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研究型教学:实施路径与效果评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研究型教学实施中的关键环节

从理论上说,与传统的“以知识为本”的教学模式相比,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方面的特殊追求与要求,使其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适应了21世纪各国对创新人才的需要而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普遍反映存在一些具体困难:如过高的生师比、教师的工作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的现有知识储备等。特别是博耶尔报告(1998)的十条建议中的“高峰体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结论能力,被誉为本科生课程上的皇冠,但是,这样的课程即使是在高年级中开设,也遇到很多困难,高峰体验课程需要教师和学生更多的投入和参与。据调查,有六个因素影响着教学效果:学生缺乏交流技巧;教师时间紧张;学生时间紧张;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学生参与不足;学生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34]虽然研究型教学不等于高峰体验课程,但同样对师生在时间、能力、动机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赵洪分析了研究型教学模式实施中的具体难点,主要有案例问题难于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难于掌控、花费的时间增加、老师工作量难以量化、不利于知识的系统性学习。[35]为了克服研究型教学中的困难,确保研究型教学的有效实施,我们认为,在具体实施中,需要把握好一些重点和关键环节,掌握好策略。

一 好的情境创设是研究型教学模式的重点与起点

研究型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研究,那么,以什么具体形式参与研究呢?根据博耶尔(1998)报告的十条建议,其中至少有五条建议为研究型教学的具体形式提供了借鉴,分别是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构建以探索为本的新生年;营造高峰体验;培养良好的学术氛围及社团意识;培养研究生成为实习教师。这五条可以归纳为:参与课题研究、基于问题或问题解决的课堂研讨教学、基于团队合作的项目研究;学术性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不管哪一种具体形式,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两大关键要素:情境创设与互动参与。

创设情境,就是要提出研究的问题、项目、案例。赵洪(2006)指出,“研究型教学中,最核心的因素是问题,问题的设计、提炼、概括、表达,以及它的形式等,是影响研究性教学的关键”[36]。的确,“研究型课程教学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好问题,教师要为学生提出或引导学生提出好问题”[37]。情境创设要兼顾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境的契合性、学生兴趣能力与教师的研究兴趣的契合、教材学习大纲要求与学习研究兴趣的契合。这三方面如果未能有效兼顾,就会严重影响研究型教学的教学效果。所以,林亦平(2013)指出,问题管控要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方”[38]。一个好的情境或问题设计要具有“启发性、层次性、互动性、现实性、依托性”[39]

社会实践是情境创设的重要方式。大多数实践是以运用知识为主,在研究型教学中,那些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社会实践,面向社会、面向现实、面向生活,不仅体现理论知识的运用,而且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实现了理论知识的发展。一个好的实践选题意味着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好的研究情境。

二 团队协作研究突破师生的“有限理性”

情境创设提出了探究的任务,但探究与发现并非易事。研究型教学给师生都提出挑战。“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 ‘传道、授业、解惑者’向 ‘设计师、引路人、推进者’转化。”[40]学生的角色也由传统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的发现者与创造者、问题的主动参与者与探究者转化。从传统的“听话者”向“对话者”转变。教师要能组织好、引导好、指导好学生的问题研究,在知识储备与时间分配方面都提出较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广泛的认知范围、全面的知识结构,还需要有最新的教学理念、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和课程驾驭能力,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必须是一个复合型的教育者”[41]。研究型教育旨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师首先要具有研究能力,具有批判、质疑、创新精神。对大学生而言,教育部部长陈宝生(2018)指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是轻轻松松、玩玩游戏就能实现的,未来要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42]因此,学生同样需要转变学习理念,调整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克服惰性和畏难情绪。同时,对参与者的知识基础、参与热情、感知能力以及合作精神都有更高的要求。然而,无论是单个教师还是学生,其不仅理性与经验有限,而且时间有限。

