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投融资案例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部 分互联网金融

案例2 《罗辑思维》:知识付费风口下的众筹

一 案例介绍

2012年12月21日,一档每周五更新的知识性脱口秀节目上传到优酷上,第一期节目名为“末日启示,向死而生”,在优酷的播放量达到162万次,评论有近1500条,这个将近爆炸流量的节目,就是《罗辑思维》。

然而,这档节目开播不到一年,天使轮融资所获得的资金几近用完,难以支撑其后续的发展。与此同时,其他同类视频的大量吸粉使罗振宇的压力骤增,《老梁说故事》《晓说》便是《罗辑思维》的两大竞争对手:《老梁说故事》于2010年开播,早已建立了较好的口碑,赢得了一大批忠实的观众;《晓说》是高晓松2012年3月开始主持的网络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到底路在何方?

(一)混沌初开

1.喜遇伯乐

2008年以前,罗振宇在央视工作,任央视《对话》《经济与法》等节目的制片人。干了将近十年幕后工作的他,2008年从央视辞职。

2008年,第一财经旗下的《中国经营者》找到罗振宇,罗振宇终于走向台前,当上了主持人。

然而三年后,即2011年,他再次辞职——互联网必然会对媒体业带来根本性的冲击。由于传播介质的互联网化,受众人群的信息消费模式将碎片化,传统大众传播将越来越难以吸引受众。未来的传媒将不再以信息为核心,魅力人格体将是新媒体时代最关键的传播节点。细分后的受众,会基于兴趣和对不同自媒体人的偏好而发生分化与重组,最终形成一个个高黏度、高聚合力的社群组织。

2012年,优酷、土豆合并,成为市场份额第一的视频网站。这一年,佳能出了一款叫5DMark3的相机,可以拍摄成本较低、品质高端的视频。

也是在这一年,罗振宇遇到了伯乐申音。于是他们一同以媒体人敏锐的“嗅觉”开始了探索社会化媒体营销的道路。

2.革故鼎新

2012年12月21日,是玛雅人预示的“世界末日”,就在这时,《罗辑思维》诞生了,其背后的推手正是罗振宇和申音。这一事件随即席卷各大新闻报道。这大概就是他们探索社会化媒体营销的第一弹。

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面背景布,一个小和尚摆件和几本书,这是《罗辑思维》的所有道具。佳能5DMark3对着罗振宇,没有其他机位,不需要切换镜头,第一期节目《末日启示,向死而生》就这么开播了,这也恰恰是罗振宇想象了许多年的场景:依靠自己的能力,成为一个“U盘式的手艺人”——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写作。

关注《罗辑思维》的人每天早上打开微信都会看到一个60秒语音的“马桶伴侣”,每周五则能在优酷上看到罗振宇在镜头前大话“歪理邪说”。秉着“死磕自己,愉悦大家”的理念,罗振宇总能做到每天坚持在微信公众号发60秒的语音,跟大家一起分享自己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所感,一秒不多一秒不少。

(二)转型伊始

1.困难重重

2013年6月,《罗辑思维》开播已近半年,虽然取得了较好的观众支持度,也取得了可观的流量,但是相较于两大竞争对手而言,《罗辑思维》依旧处于劣势,收视率远不及《晓说》的四分之一,还尚未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扩大市场份额对于这样一个初创的脱口秀视频来说是必要的。然而,怎么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罗辑思维》,将这样一个节目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市场推广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天使轮融资资金几近用完,《罗辑思维》陷入了另一大窘境:要从哪里寻找到资金呢?《罗辑思维》还会遇见下一个伯乐么?

能有法子帮助他跨越这道坎么?他能转型成功么?在“世界末日”这天创立的《罗辑思维》真的能“向死而生”么?

2.希望重燃

有一天,罗振宇翻起了咖啡馆壁橱上的书,“1000个铁杆粉丝理论”[1]让他眼前一亮。

罗振宇马上拨通了申音的电话,向他讲述了这个理论。两人一拍即合,均表示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然而在粉丝的数量上两人发生了争执,罗振宇坚持认为这个理论在1000个铁杆粉里能够得到实现,申音则保守地认为是5000个。最终,罗振宇还是听从了申音的意见。

这个因机缘巧合出现在罗振宇面前的“1000个铁杆粉丝理论”,在罗振宇心中种下一丝希望,让罗振宇又有了走下去的动力。逆袭的机会就在眼前。

(三)风起之时

1.知识付费

在如今信息泛滥的时代,人们越来越迫切渴望得到自己感兴趣的、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被肤浅虚假的信息所侵蚀,人们想要实现自我提升,由此,知识付费掀起热浪。

