伸入泥潭,沾上泥浆向地上挥洒。结果点点泥浆变成一个个小人,与用手捏成的模样相似,这一来速度就快多了。女娲见新方法奏了效,越洒越起劲,大地上就到处有了人。
女娲在大地上造出许多人来,心中高兴,寂寞感一扫而空。她觉得很累了,要休息一下,到四处走走,看看那些人生活怎样。
一天,她走到一处,见人烟稀少,十分奇怪,俯身仔细察看,见地上躺着不少小人,动也不动,她用手拨弄,也不见动静。原来,这是她最初造出来的小人,这时已头发雪白,寿终正寝了。女娲见了这种情形,心中很是着急,她想到自己辛辛苦苦造人,人却不断衰老死亡。这样下去,若要使世界上一直有人,岂不要永远不停地制造?这总不是办法。最后女娲参照世上万物传宗接代的方法,叫人类也男女相互交配,繁衍后代。因为人是仿神的生物,不能与禽兽同等,所以她又建立了婚姻制度。
在中国神话体系里,男性的伏羲与女性的女娲是同被作为始祖神来崇拜的。关于女娲的传说很多,一直流传至今,影响甚为广泛深远。至今中国云南的苗族、侗族还将女娲作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
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赵城镇东的侯村有一座女娲陵,存在时间可能在三四千年以上。女娲陵分正、副二陵,正陵埋葬女娲之体,副陵埋葬女娲生前所用之物。在副陵东边,有一座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娲皇庙”,自古以来侯村“娲皇庙”与陕西“黄帝陵”、湖南“炎帝陵”地位相当,一直是享受历代帝王祭祀的国家神庙。在每年农历三月初十前后,当地都会举行长达7天的大型庙会和祭祀活动。
延伸阅读
原始的婚姻制度
人类最初是没有婚姻和家庭观念的。最初人类的两性关系是混乱的,随着古人采集、狩猎经济的发展,古人们在劳动中开始按照男女、年龄进行分工,他们的思维也发生了变化。父母开始不愿与自己的子女发生两性关系,最后人类终于排斥了杂乱的两性关系,发展成比较固定的血缘群团,又称血缘家庭或血缘公社。它既是一个生产生活单位,又是一个内部通婚的集团。在这里面开始不许祖辈与少辈之间、双亲与子女之间发生两性关系,而却允许兄弟姐妹之间互相通婚。这种血缘群婚在人类发展史上经历了以百万年计的漫长岁月。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逐渐走入健康的婚姻观念与制度之中。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是《山海经》记叙的一则故事,说的是中国上古时期一种叫精卫的鸟努力填平大海的故事,是古人颂扬善良愿望和锲而不舍精神的神话传说。
精卫填海是中国远古神话中最为有名,也是最为感人的故事之一。世人常因炎帝小女儿被东海波涛吞噬化成精卫鸟而叹息,更为精卫鸟衔运西山木石以填东海的顽强执着精神而抛洒热泪,后世人们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
神话传说
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叫女娃。女娃十分乖巧,黄帝见了她,也都忍不住夸奖她,炎帝视女娃为掌上明珠。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因为父亲忙于公事,总是不能带她去。
这一天,女娃没告诉父亲,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风大浪,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终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炎帝痛念自己的小女儿,却不能使她死而复生,也只有独自神伤嗟叹了。
女娃死后,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的爪子,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叫此鸟为“精卫”。精卫飞翔着、鸣叫着,从发鸠山衔石子和树枝填入大海,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后来,一只海燕飞过东海时无意间看见了精卫,他为她的行为感到困惑不解,但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后,海燕为精卫大无畏的精神所打动,就与其结成了夫妻,生出许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直到今天,她们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发鸠山
《山海经·北山经》里记载:“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里的“西山”就是现在的发鸠山,位于山西省长子县城西25公里处,海拔1646.8米,山势矗立,蜿蜒南北,雄伟壮观。山头雾罩云腾,翠奔绿涌,颇有仙境气势。
发鸠山由三座主峰组成,奇峭的山峰逐次排列,像三尊傲立苍穹的巨人。发鸠山峰峦叠起,怪石峥嵘,云涛雾海,景色奇特。峰顶是一块面积不大的平地,古人曾在这里修筑庙宇。主峰稍南有一无风台,这里任何时候都无一丝一缕的风息。偏南依岩筑室,为寺僧禅室,称“起云洞”,洞口有石山,云气冉冉。
发鸠山东山脚下有清泉,是浊漳河主要源头。古时源头建有“泉神庙”,后改为“灵湫庙”,传说是炎帝为纪念女娃所建。庙宇宏大,造型别致,庙的周围有摩天塔、上天梯、通天桥、南天门、八角琉璃景、四星池等建筑。
发鸠山脚下有一景观称“浊源泻碧”,河水从山脚下流出,一片碧绿,湍流直泻,西流东往。当游人夜宿灵湫庙,静夜时能听到山下汩汩泉水的响声,妙不可言。发鸠山的庙宇大多与精卫鸟有关。陶渊明的《读山海经》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他把区区精卫小鸟与顶天立地的巨人刑天相提并论,有着一种悲壮之美,千百年来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沧海固然大,而精卫鸟坚韧不拔的精神更为伟大,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
延伸阅读
华夏族的始祖
炎帝与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他们是起源于河南省中部黄河流域的两个血缘关系相近的部落首领。后来,两个部落争夺领地,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刑天舞戚
