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城市公共艺术的功能
从经典文化的弘扬到大众文化的表达,感官刺激到宏大述事,城市公共艺术的功能随着城市生活的变革、新文化的兴起不断发展与演变。城市公共艺术品的创作早已不限于景观雕塑、装饰作品的形式,在具体表现方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深入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功能价值也进一步分层、细化,在不同的城市空间中呈现出不同的功能特点。
从更高的跨文化传播层面看,公共艺术既能加快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也涉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变动。甚至对不同群体、文化、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产生影响。跨文化传播主要关联到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日常生活层面的跨文化传播,主要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解决日常交往互动中的融合、矛盾、冲突等。第二,人类文化交往层面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指基于文化系统的差异,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往与互动的过程与影响以及由跨越文化的传播过程所决定的文化融合、发展与变迁都可以通过城市公共艺术得以实现。
一、城市公共艺术的传统功能价值
从20世纪末出现的城市群雕演化而来的我国大型城市公共艺术大都具有典型的民俗性、诗性及宏大述事等特点,它们用火热的“激情与灵魂”改变着现代城市“水泥森林”的生硬与冷漠,借助艺术的造型语言对公共性开放空间进行着渲染和烘托,以提高环境空间的艺术性与观赏性,从而创造出更富吸引力的视觉空间。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多,建筑的密集,工作压力等原因,人们越来越需要一个能缓解精神压力,制造愉悦空间的精神载体,而当代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恰恰在这个历史阶段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同时也决定了其作为人类精神寄托的载体,背负着明确的历史责任与社会使命。它的不断发展很大程度消解了因城市建筑群密集化,人际关系生疏化而造成的心理压抑,帮助人们在审美情绪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起高雅和谐的心理调节机制。
作为艺术家族中的一员,公共艺术作品以审美形式为基础,通过特有的艺术形式去点缀公众的审美世界,感染与改变公众的审美情趣,让公众在感受美的同时还能主动发现美、认识美、思考美的构成。同时,城市公共艺术作为构建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现代城市的文明程度,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创造具有文化价值的生活环境成为公共艺术设计之于城市生活的核心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艺术对环境空间进行调节,多与文化背景相对应,与城市文明相联系,具有实地文化特征。毫不夸张地说,公共艺术品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如果将城市公共艺术看作是公共文化传播的文本媒介,它还具备强烈的隐性知识信息传播功能,它以独特的传播方式对公共空间中的受众给予某种“潜移默化”的提示与影响。如在特定的空间环境中,公共艺术会成为一种具有强烈暗示性的向导标记,提供有关信息,担负起辨向定位的责任。在一些公共空间环境中,公共艺术能激发历史的记忆、触发心灵的共鸣、引发情景的思考,甚至对未来进行预判。
在许多公共艺术发展历史较久的国家,公共艺术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如通过其提升经济活力,用公共艺术推动政治和谐,关注弱势群体,公共艺术促进文化繁荣等。因此,在一些发达国家,政府会通过强制性规定,在城市建设中拿出相当比例的经费用于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与建筑,力求用艺术的手段来提升城市公共建设的文化与艺术品格。
公共艺术集中体现着特定的传统社会价值,又浸透着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特定的文化经验属性。城市公共艺术运用城市标志通过整合或分散的延展图形,针对不同的环境空间及使用功能进行再创造,从而达到城市理念与艺术表现的高度协调,并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城市公共艺术作为承载了城市各种文化语言的载体,其功能还有很多,同时也随着其表现媒介的不断变化而处于变化与发展之中。
二、新媒介视野中的公共艺术新功能发现
随着现代社会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新材料、新媒介也随之多样化。科技广泛应用于公共艺术创作,促使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与多元性,其新的功能价值也不断被发现。
