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1855部队长及部队名称
(一)首任部队长菊池齐
菊池齐是1855部队首任部队长,这在日本战时档案文献《中国事变中新设的防疫机关》中有明确记载:
对于方面军固定的防疫机关,满洲关东军防疫部石井大佐在“支那”事变爆发之初,就很重视中国一侧(战区)的细菌中心工作,从占据北京天坛中央防疫所开始,便新设以现陆军军医学校教官菊池大佐为首的“北支那”防疫给水部;昭和十四年(1939年)5月又在“中支那”南京中央医院新设“中支那”防疫给水部;同年同月于广州中山大学内新设以田中岩大佐为首的“南支那”防疫给水部。[23]
因此,中国档案中记录首任1855部队部队长是“黑江”的说法,[24]与事实不符。但这个“黑江”应是1937年8月10日太田部队派出进入天坛防疫所进行调查(选址)的第三防疫班班长,此人很可能就是石井四郎细菌战核心团队成员白川初太郎,白川在背荫河追随石井时曾化名“黑川”。[25]
菊池齐,生于1897年5月1日。[26]1922年东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医学博士。[27]30年代菊池齐在陆军军医学校任职,《陆军军医学校五十年史》一份1936年10月31日的《陆军军医学校高等官职员表》中,菊池齐以“教官、陆军二等军医正”的身份名列其上。[28]1936年成书的《陆军军医学校五十年史》中没有信息表明菊池齐与石井四郎的“防疫研究室”有关联。1937年的资料显示菊池齐在“七七事变”后任“第一野战防疫部长”,兼任天坛的“临时野战防疫部”部长,在天坛的这支部队亦称“菊池部队”“天坛菊池部队”“天坛野战防疫部”等。
1938年2月9日,菊池齐受命任“‘北支那’防疫给水部”部长,[29]担负组建整个华北防疫给水部网之任务,因此在日方战时档案文献中有“塘沽菊池部队”“青岛菊池部队”“徐州菊池部队”等记载。[30]
1938年6月,华北伪“中央防疫委员会”成立时,菊池齐担任筹备委员会干事,拟任委员。[31]
总之,资料表明作为1855部队首任部队长的菊池当时是个“大忙人”,他还同时担任第一野战防疫部部长、华北伪“中央防疫委员会”干事、委员等职。
1939年3月9日,菊池卸任“‘北支那’防疫给水部”部长之职,由西村英二接替。[32]此后菊池继续担任第一野战防疫部部长。[33]1940年8月1日回到军医学校任教官,1941年6月30日任东京第二病院院长。[34]1942年8月调入731部队担任第一部(细菌实验部)部长至战败。[35]
(二)二任部队长西村英二
1855部队第二任部队长是西村英二,他从1939年3月9日接任菊池齐职务,此后担任该职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
据《“北支那”防疫给水部甲1855部队留守名簿》(1945年8月29日编制)记载,西村英二生于1891年11月20日,1939年3月9日任职于1855部队。[36]
据《日本陆海军总合事典·731部队主要干部》记载,西村英二1919年毕业于冈山医专,后获医学博士学位。[37]他获医学博士学位是在他担任1855部队长任内的1943年7月27日,他以《赤痢菌相关实验的研究》等论文向冈山医科大学申请获得。[38]
据《陆军军医学校五十年史》记载,1933年1月西村进入陆军军医学校任部员,并同时成为石井四郎防疫研究室的6名主要成员之一。[39]
据《陆军军医学校五十年史》记载,1933年10月—1934年3月,西村英二与白川初太郎和渡边廉跟随石井四郎赴满洲“出差”。[40]显然是参与“东乡部队”在哈尔滨背荫河创建细菌试验场的活动。
因此,西村英二既是石井四郎在军医学校防疫研究室的主要成员,又是参与石井四郎在哈尔滨背荫河创建细菌战基地的主要成员,实为石井四郎细菌战核心团队要员。
比较1939年菊池齐和西村英二的履历可见,前者主要是一名军医学校野战防疫专家,后者则是一名石井细菌战核心团队要员。西村接替菊池职务,“菊池部队”转变为“西村部队”,显示此后日军要加强1855部队的细菌战职能。
(三)1855部队的历史名称
1855部队是1941年1月以后出现的名称,[41]在此之前,1855部队曾有过多种历史名称。
1855部队历史名称变化
1855部队历史名称变化续表
资料来源:综合本章1855部队建立编成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史料。
综上,1855部队历史上曾有过以下部队番号(正式名称)和部队通称番号(秘匿代号)。
1855部队番号与通称番号(代号)
资料来源:综合本章1855部队建立编成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资料。
1855部队的名称,是侵华日军“北支那”派遣军隶下的整个华北地区防疫给水部队的总称,不能认为它仅指北京天坛的防疫给水本部,它还包括天坛本部以外各地的支部等:
1855部队及本部、支部通称番号(代号)与番号对照表(1941.1—1945.8)
资料来源:赵彦:《“北支派遣(甲)第1855部队”编成新考》,《抗日战争研究》201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