刑天是中国上古神话中最具反抗精神的人物,东晋诗人陶渊明曾经赋诗称赞他“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刑天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深深地烙印在后世人民的心中,常为后人称颂。
刑天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山海经·海外西经》中有他的记载。刑天是炎帝手下的一位大臣,他酷爱音乐,曾为炎帝作乐曲《扶犁》,作诗歌《丰收》,总名称为《卜谋》,以歌颂当时人民幸福快乐的生活。后来炎帝被黄帝推翻,屈居到南方做了小小的一名天帝。虽然炎帝忍气吞声不与和黄帝抗争,但他的子孙和手下却不服气。当蚩尤举兵反抗黄帝的时候,刑天曾想去参加这场战争,因为炎帝的坚决阻止而没有成行。蚩尤战败被黄帝杀死,刑天偷偷地离开南方,径直奔向中央天庭,去和黄帝争个高低。
刑天左手握着长方形的盾牌,右手拿着一柄闪光的大斧,一路过关斩将,砍开重重天门,直杀到黄帝的宫前。黄帝见刑天挥舞盾斧杀将过来,拿起宝剑就和刑天搏斗起来。两人剑刺斧劈,从宫内杀到宫外,从天庭杀到凡间,直杀到常羊山旁。
常羊山是炎帝降生的地方,往北不远是黄帝诞生地轩辕国。两人都到了自己的故土,因而战斗格外激烈。刑天想,世界本是炎帝的,现在被你窃取了,我一定要夺回来。黄帝想,现在普天下邦安民乐,我轩辕子孙昌盛,岂容他人染指。于是各人都使出浑身力量,恨不得能将对方一下杀死。
黄帝久经沙场,又有九天玄女传授的兵法,比刑天多些智慧,找个破绽一剑向刑天的颈脖砍去,刑天的巨大头颅便从颈脖上滚落下来,落在常羊山脚下。刑天一摸颈脖上没有了头颅,慌忙把斧头移到握盾的左手,伸出右手在地上乱摸。他把周围的大小山谷都摸了个遍,参天的大树,突出的岩石,在他的触摸下,都折断了,崩塌了,还是没有找到那颗头颅。他只顾向远处摸去,却没想到头颅就在离他不远的山脚下。
黄帝怕刑天摸到头颅后恢复原身又来和他作对,连忙举起手中的宝剑向常羊山用力一劈,常羊山被劈为两半,刑天的巨大头颅骨碌碌地落入山中,两山又合而为一,把刑天的头颅深深地埋葬起来。
刑天知道黄帝已把它的头颅埋葬了,他将永远身首异处。他呆呆地立在那里,就像是一座黑沉沉的大山。刑天不甘心就这样败在黄帝手下,他一只手拿着盾牌,一只手举起大斧,向着天空乱劈乱舞,继续和眼前看不见的敌人拼死搏斗起来。刑天赤裸着上身,把两乳当作眼,把肚脐当作口,身躯就是头颅,两手拿着斧和盾有力地挥舞着。
看着无头刑天还在愤怒地挥舞盾斧,黄帝心里一阵颤栗,不由自主地害怕起来。他不敢再对刑天下毒手,返回了天庭。据说那断头的刑天,至今还在常羊山的附近,挥舞着手里的武器。
刑天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朽的神话,在于他坚持不懈、英勇无畏、不惧怕死亡。这样的精神是可敬的。
延伸阅读
柳树与刑天
在长期生活中,人们发现,柳树伐过枝干后,茬口处能够萌生新枝条,而且新枝条通直,更利于使用。因此便形成了对柳树的头木作业法,在一定高度截去树冠,促进新枝萌生,每隔几年伐取枝条利用。一些人认为,刑天的原形就是被头木作业的柳树,特别是树龄几十年、树干粗壮被砍去树冠的柳树,与断头后依然挺立的人尸非常相似,有时树干还会形成一些伤疤,更是一副“以乳为目,以脐为口”的形象。
女娲补天
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华夏子孙,又勇敢地照顾子孙们免受天灾,成为中国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女娲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女娲与伏羲为兄妹,人首蛇身,相传曾炼五色石以补天,并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延续人类生命,造化世上生灵万物。女娲总是救人们于水火之中,也正是这个原因,她也成为了许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神话传说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用黄泥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职,子民安居乐业,四海歌舞升平。后来共工与颛顼争帝位,不胜而头触不周之山,导致天柱折,地维绝,四极废,九州裂,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洪水泛滥,大火蔓延,人民流离失所。
女娲看到她的子民们陷入巨大灾难之中,十分关切,决心炼石以补苍天。于是她周游四海,遍涉群山,最后选择了天台山。天台山由神鳌用背驮着,以防沉入海底。女娲为何选择天台山呢?因为只有天台山才出产炼石用的五色土,是炼补天石的绝佳之地。于是,女娲在天台山顶堆巨石为炉,取五色土为料,又借来太阳神火,历时九天九夜,炼就了五色巨石36501块。然后又历时九天九夜,用36500块五彩石将天补好,剩下的一块遗留在天台山中汤谷的山顶上。
天补好了,可是却找不到支撑四极的柱子。要是没有柱子支撑,天就会塌下来。情急之下,女娲只好将背负天台山之神鳌的四只足砍下来支撑四极。可是天台山要是没有神鳌的负载,就会沉入海底,于是女娲将天台山移到东海之滨的琅琊,就是今天日照市涛雒镇一带。至今天台山上仍然留有女娲补天台,补天台下有被斩了足的神鳌和补天剩下的五彩石,后人称之为“太阳神石”。
女娲补天之后,天地定位,洪水归道,烈火熄灭,四海宁静。人们在天台山载歌载舞,欢庆补天成功,同时在山下建立女娲庙,世代供奉,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不断。
五彩石与五彩翡翠
女娲在人类遭受灾难的那一刻,立刻斩断了神鳌的腿脚,竖立在大地四方,把天撑起。又杀死了兴风作浪的黑龙,用芦苇灰堵住了滔天的洪水,同时炼出五彩石补住了天洞。从此女娲成了创世女神,五彩石也成了人们梦寐以求的珍宝。为了纪念女娲,人们一直在寻找女娲补天时散落到地面的五彩石块儿。然而,这种石块儿太罕见,太珍贵,太难得了。因此,人们就把具有观赏价值和有纪念意义的石头拣回家收藏起来,称之为“五彩石”。
翡和翠,来源于中国神话传说中两种羽毛颜色不同的神鸟。人们称羽毛为红色的鸟叫翡鸟,称羽毛颜色为绿色的鸟叫翠鸟。凡是珍贵的玉石品种都必须含有翡和翠两种颜色,所以人们称珍贵的玉石为翡翠。它沐大地之灵光,育宇宙之神韵,在世界上极为罕见,极为稀有。
因为这美丽的传说,人们就把绚丽多彩的奇石叫五彩石,又名五彩翡翠。这便是五彩石和五彩翡翠的缘由。
民间奉祀
