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青少年插图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信仰之路

想也如同货物一样,沿着太平洋和地中海,穿过中亚、印度和波斯湾的丝绸之路流通。迄今存世的思想中,影响力大的大部分与“神”相关:它们试图解释神的作用、人生的起源和意义,以及人类与自然、人类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非常重大的命题。

信仰与教义、主神与异端、教士与地方统治者纠缠不清。在古代世界,人渴望对日常事件和超自然现象作出解释,信仰则解决了其中很多问题。为什么大旱?为什么亲人会死?为什么要善待邻居?

备选信仰有很多。起源于古印度的宗教,比如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沿丝绸之路传播,与扎根于波斯的宗教比如琐罗亚斯德教和摩尼教同台竞争。再往西还有犹太教和基督教。再后来还有伊斯兰教。

确立信仰是一场豪赌。因为战场上的胜利往往被视为受神庇佑的证据。这是一个既简单又有力的等式:选对了某一神或诸神的社会必胜;反之,则他们崇拜的是虚幻的偶像,注定自食其果。

信仰之间不仅互相竞争,而且互相偷师和借鉴。比如,亚历山大大帝和他的军队带着希腊宗教而来,在其统治亚洲中心期间大兴庙宇。这给佛教徒带来了挑战,此前他们在印度北部开展的传教活动十分成功。突然之间,他们发现佛教受到新的宗教习俗以及日益流行的希腊诸神画像和雕塑的威胁。

佛教徒不得不调整适应。以前,佛教的传教采取了最基本和传统的形式,佛教教义也直截了当,即专注于通过个人的修行走上平静之路(涅槃)。面对来势汹汹的希腊信仰的威胁,佛教徒也开始兴建自己的神殿和庙宇。他们树立佛陀的塑像,鼓励信徒不要独自修行,而是要在适当的时候伴以音乐,集体修行。竞争迫使宗教应对、调整和创新。

以前,佛教的传教采取了最基本和传统的形式,佛教教义也直截了当,即专注于通过个人的修行走上平静之路(涅槃)。

佛教传播因此大获成功。公元1世纪前后,得益于僧侣、旅行者尤其是粟特商人,佛教沿丝绸之路迅速传播开来。商人们长途跋涉,深入亚洲和中国的腹地,贩卖高价货物。有的甚至把名字刻在石头佛像的侧面,希求平安和厚利。

佛教的传播使得庙宇兴盛,比如环绕喀布尔矗立着40多座寺庙,其中一座还有大理石砌的墙、黄金做的寺门、白银铺的地板。中国西部的敦煌和克孜勒兴建了宏伟的石窟寺庙群,礼拜的庙堂、禅修的空间和宽敞的生活区一应俱全。条件成熟时,还在悬崖峭壁上雕出了巨大的佛像。阿富汗境内的巴米扬大佛,傍山而凿,曾让所有路人过目难忘。中国东晋的名僧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过中亚,抵达位于尼泊尔的佛诞地;接着他行到印度,对印度教的繁荣和印度教教徒的修行赞不绝口;然后渡过孟加拉湾抵达斯里兰卡,历经十三年后返乡。

佛教的传播使得庙宇兴盛,比如环绕喀布尔矗立着40多座寺庙

沿丝绸之路传播和变化的宗教并非只有佛教。基督教也大获成功,追随耶稣基督及其教导的人从巴勒斯坦扩展到整个亚洲。很快,东方世界(如伊拉克的摩苏尔和巴士拉,以及稍晚的斯里兰卡和中国)的基督教社区规模越来越大,需要主教来管理那些服务教众的牧师。我们一般认为基督教与欧洲的联系最密切,但它在亚洲和北非也聚拢了大批追随者,像埃及至今仍有大量基督徒。

并非所有人都欢迎宗教的传播,因为有赢家必然有输家。有些拉比不喜欢改信犹太教的外族人,把他们比作恼人的痒疥癣。不过,这种态度未能阻止犹太教在南阿拉伯半岛的传播,其中有个地区的所有人,包括统治的王室,都皈依了犹太教。

并非所有人都欢迎宗教的传播……

宗教竞争在强大的萨珊王朝[1]的反响最为明显,这个强大王朝控制了之前属于古波斯的大部分领土(当然不止)。萨珊王朝主要信奉琐罗亚斯德教,这是以一位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伟大先知的教义为基础的宗教,它认为世界可以截然分成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秩序与混乱。其他信仰的推进让琐罗亚斯德教教主科德十分不安,在他的带领下,琐罗亚斯德教对基督徒、佛教徒以及印度教徒、犹太教徒进行了残酷迫害。他对此洋洋自得,还把他的暴行刻成胜利的铭文以作纪念,至今尚存。

基督教在邻国站稳脚跟,让萨珊王朝统治者感受到威胁,担心接下来就轮到本国。亚美尼亚是他们最担心的一个地方,尤其是听闻了国王梯里达特三世的遭遇。据说他变成了没有鼻子和獠牙的猪,赤身裸体在野外游荡。但是他奇迹般地被圣格里高里治愈,从此皈依基督教。此事过后不久,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一次战役前仰望太阳,看到天上有一个十字架,后面还有一行字说,如果他皈依基督教,必将战无不胜。君士坦丁一世立刻这么做了,而且拿下了那场战役(运气实在好)。他从此成为新宗教的狂热推动者,主持了《尼西亚信经》(基督教最古老的祷告之一,时至今日仍在使用)的编订。在统治临近尾声之际,君士坦丁一世开始思考如何让基督教扩散至罗马帝国之外。他甚至致信萨珊国王,命其保护萨珊王朝—“我最好的省份”—的基督徒,否则后果自负。这封语气强硬的信函,酿成了严重的后果。

君士坦丁一世在一次战役前仰望太阳,看到天上有一个十字架,后面还有一行字说,如果他皈依基督教,必将战无不胜

长期以来,罗马帝国一直与东边的萨珊王朝势同水火,动不动就兵戈相向。数十年前,罗马帝国的东征出现致命失误,导致在君士坦丁一世之前的罗马皇帝瓦莱里安被俘。瓦莱里安受到的惩罚就是余生充当萨珊王朝国王上马的人肉脚凳,死后尸首还被塞满稻草,在萨珊王朝内游行示众。

君士坦丁一世给萨珊国王的这封信无异于赤裸裸的威胁。在萨珊国王看来,罗马皇帝为了扩张基督教,不惜动用武力。因此,信的效果与君士坦丁一世的愿望恰恰相反:在琐罗亚斯德教捍卫者的煽动下,萨珊国王“对圣人的鲜血饥渴不已”,下令杀害了数十位基督教主教和牧师。

宗教不只是信仰,还关乎政治和成就。日子好过的时候,人们对那些拥有不同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少数“他者”容忍度还算高;一旦好光景不再—可能是因为气候变化、经济动荡或军事威胁—最先受难的总是这些少数群体。人类社会如何达成精诚合作、和谐相处,仍然无解。

[1]又叫波斯第二王朝,是最后一个前伊斯兰时期的波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