知识付费产业在2013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微信公众平台在2013年迅速普及,改变了中国网民的阅读模式。而同样是2013年,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2197.4亿元,同比增速为707.0%。移动支付为大多数人带来了便利。

这对《罗辑思维》来说不就是个再合适不过的机遇么?一方面知识付费能够推动用户“投资”他们喜爱的创作人;另一方面,微信让《罗辑思维》与粉丝能够建立紧密联系,同时微信支付的出现也解决了以往支付方式不便利的问题。

2.真爱实验

(1)选择众筹

万事俱备,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寻找一种合适的方式。

综观所有的融资方式,只有随着互联网金融而兴起的融资模式——众筹能够与《罗辑思维》实现无缝契合。传统媒体的标准化推广宣传很难精准地传达到潜在客户,而众筹是自媒体绝佳的宣传模式。

“自媒体+众筹”,对于众筹人而言,一是可以让项目快速、高效地获取资金。二是通过众筹的方式可以最快速地获知大众对内容的认可度,有效率、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生产。三是项目风险低,一旦成功,支持者将获益,从而会努力促使众筹成功。同时,在如今的自媒体时代,每一个支持者都会成为新一轮宣传的发起点。通过众筹的广告效应,发起人也可在众筹过程中结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以期共同完成更大的事业。

众筹对一个新兴的项目来说,是一个极佳的融资方式以及广告平台,在获得资金的同时,获得未来长期的支持者。

(2)“爱的供养”

爱,就供养。不爱,就观望。会员是常规的,享受的权利是平淡的,钱也不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是自媒体人格化爆发的势能。

——罗振宇

罗振宇和申音正式开始“做实验”了。

2013年8月9日,《罗辑思维》推出“史上最无理的付费会员制”,限定淘宝支付:5000个普通会员,200元;500个铁杆会员,1200元。5500个会员名额只用半天售罄,160万元入账,成功获得第一笔融资。

2013年12月27日零点,罗振宇再次带着“罗辑思维”这块招牌,丢出一块小手绢,上面写着“彩虹之桥——史上最无理会员方案(之二)”。第二期会员招募限定微信支付,24小时内招收到2万名会员,入账800万元。

2014年12月20日,早上8点,《罗辑思维》第三期铁杆会员招募放开。这次,《罗辑思维》采取了引荐人制度,发动第二期会员“引荐”发展第三期会员,以实现“以真实的人际关系而连接起来的社群”,共招募了6.6万名会员。

(3)“罗利”回报

交200元的普通会员有优先参加《罗辑思维》活动的权利,交1200元的铁杆会员每月还能获得一本赠书。在第一期会员招募后的2013年10月12日,《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还推出一条消息:今天,《罗辑思维》将发放会员福利,所有会员可从中午12点21分开始,通过《罗辑思维》微信后台提交自己的会员信息,前十名可以获得由《罗辑思维》送出的乐视超级电视一台!消息一发出,所有会员沸腾了。随后总共发送了11弹“罗利”。

(4)众筹结果

罗振宇检验真爱的“实验”算是成功了。

罗振宇众筹结果如表2-1所示。

表2-1 罗振宇众筹结果

2013年、2014年,他三次招募“史上最无理” “不承诺任何权益”的付费会员,有9.15万人付费。光有交钱的意愿还不够,缴纳会费还是件挺麻烦的事。购买第一期会员资格用的是淘宝,第二期会员用的是微信支付。不仅如此,缴纳会费还要输入各种身份信息、绑定银行卡等。

“真爱实验”的成功再次让《罗辑思维》涌入人们的视野,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情景还是《罗辑思维》诞生那天,这也成功地打击了当初唱衰的一拨人。《罗辑思维》通过此次众筹赚取了爆发式增长的流量,扩大市场份额的目标也顺利地实现了。不仅如此,这样一个瞩目的自媒体事件起到了宣传的作用,成功吸引了各大投资方的关注。

(四)后续发展

2014年12月30日,《罗辑思维》完成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由启明创投投资。