女娲补天、造人,创造了人类社会,一直为炎黄子孙崇拜祭祀。多部史书中记录的女娲故里是现在的陕西平利县,当地也保留大量关于女娲的传说和足迹,有女娲山和女娲庙。河北省涉县漳河畔、中皇山峭壁上的娲皇宫始建于北齐年间,距今已有1450余年,是我国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的祀奉女娲的古建筑群,相传是“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之处。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与平凉市静宁县的交接处即陇西成纪是传统说法上的“女娲故里”。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有个女娲抟土造人的女娲城。山西晋城泽州建有“华夏女娲文化园”。山西省骊山西绣岭第二峰建有女娲祠,有山门、前殿、后殿等建筑,供奉女娲塑像。殿堂外面,山石红彤彤的,像给烈火烧炼过,相传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骊山女娲祠始建于唐,历代有修葺,香火不断。每年农历六月,女娲祠举行庙会,祭祀女娲。每年正月二十日过女皇节,又称“女娲生日”“女娲补天节”。过节时家家做“补天饼”,抛到屋顶,象征补天,同时往地上、井里掷,象征补地,然后全家吃补天饼,洋溢着对女娲的敬仰之情。
延伸阅读
女娲石产自何地
女娲用以补天的五色石,又称“女娲石”。女娲石产自何地?它有什么特色?《太平御览》卷五二引《王娲之南康记》云:“归美山山石红丹,赫若彩绘,峨峨秀上,切霄邻景,名曰女娲石。大风雨后,天澄气静,闻弦管声。”引文中之“归美山”在何地何处,尚未及详考。有专家说,传说中的女娲氏不但确有其人,并且是活动于三晋大地上的山西人,在长治市东南天台山上亦有女娲炼石的望儿台。
夸父逐日
夸父追日的神话,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战胜干旱的强烈愿望,虽然夸父最后牺牲了自己,但他那顽强不屈、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千百年来仍为人们赞颂。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首见于《山海经·大荒北经》,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夸父追日的神话,曲折地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向大自然竞胜的精神,在今天对于我们仍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
神话传说
远古时候,在北方荒野中,有座巍峨雄伟、高耸入云的高山。在山林深处,生活着一群力大无穷的巨人。
有一年,天气非常炎热,火辣辣的太阳直射在大地上,烤死庄稼,晒焦树木,河流干枯。人们热得难以忍受,夸父族的人纷纷死去。夸父看到这种情景很难过,他仰头望着太阳,告诉族人:“太阳实在是可恶,我要追上太阳,捉住它,让它听人的指挥。”
族人听后纷纷劝阻。有的人说:“你千万别去,太阳离我们那么远,你会累死的。”有的人说:“太阳那么热,你会被烤死的。”但夸父心意已决,发誓要捉住太阳,让它听从人们的吩咐,为大家服务。他看着愁苦不堪的族人说:“为大家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去!”
太阳刚刚从海上升起,夸父告别族人,怀着雄心壮志,从东海边上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迈开大步追去,开始了他逐日的征程。太阳在空中飞快地移动,夸父在地上如疾风似的,拼命地追呀追。他穿过一座座大山,跨过一条条河流,大地被他的脚步,震得“轰轰”作响,来回摇摆。
夸父跑累的时候,就微微打个盹,将鞋里的土抖落在地上,于是形成大土山。饿的时候,他就摘野果充饥,有时候夸父也煮饭吃。他用三块石头架锅,这三块石头,就成了三座鼎足而立的高山,有几千米高。
夸父追着太阳跑,眼看离太阳越来越近,他的信心越来越强。越接近太阳,就渴得越厉害,已经不是捧河水就可以止渴的了。但是,他没有害怕,并且一直鼓励着自己,“快了,就要追上太阳了,人们的生活就会幸福了。”
经过九天九夜,在太阳落山的地方,夸父终于追上了它。红彤彤、热辣辣的火球,就在夸父眼前,他的头上,万道金光,沐浴在他身上。夸父无比欢欣地张开双臂,想把太阳抱住。可是太阳炽热异常,夸父感到又渴又累。他就跑到黄河边,一口气把黄河之水喝干;他又跑到渭河边,把渭河水也喝光,仍不解渴;夸父又向北跑去,那里有纵横千里的大泽,大泽里的水足够夸父解渴。但是,夸父还没有跑到大泽,就在半路上被渴死了。
夸父临死的时候,心里充满遗憾,他还牵挂着自己的族人,于是将自己手中的木杖扔出去。木杖落地的地方,顿时生出大片郁郁葱葱的桃林。这片桃林终年茂盛,为往来的过客遮荫,结出的鲜桃,为勤劳的人们解渴,让人们能够消除疲劳,精力充沛地踏上旅程。
夸父逐日原始意蕴
夸父逐日的历史隐喻是什么呢?现代自然科学已经证明,8000年前至5000年前是一段气候温暖的时期,曾发生过酷烈的炎热和干旱现象,这种干旱和炎热在古代神话中有着深刻的反映。夸父逐日的故事蕴含着我们的远古先人对炎热与干旱发生原因的重要认识,反映了他们为抗旱驱热、赢得生存所进行的艰难而顽强的斗争。
有人认为,夸父追日是对夸父族向着太阳不断迁徙这一历史事件的虚构和神化。蚩尤战败,联盟瓦解,夸父族踏上新的迁徙之路。族长决定随着太阳行进的方向向西前进。夸父逐日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长距离的部族迁徙,是一次很有胆略的探险。但是,由于他们对太阳的运行和我国西北部地理状况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最终悲壮地失败了。
延伸阅读
夸父与夸父氏
夸父神话故事主要见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和《山海经·大荒北经》。据《山海经》所说,夸父是共工的后代,共工生后土,后土生信,信生夸父,而共工又是炎帝的后代。一些史学家认为,夸父不仅是一个人,而且也是一个部族的名称,故又称“夸父氏”,夸父逐日反映的是该族先民们的一次大迁徙过程。夸父部族的猴图腾远达北亚和美洲,似乎说明了夸父族的真实存在以及它广阔的活动范围。
后羿射日
后羿射日与大禹治水一脉相承,表达的是人与自然相抗争的大无畏精神。如果把后羿与日对立着看,后羿射日与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盗火具有同等的人类学意义。
后羿射日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山海经》里。在尧舜禹时期极度大旱的气候状况下,不仅有夸父逐日的疯狂行为,还有后羿射日的伟大举动,都是希望不让太阳再跑出来焦烤大地。
