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相关研究理论
(一)交通运输地理学理论
交通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交通运输在生产力地域组合中的作用、客货流形成和变化的经济地理基础,以及交通网和枢纽的地域结构的学科。其核心内容有三个:一是研究交通网(包括线网、枢纽和港站)的结构、类型、地域组合及其演变规律;二是研究客流、物流的产生与变化规律;三是研究交通运输在地域生产力综合体形成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丝绸之路研究属于历史交通地理学研究的范畴,可以借鉴交通地理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参照交通地理学理论,我们可以将丝绸之路秦陇南道的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研究丝绸之路秦陇南道汉魏、十六国北朝、隋至盛唐、唐末五代至北宋和元明时期线路网组成,与青海、河西的地域组合及其演变规律;二是研究经行丝绸之路秦陇南道的历史人物和跨区域商品交流;三是研究丝绸之路秦陇南道产生的区域经济效应与文化影响。
交通地理学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与综合性,特别注意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经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与交通运输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大量采用区域对比、系统分析与空间区划等方法,并十分重视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综合研究,以及影响其形成因素(自然、技术、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分析。丝绸之路是历史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人文地理环境交互影响下的产物。丝路秦陇南道交通的产生、发展与演变不仅受制于陕甘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与河西走廊和祁连山地地形与地貌特点、历史气候、水环境及植被特征,而且受历史人文地理环境要素如族群分布、人口迁移、聚落、城市、市场、政治中心、地缘政治格局、军事形势、生产力水平等条件的影响。反过来,丝路交通会影响区域的发展、聚落和城市的规模、空间结构,甚至会影响更大地理尺度的区际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丝绸之路研究可以借鉴交通地理学区域对比、区域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本书第二章第一节集中分析了陕甘黄土高原、河湟地区、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地地理空间结构特点及历史生态环境变化对秦陇南道线路组合的影响。在第九章第一节探讨了历史气候变化对秦陇南道盛衰的作用。第三至八章以时间为顺序,研究了丝绸之路秦陇南道孕育、形成与演变的原因、过程和区域效应。第九章第二节讨论了地缘政治格局与丝绸之路秦陇南道的孕育、形成和阶段性演变之间的关系。
(二)空间相互作用原理
空间相互作用是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它对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建立和变化有着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空间相互作用能够使相关区域加强联系,互通有无,拓展发展的空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空间相互作用又会引起区域之间对资源、要素、发展机会等的竞争,并有可能对有的区域造成损害。从本质上看,丝绸之路指古代中国与欧、亚、非三大洲其他文明之间经济空间的相互作用,即它们之间所发生的商品、资金、技术、信息乃至文化的交流过程。本书第二章第二节运用经济地理学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互补性原理、可达性原理和干扰机会原理,分析了丝绸之路产生和演变的地理机制,把丝绸之路秦陇南道放置在全球视野下,考察其在大尺度地理空间内变化的驱动因素。
(三)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又称“中心地学说”,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时,探索最优化城镇体系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西欧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是1933年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首先使用的。他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和中心聚落的大量调查研究后提出的,发现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地在职能、规模和空间形态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心地空间分布形态会受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系统。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并采用六边形图式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丝绸之路连接的城市就是一个能够向周围区域(腹地)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中心地,其规模不仅受城市本身及其周围地区人口规模和消费能力的影响,而且受丝路交通线吸引范围(更广阔的经济腹地)的影响,其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关系及空间结构适宜于用中心地理论三原则(市场原则、行政原则和交通原则)中的交通原则加以解释。本书第七章第一节,运用中心地理论三原则分析了北宋时期秦陇地区中继贸易和区域市场的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