2015年10月20日,《罗辑思维》正式对外宣布完成B轮融资,估值13.2亿元。

2015年12月,罗振宇作为创始人,推出知识服务App《得到》。

2016年3月,真格基金、《罗辑思维》联合注资papi酱,总投资额1200万元。先是罗振宇联合 papi 酱搞了一次广告拍卖,然后又退股撤资。

2017年3月,罗振宇宣布《罗辑思维》转型All-in知识付费领域。

2015年、2016年以及2017年第一季度《罗辑思维》营业收入分别为1.59亿元、2.89亿元及1.51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860万元、4462万元和3805万元,对应净利润率分别为11.7%、15.4%和25.2%。

(五)彩蛋

《罗辑思维》是什么?也许什么也不是,也许只是一种喜爱,一种信任,一种基于共同价值观的认同,一种完全自愿的参与。《罗辑思维》各地线下朋友圈开始诞生,在这个社群里只有节点没有中心,每个会员都可以成为那个导游,举起《罗辑思维》的旗帜,号召发起一个新的事情。大胆想象一下,这将是一个所有会员为所有用户服务的众筹平台,完全是基于爱和信任。

众筹一个“失控的儿童节”[2]

玩转儿童节,重要四步:

第一步,找大管家——个人或公关公司,我们需要有儿童活动运营经验的小伙伴来帮我们统筹各类资源,如果有一家公关公司愿意提供服务那就完美了;

第二步,找活动场地——至少能容纳200人,我们希望是室内,在北京;

第三步,找活动资金——目标30万元,只面对机构筹措哦(舞台搭建、现场音响什么的怎么也够了!多出来的钱怎么办呢?咱们以孩子们的名义捐了?总之,罗胖和凯叔不挣这个钱);

第四步,找志愿者——面对家庭,这个环节爸爸妈妈可报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如果您有资源能锦上添彩蛋,比如把宝贝们的零食全包了,给现场的孩子们送本故事书、送款益智玩具,做个全程摄影摄像,为小朋友们免费服务,我们要大吼一句:干得漂亮!

两位“叔”能给您提供的回报:

捐助5000元,现场可以做宣传。

捐助2万元,您的产品作为福利让现场家庭体验,让场外的朋友眼馋。

捐助5万元,凯叔讲故事由您独家呈现!

什么?! 30万元您家都掏了?壕,我们做朋友吧,这个儿童节活动就算是您冠名了!

总之,为了孩子们“六一”能过瘾,整个众筹过程罗胖和凯叔愿意为您的慷慨站台吆喝!

【思考题】

(1)什么是众筹?众筹的四种形式及其特点有哪些,如何区别?

(2)《罗辑思维》选择了哪种众筹模式?该种众筹模式存在哪些潜在风险?

(3)在互联网金融和知识付费兴起后,许多节目或项目为什么倾向于选择众筹模式?

(4)众筹的操作流程是怎样的?众筹该怎么玩?

(5)现代众筹起源于西方,继《罗辑思维》众筹后,众筹在中国受到广泛关注,那么中国式众筹,面临哪些问题?

二 案例分析

《罗辑思维》是罗振宇和申音于2012年共同创立的自媒体视频脱口秀节目,然而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遇到资金不足、同行竞争等困难,罗振宇采用奖励式众筹(也称回报式众筹)的融资方式获得了资金以及可观的流量。

本案例对《罗辑思维》中的众筹模式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以该案例的众筹运作方式、特点、作用和成功因素为分析对象,力图展示奖励式众筹的含义、运作模式及风险,并以此展开其他形式的众筹模式介绍,还注重将众筹与其他融资方式比较,让学生能够体会众筹的独特优势;除此之外,还进一步拓展,研究了众筹引入中国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依据

(1)常见的融资方式。

(2)众筹模式的比较。

(3)众筹风险和防范。

(二)分析思路

(1)了解几种众筹模式(股权式众筹、奖励式众筹、债权式众筹和捐赠式众筹)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特点,并比较奖励式众筹与其他众筹模式的区别。

(2)明确《罗辑思维》采取的众筹模式,掌握奖励式众筹的概念以及特点,深入分析《罗辑思维》选择奖励式众筹的原因。

(3)首先分析自媒体的特点,其次分析众筹模式的独创性,从而理解出品人罗振宇放弃金融平台而选择通过淘宝、微信支付方式来众筹的原因。

(4)奖励式众筹存在一定的风险,收集奖励式众筹相关资料,了解该模式现存风险问题。可以在法律法规风险、平台风险、信用风险和投资者保护的问题上深入讨论,据此提出防范风险的措施和建议。

