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指挥理论与艺术表现力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合唱指挥的原则与应处理好的关系

一 指挥的基本原则

指挥动作的基本原则是“省”“准”“美”。

(1) “省”是指挥动作要节省。这是合唱指挥的第一个原则。根据作品的需要设计指挥动作,动作大小要适度,既不能过分夸张,又不能无表现力,要让团队成员容易领会指挥的动作意图。合唱指挥必须善于以最小的动作获得最大的艺术效果,成熟的指挥要做到两手分工十分明确,劳逸结合,才能使人感到层次分明。左手负责表情力度的变化和提示每个声部进退及长音的保持;右手负责节奏、图示,两者并不是各不相关,两手也同样经常担任声部的进退,表情力度的变化和击拍;原则上是能用一只手完成的尽量不用两只手,用眼睛暗示能解决的就不必用手,用细微的动作保持旋律的整体线条;能用小动作就不用大动作,对有的休止符空拍完全可以不打,静止本身就是省。

(2)“准”是合唱指挥的第二个原则。“准”是指指挥的预示动作,各种起拍、收拍的打法,准确的图示及对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音色、风格、声部的进出等做出准确的提示。它要求合唱艺术在表演内容上准确无误,在音色、节奏、节拍、力度、表情等方面十分准确。指挥准确的程度是衡量对其作品的理解和指挥语汇是否丰富的标准。

(3)“美”是指指挥在表演艺术上要美观大方,做到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一切从音乐所表达的内在感情出发,设计好每个动作,形成肢体与指挥动作的协调美观。指挥的动作姿态要端庄大方,雍容可亲,情感真挚,通过指挥的表演激发合唱队的情感,使合唱队的表演给观众带来最有价值的艺术享受。

鉴于指挥对作品的理解、认识不同,审美层次和角度不同,不同的指挥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合唱的表演进行艺术加工。这一工作是指挥的重要工作。

二 合唱指挥应该具备的条件

(1)较强的组织能力,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责任感,高尚的思想修养、艺术素养、文学造诣。

(2)有敏锐的听觉能力,很强的节奏感,熟练地指挥技法,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审美能力。

(3)掌握科学的声乐知识,具有正确的声音理念、较强的范唱各声部的能力和丰富的合唱基本训练方法与手段。

(4)有很强的读谱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善于调动合唱团对音乐的表现力,能够驾驭合唱团队对音乐的张弛,整合整体的音响效果。

(5)有丰富的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动作的形体感,善于调整和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做到动作的准确性和可视性。

(6)有较强的组织才能,与人和睦相处。对合唱队员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理解,与队员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三 合唱指挥应处理好的关系

指挥是集理论、创作、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这是从艺术类别特点来说的。指挥又是融组织、训练、表演三者合一的艺术工作者,这是从艺术工作职责特点来说的。指挥在工作中既要不断地完善、提高自我,又要面对合唱队员,带领大家进行艺术创作和表演活动。因此,就有各种关系的产生。这些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指挥是不能回避或视而不见的,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去研究,调整处理好各种关系。这些关系有技术层面的,有表演层面的,也有组织工作层面的。

(一)图示与动作

1.少、多、少

任何一个指挥的成长,必然要经过一个少、多、少的过程,虽然每个指挥的学习条件各有不同,有的先理论后实践,有的先实践后理论,但少、多、少的经过大体是一致的。

初学阶段是打基础学理论知识的时期,这一阶段正因为理论基础不稳固,缺乏系统的指挥知识,手上无语言,排练少方法,表现缺手段。所以必须抓住两个重点,一是学、二是看。学是指学习理论基础和指挥知识,看是指观摩别人的排练,从实践中学习指挥手段和活的排练方法。

当经过多次艺术实践,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作品,经过多年的舞台艺术实践,随着年限的增长,积累了很多曲目,学到了很多手法,总结了许多经验,手上的语言丰富了,各种手段技巧掌握了,排练方法灵活自如了,已经接近成为熟练的指挥了。