后羿射日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故事,但在历史上却真有后羿此人。相传后羿是夏王朝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善于射箭。当时夏王启的儿子太康耽于游乐田猎,不理政事,被后羿所逐。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夏王。但后羿只顾四出打猎,后来被亲信寒浞所杀。下面让我们一起温习一下后羿射日这个流传了千年的神话吧。
传说在很久以前,天空曾一起出现了十个太阳,他们的母亲是东方天帝的妻子。他们常在世界最东边的东海洗澡,洗完澡后像小鸟那样栖息在一棵大树上。九个太阳栖息在长得较矮的树枝上,另一个太阳则栖息在树梢上,每夜一换。
当晨光来临时,栖息在树梢的太阳便坐着两轮车穿越天空。那时候,人们在大地上生活得非常幸福和睦。可是,有一天,这十个太阳想到,要是他们一起周游天空,肯定很有趣。于是,当黎明来临时,十个太阳一起爬上车,踏上了穿越天空的旅途。这一下,大地上的人们和万物就遭了殃。十个太阳像十个火团,他们一起放出的热量烤焦了大地。
森林着火,烧成了灰烬,烧死了许多动物。那些在大火中没有烧死的动物流窜于人群之中,发疯似地寻找食物。河流干枯了,大海也干涸了,所有的鱼都死了,水中的怪物便爬上岸偷窃食物。农作物和果园枯萎了,供给人和家畜的食物也断绝了。一些人出门觅食,被太阳的高温活活烧死;另外一些人成了野兽的食物。人们在火海里挣扎着生存。
这时,有个年轻英俊的英雄叫作后羿,他是个神箭手,箭法超群,百发百中。他看到人们生活在苦难中,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射掉那多余的九个太阳。
于是,后羿爬过了九十九座高山,迈过了九十九条大河,穿过了九十九个峡谷,来到了东海边。他登上了一座大山,山脚下就是茫茫的大海。后羿拉开了万斤力弓弩,搭上千斤重利箭,瞄准天上火辣辣的太阳一箭射去,第一太阳被射落了。后羿又拉开弓弩,搭上利箭射去,同时射落了两个太阳。这下,天上还有七个太阳瞪着红彤彤的眼睛。后羿感到这些太阳仍很焦热,又狠狠地射出了第三枝箭。这一箭射得很有力,一箭射落了四个太阳。其他的太阳吓得全身打颤,团团旋转。就这样,后羿射掉了九个太阳。中了箭的九个太阳无法生存下去,一个接一个地死去。他们的羽毛纷纷落在地上,他们的光和热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了。大地越来越暗,直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太阳。
剩下的一个太阳害怕极了,在天上摇摇晃晃,慌慌张张,很快就躲进大海里去了。天上没有了太阳,立刻变成了一片黑暗。万物得不到阳光的哺育,毒蛇猛兽到处横行,人们无法生活下去了。他们便请求天帝,唤第十个太阳出来,让人类万物繁衍下去。一天早上,东边的海面上,透射出五彩缤纷的朝霞,接着,一轮金灿灿的太阳露出海面来了!人们看到了太阳的光辉,高兴得手舞足蹈,齐声欢呼。
从此,这个太阳每天从东方的海边升起,挂在天上,温暖着人间,禾苗得生长,万物得生存。后羿因为射杀太阳,拯救了万物,功劳盖世,被天帝赐封为天将。后与仙女嫦娥结为夫妻,生活得美满幸福。
延伸阅读
羿与后羿
后羿射日,严谨地讲应该是羿射九日。羿与后羿是两个人,据考证,历史上羿和后羿不是一个人。这两个人前后相差数百岁。先有羿,他射下天上的九个太阳,人民把他比作神。之后有一个有穷氏的首领,他射箭的本领很高,所以人们把他比作射下九日的羿,叫他后羿,就是“第二个羿”的意思。羿和后羿分属于不同的时代,他们有完全不同的历史内涵,不同的品貌和不同的人格,原始文字混淆了羿和后羿,把他们合二为一了,这是一桩历史错案,是对羿的极大不公。
八仙过海
八仙过海虽然是一个神话传说,但与古代历史的蓬莱寻仙活动一样,表达了人们探寻自然奥秘、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八仙过海”从此也成为无数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而八仙过海的传说也成为中国民间最经典、最生动的神话传说之一。
传说有一天,八仙到东海游蓬莱岛。吕洞宾别出心裁提出乘船过海观赏海景,他拿来铁拐李的拐杖往海里一抛,喝一声“变”,顿时变成一艘宽敞、漂亮的大龙船。八仙坐船观景,喝酒斗歌,热闹非凡。
龙宫里住有龙王的第七个儿子花龙太子。这天,他闲着无事,在水晶宫外游荡,忽然听见海面上有仙乐之声,循声寻去,见一条雕花龙船,内坐八位奇形怪状的大仙,其中有个妙龄女郎楚楚动人。花龙太子见此仙姿,似魔似痴地迷上何仙姑。平静的海面突然掀起一个浪头,将雕花龙船打翻了。顿时,铁拐李丢了拐杖急忙抱着个葫芦,汉钟离打开蒲扇垫脚底,张果老翻身爬上毛驴背,蓝采和攀住了花篮边,韩湘子放下仙笛当坐骑,曹国舅脚踏巧板浪里漂,吕洞宾毫无戒备弄了个浑身湿透,而何仙姑却不见踪影。
原来,花龙太子把何仙姑抢到龙宫里去了。花龙太子催动虾兵蟹将,掀起漫海大潮向七仙淹来。汉钟离飘飘然降落潮头,轻轻煽动蒲扇。一阵狂风把万丈高的海浪和虾兵蟹将都煽到九霄云外去了。花龙太子见汉钟离破了它的阵势,忙把脸一抹,喝声“变”,海里突然窜出一条巨鲸张开闸门似的大口来吞汉钟离。
铁拐李连忙向海中一招手,拐杖“唰”地窜出海面。铁拐李拿在手中一杖打下去,不料打在一只大章鱼身上,拐杖被章鱼的手脚缠住了。蓝采和拿起花篮罩下来,铁拐李才没有被章鱼吸到肚皮里去。这巨鲸和章鱼都是花龙太子变的,他见花篮当头罩来,慌忙化作一条海蛇,向东逃窜。张果老拍驴追赶,就要追上时毛驴却被蟹精咬住脚蹄,一声狂叫把张果老抛下驴背。曹国舅眼明手快,救起张果老,打死了蟹精。
之后八仙大开杀戒,怒斩龙子,而东海龙王则与北海、南海及西海龙王合作,一时之间惊涛骇浪。此时曹国舅拿出玉板开路,将巨浪逼往两旁,顺利渡海。最后由南海观音菩萨(一说如来佛)出面调停,双方才停战。后来,人们把这个八仙过海的掌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
除上述以外,民间还有其他关于八仙的传说,其中有则悲惨的“八仙过海”故事。北宋建隆年间,沙门岛(今烟台市长岛县庙岛)是朝廷囚禁犯人的地方,从建隆三年(962年)开始,凡军人犯了法,都发配沙门岛。年复一年,岛上犯人越来越多。朝廷每年只拨给全岛300人的口粮,粮食越来越不够吃。后来,沙门岛看守头目李庆便想了个狠毒办法:当犯人超过300人时,便将其中一些捆住手脚扔进海里淹死,使岛上犯人总是保持在300人以内。如此被杀的,两年内就达700余人。为了活命,犯人们经常跳海凫水逃命,但绝大部分都被激浪吞没。
一次,有50多名囚犯得到即将被杀的消息,便趁着天晴月朗避开看守,抱着葫芦、木头等轻浮的物体跳入海中,往蓬莱山方向游去。从沙门岛到蓬莱约30里,途中多数犯人因体力不支淹死水中,只剩下身怀武功、体格健壮的七男一女8位善游者,借着水流游到了岸边,在蓬莱城北丹崖山下的狮子洞内躲了起来。第二天,渔民发现了他们,当闻知8人从沙门岛游水越海而来,无不惊奇万分,把他们称作“神人”。此事便在民间传开了,他们被传称为“八仙”,他们用来渡海的物品也被传为他们各自的法器,他们渡海逃狱的故事就演变成今天的“八仙过海”。