(三)具体分析

1.什么是众筹?众筹的四种形式及其特点有哪些?如何区别

(1)众筹的定义

众筹是一种向群众募资,以支持发起活动的个人或组织的行为。一般而言是通过网络上的平台联结起赞助者与提案者。群众募资被用来支持各种活动,包含灾害重建、民间集资、竞选活动、创业募资、艺术创作、自由软件、设计发明、科学研究以及公共专案等。众筹由发起人、支持者、平台和第三方监管构成。

在本案例中,《罗辑思维》的制作方是众筹的发起人;6.6万名会员是众筹的支持者(或投资者);众筹平台则是淘宝、支付宝和微信,当然这不是一个正式的众筹平台。

(2)众筹的形式及区别

众筹一般可以分为捐赠式众筹、奖励式众筹、股权式众筹和债权式众筹。相关概念和区别如表2-2所示。

表2-2 众筹的类型

2.《罗辑思维》选择了哪种众筹模式?该种众筹模式存在哪些潜在风险

《罗辑思维》采取的是奖励式众筹。

存在的潜在风险有以下几种。

(1)平台违规经营

众筹平台在项目众筹期间掌握投资人资金,可能存在违规经营风险。项目在众筹平台发布后,投资人将资金存入众筹平台账户,在项目众筹期间,众筹平台实际上掌握了这部分资金的调配权和使用权。在平台管理不规范或第三方资金存管制度缺失的情况下,存在资金挪用、延期支付给筹资人等风险。

(2)项目信息造假

众筹平台出于提升平台知名度、抢占市场份额等目的,可能发布虚假众筹进度信息,人为提高众筹进度来吸引更多的投资人。虚高的众筹进度信息可能吸引缺乏投资经验、金融知识匮乏的投资人“盲从跟投”,使原本实际无法完成众筹的项目最终众筹成功,对投资人权益构成潜在威胁。

(3)筹资人违约

投资人根据项目信息(项目期限、资金用途等)作出投资决策,未按照项目约定使用资金对投资人意味着风险。在众筹平台缺乏有效的筹后管理手段时,筹资人更改资金用途、违背约定将资金用于项目研发设计以外用途的风险难以避免。

如果项目研发失败,筹资人可能难以按照约定回报投资人或偿还投资人资金。

即使项目研发成功,筹资人也可能不按照约定回报投资人。

(4)信息泄露

投资人、筹资人进入众筹平台时须使用真实身份信息注册,需要绑定手机号码、银行卡等,可能存在泄露客户信息、未经客户同意擅自将客户信息用作众筹服务以外用途等行为。

3.在互联网金融和知识付费兴起后,许多节目或项目为什么倾向于选择众筹模式

众筹可以称为“低门槛创业神器”。因为你登录任何一个众筹类网站,任何人都可以发起一个项目向社会筹资。众筹与传统融资模式相比,有着鲜明的独特性。

相较于传统融资模式,众筹有低门槛、多样性等特点(见图2-1)。

图2-1 众筹的特点

其中最重要的三个特点是:

首先,创业门槛较低。现在许多的众筹网站主打的一个卖点就是“实现你的梦想”。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之前创业门槛高,众筹帮你扫除这个障碍”。从实际的案例来看,众筹平台确实帮助许多草根创业者融到资金,并推出了既定的产品。这个过程如果走传统的融资路线会比较艰难,因为风险投资者(VC)可能不看好你的这个创意(Idea),况且你没有产品做出来也很难得到VC的认可。

其次,众筹获得的除了资金,还有一份市场调查报告。因为钱是直接来自消费者的,消费者对你这个产品的认可与评价就是一份市场调查,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你的产品将来大范围投放市场后的结果。众筹模式的一个隐性的价值在于:先让消费者掏腰包,再去制造产品。如果项目融资成功,并且实际的研发与生产过程一切顺利,那么这相当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创业成本与风险。

最后,众筹是一个不错的广告平台。创业者的项目融资成功了,这相当于是对大众的一次广告。有些投资者看到了项目但没有贡献资金,可能是因为投资者无法判断这个产品是否能融得足够的资金并量产出来推向市场。但看到项目资金很快就募集完成时,他们就会成为创业者未来的潜在投资人,他们会积极参与企业的第二轮甚至第三轮融资活动。

4.众筹的操作流程是怎样的

(1)众筹的参与主体

众筹的参与主体主要是由筹资人、投资者、众筹平台和第三方托管平台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筹资人:创业初期的小企业或者创业者。他们通过研发推出新产品或新服务,但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做大,因此这些小创业者就会通过众筹的模式来融资。

