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经验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文化知识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资源,创新能力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重视和加强学习,倡导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当今,“学习型”作为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正适用于各个领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种“学习型”理论起源于西方。1968年,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首次提出学习型社会(learning society)。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布报告《学会生存》,将“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作为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予以强调,更把“学习型社会”作为未来社会的理想形态和追求目标。因此,“学习型社会”这一概念成为国际上探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理念之一,之后,欧美和日本等一些国家纷纷制定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规划和计划,并付诸实施,学习型社会这个新的社会发展理念从理论形态走向了实践。20世纪80年代,学习型社会思想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对许多国家的政策制定产生了重大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出版《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论述了“21世纪各类组织的竞争是学习的竞争”,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管理理论,并逐渐系统化、实践化,为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当今,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超越管理学,辐射到理论与现实的各个领域,成为当今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新命题。

中国共产党以宽广的视阈、敏锐的眼光注视着世界的变化,紧跟着世界发展的潮流,也明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和要求。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高峰会议”上指出:面对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中国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重要领导和理论界分别从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角度对学习型政党建设进行了初步的论述和探讨。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曾庆红同志就指出:创建学习型社会,首先是要把我们党建设成学习型政党。2002年8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评论员文章,阐明了学习型政党与学习型社会的关系,以及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意义。在党的十六大上,中共中央作出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战略决定,全党达成了共识。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鲜明地提出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向全党发出加强学习、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号召,成为党的十六大报告的一个新思想、新观点。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经受着“四大考验”“四大风险”的新挑战,中央更是重视自身学习问题,先后以中央全会决议的形式提出“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构想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2002年12月26日,胡锦涛同志在主持第一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强调党的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他指出:“必须坚持把学习作为全党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不断加强,不断推进,努力使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有新的提高。”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强调:要“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中国共产党首次以党中央全会决定的形式,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意义重大。“学习型政党”概念的提出,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的理论提炼和升华,也是对世界各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科学借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有了理论和行动的自觉。党的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深刻地提出:“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全党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决策在全党达成了高度共识,成为全党的共同意愿。

2009年10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决定》提出:“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由“创建学习型社会”到“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再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学习理论的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成熟命题的提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也为党的建设提出了重大的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风险挑战,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伟大自我革命中,更加重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使党始终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九大把增强学习本领放在八种执政本领的首位。习近平明确指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度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彼得·圣吉曾说:在学习型组织运动30年的历程中,至今没有一个持续推进的“学习型政党”的案例[1]。世界上所有政党都在为建设学习型政党进行着各种探索。当前,虽然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首要战略目标,但“怎样建设”依然是困难重重,压力巨大。因此,加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论研究,为党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一套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这也是当下兴起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热潮的主要原因。

二 研究意义

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从总体上看,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与党的发展脉络基本上是一致的。纵观99年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学习问题,始终把学习作为一项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来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长和发展都同加强学习紧密相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史。可见,中国共产党对“学习”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和宝贵的经验财富。不断地从历史经验特别是自身建设经验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形成新的理性认识,实现理论创新,这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党的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学习和总结历史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考察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总结其基本特点和历史经验并从中吸取有益借鉴,不仅可以弥补理论研究的不足,而且有助于提高新时代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自觉性,对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

第一,提炼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经验,可以深化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规律认识。客观实际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只有高度重视并善于总结经验,才能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进而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地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实践中就要善于总结先进的经验,才能把握建设过程中的规律,党的理论才能创新,党的事业才能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过程中,通过总结经验可以抓住规律。抓住了规律,就抓住了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真正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二,系统研究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经验,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9年的历程,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的经验和规律可从许多方面进行总结。但是,无论如何看待这些经验和规律,都绕不过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及其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坚持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进行自身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最具特殊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保持先进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深化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经验研究,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和紧迫的问题。系统研究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经验,对进一步发挥党的优良传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的源泉。人类文明史上任何思想理论的产生,从认识史的角度看,都是对以往思想理论的继承,又是总结新的实践经验而作出的理论概括,是认识的继承和发展的结合,或者说是认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任何伟大的理论,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本书对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经验进行科学的总结,必将深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理论,推动党的建设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2.现实意义

第一,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经验,可为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一套科学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建设学习型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都是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的,理论界对它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在党中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后,各级党组织已经开始着手实践,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理论的研究必须跟上,因为理论的模糊必将导致实践的盲目,因而课题本身就显得极为必要和紧迫,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二,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经验,有助于增强党内政治文化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党内政治文化在中国共产党的形成、发展、壮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党的魂灵。学习是党内政治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经验,不仅能够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把握文化建设的方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也能促进党内政治文化的飞跃,构建出一个新的“学习型”党内政治文化,开创出一条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第三,系统研究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经验,有助于推动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大国。形成学习型社会、学习大国,很大程度上要靠建设学习型政党来引导、来推动。解决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有极强的引领作用,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因此,总结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经验,将党关于学习的经验转化为先进的理论、方法,通过党组织向全社会辐射,有效地推进我国学习型社会、学习大国的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