进入提高阶段,其特点是准确、精练、美观、大方,处理作品恰如其分,表现作品既有感染力又有深度。这个指挥成熟阶段是我们从事指挥工作的共同奋斗目标。

2.带与跟

带与跟是指挥在排练特别是在演出时,指挥方法的具体运用。带是带领、带动、引导的意思,跟是跟随、跟着的意思。对于指挥来说,与合唱队的关系是既要带,又要跟,两者不仅不可偏废,更要合理运用。一般来说,带是在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等发生变化时,指挥要主动地、果断准确地带,把感情的变化通过各种手段带出来。跟是在音乐持续平稳进行,速度、力度、节奏没有大的变化时,指挥便可处在次要的地位,动作很小地跟着合唱队员,听他们演唱。这时指挥可以比较冷静地进行客观检验,作重点启发,并且不至于干扰大家的演唱。这种关系说明该带的时候一定要带,否则杂乱无章,步调不一致,各行其是,感情高潮出不来,而该跟的时候一定要跟,否则从头到尾不分主次地带,动作无层次、无对比,指挥自己手忙脚乱,累得满头大汗,效果还不一定好。

3.刚与柔

刚与柔是指挥的线条与手上的动作。指挥是形象艺术,刚与柔的运用必须从内容出发,刚与柔主要体现在手和臂的肌肉紧张与松弛的变化上,是一种表现手段,该刚则刚该柔则柔,有铺垫、有层次、有对比,这样才会产生好的形象艺术效果。

4.粗与细

粗与细是指挥的排练方法,指挥要懂得粗中有细、细中有粗的关系,也就是说粗不能粗到底,细不能抠零碎,要学会掌握队员的心理,每遍要有每遍的要求和目的,这样就会引起大家的排练兴趣,提高工作效率。

5.大与小

大与小是指指挥动作的幅度。大与小是对立统一的,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大与绝对的小。指挥动作的幅度大与小,与合唱团人数多少、作品表现的需要以及指挥本人身材条件相关。

大与小是指挥的一种手段,重要的一点是表现作品时,要有感人的深厚力量,一切大与小的动作,都要从音乐发展需要出发,让听众确实感到这种音乐的变化是从指挥大、小动作中迸发出来的。看起来舒服,听起来满足,大、小动作适度,就不会让人感觉是为了打拍子而打拍子,更不能像卖苦力,指挥无美感,结果是费力不讨好,这就告诉我们一定要将大与小的关系处理好。

6.快与慢

快与慢对指挥来说是一个乐感问题,担任指挥必须具备这一条件,否则无法胜任指挥工作,因为音乐是展示时间的艺术,而节奏是其中的组织和主导因素,没有乐感也就不成音乐。只有学会快慢变化和对渐快渐慢的掌握,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时值。

(二)情绪与性格

1.冷与热

指挥在冷的状态下的优点是可以保持清醒的头脑,耳目敏锐。在排练时以便进行客观的检验,明辨正误,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改正。但是由于过分偏重冷静客观,而不投入一定的情感,必然缺乏动力、活力和感染力。指挥在热的状态下的优点是感情充沛、富有朝气、充满活力,能带动合唱队员投入情绪进入意境,但由于过分偏重热情而缺乏理智,往往容易因过于激动而影响听觉,导致音准、节奏缺失,控制失灵。而不冷不热则无层次,少对比,感情平淡无味,缺乏表现力。

指挥在处理作品时,必须注意冷与热的结合,根据作品的感情表现需要,在排练、演出中恰当地将两者关系把握好,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如果单从排练的不同阶段来说,一般是前期重冷,后期重热,解决基础问题、技术问题以冷为主,表达感情以热为主。从冷与热的内在与外在关系来说,很多指挥遵循着内冷外热的原则。