第二,投资者:创业项目的支持者。众筹的投资者通常属于普通草根大众,他们对创业者的项目感兴趣,或者需要该项目研发的产品或服务,被项目吸引,从而会拿出资金来支持这个项目。

第三,众筹平台:筹资人和投资者之间的桥梁。众筹平台起的是中介作用,让筹资者通过平台向投资者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有责任对筹资人的资质与真实性进行必要的审核,以保证投资的安全。

第四,第三方托管平台:为确保投资者的资金安全,以及投资人的资金能够切实用于创业企业或项目或筹资不成功时及时返回,众筹平台一般都会指定专门银行担任托管人,履行资金托管职责。

(2)众筹操作流程

第一,项目发起人在众筹平台上发布创意项目,投资人在平台上选择感兴趣的创意项目,达到项目匹配的目的。

第二,发起人在众筹平台上设定筹资目标和筹资日期,投资人开始进行投资。

第三,是否筹够目标金额是决定该众筹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如果在众筹截止日期筹集到的资金未达到目标,那么该次众筹失败,项目撤回,投资者则撤回资金。而如果在众筹截止日期成功筹集到目标金额,则该众筹项目成功,项目发起人获得融资,投资人确认投资。

第四,项目发起人获得众筹资金后,使用资金运营实施该项目,而投资人可以监管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提出建议,并优先获得该项目产品。具体操作流程见图2-2。

图2-2 众筹操作流程

资料来源:众筹网。

5.现代众筹起源于西方,继《罗辑思维》众筹后,众筹在中国受到广泛关注,那么中国式众筹面临哪些问题

自众筹模式引入中国以来,就迅速融入了中国元素,从中国第一个众筹平台——点名时间到如今数十家众筹平台,均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造和创新,已经与美国众筹平台有了较为明显的差异。但相对于其他互联网金融模式而言,众筹始终在摸索中前行,在静悄悄中探索,发展比较缓慢。

总体上看,除债权式众筹(P2P网络借贷)得到迅猛发展之外,其他类型的众筹,如股权式众筹、奖励式众筹、捐赠式众筹,以及基于众筹思维的圈子咖啡馆众筹模式,虽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总体看来还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那么,中国式众筹存在哪些问题?

(1)中国关于众筹的政策法律环境还不成熟,很多众筹创新模式与现行法律法规还存在一定的冲突

在众筹起源地美国,2012年4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2012年促进创业企业融资法》(以下简称“JOBS法案”),该法案进一步放松对私募资本市场的管制,允许小企业在众筹融资平台上进行股权融资,不再局限于实物回报,同时也作出了一些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规定。该法案规定,对每一个项目来讲,其融资规模在12个月内不能超过100万美元;同时也限制了每一个特定投资人的融资规模,不可超过其年收入的5%。JOBS法案的出台使美国众筹有了合法生存的法律依据,特别对股权式众筹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根据中国法律,众筹不支持以股权、债券、分红、利息形式作为回报项目,否则有非法集资之嫌,美微传媒在淘宝出售原始股的大胆尝试被监管部门叫停就是一个例子。

在中国现行法律环境下,股权式众筹的生存和创新空间很小。根据现行的《公司法》及《证券法》相关规定,如果未经监管部门审批,向非特定对象公开发行股票,或者向超过200个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都属于公开发行股票。如果按照现行法律规定,股权众筹平台不能在平台上公开宣传众筹项目,否则,有可能触碰未经审批向公众公开发行股份的法律红线,如果达到一定的程度,则构成犯罪。此外,也不能超过200个特定对象。在此情况下,股权式众筹只能通过线下进行,不能发挥众筹的效用。

因此,就目前中国法律政策环境而言,债权式众筹、股权式众筹还存在诸多的限制和法律红线,如果放开去创新则可能触犯刑律,保守则不利于创新,缺乏吸引力。

(2)众筹平台的盈利模式还存在问题

就目前看,中国式众筹网站的交易规则和盈利模式是,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未达到预定筹款目标,系统会将已筹集到的资金退还给出资人。如果项目筹款成功,网站将根据筹得金额按比例收取佣金,佣金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其次还有广告收入。

具体而言,诸如Kickstarter等国外众筹平台的盈利模式通常是,从融资成功的项目中收取一定的佣金,费用比率一般为5%—10%。但在国内,众筹模式很难收取佣金,再加之很多众筹项目融资金额不大,即便收取也没有意义。