延伸阅读
八仙与八宝
八仙之名,明代以前众说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
传说八仙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由于八仙均为凡人得道,所以个性与百姓较为接近,为道教中相当重要的神仙代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八仙宫,迎神赛会也都少不了八仙。俗称八仙所持的檀板、扇、拐、笛、剑、葫芦、拂尘、花篮八物为“八宝”,是代表八仙之品。
劈山救母
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深入人心。这个故事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品格高尚、意志坚强、不畏艰险、战胜邪恶的少年英雄形象,表现了真挚、动人的人间真情。
华山西峰顶上,有一块10余丈长的巨石被截成三段,巨石旁边插着一把7尺高300多斤重的月牙铁斧,这里传说着刘沉香劈开华山救出其母三圣母的故事。劈山救母有多个戏剧改编而成的版本,由此还衍生了各种版本的电影、电视剧等,《宝莲灯》就是其中之一。
传说,汉代书生刘彦昌赴京赶考,顺道登华山一游。华山上有一座神庙,庙神三圣母是一位美丽善良的仙女。自从被王母派遣到华山后,三圣母一直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这一天,她正在庙中吟歌漫舞,突然发现一个书生跨进了庙门,急忙登上莲花宝座化为一尊塑像。刘彦昌走进大殿,看到三圣母的塑像俊丽、温柔、安闲,被深深吸引。他心想,要是能娶她做妻子该多幸福啊。刘彦昌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取出笔墨深情地在墙上抒写了自己对三圣母的爱慕之情。
三圣母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中不禁百感交集。面前这个书生英俊倜傥、文采斐然,自己又何尝不被他深深吸引呢?目送怅怅离去又依依不舍的刘彦昌,三圣母再也不能平静了。她沉吟再三,终于决定不顾天条禁令,要与刘彦昌结为夫妻。三圣母便化为一民间女子,追上刘彦昌,向他道出了真情。从此二人两情依依,结为伉俪,恩爱无比。刘彦昌考期将临,三圣母已有孕在身。依依惜别之时,刘彦昌赠给三圣母一块祖传沉香,说日后生子可以“沉香”为名。二人十里相送,难舍难分。刘彦昌在京城一举中榜,被任命为扬州府巡按。就在他走马上任之时,三圣母却遭难了。
原来,王母娘娘要过生日,在天宫大办蟠桃会,各路神仙均来赴会祝寿。三圣母有孕在身,推脱染病而留在华山。谁知,真情被三圣母的哥哥二郎神知道了,他勃然大怒,责怪妹妹私嫁凡人,触犯天条律令,要捉她上天受惩罚。经过一番恶战,三圣母不敌二郎神,被二郎神压在华山下的黑云洞中。
三圣母在暗无天日的洞中生下了儿子沉香,为防不测,她偷偷恳求丫环,将儿子送到扬州,留在其父刘彦昌身边。沉香长大了,知道了母亲被压在华山下受苦,就一心想救出三圣母。他告别父亲,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华山。可是母亲在哪里呢?这时他遇到了霹雳大仙。大仙问明情由,深为善良的三圣母和受苦的孩子鸣不平。他将沉香带回自己的住所,指点沉香学习六韬三略、百般武艺、七十三变。16岁生日那天,沉香向师父辞行,要去华山救母,大仙赠给他一柄萱花开山神斧。
沉香腾云驾雾,来到华山黑云洞前。他大声呼唤母亲,声声穿透重重岩层,传入三圣母耳中。三圣母不由心情激荡,百感交集。她知儿子已长大成人,一片孝心来救自己,就将沉香唤到洞前。三圣母自知哥哥神通广大,沉香又年幼,儿子哪能是他对手呢?于是,三圣母叫沉香去向舅舅求情。
沉香飞身找舅舅向他苦苦哀求。二郎神铁石心肠,不肯放出三圣母,舞起三尖两刃刀要向沉香下手。沉香觉得舅舅欺人太甚,便抡起神斧与他打起来。两人云里雾里,刀来斧往,直杀得山摇地动,江翻海捣,天昏地暗。四仙姑觉得二郎神身为舅舅,如此凶狠地对待一个孩子,太无情无义了,于是暗中助沉香一臂之力。沉香越斗越勇,二郎神招架不住,落荒而逃。
沉香立即飞回华山,举起开山神斧奋力猛劈。只听得一声巨响,地动山摇,华山裂开了,沉香急忙到黑云洞救出了母亲。整整16年,受尽了苦难的三圣母才重见天日,她与儿子紧紧抱在一起,百感交集,泪流满面。从此,三圣母、刘彦昌和他们的英雄儿子沉香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延伸阅读
二郎神的第三只眼睛
为什么二郎神是三只眼,而且中间的眼睛是立着的?这个在古书上有记载,民间也有说法。古代蜀国人的特征就是猪首纵目,脑袋很像猪,眼睛是立着的,所以二郎神的三只眼,特别是立着的这个眼睛实际上是古蜀国人的特征。但是,古代的人也不可能长三只眼睛。一个可能性是眼睛往上倾斜,即现在我们说的丹凤眼。另外一种可能性是,蜀国人可能喜欢在额头中间画一个什么东西作装饰,有点像现在的印度人在眉心点个朱砂,所以有些不太了解情况的人,就把它看成是纵目,或者看作是第三只眼了。
白蛇传
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在中国传诵千年,历久弥新,其所反映出的对纯真自由爱情的追求,更使之成为中国众多文学艺术作品的源头之一,而白娘子则成为中国艺术形象中的经典。
《白蛇传》是广泛流传在民间的神话传说,有很深远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精品。这个故事所传播的真、善、美思想,是对至诚爱情的赞颂,是广大民众心中的理想再现,白娘子对爱情的付出和伟大的牺牲精神,更让千百年来无数人扼腕叹息。白娘子为追求爱情而流露出的情意缱绻和个性亮烈,正是这一类民间传说的“精魂”所在。
白蛇传说
在宋朝时的镇江市,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来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给他。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是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起来,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白素贞因此而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
历史流传