如何突破师生在探究中的“有限理性”?特别是,作为课程教学,创设的是系列情境,而非单一情境,实际教学中对每一情境往往以专题方式展开,构成课程的知识体系。对大多数教师而言,很难做到对每一情境(专题)都有深厚研究,对学生而言,也难以对每一情境(专题)都进行深入探究,这使其不仅面临“有限理性”还面临“有限精力”的约束。显然,研究型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师生、生生间的灵活合作与高效组织。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智人能统治世界,靠的是在共同意义框架下的高效、灵活的合作与组织能力。研究型教学实践也表明,团队协作研究是突破师生有限理性与狭隘经验的重要组织方式。在以往的研究型教学实践中,学生团队的组建受到足够的重视,但在教师团队的组建方面有待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和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一项重要举措,教学团队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组织形式。”[43]教师要围绕专题设计组建各种教学研究团队,在课程设计、研究问题选择、教学任务分配方面进行有效协作。

三 全员互动参与是研究型教学的难点与痛点

团队协作组织研究型教学,克服了师生的“有限理性”与“有限精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参与”研究。全员的互动参与本来是研究型教学的难点与痛点。特别是在第一课堂教学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全员参与互动更是困难重重。参与、互动、全员是展开研究型教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只有在这种全员互动参与研究过程中,才可能真正“唤启”学生,以达到提升能力,训练思维,塑造出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与责任意识。

情境创设做到“三个兼顾”,加上团队协作的组织方式,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参与”这一难点。但又发现,团队内部的师生、生生互动参与虽然较为充分,但团队之间的互动参与却明显不足。各团队在探究之后,回到第一课堂进行课题分享时,明显存在“组间壁垒”现象,对别的团队的课题研究缺乏兴趣、缺乏了解,难以互动。教师的系列情境(专题)设计本来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但由于团队间的互动参与不足,结果导致这个完整的体系变得支离破碎了。如何克服这一难题呢?我们知道,能否有效互动取决于我们对问题的了解程度,取决于互动之前的功课是否充分,课堂互动的功夫实际上在课外。研究发现,研究型教学中,学生课外功夫是课内功夫的2—3倍。[44]研究型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觉性提出了更多挑战。

不过,如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团队间互相学习、互相评阅,或许是突破“组间壁垒”的一个办法。赵准(2005)分享了一种利用因特网指导学生撰写论文的方法,首先鼓励学生写身边熟悉的事,自由选题,减少约束,激发兴趣与创造力,然后“利用网站的公开、即时效应,创造集体的、互动的学习环境,不断增进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指导老师将各小组的研究进展、论文原稿及修改稿等一并放在网络里,使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督促。[45]另外,各小组交叉评阅最终研究成果,这种交叉评阅类似何永忠(2008)分享的“论文评审式研究型教学方法”[46],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意识,也可以增进各组间的了解,突破生生互动的“组间壁垒”问题。

四 考核评价创新是推进研究型教学的重要条件

前文分析指出,全员互动参与是研究型教学过程中,特别是第一课堂教学中的痛点与难点。对于大班授课,互动参与不足更加明显。增强互动,必须创新考核评价方式。传统教学模式下一卷定终身,因此,学生关注的是最终得分,研究型教学的过程考核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是研究型教学有效展开的重要保障。

首先,学生参与互动的过程需进行痕迹管理,评价才可能有客观依据。当然,即使有痕迹可查,但如何评价参与互动的质量的确存在明显的主观判断;从实践看,移动互联技术为痕迹管理提供了方便,如“中成智慧课堂”在第一课堂中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全员互动,而且能详细记录学生每次课堂参与互动情况,包括次数、参与内容等。在第二课堂,往往以团队协作方式展开,显然,组长更了解团队成员的参与情况,因此,组长应当是第二课堂痕迹管理的主体之一。

其次,需要建立科学的发展性指标体系,构成指标体系的内容包括知识、能力、方法与思维、精神四个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主观性,与评价主体的有限理性、狭隘经验、价值偏好不无关系。

最后,需要建立多主体、多维度、多种方式的考评制度。其实,学会评价本身也是一种学习目标,按照布鲁姆对教育目标的分类,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分为6个层次,分别是认知、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也就是说,评价能力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目标,让学生参与评价,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批判意识,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那么,为达成这种教育目标,有必要建立多主体参与评价的考评制度。不仅教师、组长要参与评价学习者,学习者自身也要参与评价,建立一种多主体参与的、从多个维度的、兼顾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考评制度,这是研究型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