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宁临证医案辑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九节 鼻衄案

泻白散合辛夷花散治疗肺经热盛案

魏某,男,3岁,2008年8月4日初诊。

主诉:反复鼻衄1年余。

现病史:患儿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出血,先后口服阿奇霉素、利巴韦林、氯雷他定等药物,外用薄荷油滴鼻,效果不佳。入夏后患儿症状加重,一侧鼻腔流血,血色鲜红,遂来诊。刻下症见:时常鼻衄,伴鼻干,无打喷嚏、鼻塞,无流涕,偶有干咳,少痰,无头晕、乏力,纳眠可,二便调。查体:咽不红;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心、腹未及异常。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舌脉:舌红,苔白厚,脉数。

中医诊断:鼻衄。辨证:肺经热盛。

西医诊断:鼻炎。

治法:清泻肺火,凉血止血。

处方:泻白散合辛夷花散加减。桑白皮12g,地骨皮15g,黄芩15g,牡丹皮15g,川牛膝18g,藕节15g,侧柏叶15g,苍耳子9g,辛夷(包)9g,生甘草6g。7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2008年8月11日):鼻干减轻,未再鼻衄,不咳,无痰,舌红,苔薄白。肺中仍有余热。遵法继调,上方去川牛膝、藕节,7剂,日1剂,水煎服。

尽剂而愈。

按:

鼻衄病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指主要症状为血自鼻腔外溢的病证,非外伤、倒经所致,多由火热迫血妄行所致,历代医家多从火热论治。《太平圣惠方·治鼻衄不止诸方》载“脏腑有热,热乘血气,血性得热,即流散妄行,月压虚血盛,故衄不止矣”。《类证治裁·衄血》载“血从清道出于鼻为衄,症多火迫血逆”,并指出了“火亢则治宜清降”“暴衄则治凉泻”的治疗原则。唐容川言“鼻总系肺经之窍,血总系肝经所属……总以调治肝肺为主”,“肝主血,肺主气,治血者必调气,舍肝肺而何从事哉”。临证需辨证求因,审因施治,分清虚实阴阳,主要从肝、肺及火、气、血辨治,方能效如桴鼓。

本案外感燥热之邪,上壅鼻窍,热伤脉络,血热妄行,溢于脉外,形成鼻衄,当以清泻肺火、凉血止血之法治疗肺经热盛。钱氏泻白散由桑白皮、地骨皮、炙甘草、粳米组成,具有清泻肺热、平喘止咳之功效,主治肺中伏火所致之证,可见肺热咳嗽,甚则气急,皮肤蒸热,发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等。桑白皮味辛甘寒、质润,功专润燥,泻肺火、降肺气,偏入气分,兼能止血清肝;地骨皮质轻性寒,善泻肺热,除肺中伏火,主入血分,凉血止血,合用则泻肺清肝,气血两治,清润兼顾;黄芩善清上焦肺火、牡丹皮兼能清心泻肝,均能清热凉血止血;辛夷、苍耳子皆辛温入肺、宣通鼻窍,性能上达,兼可升达胃中清阳之气;侧柏叶、藕节力专止血,侧柏叶又清肺泻热、祛痰止咳;川牛膝长于引热下行、活血降血。全方清肺为主,兼入胃与心、肝;清凉止血为主,稍佐温通活血,以无留瘀之虑;血随气而升降,故气血兼顾;药质轻达,用量轻小,且其病位在上,乃合“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