没有好的商业模式和盈利点,就难以吸引更多的互联网创业者加入众筹行业,也难以吸引投资人的目光。这些都在客观上制约了众筹平台的发展。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国内的线上众筹平台目前的收益模式与行业密切相关,例如娱乐业可能有衍生品,很多众筹平台在尝试“未来权益”分成,不是赚在项目上,而是赚在项目外。比如一些股权众筹平台开始收取融资方的股权而不是现金。不过,作为金融平台,众筹的主要商业模式终究还要回归佣金模式,只是它还不适合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

(3)中国式众筹征信体系及诚信环境缺失

征信体系也是众筹平台发展的一大难点。因此,通过陌生平台或者弱关系开展众筹时,筹资人的信任机制、分配机制、退出机制是否健全到足以让人相信,而且持久相信,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由于众筹平台游离于央行征信系统之外,缺乏明确的金融监管主体,很难被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因此,大多数众筹平台自建征信数据库排查借款人的恶意违约风险。除了央行的征信体系,个人信息的查询、身份识别、相关的其他司法状态信息查询等存在巨大障碍。由于缺乏用户征信在线大数据支持,众筹平台只能依靠有限的人力采用传统的方法调查项目发起人的资信能力。这种风险防控模式成本高、效果差。

(4)众筹项目存在知识产权保护不足问题

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匮乏让筹资者面临创意被剽窃的危机。鉴于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众筹平台无法保证创意不被他人剽窃,知识产权的权利人须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如部分披露产品或创意细节,同时与网站签订一些保密协议。但这种做法使投资者看不到完整的项目和产品创意信息,从而无法做出投资决策。这是大量的股权式众筹及高科技产品的回报式众筹不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如何既能保证发起人的创意不被投资者剽窃,又能使投资者充分了解创意信息并做出投资决策,是一个两难选择。因此,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惩处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提高尊重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至关重要。但是,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路途还很遥远。

(5)中国社会对众筹认识不足,存在诸多误解

由于中国各地之前出现了民间借贷引发的跑路现象和对一些集资诈骗案件的处罚,社会普遍把众筹与非法集资联系起来,一听到众筹立刻联想起非法集资问题。加之中国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社会普遍缺失信任感,这些因素都对众筹的发展不利。众筹基于信任而产生,没有信任就不存在众筹的基础。

在上述诸多因素制约下,中国式众筹的现状是,除越来越膨胀的P2P之外,股权式众筹谨小慎微,步履蹒跚。唯有回报式众筹凭借“创意产品和文艺”艰难生存。有些行业人士认为:众筹是非主流的互联网融资渠道,不向创业公司开放,只以音乐、影视、科技、漫画、游戏等项目名义筹资。投资者收益仅限于实物产品,并没有资金回报,众筹在国内变味了,成为广告投放平台。

(四)关键要点

(1)关键点:本案例结合相关理论,对新兴的融资方式——众筹进行了详细的解析。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可以了解众筹的定义、特点、分类措施等一系列知识点,掌握奖励式众筹融资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2)关键知识点:本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众筹的概念、特点、类型,风险及应对策略,以及众筹和自媒体结合使用的相关知识点。

(3)能力点:分析与综合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黄玲、周勤:《创意众筹的异质性融资激励与自反馈机制设计研究——以“点名时间”为例》,《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7期。

焦微玲、刘敏楼:《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众筹:国外研究述评与展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凯文·凯利:《技术元素》,张行舟、余倩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李清香、王念新、吕爽等:《发起人与出资者的在线交互对众筹项目成功的影响》,《管理工程学报》2020年第1期。

罗振宇:《有奔头,一起过》,《罗辑思维》2015年10月20日。

珞浠:《探索中国式众筹之路》,《证券市场导报》2014年第9期。

马昭、尤薇佳、吴俊杰:《免费试用营销对众筹平台的影响研究》,《管理学报》2020年第1期。

孙亚贤:《股权众筹要警惕哪些风险隐患》,《人民论坛》2017年第35期。

孙永祥、何梦薇、孔子君等:《我国股权众筹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从中美比较的角度》,《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8期。

魏蔚:《罗辑思维拟融资9.6亿元,知识付费是不是好生意?》,《北京商报》2017年8月6日。

吴超、饶佳艺、乔晗等:《基于社群经济的自媒体商业模式创新——“罗辑思维”案例》,《管理评论》2017年第4期。