2.刚与柔

刚与柔是指风格、情感、性格对立的两个方面。刚是坚强有力、挺拔坚毅;柔是温和而不强烈,与刚相对。指挥是形象艺术,刚与柔的运用必须从作品的内容出发,对作品的风格、情感、性格等进行细致的分析,设计刚柔的手势变化。例如,进行曲以刚为主,抒情性的歌曲以柔为主。但作为指挥还要善于在前者中找出抒情性的句子,在后者中找出刚的一面,从而刚柔并济,塑造完整的艺术形象。

指挥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情感、性格等通过手与臂肌肉的松与紧的变化,体现出刚与柔,这样才会产生完美的艺术效果。

3.动作与表情

对于指挥来说,图示与动作是音乐的语言,通过图示和肢体的语言,说出内心的话来。然而仅仅有了这些语言,要表达音乐的情感还是不够的,必须结合丰富的表情语言与手势共同完成表达的任务。指挥的面部表情要丰富,眼睛要能传神,要善于运用眼神和面部表情,这样才能带动合唱队员的演唱情绪。同时,指挥的眼观要开阔,方位要全面,使每一位合唱队员,甚至伴奏都感觉到,你在时时地关注着他们。因此,表情与动作要紧密配合,指挥要充分发挥这两种语言的功能,表达准确、丰富、生动的情感。

(三)组织与管理

1.严与松

在组织排练活动时,一个负责任的指挥一定要处理好严与松的关系。即使在排练阶段也要认真不放松,严格要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这是指挥的职责所在。

指挥还应在排练时善于营造祥和、宽松而又生动活泼的艺术创作氛围,以自己的优秀品质,热心、耐心、细心地引导合唱队员,使这个队伍产生无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与指挥一同克服困难,提升自身素质,不断进步,完成艺术创作活动。

2.管与放

指挥的大量工作体现在排练活动中,与合唱队员和这个合唱组织有着多种联系,他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所以他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这时所说的管与放,就是这诸多关系的其中之一。作为指挥在其中的角色,因情况不同而担任的角色也不一样,有的是团(副团)长兼指挥,有的是艺术指导兼指挥,有的是只担任指挥一职。

指挥一方面要尊重团委会的领导成员,发挥团委会的作用,在管理问题上以团委会的意见为主,但可以提出个人的建议供参考,不要凌驾于集体领导之上,也不可事事包办代替。另一方面又要该管的管。比如,排练是以指挥为中心的,就不能推和放,要敢于承担责任。不该管的坚决要放,给团委会领导充分的信任和权利。再有,指挥要经常与领导成员进行沟通,研究工作,以便在认识、观念、理解、方法等方面取得一致,达成共识,以促进合唱团的建设和成长。

3.基础与风格

基础与风格本是两个不同方面的概念,然而当它们处在艺术活动的同一范畴中时,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合唱团要想唱出某一作品的风格,或合唱团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基础是前提,是保证。试想,如果连音准、节奏、咬字、吐字都未解决好,声音且不统一,缺乏和谐,怎么可能表现出作品的风格呢?又怎么可能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呢?可见,打好基础才有可能形成风格。

有了基础,但演唱时又不讲风格特色,千篇一律,都是一张面孔,显然又是不行的。这就要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研究作品的艺术风格,并着重去表现。经过长期的积累,合唱团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比如,我们能够欣赏到具备一定水平和风格的合唱团演唱作品:俄罗斯风格的、欧美风格的、蒙古族风格的、西北风格的、戏曲说唱风格的以及其他地域风格的等,它们形成了合唱艺术的百花园,绽放着五彩缤纷、璀璨夺目的鲜艳花朵。

以上列举的几个方面,对指挥来讲是很重要的。学问是多方面的,一个指挥不仅要懂得理论作曲、器乐性能,歌唱方法,还要有文学、戏剧、美术、舞蹈等方面的知识,并能不断地深入生活,向社会学习,有了多方面的知识和生活,才能处理好指挥艺术中的几个关系,以达到更好地提高指挥艺术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