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口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胡瑗周易口義發題[1]

先生曰:夫者,伏羲文王周公孔子所以垂萬世之大法,三才變易之書也。自伏羲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始畫八卦。故爻有九、六,以盡陰陽之數;位有三畫,以盡三才之道;寫天、地、雷、風、水、火、山、澤之象,以盡天下之用;明健、順、動、入、止、説、、明之體,以盡天下之理。然而伏羲之時,世質民淳,巧僞未興,詐端未作,故雖三畫,亦可以盡吉凶之變。自神農,莫不取法八卦之象,以爲大治之本。歴沿,以及之世,民欲叢生,姦僞萬狀,禮隳樂缺,天下紛然,故三爻不能盡萬物之消長,究人心之情僞。文王有大聖之才,罹于憂患,觀之世,小人在位,詐僞日熾,思周身之防,達憂患之情,通天人之淵藴,明人事之始終,遂重卦爲六十四,重爻爲三百八十四。又于逐卦之下,爲之彖辭,故天地通變之道,萬物情僞之理,一備于此。

然謂之易者,按乾鑿度云:「一名而含三義:簡易也,不易也,變易也。」故穎達作疏,洎崔覲劉正[2]皆取其説。然謂不易、簡易者,于聖人之經,繆妄殆甚,且仲尼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是言凡興作之事,先須正名,名正則事方可成。况聖人作,爲萬世之大法,豈復有二三之義乎?按掦子曰:「陰不極則陽不生,亂不極則德不形。」又繫辭曰:「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又云:「生生之謂易。」是大之作,專取變易之義。蓋變易之道,天人之理也。以天道言之,則陰陽變易而成萬物,寒暑變易而成四時,日月變易而成晝夜;以人事言之,則得失變易而成吉凶,情僞變易而成利害,君子小人變易而成治亂。故天之變易,則歸乎生成而自爲常道;若人事變易,則固在上位者裁制之如何耳。何則?在位之人,苟知其君子小人相易而爲治亂,則當常進用君子而擯斥小人,則天下常治而无亂矣;知其情僞相易而成利害,當純用情實而黜去詐僞,則所爲常利而无害矣;知其得失相易而成吉凶,當就事之得而去事之失,則其行事常吉而无凶矣。是皆人事變易,不可不慎也。故大[3]之作,專取變易之義。

謂之周易者,自伏羲畫卦,文王重之,又從而爲之彖辭,至周公又爲之爻辭,仲尼又十翼之,數聖相繼,其道大備于,故曰周易。謂之上經[4]者,自乾、坤至坎、離三十卦,謂之上經;自咸、恒至未濟三十四卦,謂之下經。然則所以分上下二經者,以簡帙[5]重大,故分之也。乾、坤者,天地之象;坎、離者,日月之象,故取以爲上經;咸、恒者,夫婦之義;既濟、未濟,人倫終始之道,故取以爲下經。先儒亦常謂不分之即无損于義,分之亦无害其實。但以簡帙重大而分之也。乾傳者,乾,卦名也;傳,傳也。言傳述聖人之法,以示萬世也。


[1] 白石山房本作「安定先生周易口義發題」,文淵閣本作「周易口義發題」。

[2] 劉正簡,正義作「劉貞簡」。

[3] 四庫薈要本誤作「義」,依白石山房本、文淵閣本改。

[4] 文淵閣本有「下經」二字,四庫薈要本、白石山房本無。按從「謂之周易」以下,當是講説經本「周易上經乾傳第一」,故當無「下經」二字。其後説下經,乃順上經而言。

[5] 帙,白石山房本作「秩」。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