《白蛇传》的故事早期因为以口头相传为主,因此派生出不同的版本与细节。原来的故事有的到白素贞被镇压到雷峰塔下就结束了,有的版本有白蛇产子的情节,还有版本有后来白蛇之子得中状元祭塔救母的皆大欢喜的结局。但这个故事的基本要素,一般认为在南宋就已经具备了。
《白蛇传》的传说,现存较早的定型文本见《清平山堂话本》中的《西湖三塔记》。明代已有人将其编成戏曲,搬上舞台。冯梦龙《警世通言》,又将其记录整理,题为《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至此,故事基本完整,并与杭州西湖、镇江金山寺等地名紧密相连,而不再变更。清代初年黄图的《雷峰塔》(看山阁本),是最早整理、流传的戏曲,他只写到白蛇被镇压在雷峰塔下,并没有产子祭塔。后来又出现的梨园旧抄本(可能是陈嘉言父女所作,现存本曲谱已不全),是广为流传的本子,有白蛇生子的情节。
清朝乾隆年间,方成培改编了三十四出的《雷峰塔传奇》(水竹居本),共分四卷,第一卷从《初山》《收青》到《舟遇》《订盟》,第二卷是《端阳》《求草》,第三卷有《谒禅》《水门》,第四卷从《断桥》到《祭塔》收尾。《白蛇传》故事的主线纲架自此大体完成。而这出戏的本子,在乾隆南巡时被献上,因此有乾隆皇帝御览的招牌,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没有不知道《白蛇传》故事的。清代中期以后,《白蛇传》成为常演的戏剧,而今更是成为荧屏上人们所喜爱的节目。
《白蛇传》的发源地
镇江是《白蛇传》的发源地。现今流传的《白蛇传》故事的基本情节完成,是清代方成培改编的《雷峰塔传奇》,故事中最大的突破是增加了能表现白娘子性格的“水斗”“盗仙草”等情节,这些重要情节的发展更与镇江有着密切关系。从此,有了“水漫金山寺”之说,既增加了故事的浪漫主义色彩,又表现了白娘子的人情味以及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故事情节也更明确地体现民众的愿望。
《白蛇传》故事中,多处描绘古城镇江的名胜古迹,如金山寺、白龙洞、法海洞、保和堂、五条街等,并将这些风景点巧妙地穿插进故事之中,衬托了故事的背景,增加了故事的观赏性、知识性。
延伸阅读
雷峰塔之由来
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古人更多地称之为“黄妃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因为塔建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民间以地名指称,都叫“雷峰塔”。雷峰是夕照山的中峰,北宋诗人林和靖有《中峰诗》云:“中峰一径分,盘折上幽云,夕照前村见,秋涛隔岭闻。”可见当时已是悠游赏景的好去处。至于“雷峰”之名的由来,据《淳祐临安志》所载,是因旧有郡人雷就筑庵所居,故名。也有人考证,中峰又称“回峰”,回峰之“回”字旧作“雷”,后人以形致误,错作“雷峰”。毛希龄《西河诗话》说:“南屏山前回峰,以山势回抱得名。宋有道士徐立之筑室塔旁,世称回峰先生。”后人将雷峰塔景致称“雷峰夕照”,列为西湖十景之一。
董永与七仙女
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在几千年的漫长流传过程中,不断与各地的民众生活相结合,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学价值,对研究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文化都有一定的意义。
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干宝的记载因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而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
神话传说
传说,董永年幼丧母,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死后,董永因家贫无钱安葬父亲,便以卖身为奴的条件,向当地人“贷钱一万”。七仙女被董永的勤劳和孝心感动,便乘鹤来到人间,与董永在十八里河口相遇,并且在河口附近的老槐树下拜堂成亲。七仙女为了帮助董永赎身,拔出金钗插地“点”出一口缫丝井,一日织出300匹云锦,替董永还清了债务。数月后,王母娘娘得知七仙女下凡大为震怒,立即派天兵天将捉拿七仙女。董永见七仙女被天兵天将抓走,拼命追赶。天兵天将欲加害董永,七仙女见状连忙拔下发钗在地上划了一条河,挡住了董永的去路。
第二年,七仙女在天庭为董永生得一子,见玉帝难容,只得忍痛将儿子送回人间,并托梦给董永,让他到老槐树下带走孩子……董永按照梦境来到老槐树下抱孩子,在回家的路上孩子将七仙女为其缝制的一双鞋子蹬落到地,一只鞋落在河西,另一只落在河东。当地人便将此地河东地段称“东鞋村”,而河西的则被称为“西鞋村”,两庄又合称“双鞋庄”。七仙女在丢下爱子后,仍不放心,便摸云下看,因为“摸”与“摹”谐音,在双鞋庄西南边的庄子就叫“摹云庄”。董永得到儿子,更加思念七仙女,天天来到老槐树旁远眺,遥望天空,殷切期盼妻子回归,全家团聚,董永伫立之处便得名“殷庄”。
历史上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曾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历代的典籍中,记载东台西溪“董永”与“七仙女”故事的内容数不胜数,并多有发展和演绎。较早的为明代传奇剧《织锦记》,最有名的是黄梅戏《天仙配》,使得“董永遇仙”这个民间传说家喻户晓。
传承价值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是一则既有教化作用又有爱情色彩的民间传说,其教化内容同中国民众的心理需求相适应,爱情故事又契合了民众追求婚姻幸福的需求,所以它超越现实而又和现实相融合,深受民众喜爱。
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脍炙人口,传承久远,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该传说在长期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不断演变,在发展流变过程中具有了向爱情故事演变的趋势,但主题和“母体”并没有大的变化。由于民众情感的渗透和口头文学的附会,产生了不少富有地方特色的传说,并且由故事产生风俗,甚至产生了与董永身世相关的文物、碑碣、村落、地名等遗迹。
延伸阅读
七仙女传说