著名香港设计公司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创造出一件名为《发光之树》的互动装置艺术作品,设计团队通过添置一系列巨大的树木造型作品,希望以此吸引公众的注意。作品所处的位置是一个关键的行人交汇口,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综合功能使其成为每日穿行于此的人们短暂聚集的场所。装置作品里的树木是动态的,能够上下活动,当褶皱的外表开始活动时,其夸张的造型会带给过往的人们惊喜。每棵树的表面材料进一步增加了作品的动态效果,条纹的颜色和内部的反射,无不捕获观众的目光。
在澳洲水草丰茂的河边,三组金属结构拔地而起,它们拼合成鲷鱼群的模样,鱼鳞随风旋动,映着河中水光、天边云彩,是动画电影中的魔幻一瞥。这便是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Bennelong公园内的公共艺术装置——“Wallumai风雕塑”。它由市府委托苏珊·米尔恩、格雷格·斯通豪斯带领的公共艺术团队和土著艺术家克里斯·托宾合作设计,依风傍水,将原住民的声音和历史带回这片土地。“Wallumai风雕塑”造型灵动,鱼头光滑,晨曦云天里、夜幕星河下,鲷鱼群似在风中水中缓缓游动。而那鱼身灿灿熠熠的风叶片,周边景致与气象投射其中,仿佛以小见大的菩提沙尘。这片曾经丰饶的土地,个中山水草木都在“Wallumai风雕塑”中变幻流动,有如历史和曾经在眼前走马灯般的回放。公共艺术以此奇思妙想讲述着也歌颂着土著的文化遗产,且它与单纯的展览不同,这不仅仅是一场回顾,不单单是抽离的重提和再述,而是将这种土著文化直直投射到当下,它们就活在“Wallumai风雕塑”的身上,深埋在这片土地的血脉里,随着鳞片变动着,随着气候转化着,脉脉深情,鲜活自在。
上海静安区的Daliah Coffee作为一个当代艺术的舞台,每48小时会通过一组新声音和色彩视觉的植入来打破日常的平静。Daliah Coffee中的落地玻璃都会被贴上五颜六色的半透明材料,使室内形成一种人工的隔绝效果。彩色玻璃在中世纪欧洲的大教堂中象征着彼岸的光,它并非用于从内向外的观看,而是对从外向内的封闭,形成一种隔绝于日常空间的神圣领地。同时配合声音装置,数个喇叭会在某个特定的时段或随机播放日常的对话,周边的居民甚至是某些隐私都会被再组合。日常的声音秩序被暂时打断、割裂,让参与者对熟悉的空间环境产生陌生化的再审视,并让反思得以展开。
新科技型公共艺术通过虚拟媒介的运用带给公众新颖而神秘的感受,使欣赏者产生刺激而愉悦,它能短暂消解城市人的紧张与压力,激活了功能创造的无限可能。科技的涉入与观念的发展对公共艺术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公共艺术创作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考虑,更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它要求创作者放弃那种纯粹在外观上标新立异的习惯,而将创作变革的重心真正放到功能的创新、材料与工艺的创新、环境亲和性的创新上,以一种更为负责的态度与意识去创造最新的公共艺术形态。
观点创新与技术创新引领了当代公共艺术的新发展,为公共艺术的当代身份找到了新的定义。这种当代性在公众的精神领域里找到了契合,正是这种契合,也让具有新观念的公共艺术具备了全新的功能价值。
三、对城市公共艺术功能价值的再思考
无论是传统公共艺术带来的精神、文化体验,还是新媒介视域下呈现的碎片化体验或感官体验,其功能价值的体现都是艺术家、艺术品以及公众三方之间思维转换与话语沟通的结果。公共艺术功能创新作为一种理念,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实践过程中去深化与调整。这与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认知有关,所谓公共性实际上来自于不同群体之间的一种利益的平衡。在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里面,它之所以呈现出公共性,就在于它一直有包容性,什么人都可以来。但是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诉求。公共艺术出自某些艺术文化社群的创作,这些社群汇集了拥有权利、金钱和知识的群体,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分享共同对艺术的价值判断。而公共艺术涉及的空间往往在都市街道、公园或是各类公共设施用地,这些地方的使用者往往是另一个社群,他们可能对艺术毫无所知。因此,如何挖掘公共艺术中的“公共”二字以及如何检验不同社群间沟通的有效性,将成为城市公共艺术实现功能价值的永恒目标。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的本质应是由公众和听众构成的空间,公众能在一定程度上平等对话,关心彼此交换的内容。对于公共艺术而言,这是狭义中的理解,对“公共”二字的广义理解还在于对公共艺术所涉及的公民权利的理解以及更大范围内的公共对话与公共沟通。沟通的关键在于围绕公共艺术各方能否及时、有效地掌握信息、发布信息、接受信息,这是进行交流与沟通的基础。公共艺术家扮演着掌握与信息发布主体的角色,对于政府权力和投资方的信息,艺术家要接纳并通过公共艺术作品来传递。同时,他们还要关注生活在公共空间中民众的意见信息,并反映这些信息。有学者指出:艺术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公共意志的执行者,在很大程度上,艺术家创作公共艺术是在作“命题作文”但这一过程绝对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而公众作为公共艺术作品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要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需要达成心理需求契合、对新知识信息进行再创造,从这一点来看,实现公共艺术沟通的有效性在于建立及时、有效的对话体系,即政府、艺术家、公众以及艺术作品之间构建一张可以平等对话的网络,这才是公共艺术实现“公共”价值的最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