传说七仙女用巧手金梭织出锦绢赎出了董永,准备整治家园恩爱白头。不料玉皇大帝得知后十分震怒,急召七仙女回天宫,七仙女不得不忍痛飞去。她的织布梭化成了飞梭石,织机留在了人间,人们在夜深人静时仍能听到“咔嚓、咔嚓”的织机声。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身着盛装的姑娘们会聚集在飞梭石旁,手捧针线盒向七仙女乞巧,唱乞巧歌。唱完乞巧歌后,还要询问年成好坏、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素有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也是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2006年国务院确定“梁祝传说”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它以提倡求知、崇尚爱情、歌颂生命的鲜明主题感染着人们的心灵,以曲折动人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充满浪漫色彩的故事而受到民众的广泛喜爱。以梁祝传说为题材的其他艺术形式也广为流传,使其成为中国民间文学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
梁祝传说
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起读书,祝英台女扮男装,自称“祝九舍人”。梁、祝二人性情相投,因而结为兄弟。一同吃饭睡觉,长达三年时间。但是祝英台却从不在他面前脱衣解带,梁山伯对此每有疑惑,祝英台就搪塞过去。学成之后,二人分开,并约定梁山伯两个月后来祝家拜访。英台回到家后,正是石榴花开的时候,兄嫂做主将她许配给大户之家马氏。六个月后,山伯来拜访祝九舍人,才发现英台是女儿身,非常惊异。两人谈及婚事,梁山伯对祝英台颇有爱慕之意,但是得知英台已许配马家,不由得痛悔自己来得太迟,回到家后就相思成疾,不久离开人世,死后埋于安乐村路口。次年英台出嫁时,路过梁山伯的坟墓,忽然狂风四起,结婚的花轿无法前进。祝英台举目观望,见梁山伯飘然而来,她赶紧出了花轿,梁山伯的坟忽然裂开,祝英台跳了进去。送亲的人赶紧拉她的衣服,却只是撕下一段衣带,被撕裂的衣带忽然变成两只美丽的蝴蝶,相互嬉戏着朝天际飞去。
中国爱神庙
梁山伯庙位于宁波城西5公里处的高桥乡邵家渡,是国内唯一一座纪念梁祝“爱情神”的庙宇。庙内供奉着官服的梁山伯和着凤冠霞帔的祝英台,庙前有一段雕着大荷花的石板路,路尽头有一座精巧的石拱桥,叫“夫妻桥”。庙右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合葬墓。庙后为两人的寝殿,仿照卧室布置,宝帐绣榻,明镜香橱,榻前放有男女绣花拖鞋;橱中悬挂梁山伯的袍服冠带和祝英台的罗衣绣裙。庙前的楹联写着:“精忠不二昭千古,大义无双冠五洲。”
相传农历八月二十一日是祝英台殉情的日子,从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末年开始,直到现在,每年从八月初开始直到月底,四面八方的水陆香客,络绎不绝地前往庙中进香,尤其是青年男女更是成群结队烧香许愿,并在墓地绕行一周。正像一句俗谚所说的:“若要夫妻同到老,梁祝坟上绕一绕。”
文化价值
梁祝传说自1600年前的晋代形成以来,主要流传于宁波、上虞、杭州、宜兴、济宁、汝南等地,并向中国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流传辐射。在流传的过程中,各地人民又不断丰富发展传说的内容,甚至还兴建了众多以梁祝传说为主题的墓碑和庙宇。此外,梁祝传说还流传到朝鲜、越南、缅甸、日本、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其影响之大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实属罕见。
据梁祝传说改编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各种文学艺术作品,构成了庞大的梁祝文化系统。
梁祝传说取材于现实生活,又有传奇色彩,悲剧的结局与理想化的结尾达到和谐的统一。它揭露了封建包办婚姻的罪恶,歌颂了纯真自由的爱情,梁祝故事从女扮男装的传奇事件开始,到后来的反封建主题,是一个重要发展。明清以后,受资本主义因素的影响,市民的个性解放成为一种需求,传说中的反封建思想就越来越强烈,因而也就越来越受到人民的喜爱。
延伸阅读
梁祝文化公园
梁祝文化公园地处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为晋代梁祝墓、庙古遗址所在地。据众多史料记载,梁山伯为东晋人,与祝英台三载同窗,曾为官于浙江宁波鄞县(即现今鄞州区)县令,后因治理姚江积劳病逝,遗命安葬于高桥九龙墟。梁祝文化公园以倡导梁祝爱情为文化内涵,以梁祝故事情节“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送”“楼台相会”“化蝶永伴”为主导游线,占地面积300余亩,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爱情主题公园。
人间活佛济公
济公是“真、善、美”的化身,济公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八百多年来,济公传说已成为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的素材,在小说、书画、雕塑、影视等领域都有生动体现。2006年浙江省天台县将其申报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济公传说的发展经历了宋代以前的孕育准备期、南宋初的萌芽形成期和明清以来的成熟发展期,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济公传说是以南宋禅宗高僧道济的故事发展演变出的民间口头文学,主要流传于浙江省以天台为中心的区域,并由此辐射全国,影响世界。
真实的济公
济公传说并非凭空杜撰,济公其实是一个有史可查的人物,最早记录见于南宋高僧释居简《湖隐方圆叟舍利铭》和释如《赞济颠》。《净慈寺志》记载:济公原名李修元(1130—1209年),天台永宁村人。他少年时在村北赤城山瑞霞洞读书,受到释教和道教的熏染。他先是进国清寺拜法空一本为师,接着又参访祗园寺道清、观音寺道净,最后在杭州灵隐寺受“具足戒”,法号道济。
历史发展
济公号称“湖隐”“方圆叟”。从着装上看,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似丐似氓,非僧非道,实际上却是禅宗杨岐派第六世的高僧。由于济公传说中人物身上闪现的侠义、热情、正直、善良、诙谐深受普通老百姓的喜爱,800多年来,济公传说成为戏曲、书画、雕塑等艺术中久盛不衰的素材。
演济公的戏剧很多,清代就有《醉菩提传奇》,光绪三年(1877年)盈桂轩曾演出《济公传》,光绪六年(1880年)天仙茶园曾演出《济颠拿旱魃》《济公僧戏耍知县》等,可见历史上济公传说的喜闻乐见。另外,京剧、评剧、皮影戏、台湾歌仔戏等均有以济公为题材的剧目。而罗兰的《济公传诗歌剧》,则是以当代诗歌剧本创作的形式,将传统故事与现代的形式完美融合,全新演绎了济公传说。
传承意义
济公传说中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的故事,虽然情节有的还比较简单,故事风格平实朴素,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却真实地表达了人民的感情和愿望,深受人民喜爱,一直在广大群众中流传。
现存于天台民间的济公传说有数百种。这些传说以济公生平经历为主线,内容广泛涉及济公身世、童年生活、扶危济困、戏佞降魔等方面。其中《飞来峰》《卖狗肉》《斗蟋蟀》等故事已被演绎成经典剧目。800多年来,济公传说不断为小说、戏曲、书画、雕塑、影视提供创作源泉。同时,济公传说深深印刻在民众的心里,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
延伸阅读
济公与飞来峰
相传有一天,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突然心血来潮,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那时,灵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压死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里人因平时看惯济公疯疯癫癫,爱捉弄人,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开心,因此谁也没有听他的话。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于是就把这座山峰称为“飞来峰”。
歌神刘三姐
刘三姐歌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显示了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它在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美学等方面均意义重大。2006年,刘三姐歌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三姐歌谣源出宜州,但在广西、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展示了壮族歌谣文化的艺术魅力。刘三姐歌谣大体分为生活歌、生产歌、爱情歌、仪式歌、谜语歌、故事歌及创世古歌七大类,具有以歌代言的特色,其传承比较完整,歌谣种类丰富,民族特色鲜明。
历史传说
传说刘三姐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从小聪慧过人,能歌善唱,被视为“神女”。她与同村的卖柴歌手李小牛相爱。财主莫怀仁以触犯礼教之名,把他俩捆绑丢下河里,李被淹死,三姐飘到柳州,被老渔人救起,并收为义女。后来,刘三姐在柳州唱歌又唱出了名,莫又请来三个歌手与刘三姐赛歌,大败而归。莫恼羞成怒,叫打手把三姐捆绑装进猪笼,沉入河底。三姐死后,人们在她坟前供祭两条大鲤鱼,祭间坟墓裂开,三姐跳出来骑着一条鲤鱼上了天,另一条鲤鱼变成了“鱼峰山”。
歌谣的特点
刘三姐歌谣包含了千百年来无比丰富的情感以及杰出的诗性智慧,由于歌谣轻便灵活,形式简单,因此较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借以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吐露激荡在心胸间的喜怒哀乐,因而情意真切、感人至深。
刘三姐歌谣浸润在壮民族的婚丧嫁娶及各种节庆礼仪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歌谣中对比兴手法的娴熟运用,以及口传心授的歌咏习俗,格调优美,形式多样,展示了壮族歌谣鲜明的艺术特色。歌谣传承脉络清晰,代代相传,不绝如缕,构成一种群体性的思维方式,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集体意识,积淀着许多古老的观念、原始的意象,内涵丰富深邃。刘三姐歌谣的精神内核是壮族文化,外在形式借助汉族文化来展现,使之成为多元文化交相汇融的象征。
发展现状
“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相传是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节日。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这一天定为壮族的全民性节日——“三月三”歌节。每年的这一天,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及其他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歌节。歌节期间,除传统的歌圩活动外,还要举办抢花炮、抛绣球、碰彩蛋及演壮戏、舞彩龙、擂台赛诗、放映电影、表演武术和杂技等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另外,各种商业贸易、投资洽谈等活动亦逐渐增加,形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新风尚。届时,岭南壮乡宾朋云集,歌如海,人如潮。不绝于耳的嘹亮歌声,寄托着人们对生产、生活、爱情的美好憧憬和向往。
延伸阅读
刘三姐歌谣
刘三姐歌谣大体分为生活歌、生产歌、爱情歌、仪式歌、谜语歌、故事歌及创世古歌七大类,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显示了中华民族活态文化的艺术魅力。
采茶歌
三月鹧鸪满山游,四月江水到处流。采茶姑娘茶山走,茶歌飞向白云头。草中野兔窜过坡,树头画眉离了窝。江中鲤鱼跳出水,要听姐妹采茶歌。采茶姐妹上茶山,一层白云一层天;满山茶树亲手种,辛苦换得茶满园。哟依哟。春天采茶茶抽芽,快趁时光掐细茶,风吹茶树香千里,赛过园中茉莉花。哟依哟。采茶姑娘时时忙,早起采茶晚插秧。早起采茶顶露水,晚插秧苗伴月亮。哟依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